APP下载

职教集团多元化办学途径探索
——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02-05张忠海陈伟珍

装备制造技术 2016年12期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广西

张忠海,陈伟珍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3)

装备人才培养

职教集团多元化办学途径探索
——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张忠海,陈伟珍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3)

职业教育集团的产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集团化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形式之一。通过职教集团多元化办学,校企之间、校校之间、中高职之间深度合作,多方共赢,提高职业院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是目前值得借鉴一种办学模式。

职教集团;多元化;办学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之一,它由人类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产生和发展而来,与社会经济关系有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为主,旨在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不得不借助校企合作的力量促进发展。集团化办学是在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融合[1],引入企业集团化经营的成功模式,依托行业企业的优势和优质资源,为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为做大、做强、做优职业教育奠定了基础。如何进一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本文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作详细的探索。

1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1.1 行业主导,构建校企双主体的集团化办学模式

为了实现“以集团为平台,以行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纽带,加快人才培养,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学院发展理念,着力构建集团化办学的有效机制,学院牵头于2010年8月成立了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教育集团,以专业为纽带,以行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共赢为目标,加强了企事业单位、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学会之间多元化合作,促进资源的集成和共享,形成了行业主导、校企主体的集团化办学模式。

集团下设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秘书处和七个专门委员会,分别为专业建设委员会、技术服务委员会、职工培训委员会、实训基地建设委员会、就业工作委员会、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和绩效考评委员会。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职能部门为职教集团多元化办学奠定了基础。

1.2 拓宽渠道,建立多元投入办学经费保障机制

通过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带动行业企业对学院投入,充分发挥学院合作理事会、发展基金会的作用,建立办学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努力开拓办学资金渠道,实行办学经费投入多元化。每年除了财政综合生均预算内拨款外,自治区水利厅连续两年投入水利科研经费和学院建设经费,深圳宝鹰建设集团捐赠建立“宝鹰励志奖学金”12万元人民币,广西新港湾工程有限公司捐增设立“广西新港湾奖、助学金”每年5万元人民币,用于帮助在校品学兼优及贫困家庭学生。

1.3 产教融合,构建行业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依据行业企业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岗位能力要求,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建立了“双通道、三核心”、“校企一体,分阶段,多循环”、“依托教学工厂的目标产品”、“岗位驱动,能力递进”、“校企融合,阶段能力递升”、“学训产研,四位一体”等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强化“工学结合”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强化顶岗实训和企业现场教学,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施订单人才培养,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坚持服务产业发展,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了面向行业产业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群、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等大专业群,其中有9个专业获得广西省级特色示范专业。有近三分之二的专业面向行业培养人才,在校生规模占当年全部在校生的70%以上。毕业生中的大部分人已经成为基层水利、电力工程建设的领导和业务骨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结构彰显了水利、电力行业办学特色。

2校企互助共赢

2.1 资源共享,人才培养双向互动

依托广西水电职教集团的优势,集团内的合作企业每年定期向学院通报行业发展动态,既为学院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提供依据,又促进校企合作成员之间信息共享。五年来,开展了8次集团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推进产教对话活动,举行了50次大中型人才供需见面会。企业搭台,产学唱戏,内引外联,发挥了集约效应,使集团企业的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有效流动和转移。近三年,学院与企业建立149个长效、稳定、运行良好的校企合作实习、就业“双基地”,有近3 000多人次的学生在这些企业顶岗实习,近100名教师在这些企业实践锻炼,学院为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员工转岗和岗位技能培训等工作54291人次。

2.2 发挥优势,技术服务和科技成果共享

发挥企业和学校各自优势,合作进行技术革新和成果转化,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学院参与水利工程的设计、试验、技术改造、科研技术服务等项目,以项目促教学,以项目促研究,促进教师产学研结合,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能力,也增加了社会效益。学院与南宁强国科技公司等企业合作研发新产品,被广泛应用在330个水文监测站、21个水位站及98座水文缆道上。其中,水文缆道智能控制系统等5项技术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填补广西水文测流产品的空白;组织5批次的师生技术服务团队,完成了220 kV桂林湘山变等5大变电站综合调试,承接了宜州佑岸拉稿水电站等6大水电站技改设计;组织学生利用5个月时间完成了南方电网督办、发展地方电力经济的重要项目——广西电网公司营配信息集成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了学院品牌专业服务产业的知名度。

2.3 订单培养,教育教学过程共管

依托职教集团,学院与合作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学院共享企业品牌,企业共享学院资源,从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到定向就业等,企业深度参与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与深圳宝鹰建设集团合作了“宝鹰班”、湛江宝钢合作了“宝钢班”、桂林电力电容厂合作了“桂容班”、广东长实合作了“长实通信班”、广西广汇合作了“广汇班’、广西长久合作了“长久班”、南宁万豪酒店合作了“万豪班”等,学院共与12家企业合作了20个订单班,订单班的学生达到了1007人。订单班按照合作企业要求,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定制按照岗位标准开发的课程,定制校企合作的教材,定制人才规格与质量标准等,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2.4 对接专业,校企共建“六位一体”校中厂

依托集团,对接专业,引入企业项目,融入职场氛围,建成具有真实项目、真实职场氛围、真实设备、真实产品的校中厂。校中厂由学院和企业共同出资,引企入校,企业为主。校中厂六大任务:一是学院提供场地和部分资金,将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人才等资源引入学校实训基地,共享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二是企业将部分生产任务放到学院里完成,按照企业需求进行生产;三是学生在校中厂实习,实施工学交替;四是学校和企业一起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技术创新;五是企业在校中厂开展员工培训和成人教育服务;六是在校中厂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形成“人才培养、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社会培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六位一体功能。

学院机电工程系与广西南宁沃源重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共建一个集工程和农业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功能于一体的工程机械研发中心,发挥双方在资金、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以及生产条件方面的优势,共同合作研发市场急需的新型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装备。自2015年4月投入运营以来,目前已成功研发并生产出了国内第一台重23 t、钻孔深度22.5m的凿岩钻机,多项创新专利正在申报中。

2.5 破解难题,校企共建优势互补厂中校

为了解决实习实训难题,学院与企业优势互补,与企业建立“厂中校”,引入“互联网+”技术,以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传统电力行业,把电力企业生产过程及信息引入到校内电力综合实训基地,实现电力生产实时对接,拓展了厂中校的内涵;建设“厂中校”——“工地课堂”,将课堂延伸到企业,由企业提供培训场地及施工机械、建筑材料,教师带领学生在真实的生产性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既提高了职业技能,又积累了工作经验,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发挥规模效应,实践集团化办学模式下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学院树立“大职教”的观念,发挥规模效应,实施集团化办学模式下中高职的有效衔接,构建了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依托职教集团的平台,吸纳一批中职学校加入职教集团,搭建信息共享平台,通过采取3+2、2+3的模式联合办学,从专业设置、目标定位、课程和教学建设、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共享等多方面积极开展中高职有机衔接。三年来,与区内13所中职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专业由9个达到了28个,建立了中高职衔接机制。与集团内合作中职学校、行业企业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中、高、企”多方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研讨企业就业岗位对中、高职二个阶段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制定中高职教育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体系;与合作中职组建学院专业系专业层面直接对接的1对1专业教学管理小组,形成有效资源共享、合作互助的运行机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高职合作育人模式。学院与金秀县职业技术学校协议合作开办“普适融通班”,将县中和中职、就业班和高职升学班有效融通,实行“1+ 1+1”分类培养模式;与藤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探索基于园区企业合作开办“订单班”,合作举办的机电一体化、电子商务、汽车营销与售后服务及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用人单位评价是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动手能力强,知识结构优”。

4结束语

目前,探索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实现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创新的关键[2]。尽管构建职业教育多元化的办学体系得到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并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得到各职业院校的积极响应,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职业院校需要深化集团建设,构建长效运行机制,走集约型、创新型变革之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架构集团化办学模式,走科学型发展之路,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办学竞争压力下寻求到更好的发展途径。

[1]习谏.职业教育集团多元化办学体系的路径选择:以校企合作为研究视角[J].教育科学文摘,2012(6):96-97.

[2]张秀霞.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3,(1):281-282.

Exp loration on the way of diversification of VocationalEducation Group——Taking Guangxi Hydraulic and Electric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ZHANG Zhong-hai,CHENWei-zhen
(Guangxi Hydraulic and Electric Polytechnic,Nanning Guangxi 530023,China)

Vocationaleducation group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of the developmentof higher vocationaleducation,group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forms of the developmentof Vocational education.Through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to adoptamulti-level system of running school,than prompted deep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and enterprise,between school and school,between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higher vocational,realized multiwin,improve the vitality and competitivenessofvocationalcolleges;than isworth learning from amodeof runninga school.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diversification;the way of running school

G718.5

A

1672-545X(2016)12-0224-03

2016-09-08

广西教科所规划课题《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教育集团化多元办学的研究与实践》(立项编号:2014JD309)

张忠海(1959-),男,广西田东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集团化办学广西
广西贵港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