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问题分析与干预方式

2016-02-05袁焕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精神科心理问题护理人员

袁焕英



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问题分析与干预方式

袁焕英

【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主要心理问题,并探讨干预方式。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与全国正常人群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21例护理人员中,只有10例(47.62%)护理人员能够采取比较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压力。结论 精神科护理人员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产生制约,需要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心理干预,促进其身心健康,从而更好的为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服务。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问题;干预方式

作者单位:022150 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护理服务对象特殊,即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护理能力,同时也需要护理人员兼具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付出更多精力,其承担的压力较大。若护理人员长期处于亚心理健康水平,势必会对临床护理质量产生影响。本研究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主要心理问题,并以此为根据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精神科21名护理人员,将其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所有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5~52岁,平均年龄(28.63±2.54)岁。工作年限2~18年,平均工作时间(6.34±2.48)年。21名护理人员中,护士18名,护师2名,主管护师1名。学历:中专6名,大专10名,本科5名。

1.2调查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问卷,SCL-90中包括90个条目,主要包括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因子、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等。对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与全国正常人群基本平均水平(以1999年调查结果为准[1])进行比较,从而掌握精神科护理人员主要心理问题。本次活动采取不记名调查形式,共发放21份调查问卷,问卷全部回收,回收率为100%,且填写内容符合规定,能够将其作为参考依据。

1.3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1999年调查结果,全国正常人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因子、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群基本平均水平分别为(1.48±0.54)、(1.79±0.65)、(1.70±0.65)、(1.55±0.55)、(1.64±0.63)、(1.40±0.50)、(1.69±0.62)。精神科护理人员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因子、焦虑、敌对、恐惧、偏执评分分别为(1.71±0.43)、(1.92±0.49)、(2.17±0.72)、(1.58±0.61)、(1.67±0.58)、(1.43±0.35)、(1.63±0.47)。通过对比,精神科护理人员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因子评分均高于正常人群平均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21名护理人员中,只有10名护理人员能够采取比较积极的应对方式来面对压力,所占比例仅为47.62%。其余11名护理人员均在面对护理压力及心理问题时,采取比较消极的处理方式。

3 讨论

3.1研究结果总结

研究结果显示:我院精神科护理人员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因子评分高于正常人群,而在应对心理问题及工作压力面前,只有近半数的护理人员能够积极调整心态,并采取必要方式舒缓压力。这种现状提示精神科护理人员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其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人群。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精神科护理人员长期面对精神疾病患者,这些患者难以沟通,且言行异常,会造成护理人员人际交往时比较脆弱和敏感,易造成抑郁心理。同时,这种高压的工作环境与护理人员自身的职业发展需要存在差异,严重影响护患关系[2]。

3.2心理问题干预方式

(1)改善工作环境:从医院及科室管理层角度,要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加以重视,在对其工作成绩充分肯定的同时,也要不断为护理人员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2]。例如,优化排班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应用精神疾病人员新型管理技术,尽量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以全科整体发展目标为出发点,对护理工作结构进行优化,整合现行编制,保证护理人员能够有充分时间休息,防止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

(2)加强心理疏导:精神科应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在不断强化护理人员专业服务能力的同时,主动关注其心理素质建设,教会护理人员心理问题排解方法。培训过程中,还要教会护理人员如何与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沟通,并强调安全护理的重要性,减轻护理风险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3-4]。引导护理人员正视心理问题,努力调整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精神科护理人员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产生不良影响,且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产生一定制约。及时、准确了解护理人员心理问题,并采取积极措施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改善心理问题,进一步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隋吉龙.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分析与干预措施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1):82-83.

[2]曾静.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现状与应对[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7):113-115.

[3]黄丽英.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干预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7(2):103-104.

[4]程兆萍.精神科护士68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45-47.

Analysis and Intervention of Mental Problems in Psychiatric Nurses

YUAN Huanying Hulun Buir Mental Health Center,Hulun Buir 02215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ai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nurses in psychiatric department and discuss the ways of intervention.Methods A selfmad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staff,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basic average level of the whole country.Results Only 10 cases(47.62%)of the 21 nurses were able to take a more positive coping style.Conclusion There are some mental problems of nursing staff in psychiatric department.On clinical nursing workgenerate greater constraints.So,to take timely measures necessary for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promote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and then better services for the clinical psychiatric nursing.

【Key words】Psychiatry department,Nursing staff,Psychological problems,Intervention methods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4.01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4-0015-02

猜你喜欢

精神科心理问题护理人员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