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网络小说《鬼吹灯》为例探寻现代文学作品里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

2016-02-05黄海迪诚

山西青年 2016年15期
关键词:当代作家古代文学现代文学

黄海迪诚

四川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以网络小说《鬼吹灯》为例探寻现代文学作品里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

黄海迪诚*

四川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网络小说《鬼吹灯》是一部以盗墓为题材,惊险而刺激的探险小说;作者天下霸唱凭借这部小说,登上各大网络读书网站搜索热榜,同题材的作品更是继《鬼吹灯》之后占据了网络小说的一部分格局。这篇论文,借《鬼吹灯》这部作品,意图去探究我们当代新兴的文学作品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

《鬼吹灯》;网络小说;古代文学资源

一、从《鬼吹灯》看当代作家对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

何为“鬼吹灯”?它源自与中国民间的一个传说:人的身上有三盏油灯,一盏在头上顶着,另两盏在肩膀上,据说是人身上的阳火,若灯给吹灭了,便会给鬼招了魂。所以盗墓的时候,需要点一根蜡烛,如果墓穴中的鬼神拒绝你的闯入,它们会把灯熄灭,这是一种活死人之间的协议。用科学的角度解释这种状况:即如果你在墓穴中,蜡烛熄灭了,那么意味着这里的空气不干净,容易导致人们窒息身亡。

这部小说以“鬼吹灯”为题,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我们中国古代文化是有了解的(至少墓葬文化这一块),他借用了这样一个民间对于“生死”的谣传,便可以展开一部动人的篇章。这让我对作者以及古人的智慧所叹服。

小说里随处可见各种诡异的动植物,而主角“寻龙探穴”的本事更是令人心生向往,那一个个神秘的墓穴为华丽的神州大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每当我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我会被里面莫名的情节所勾起好奇心:忍不住就想停下阅读,去网上查查那个字怎么读,这种虫子究竟是真的假的。这本书奇就奇在它不是空穴来风,书中所描述的鬼神古墓、风水易经等,都是存在于民间传说中的,只是因为其属於封建迷信一直难等大雅之堂。尽管它难登大雅,可这些美丽的传说被古人记录进了《山海经》《易经》《搜神记》等典籍中,它们都是宝贵的古代文学资源,《鬼吹灯》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作者利用好了这股资源,将传说典故融入情节中,使得这部惊悚、传奇的故事凭添了几分中国古典气息。

这种融入传统文化因素的方式,给读者多了一个历史记忆,他们能在文章的冒险中找到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它们的所源所踪,从而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奇异多姿;尽管我们对小说中的八卦、阴阳、风水到帝王丧葬文化都是一知半解,但读者却能达成一个共识:无论它怎么变,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的东西。有了这样一种认知,《鬼吹灯》成功了,它通过这些古代文化资源,显示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与伦比,让读者在阅读体验中找到认同感和自豪感。

《鬼吹灯》结合了中国古代神话和传说、志怪小说、宗教和民间文化,才孕育而生的。正如我们之前发掘的那样,它对于古代文化资源的继承使它得以畅销,它将古代文学资源的“雅”,与现代社会中的“俗”结合,使得这部小说,在这个文化消费时代找到出路。

二、时代背景下古代文化资源被做出的取舍

我们都知道古人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我们都认同中国古代文化的可贵,尽管我们怀揣着这样的认同,但真当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却会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效果。举个例子:志怪神话是古代文化资源,民生国家同样是古代文化资源,可当有源于这两种古代文化资源的文学作品面世的时候,更多的人总会选择去看那本关于志怪神话的作品。

在网上搜索的“畅销书排行榜”可以告诉我们,上榜的大部分作品都被贴上了修仙、武侠、神魔的标签,这类作品与中国古代的“道”“志怪”息息相关,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这反应出一个问题:这个时代,在对于古代文化资源的选择上,有了新的标准。

这一个标准的出现,与这个时代的一个新观念密不可分,文化消费时代。

一个作者想要在这个文化消费时代生存下去,他们就不得不舍弃掉自己的一些坚守,不得不相信一个道理:作为作者必须要让你的书有人看,有人买。这个时代作家不再是稀缺产品,文学作品也不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唯一食粮,这使得大部分作家面临倾心创作却难免倾家荡产的境地,为了解决这一个状况,让自己能够在这个时代靠写作生存下去,他们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

这份改变是多种多样的,但正如大批修真小说、盗墓文化的兴起一样,一部分作家找到了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的诀窍,他们尝试利用例如神怪、传说这些能够引发读者文化认同感的中国古代文化资源,来增加自己作品的故事性,进而增加销量。这样一种现状,可以说是当代作家对于古代文化资源的继承,但这些继承者内心深处最基础的出发点,却有些可悲。

在这样一个时代,当代文学作品对于古代文化资源的取舍,不得不把“销路”这个因素考虑进去,这造成了当代作家拿古代文化资源进行二次创作进而刺激消费的现状。如果这个状况继续强化,那就不能代表着作家作品是在继承古代文化资源了,那只是单纯的一种利用。

随着时代变迁,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显现出一种文化断层:现代文学史已走过百年,却并未真正出现能与古代文学媲美的创作。我们缺少现代版《红楼梦》,那些所谓的古风也没了唐诗宋词的影子。文学应该是感性的,它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但绝不应该与历史脱节。在经历历史的大浪淘沙之后,现代文学中鲜少出现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大部分作家只知向钱看却忘了虔诚地回顾身后。

三、结束语

古代文学资源,是中国文学的根。

尽管身在文化消费时代,我们仍然要习惯对历史资源和现代文学前景进行反思;这种反思,不应该只是一味地去迎合一种哗众取宠,不应该只是拿一个人们都感兴趣的还算得上时髦的概念去进行加工,远离更多在如今看来“索然无味”的大智慧。

文学作品本身的意义,不正应该把这些大智慧从古至今地传达下去吗?我们要更主动地去靠近每一份古代文化资源,进入更深的层次,将其内在的潜力挖掘出来,将新的活力注入以便于更好的自我发展。我们需要标新立异,同样需要返璞归真。立足于传统的东西,永远都不会过时。

古代文化资源,绝不应该沦为当代作家赖以谋生的一种策略,它不应该拿来被消费;它是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相互依存的关系,那是一种同一的关系。

[1]天下霸唱.鬼吹灯[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

[2]范亚丽.论文化消费主义与当代网络文学的发展[J].作家,2012(10).

[3]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J].中国社会科学,2009(07).

黄海迪诚,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G899;I207.42

A

1006-0049-(2016)15-0143-01

猜你喜欢

当代作家古代文学现代文学
高校现代文学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卡尔维诺(素描)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现代文学源头下的韩国文学探析
基于新媒体分析的古代文学传播途径分析
当代作家 吕志青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读当代作家傅爱毛的《疯子的墓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