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体育教育从业人员的伦理困惑与建设*
2016-02-05马飞
马 飞
(宝鸡文理学院体育系,陕西 宝鸡 721013,mafei8880096@126.com)
特殊体育教育从业人员的伦理困惑与建设*
马飞
(宝鸡文理学院体育系,陕西宝鸡721013,mafei8880096@126.com)
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特殊体育教育从业人员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价值观的冲突、利益冲突、职业倦怠、教育价值观是影响特殊体育教育从业人员的现实伦理困惑,提出特殊体育教育从业人员的伦理建设应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彰显人道主义的伦理情怀,制定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特殊体育教育工作的伦理规范,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伦理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职业伦理理念。
特殊教育;从业人员;伦理困惑;构建
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中最为特殊的一类人,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照顾,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民生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更要加快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特殊教育是面向残疾人和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人的教育,它关系到实现教育公平和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它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环境障碍,使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专业活动[1]。特殊体育教育从业者是残疾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它的产生是特殊教育制度化的标志之一。作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教学、训练以及管理组织与康复的执行者,对残疾学生的身心健康、康复以及回归正常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特殊体育教育工作者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就无法胜任特殊教育与管理工作。每一位从事残疾人体育教育工作者只有从自身做起,加强个人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以人为本、以平易近人的语言、乐观的心态、良好的道德操守、端正的行为作风与高尚的学术修养去关心和感染残疾人,不断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完善道德品质,才能做一名合格的特殊体育教育工作者,
1 我国特殊体育教育从业人员的基本现状
20世纪20年代,特殊教育在西方就初步获得独立学科的地位,开始由特殊教育学校培养特殊教育人才,并基本形成了特殊教育职业的资格培训与认证制度[2]。新中国的成立掀开了我国特殊教育崭新的一页,从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我国特殊教育还没有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特殊教育师资以在职培训为主[3]。20世纪末,随着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和对高层次特殊教育人才需求的增加,我国特殊教育专业发展进入到一个全面发展时期,在高等师范院校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来培养本科学历及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2010年,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得到了更好的保障,进一步提高了残疾人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全国为盲、聋、智残少年儿童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到1705所[4]。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在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特殊教育体育从业人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学历和职称偏低,不同地区其学历层次差别与地区经济成正比。部分地区特殊体育教育从业人员基本能满足教学,但总体来看,特殊体育教育从业人员短缺,师资队伍不够稳定,兼职老师占一定比例,科研力量薄弱,科研成果较少,外出培训存在普及力度不够,学习的深度不够,上级主管部门不重视和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物质条件差[5]等状况。
2 特殊体育教育工作者的现实伦理困惑
特殊体育教育从业者,也面临着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困惑。现行美国社会工作协会(NASW)伦理守则(1996)修订委员会主席FredericG.Reamer(1999)曾给伦理困惑下过一个定义:所谓伦理困惑是当专业核心价值中专业人员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发生相互冲突时,而社会工作者必须决定何种价值要优先考量[6]。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起源于作为现代社会特点的价值的多元性和矛盾性。当一个从业者面临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冲突的价值时,伦理困惑就会产生,诸如公正与公平、服务效用与效率或者能力与平等[7]。特殊体育教育从业者面临的对象是残疾人,他们要比一般的体育教育从业人员付出更多的心血、更多的爱、更多的劳动,才能使残疾人获得缺陷补偿,更好地适应社会。社会地位、待遇与工作环境无形中会对残疾人体育教育者造成诸多的社会压力,产生职业倦怠,甚至会产生现实伦理困惑。
2.1价值观冲突
价值观是人们在事物变化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持有的态度和看法。价值观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行为,同样还影响着群体的行为。价值观就是风向标,它指明了人们工作的价值取向。特殊体育教育从业者的现实困惑源于价值观的冲突,价值观的偏离往往会使体育从业者处于两难的抉择之中。特殊体育教育从业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残疾人和健全人是平等的,具有与生俱来的公民权利,享受与健全人均等的机会,平等和有效地享有人权、生存权与发展权。在残疾人社会工作实践中,特殊体育教育从业者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受到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的,只有将专业的价值观内化,热爱本职工作,才能投入更多的热情和激情,潜心地为残疾人服务,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残疾人社会工作者。
2.2利益冲突
一些特殊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残疾学生的教学训练中存在个人利益至上的伦理失范行为,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不同事物的认知和所持有的看法和见解不用,所产生的行为和动机也就会大相径庭。一些特殊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训练与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趋向,无视残疾人的身心健康和利益需求,他们往往看重的是报酬,缺乏奉献精神。从个人的利益出发,无视残疾学生的身心发展,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追求利益至上,这种行为背离了特殊教育的初衷,损坏了教师职业形象,是应该被特殊教育摒除的不良行为。
2.3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由于长期处在一定的工作压力之下,身心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和疏导,而产生的生理、心理上的疲惫感,具体表现为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热情衰退,对他人逐渐冷漠,自我成就感降低等等。特殊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残疾学生的教育训练过程中存在着职业倦怠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有些体育教育从业人员在工作中不负责任,敷衍了事,缺乏激情,在教学训练中不从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缺乏耐心,自行设置教学训练的节奏,导致训练效果不佳。残疾学生的教学与训练一个漫长的、见效迟缓的系统教育工程,长期面对肢体和心身残缺的特殊群体,难免会出现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缺乏责任心往往会造成体育工作者教育和训练过程中的行为失范,从而折射出他们的道德失范。
2.4教育观念的背离
观念背离是指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念、教育观念和社会主流价值观、教育主导观念相背离所引起的失范行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殊教育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转变角色,一切从特殊教育的残疾学生的需求出发来安排教育训练工作,成为残疾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协调者。这对传统的“师道尊严”提出了挑战,如果特殊教育工作者不能及时调整心态,仍然采取强制手段,要求残疾学生无条件服从自己,一意孤行,任其发展,就不可能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甚至出现违反职业伦理的现象。
3 特殊体育教育从业人员的伦理建设
任何劳动都需要一定体力和脑力的支出,然而特殊教育体育教育者的劳动既不同于其他形式的体力劳动,也不同于其他脑力劳动,它是一种与社会的发展、文明进步密切相关的具有社会职能的实践活动。特殊教育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对残疾学生的“慈悲、同情”和“简单地帮扶”,而应从伦理建设的角度出发,基于对生命的尊重,以人性赞美的态度去补偿缺陷、开发潜能,使残疾学生得到发展,实现自身价值。因此,特殊体育教育从业人员的伦理建设,应该树立以人为本,切合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理念。
3.1彰显人道主义的伦理思想与情怀
人道主义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的理论,它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提出人文关怀、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也是构成社会的一部分,为残疾人提供各种补偿条件,使残疾人无障碍地接受教育,参加生产活动、参与社会生活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彰显了人道主义的伦理思想与情怀。特殊体育教育从业人员要从残疾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出发,在社会服务中,既重视残疾人个体的差异,又关注残疾人的心理健康,通过人文关怀的方式把残疾人从异化和残缺的现实生活中拯救出来,找回丢失的生活向度,使他们回归正常的现实生活。
3.2制定切实可行、可操作的特殊体育教育工作的伦理规范
早在1995年,美国特殊教育协会就宣布了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应该遵守的职业伦理准则。目前,我国尚缺乏适用于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在残疾学生教育训练中的切实可行、可操作的伦理规范,社会及残疾学生家长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一般是从道德出发的,比如“德高”“身正”“严谨”“责任”“奉献”等。这些要求过于笼统、抽象,在实践中的操作性不够[8]。另外,社会对特殊教育从业人员有过高的道德期待,要求从业人员有崇高的职业理想。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特殊体育教育工作只是一个普通平凡的工作,从业人员也只是一个公民,也要生存,而且在物质和精神上也有基本的需求。因此,不能对特殊教育从业人员的特殊要求而无视其作为一个“人”的基本需求,过高的期望往往适得其反。所以,特殊体育教育工作的伦理规范伦理建设要结合现实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为特殊体育教育者制定切实可行的底线伦理,才能起到调控从业者的行为规范的作用。
3.3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伦理意识
特殊体育教育从业人员在残疾学生教育与康复训练中的职业伦理的体现,必须以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为手段。目前,我国特殊体育教育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化水平不强。特殊体育教育者要卓有成效,必须奠定新时期特殊教育的基本要求。继续教育能够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通过进修、脱产学习、远程培训等教育手段,使特殊体育教育者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阶段性的发展,使从业者能够承载专业伦理所要求的导向,进而不断提升专业服务品质的崇高职责。适应新形势下特殊教育的目标要求。
3.4树立以人文本的人文关怀职业伦理理念
应树立一切为了残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树立回归正常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怀理念。特殊体育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残疾学生运动知识和康复手段的掌握,更应该使残疾学生达到心灵纯净、灵魂高尚、精神充实、性格健全,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体育锻炼与康复,逐渐完善与丰富残疾学生的理性世界、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获得融入社会的基本能力。树立以人文本的人文关怀的理念,就是以残疾学生为核心,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关注他们的精神和内心需求,从残疾学生发展的角度科学地设计体育教育和康复训练活动,实现有效的教育训练计划和康复目标。
总之,特殊体育教育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自觉的勤奋学习和培养锻炼,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够达到的一种能力或品质。特殊体育教育从业人员在体育教育与康复训练中的伦理构建是一个漫长过程,首先要在规范职业道德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伦理规范体系,使特殊体育教育从业人员在残疾学生教育和康复训练中有可依循的操作性伦理规范。
[1]傅如灿.福州市残疾人无障碍出行的障碍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2]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9.
[3]王辉,顾培玉.我国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中国特殊教育,2006(5):57.
[4]201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11-03-24)[2015-10-20].http://www.cdpf.org.cn/sjzx/tjgb/201103/t20110324_357745.shtml.
[5]黄羽萍,李卓维.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研究现状综述[J].运动,2013(77):126-127.
[6]曾杰.“案主自决”原则本土化过程中的伦理困境与抉择[J].商,2014(37):68.
[7]徐娟.隐性采访的伦理困境考量[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8]周姊毓.伦理学视域下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J].教育导刊,2012(8):27-30.
〔编辑曹欢欢〕
EthicalConfusionandConstructionofSpecialPhysicalEducationPractitioners
MA Fe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721013,China, E-mail: mafei8880096@126.com)
Intheviewoftheethics,thispaperanalyzedthepresentsituationandproblemsofspecialphysicaleducationpractitionersinChina,andpointedoutthattheconflictofvalues,conflictofinterests,jobburnout,andeducationalvalueviewwerethepracticalethicalconfusionthatinfluencedspecialphysicaleducationpractitioners.Itputforwardthatethicalconstructionofspecialphysicaleducationpractitionersshouldsetuphuman-orientedconcept,highlighttheethicalfeelingsofhumanism,formulatefeasibleandoperableethicalnormsforspecialphysicaleducationwork,improvepractitioners′professionalproficiencyandethicalawareness,andestablishthehuman-orientedhumanisticcareprofessionalethicsidea.
SpecialEducation;Practitioners;EthicalConfusion;Construction
2015年宝鸡文理学院一般课题(项目编号:YK1515)
R-052
A
1001-8565(2016)04-0714-03
2015-12-31〕
2016-02-02〕
doi:10.12026/j.issn.1001-8565.2016.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