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力理论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2016-02-05梁辉
梁 辉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
基于胜任力理论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梁辉*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
高校毕业生人数在不断的增长,如何保证大学生平稳就业,充分实现就业既是党和政府、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探索从胜任力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在大学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并就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出相应的路径。
毕业生;胜任力;就业能力
2016年5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社部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时强调,“今年高校毕业生有765万人,创历史新高,加上中职毕业生,仅这两项新增就业人数达1200多万。”[1]如何保证大学生平稳毕业、充分实现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胜任力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在大学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并就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进行研究。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一)专业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之间的失衡
大学生的成才观念中认为,大学中学习是首位的,应该做好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则非常的重视,课堂的出勤率也非常高,而对于与专业无关的选修课则选择性的逃课。根据考试成绩的结果来看,学生的专业课成绩也普遍的好于非专业课,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重视。在对待专业课程学习之外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升方面,部分大学生仍然存在一些差异,有些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其他的能力则不重要;另外一部分学生则认为,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是必须的,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参加提升自己能力的活动也有必要;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能力才是求职过程中胜出的法宝,因而在大学阶段通过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工作室等来获取实践经验,锻炼实践技能而忽略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在专业知识技能与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之间失去相应的平衡。
(二)职业技能需求和职业综合素质提升之间的失衡
当前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的就业工作,部分高校从大一新生入校第一学期开始,有针对性的开设系列课程如《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与就业指导》来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提升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学生更多的是从功利性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实际的求职技能的学习,如简历制作和面试指导而忽略了对自己职业综合素质的提升,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已经从单一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转变为对复合型知识人才,更看重求职者的自我学习能力,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理论功底,具备宽广的知识视野,对应聘的大学生知识的广博度比以前更高。多数大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职业技能的训练上,忽视了对其他知识面的拓展,知识面狭窄,结构单一,综合素质难以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缺乏
自我管理能力是专业知识技能之外的一种重要个性品质,“良好的自我管理技能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成功所需要的品质,个人最有价值的资产”[2]。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往往注重专业知识技能,而对这些自我管理的能力则存有轻视,尤其是在面试的环节中,涉及到诸如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主动进取精神等与自我管理技能相关而与专业知识无关的问题时往往表现欠佳而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竞争日益白热化,企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日益重视,然而多数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创新能力缺乏,国内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的更是少之又少。在美国教育科学部开展的社会调查中,提出就业能力框架范围包括有创新创业能力,具体包括:能适应新环境;能识别别人不易察觉的机会,富有创造力;能生成多种选择项并将想法付诸行动。[3]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每年受理的近15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的只占,0.05%,而美国每年受理的近40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专利的占23%。[4]
(四)心理素质薄弱,耐挫性和抗压性不强
在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中心理素质也作为一种隐形的能力加以考察。在企业的招聘过程中,越来越注重通过面试过程的设计来考察毕业生在压力状态下的各种能力,并将结果作为最后的录用参照。有些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比较扎实,但是由于在求职的过程中,求职心理认知不足,缺乏求职自信,在压力面试的情景下无法充分展示能力而遭遇求职失败;有些学生在大学里参加了各种不同的社团,担任不同的职务,履历丰富,但在求职的真实压力情境中,出现面试过程中因紧张而引发的思维混乱,表达不清的情况,从而丧失机会;有些学生认为求职的过程就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比拼,而忽视了人际关系等方面技能的培养。公司招聘不仅仅是看重专业素养,更关注求职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这些隐性的素质往往被大学生求职者所忽略,在真正踏入求职市场的时候才意识到此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求职过程中所遭遇的暂时性失败,也会给他们带来消极的情绪,往往容易给自己贴上一些负面标签,陷入深度的自责与恐惧之中,有些学生甚至不愿再进入就业市场,以逃避竞争的恐惧。
二、胜任力及其相关理论介绍
胜任力最先由美国学者麦克利兰提出,对其定义和内涵仍是众说纷纭,如麦克利兰将胜任力定义为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斯宾塞则将胜任力定义为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5]而对于此定义的共识主要有三点,一是胜任力与绩效相关联,二是胜任力的发挥受到环境,兴趣,专业等外在环境的影响,具有动态性,三是胜任力可以区分员工优秀与否。
麦克利兰在研究胜任力的问题中提出了著名的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按照系统性、相关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将个体特征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显性的个性特征,一类是隐性的个性特征。显性的特征就像浮出于水面的可见冰山部分,包括知识与技能两大外在表现部分,易被人所观测和了解,隐性部分则像隐藏在水面下的冰山以下部分,包括自我认知、社会动机、个性特质、思维方式、心理定势等,为个体内在而又难以测量的部分,不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改变,具有相对稳定性,对个体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胜任力模型作为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全新概念,被企业管理者所接受并被广泛运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之中。根据胜任力模型,将胜任力可以分为七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技能、知识、角色定位、价值观、自我认知、品质、动机。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会根据企业中的某个职位,根据其职责要求,来设计和考察求职者的胜任力特征。而根据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结果,HR们发现真正对业绩产生区分度的不是个体的显性特征,而是个体的隐性特征。这说明在求职的过程中,求职者不仅需要展示自己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素养,同时需要去全面的认识自己的求职动机,总结和提炼自己的个性品质,认识自己的内在价值观念,对自己的角色定位等方面有清晰的概念,因此,从胜任力的角度出发,大学生要在激烈的求职市场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胜任力,包括实践执行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适应能力、思维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情绪调试能力、沟通交际能力。[6]
三、胜任力素质理论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以社团为载体,注重大学生个性培养
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存在着独特性、差异性和丰富性的特点,需要在了解其个性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个性化档案,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独特性及自主能动性的基础上,以校园文化为引导,通过高校内丰富的社团群体,给大学要创设广阔的活动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为个性培养提供更多的教育平台。校园社团是高校文化的重要创造者,是大学生群体最广泛参与的组织,是高校育人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的学生社团如团委、学生会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概念,发展自己的价值认知,形成一种内在的成长动力,促使学生在参与和竞争中更好的去全面的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在其中去培养自己的组组能力、社交能力、心理调控能力,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形成和锤炼。
(二)以专业课堂为阵地,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高等学校课堂仍是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的主渠道,通过科学的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科学的教学内容,运用现代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系统教学与专题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向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课程设置的循序渐进,让学生分阶段,有重点的去做好学习的规划,如在大一阶段,着重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大二大三阶段,着重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在课程的学习中,有些科目是一脉相承的,难度上也是递进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挥主动能动性,一方面要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形成有效的自学体系,另一方面遇到难题需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需要主动向老师请教,培养自己专业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同时,通过与教师的指导与互动,激发自己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增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以课后科技创新活动为抓手,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后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课堂教学外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补充,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计划,全方位调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大学生课外学科竞赛,如ACM程序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这一载体,使大学生明确课后科技创新训练活动与专业课程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从而激发参与课后科技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总体上来看,目前国家已经认识到课后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性,已经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各学科也认识到人才培养环节中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重要性,通过学会组织开展一些专业知识竞赛,如风靡全球的ACM程序竞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能力,又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以实习实践活动为补充,强化实践能力
大学生实践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第一要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实践性教学课程的比重,提升实验课、实习课的课程地位,将日常教学与企业见习、顶岗培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有机地结合,达到从知识型向实用技能型转化的目的。第二,高校要积极升华校企合作的内容,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探索顶岗实习、合作教学、实习实训的培养模式,建立长期的教学见习实习机制。第三,利用好寒暑假,以强化实践能力为目标,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以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为主题,组织好学生广泛的参与社会调查、科技下乡服务、创业等活动,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扩大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在困境中不断锤炼自己,学以致用,砥砺品质,提升社会适应性,增强自我发展的潜能。
[1]2016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发布[DB/OL] [2016-05-10]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6-05-10/doc-ifxryhhh1812893.shtml.
[2]钟谷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陈均土.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63-68.
[4]邱文芳.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01):172-174.
[5]王裕豪.大学生就业通用胜任力理论模型[D].浙江理工大学,2009.46.
[6]杨晓南.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21.
梁辉(1984-),男,湖南邵阳人,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辅导员,讲师。
G647.38
A
1006-0049-(2016)15-0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