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现实意蕴及路径探析*
2016-02-05孙文菁,杜磊
消解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现实意蕴及路径探析*
*2015年度浙江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青年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引导机制研究”(团浙联[2015]43号)。
孙文菁杜磊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
摘要:当前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给青少年思想道德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日益凸显。青少年产生了信任危机、价值危机、心理危机、安全危机等网络道德危机,本文解读了网络道德的概念内涵和构成要素,分析了当前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和原因,指出了消解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现实意蕴,提出了消解学校学生网络道德危机的教育路径与引导策略。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9.9%,10-19岁人群占比21.4%。[1]由此可见,网络主体虽涉及各年龄层次,但主要人群是青少年,趋向于低龄化的态势。网络在给青少年带来正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网络道德问题随之日益突出。
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心理发展、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针对青少年诸多道德失范现象与问题,深入分析网络道德危机的表现与成因,积极探索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消解路径与策略,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一、网络道德的概念界定与构成要素
(一)网络道德的概念与内涵
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与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2]其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人类社会所表现出的新型道德关系,以及对人和各种组织提出的新型伦理要求、伦理规范、伦理规约。[3]网络道德是从传统道德中延伸出来的,是在网络社会中用以规范人们对网络的道德认知和行为的标准准则,涉及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双向关系与道德问题。
(二)网络道德的构成与特点
网络道德的主体呈现出异化趋势。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生理心理发展又具有特殊性,容易引发一系列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作为网络道德主体的青少年的理性、情感、信仰在虚拟世界被严重剥离,导致道德失范、道德冷漠、道德随意、道德相对主义等盛行。青少年道德责任感弱化、价值观模糊、诚信缺失、性格随性,出现了现实与虚拟混淆、社会角色混乱等种种主体异化现象。
网络道德的客体呈现出智能化趋势。网络将现实社会的人-人交往模式转化为网络社会的人-机-人交往模式,这种间接性造成了网络交流的广泛性。互联网所具有的自由性、开放性、即时性等特点,使得网络交往超越了年龄、性别、身份、地域、时空等诸多限制,人际交往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社会关系向着多元化复杂化发展。因而,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相比而言,也表现出更多的独立自律性、自主自觉性、开放多元性等特征。
二、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主要表现与内因分析
(一)网络隐私窃取引发信任危机,导致青少年社会责任淡化和诚信意识缺失
网络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中可以随意使用新的身份、性别、角色,可以远离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束缚和责任担当。他们在网络中任意猖狂,胆大妄为,加之青少年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猎奇心和窥私欲远超其他人群,使得其在虚拟世界中带着游戏心态、欺骗心理与人交往,甚至产生窃取他人资料信息、财产、知识产权和偷窥他人隐私等不当行为,以致他们社会责任感淡薄,诚信意识缺失。
(二)网络黑色污染引发价值危机,导致青少年分辨能力减弱和价值观念扭曲
网络上信息庞杂多样,如同一座信息迷宫,既有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信息,同时也充斥着色情、暴力、反动等黑色信息,畅意遨游网络世界的青少年由于认知的不成熟,对性需要较为强烈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容易藏污纳垢,受到这些有害信息的污染和侵害,从而产生网络情感欺骗、网络色情聊天、网络暴力推崇、网络病毒传播、网络反动言论散布等行为,以致他们道德意识弱化,价值观念扭曲,身心发展畸形。
(三)网络成瘾引发心理危机,导致青少年人际交往淡漠和人格发展障碍
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等特点使得青少年沉迷其中,改变了他们的传统生存方式和日常生活形式。青少年长期处于封闭、被动的环境中,容易被网络世界所提供的宽松、自由、随意平台所吸引,再加上其普遍自制力较差,从而出现了沉迷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色情等网络成瘾现象。过度的沉溺网络除了损害青少年的身体之外,还容易引发焦虑、孤独、抑郁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造成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缺失。
(四)网络犯罪引发安全危机,导致青少年利己主义滋生和犯罪行为产生
网络的隐蔽性和无序性等特点使得青少年的网络活动带有随意性和自私性,再加之其身心发展的不成熟,侥幸心理和冒险精神的作祟,导致他们盲目追求个人自由和解放,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快速高度膨胀,甚至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做出种种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除了利用网络实施盗窃、诈骗、强奸、绑架等传统犯罪外,还与网络结合形成诸如网络私彩赌博、制造传播网络病毒、黑客破坏活动等新型网络犯罪。
三、消解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现实意蕴
(一)有助于青少年责任诚信意识的确立与提升
当前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中任性、放纵、撒谎、欺骗、敲诈等道德败坏现象比比皆是,甚至把这种不良习惯带到了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缺失,道德观念普遍弱化,不道德行为日益增多。因此,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有利于扭转青少年在网络世界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有利于增强青少年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集体责任感等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诚实品质和守信品格。
(二)有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与加强
网络上的内容丰富、信息庞杂,各种思想和观念在此汇聚交融、冲击碰撞。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再加之辨别和选择能力相对缺乏,容易受到网上黑色信息的影响,跟风盲从西方思想文化。青少年频繁接触网上有害信息,导致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滋生。消除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有利于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健康发展,有利于青少年正确意识形态的形成,也必将为国家的稳定和谐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带来正向积极作用。
(三)有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青少年沉溺网络世界,在现实世界中迷失自我,导致现实交往能力下降,人际关系淡漠,诱发心理危机和人格障碍,阻碍了自身人格社会化的发展。在虚拟社会中,青少年在思想和行为上产生了严重分离,导致人格异化和多重人格现象的出现。网络成瘾症、网络自闭症、网络散漫症、网络孤独症等心理疾病不可避免地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猝死或自杀。[4]网络道德危机的消除,有利于青少年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青少年积极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四)有助于青少年犯罪现象的防止与削减
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给青少年犯罪提供了更多可能,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念淡薄、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受网络黄色、暴力、变态、反动等垃圾信息的影响和侵害,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网络犯罪不断增多,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窃取信息、欺骗感情、诈骗钱财等。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绿色成长环境的构建,有利于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的消除,有利于青少年网络犯罪行为的防范,有利于青少年网络新型犯罪形态的消解。
四、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消解路径
推进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除了增强家庭预防教育、完善社会管理职能、强化政府监管之外,还需充分发挥学校作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作用,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和建构工作。
(一)加强网络主体的道德建构,提升青少年网络道德素质
青少年作为网络行为主体,是网络活动的主要人群。因此,要消解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必须加强网络行为主体的道德建构,提升青少年自身道德修养。学校应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提高网络道德意识,端正上网态度;丰富网络道德情感,减轻网络依赖心理;增强网络道德意志,克服意志薄弱;强化网络道德责任,提高社会责任感;规范网络道德行为,加强道德自律性。
(二)发挥教育者主导示范作用,加强教师网络道德素养建设
教师应关注网络热点,学习网络知识,掌握网络技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网络行为,努力提高网络媒介应对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网络道德修养,以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带头表率作用。在鼓励教师自学的基础上,学校可通过加强校内培训、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网络分享平台等来推广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扩大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围和效果,实现教师媒介素养的提升。
(三)强化网络教育服务功能,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手段,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与新方法,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作用。深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发挥网络积极正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提高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同时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育的内容形式,开发网络服务平台,关注学生网络动态。
(四)增强网络道德引导教育,推进网络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德育应注入网络道德教育的新内容,加强对网络伦理、网络道德的研究,可开展基础道德教育、网络道德规范教育、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等相关内容的教育引导工作,以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和网络道德素质。学校应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信息网络课程,并通过开设网络伦理课、网络道德课等必修课程,加强网络道德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R].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EB/OL].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601/t20160122_53283.htm.
[2]朱银端.网络道德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黄寰.网络伦理危机及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万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孙文菁(1981-),女,浙江湖州人,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0-0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