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体会
2016-02-05李宏宇
李宏宇
31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体会
李宏宇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31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本组31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 及时明确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分期,并行对症治疗,大部分患者均可康复出院。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患者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9.05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 Methods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31 cases of 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3 to June 2015 were conducted. Results In this group,3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fter treatment,the effective rate was 100%.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staging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 is in a timely manner,and the patients can be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Key words】 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Treatment,Patients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因前房角突然关闭从而导致眼压急剧升高的眼部疾病,是一种以急性发作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该疾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通常伴有较为明显的眼痛、视力下降、恶心呕吐及同侧偏头痛等症状,如治疗不够及时恰当,会发生短期内失明,因此选择切当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1]。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31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观察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31例,其中男11例,女20例,年龄在44~78岁,平均年龄(55.43±3.26),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眼压明显升高、患眼红且痛、虹视及视力急剧下降、恶心呕吐及同侧头痛等症状。
1.2方法
1.2.1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当患者处于发作期时,可对其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具体如下:(1)局部使用2%毛果芸香碱滴眼液,1次/10 min,持续1 h,之后改为4次/ d;(2)每日口服1次100 ml 50%甘油盐水,或静脉滴注250~500 ml 20%甘露醇;(3)乙酰唑胺,首次口服500 mg,之后250 mg,2次/d;(4)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2次/d;(5)当患者眼充血严重,且前房反应明显时,应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6)当患者过于疼痛或暴躁时,可适当采取镇静、止疼等药[2]。使用以上方案2小时后,需测量患者眼压并检查视力,明确患者视功能损害程度,并及时制定接下来的治疗方案。当患者眼压过高而不缓解时,可前房穿刺及球后注射2 ml 2%普鲁卡因。若患者用药3天后眼压仍得不到控制,并维持在50~60 mm Hg时,需及时行青光眼滤过手术。当患者眼压降至正常时,应逐步减少乙酰唑胺和匹罗卡品的用药剂量及使用次数,至仅用低浓度药物或停药后眼压依然可保持正常,最后依照患者前房角开放的情况采用手术或药物激光治疗[3]。
1.2.2其他时期治疗 当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处于临床前期、先兆期或间歇期时,应首选周边虹膜切除术或YAG激光虹膜打孔术;当患者病情处于慢性期时,使用上述药物仍无明显疗效,则需及时进行青光眼滤过手术;当患者病情处于绝对期时,采用药物治疗通常无效,且绝对期患者不可长期服用降眼压药物,避免肾脏功能出现损害[4]。
1.2.3对症治疗 当患者难忍疼痛时,可采用睫状体破坏性手术治疗,例如睫状体冷冻术或二极管睫状体光凝;当患者为白内障膨胀性青光眼时,可考虑使用降眼压药物先将眼压控制于正常水平,再行白内障摘除术,如有需要可联合青光眼滤过手术;当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双眼病,且为临床前期眼时,应告知患者立即行预防性手术,例如周边虹膜切除术或激光治疗,否则随时会在一定诱因作用下引发急性发作,严重时会在2~3年内完全丧失视力[5]。
1.2.4随访治疗 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需每月测量眼压,并据其测量结果更换眼药,同时对眼药的用量及浓度进行调节;如有需要可行24小时眼压曲线,明确患者眼压高峰,并针对其具体情况用药[6]。另外患者还需每年做视野检查及眼底照相,以此监测视功能及视神经的情况。采取虹膜周切术的患者,应分别在其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年至医院复查。每次检查的内容包括观察虹膜周切孔通畅与否,以及测量眼压房角镜的检查。当患者术后仅解除虹膜膨隆而房角仍有关闭时,则应明确其是否伴有多种机制的发病因素,可考虑行青光眼滤过手术或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采取滤过手术后的患者,应注意其眼压是否稳定,并据其前房恢复情况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术后1周测量眼压,嘱咐患者定期对眼部按摩,并在恢复良好时每月测量一次眼压,至眼压正常为止[7]。
2 结果
本组31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后,术后1个月患眼视力4.4~4.8,眼压平稳,平均(19.5±3.4)mm Hg,滤床功能良好,均康复出院,且无并发症出现,出院后6个月随访均病情稳定,患眼视力4.3~4.8,平均眼压(19.4±5.0) mm Hg,效果满意。
3 讨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具备两个发病因素,即促发机制的存在与眼球解剖结构的异常,因前房较浅,眼轴较短,晶状体较厚较大,角膜较小,使晶状体位置偏前,导致眼前段狭小拥挤;或因晶状体的前表面紧贴于虹膜时的面积增大,使瞳孔阻滞增加,另外全身疾病、过度劳累、暗室环境、情绪波动及近距离用眼过度等也可成为发病机制。因房角突然关闭且范围较大,以致患者的临床表现通常为眼压明显升高[8]。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原则是快速降低患者眼压,解除其瞳孔阻滞,并开放其房角,防止其视神经进一步损伤,在眼压得到控制后,对伴急性发作史的患者行过滤性手术,对临床前期或先兆期的患者行激光虹膜周切术。因此,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时,应据其临床分期及临床表现行对症治疗,并嘱咐术后患者定期监测视野、视力、眼压及眼底等眼功能,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还可预防疾病复发以及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孔科磊,周和政,江文珊,等.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不同处置方法的疗效分析[J]. 眼科新进展,2011,31(3):261-263.
[2]蔡世佳,王丽波,黄菁,等.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方式的选择[J].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5):867-870.
[3]路琦,胡兵,毕宏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首诊内科误诊28例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133-134.
[4]孙伟,姜正瑶,程钧. 前房穿刺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11):1176-1178.
[5]杨海燕. 高眼压持续状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8):818-819.
[6]赵丹,王颖君,吴慧锋,等. 两种术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3):171-173.
[7]张伟忠. 持续高眼压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85-86.
[8]王玉元. 不同术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4):52-53.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31 Cases of 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
LI Hongyu Ophthalmology department,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6,China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R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9-0076-02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医院眼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