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水情教育现状问卷调查及研究思考

2016-02-05孙文昀戚晶晶

中国水利 2016年10期
关键词:水情年龄组展馆

陈 锋,孙文昀,戚晶晶,许 琪

(1.江苏省水利信息中心,210029,南京;2.南京悦水文化传播中心,210029,南京;3.江苏省信息中心,210013,南京;4.南京大学社会学院,210023,南京)

江苏水情教育现状问卷调查及研究思考

陈 锋1,孙文昀2,戚晶晶3,许 琪4

(1.江苏省水利信息中心,210029,南京;2.南京悦水文化传播中心,210029,南京;3.江苏省信息中心,210013,南京;4.南京大学社会学院,210023,南京)

江苏;水情教育;问卷调查;分析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和城镇化速度加快的背景下,江苏省在水资源、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开展水情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普及水知识,弘扬水文化,传承水文明,节约水资源,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参与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能力。2011年中央和江苏省委两个“1号文件”都指出“要加大力度宣传国情水情,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为了全面了解江苏省水情教育的基本情况,开展了江苏水情教育效率评估及提升措施研究,采用电话调查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的目标样本量为2 000份,调查时间为2016年4月。为确保样本代表性,各地级市的样本量根据该市2014年人口数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乘以目标样本量计算得到。调查全过程共打电话21 016个,成功访问2 001人,有效率9.5%。

一、江苏水情教育现状调查

1.宏观调查与分析

(1)水情认知

水情认知在调查问卷中共占5题,主要调查受访者对世界、中国和江苏水情知识的掌握。受访者平均答对2.93道题目,其中仅有4.25%的受访者答对所有题目,答对4题的占25.94%,答对3题的占37.13%。说明江苏社会公众的水情认知情况总体良好,但仍有部分公众欠缺水情知识。

如 “每年的3月12日是世界水日”这道题,我们特地把日期设置为错误的,让读者发现,调查结果这道题的错答率为47.43%;而“江苏属于缺水型省份”这道题,错答率为78.26%。这反映出社会公众未能把握本省的水资源供需形势,同时也不够了解与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密切相关的公益性节日,急需加大力度开展活动以唤醒公众水忧患意识。

(2)节水行为

在共计5项节水行为的题目中,受访者平均采取2.77项节水行为。公众在个人节水行为、公共场所行为及公益志愿行为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能够做到 “购买节水器具”和“不会一直开着水龙头洗碗”的公众分别占45.08%和75.11%。在节水公益志愿行为方面,仅有5.90%的受访者“担任过节水志愿者”。这反映出,虽然江苏公众关注节水活动,但由于个人时间限制或志愿组织招募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节水志愿行为的参与度较低。

(3)节水知识获取途径

江苏公众节水知识的获取途径显现出“获取途径多样化、主要途径凸显化”的两大特征。“电视”和“网络或手机”是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节水知识获取途径,分别有66.77%和55.57%的受访者通过该渠道获得知识。通过“学校教育”和“报刊”获得节水知识的公众均超过三成。约1/4的受访者通过“亲友介绍”获取节水知识,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知识的有5.75%。

(4)节水原因

关于节约用水的主要原因,江苏省公众明显表现出 “节水动机内化,意识引导行为”的良好特征。根据调查结果,55.37%的受访者表示 “已将节约用水作为一种生活习惯”,34.78%的受访者出于 “保护水资源”的动机而采取节约用水行为。综上,超过九成的受访者已将节约用水内化为个人自觉行为,小部分公众在缴

纳水费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而采取节水行为。

(5)展馆参观

85.2 %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城市目前没有水资源科普教育展馆;同时,在回答“没有展馆”的受访者中,近八成(78.24%)表示,若所在城市有水资源科普教育展馆,他们愿意去或带孩子去参观。在回答“有展馆”的受访者中,曾经“参观过或者带孩子参观过展馆”的人仅占39.86%。这说明现有的展馆资源并未充分使用,各地市展馆可通过与学校、社区、机关单位、企业等合作,积极组织开展集体性的参观活动。

2.跨人群的比较分析

分城乡、高年龄组与低年龄组、高学历者与低学历者对上述各方面问题进行比较分析。

从水情教育差异情况上看,城镇居民的表现好于农村居民。不同年龄组在水情知识掌握上具有不同优势:高年龄组对江苏水情地理知识掌握更好,对涉及淮河与太湖的判断题的正确率更高;低年龄组对水情公益性节日、国家及江苏的水资源形势知识掌握更好。

从节水行为的差异上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侧重于通过不同方式实现节约用水。高年龄组的节水行为表现好于低年龄组,但不明显。高学历者与低学历者形成鲜明反差:在律己性的节水行为上,前者表现更好;而在律他性的节水行为上,后者表现更好。

在节水知识获取途径差异方面,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拥有更丰富的途径。在获取途径的年龄差异方面,传统媒体、新媒体分别成为高年龄组、低年龄组人群最乐于接受的节水知识获取途径。

在节水原因差异方面,城镇居民、高年龄组、高学历人群等将节水内化为个人自觉行为的比例相对较高,农村群众、低年龄组、低学历人群因水费等外部因素而采取节水行为的比例较高。

在展馆参观行为和意愿的差异方面,城镇居民更愿意参观当地的水资源科普教育展馆。30~39岁组的公众也更愿意参观当地的水资源科普教育展馆。

二、江苏水情教育总体特征

通过对调查问卷逐条项目的分析得出江苏水情教育总体特征如下:

①社会公众水情认知状况良好,但仍存在知识盲区。总体来看多数公众对国际、国家与本省的水情知识掌握较为全面。但仍有部分公众存在知识漏洞,如未能把握本省的水资源供需形势,同时也不够了解与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密切相关的公益性节日。

②社会节水风尚逐步形成,但节水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公众购买节水器具的意愿、对节水活动的关注较为强烈。然而在节水行为习惯方面,由于产品价格或类型等原因,消费者购买节水器具的行为并不普遍;绝大多数未能做到及时制止他人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节水志愿行为的参与度较低。

③节水知识的获取途径多样,手机网络等途径作用凸显。本省公众在节水知识的获取途径方面,具有“获取途径多样化、主要途径凸显化”的两大特征。公众已掌握多种多样的信息渠道,包括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以及学校教育、亲友介绍等途径。网络、手机与电视,成为受众最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信息传播渠道,而纸质媒体的传播覆盖面较小。

④多数公众将节水内化为自觉行为,少数公众受外部因素约束。超过九成的受访者已将节约用水内化为个人自觉行为,下一步需深化水价改革,以价格杠杆撬动公众节水潜力的发挥,从体制和机制上推动节约用水和保护水环境。

⑤教育展馆资源紧缺且未充分发挥作用,须注重与公众需求相契合。第一,水情教育展馆资源紧缺,在地区间分布不均衡,绝大多数受访者的所在城市并没有相关展馆。第二,现有展馆并未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平台的积极作用,未成为集展示与教育、科技与交流、互动与体验、休闲与阅读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普教育基地。

⑥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水情教育活动应突出针对性。城镇居民与农村群众、高年龄组人群与低年龄组人群、高学历者与低学历者,在水情知识、节水行为、节水知识获取途径、节水原因、对水价的看法、展馆参观行为与意愿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应开展富有个性化、突出针对性的水情教育活动。

三、对江苏下阶段水情教育开展的几点建议

水情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润物无声的过程。目前江苏省在水情教育的实施主体和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活动形式、传播载体和科普平台、工作机制和支撑体系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与中央决策部署要求和本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仍存在统筹协调不足、基础不够扎实、能力建设不足、载体平台缺乏、设施人才短缺、参与覆盖较少等方面的问题。根据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结合江苏水情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推进政府主导作用,完善水情教育保障体系

全省水利系统尚未形成完善的上下联动、协调有效的水情教育体系,急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水情教育工作机制。应明确水情教育工作责任部门,充实队伍力量,构建水情教育工作网络;各级水利部门领导干部需进一步深化对水情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投入力度,安排合理的工作经费,保障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大力开展水情教育基地与展馆建设

本次调查反映,江苏省存在水情教育展馆数量较少、分布不均衡及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在一些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的城市,却难以找到一个与水资源保护、水生态安全、水患灾害救护等有关的教育场所;一些相关教育设施,也因为缺少宣传而不为公众所知。应鼓励和支持各地利用各类水利工程、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及水上公园等公共资源,建设各种形式的水文化园、水博馆、水资源馆、节水科技展馆、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水资源教育体验馆等水情教育场所,并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确认建立一批省级水情教育基地,提升水情教育场所知名度,以改变水情教育基础设施匮乏与闲置的状况。

3.发动社会力量,营造全民水情教育体系

江苏水情教育实践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全民水情教育体系尚未形成。调查中显示出,在实施主体方面,“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主体多元”的水情教育工作格局尚未形成,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科研院所等各类主体在水情教育中的作用不足或角色缺失。应广泛开展与相关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科研院校以及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吸收先进教育理念,借鉴成功教育经验,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水情教育。如发动科研院所依托设施、场所等资源,面向公众提供水情教育服务。 ■

[1]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2]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3]卢淑华.社会统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王维.基于调查问卷的大学生读书现状调查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9(2).

[5]陈欢,李坤.大学生水情教育调查研究及浅析 [J].教育教学论坛.2015 (37).

责任编辑 韦凤年

G40-03

B

1000-1123(2016)10-0061-02

2016-05-10

陈锋,主任,高级工程师。

江苏水情教育效率评估及提升措施研究项目(合同编号:2015101)。

猜你喜欢

水情年龄组展馆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甜水情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创意展馆
2011年辽宁省汛期水情分析
历次人口普查中低年龄组人口漏报研究
在不同怀孕年龄组中头3个月的唐氏综合征联合检验效能:筛查方针调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