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线射频电子识别技术在电梯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2016-02-05姚望

中国设备工程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电子标签射频电梯

姚望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连云港分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无线射频电子识别技术在电梯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姚望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连云港分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0)

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深入,推动了高层建筑的发展,项目数量不断增加,项目规模也有所拓展,电梯已变成高层楼房的基本交通工具,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电梯安装不规范、质量不达标和维修不完全,致使其在实际应用过程总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故障问题,影响了正常使用。而射频识别技术可有效辨识上述问题,并可提升监管水平。

无线射频;电子识别技术;电梯;安全管理系统

电梯可为高层居民带来较大便利,方便上下楼,与此同时,也埋藏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不同因素的作用,电梯事故愈发频繁,分析电梯事故可知,安全监管水平是引发电梯事故的主要原因。虽然电梯管理单位拥有一定的许可资质,然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却并不高,部分小区内部的电梯使用时间过长,有些电线外露,遗留了较大的隐患,并未得到合理的保护。同时,电梯安全风险预测不具备可靠的理论支撑,而无线电射频的应用可为其提供精准的动态数据。

1 无线射频电子识别技术简析

无线射频识别即RFID的缩写,也被称作电子标签。最早出现在20世纪末期,属于自动识别技术,主要借助电磁能量完成自动识别和精准采集工作,电磁理论为主要工作原理。RFID的常规称谓是法电子标签,包含标签、解读器以及数据传输处理这三项。其中标签即电子标签,实际上是芯片,且内存附带天线。其标签较为持久、稳定,存储信息丰富、信息传播具有优良的穿透性、形式多样等。某些标签还具备读写功能,且目标物体信息可有效更新;解读器主要包含手持与固定这两种类型。通过收发器以及PLC的有效连接达成沟通功能,同时,解读器也包含天线接收以及信息传输;数据传输处理主要是解读器利用接收标签传送的无线电波获取识别数据。以被动射频系统为主,待解读器和RFID标签相遇,传送电磁波,产生电磁场,而标签围绕电磁场搜寻能量激活标签内部的微芯片电路以及转换电磁波,再将其传送至解读器,通过解读器的作用,使其成为有用的数据。而控制计算器便能够处理上述数据,以此来完成管理控制。从主动射频系统层面而言,标签内部配有电池,可围绕正常范围有序活动。

在实际应用过程,电子标签通常粘附于相关物体表面,而电子标签包含的信息主要为电子数据。当RFID系统正常工作时,主要由读写器传送相应的询问信号,而电子标签接收到这一信号后立即作出应答,待读写器捕获应答信号后开展相关处理工作,再把加工后信息反馈至外部主机。不难发现,电子标签属于射频系统的主要数据载体,包含天线部分。该系统一般把电子标签粘附于商品中,其与条形码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主要表现在下述内容上:可高效扫描、有效辨识,且读写器可一起读取不同标签,通过自动非接触获得不同信息,不涉及人工干预;可分辨单个具体事物,但条形码只能分辨物体的基本类型,无法辨识具体元素;抗污染能力突出,油渍和灰尘等不良环境不会对其产生任何影响,即便在恶劣环境仍可正常识别;可长期使用,持久、稳定;能够多次利用反复读写,还可参照用户需求明确重要信息;具有优良的穿透力,可无障碍阅读,同时,读取距离和数据记忆容量均偏大。另外,存储信息能够更改,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标签数据能够进行加密处理。

2 电梯安全管理系统概述

电梯安全监管涉及安全操作、基本检查、常规维护、计划性报检与紧急救援等内容。现阶段,我国正在使用的电梯较多,且每年投入量也在逐步增加,电梯实际上是特种装备,应规范开展安全检验工作,不断提升运行安全。但我国当下电梯安全管理工作并不理想,存在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方法单一等问题,电梯数量的显著提升,促使检验业务量逐步增加,在安检工作中表现出一定的不足,其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存在失职现象。

对电梯而言,在其安全管理系统引入射频识别技术可促进法规的全面落实,这是一种先进、现代的手段。基本保养和主要维修排障信息可经由现场采集和汇总整理,第一时间传送至质监部门与相关的检验机构。而检验机构经由系统网络能够动态监测电梯的实际运行状态,掌握维保单位的基本工作情况。而质监主管部门不仅能够监控维保单位,与此同时,还可监控检验机构,让安全监管工作可全面落实。

3 RFID在安全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

为提升电梯的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借助RFID技术完成安全管理系统规划设计,最终形成的管理系统较为实用,具备日常监管、基本检验、日常维护等众多功能,以公共网络充当通信系统。

RFID最早在二战时期被应用在英国空军中,以此来评判并落实驶入机场飞机是否属于自己的,防范误袭问题。现阶段,飞机航空系统主要利用RFID进行辨识。步入新世纪后,RFID凭借远距离、便捷、所占空间小、穿透性强、耐污性优良、可反复多次利用、高效、存储量庞大等优点得到了自动化管理人员的高度关注。

以RFID为基础的管理系统可促进法规的践行,属于高科技、现代化手段。基本保养维修信息可经由现场采集,整理再传送至质监部门以及相关的检验机构。而检验机构经由系统网络能够对电梯运行实施动态监测,以此来提升监管水平,增加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这一系统主要包含五个平台。常规条件下,特种设备质量核查部门围绕电梯开展检验工作后,整理检验记录,制作检验报告,颁布检验达标证,而RFID电子标签通常粘附于检验达标证之上,使得各个电梯均存在独特的标签标识,这一标签记录相关检验信息,主要涉及检验人员以及具体时间等内容。各部电梯对应的RFID电子标签均较为独特,能够有效分辨电梯合格证,全面防范伪造合格证等暗箱操作事件,可显著减轻数据采集任务,让安全监管工作保持透明,践行安全监管职责,以免因电梯超期未检而埋藏安全隐患,提升电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电梯而言,RFID若能全面推广,则电梯安全监管杂乱无章和电梯安全事故将得到控制和改善。电子监管系统可有效攻克现场和监管这两个问题,可针对电梯现存问题借助数据统计打造数据库,以此来促进数据剖析工作,及时防范电梯可能出现的问题,掌握当前涌现出的问题,进而推动日常维护工作的开展。

4 结语

本文通过探讨无线射频技术以及电梯安全管理系统协调融合这两者,组建统一、健全的管理系统。在互联网技术全速发展的当代,这一系统将引起更多的关注,其作用也将更加突显。我们应编制科学的制度来保障电梯安全,注重科技创新,与时俱进,全面升级优化,打造可靠、安全、稳定的电梯系统。

[1] 黄群.无线射频电子识别技术在电梯安全管理系统中应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5,(2):67~68.

[2] 刘廷国.分析无线射频电子识别技术在电梯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6,(11):229~229.

[3] 张漳.分析无线射频电子识别技术在电梯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5,(4):33~33.

[4] 秦杰.无线射频电子识别技术在电梯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6,(3):98~98,99.

[5] 薛季爱.基于无线射频电子识别技术的电梯安全管理系统[C]. 2015年特种设备安全国际论坛论文集,2015:757~761.

TU976

A

1671-0711(2016)09(上)-0033-02

猜你喜欢

电子标签射频电梯
RFID电子标签在全钢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被困电梯以后
适用于高衰减汽车玻璃的电子标签方案与应用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电梯不吃人
被困电梯,我不怕
探寻“千万”的背后——写在金溢科技电子标签销量超1000万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