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的民生向度
——兼议改善和发展中国民生问题的实现路径*
2016-02-05李萍
张 鹏,李萍
马克思经济学的民生向度
——兼议改善和发展中国民生问题的实现路径*
张 鹏,李萍
马克思经济学;民生向度;民生经济学
本文基于价值、制度、机制和愿景四个向度解析了马克思经济学中蕴含的丰富的民生思想。马克思经济学致力于人类民生问题的科学求解,关切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思想贯穿马克思经济学体系始终。马克思经济学主张通过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变革,构建以发展、就业、分配为基础性机制,以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为兜底性机制,以财政税收为调节性机制的民生实现的系统的经济机制,逐步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民生愿景。当前以民生为导向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本文研究旨趣在为构建中国民生经济学提供一个理论框架,以期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制定重大的民生战略和民生政策提供新的重要启示。
一、引 言
民生问题历来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民生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同步推进与协调统一仍然是世界性难题。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民生问题都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焦点和难点。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消费方面将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以民生为导向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如何处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的关系,深化落实把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确定经济发展中民生改善的优先顺序等问题都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引。经济活动的民生价值和意义越来越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民生问题的科学求解也成为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理论主题和话语建构领域。有学者提出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改善民生,需要建立和健全能够持续而广泛地改善民生并获得民众支持的经济机制;[1]另有学者认为应创立更加注重“民生”的经济学范式;[2]还有学者提出应确立商品财富、自然财富、知识财富相互协同的三维民生财富系统发展观;[3]也有学者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的视角论述创建民生经济学的必要性。[4]学者们的论述重新审视和发掘了经济活动的民生价值和创建民生经济学的现实必要性,强调了建立民生改善的经济机制和创建民生经济学的重要性,但目前学界对民生乃至民生经济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如何建立民生实现的经济机制和创建民生经济学的理论范式等问题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创新性的研究。
本文认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协同推进和同步发展、建立民生实现的经济机制、创建民生经济学的理论范式等问题,需要系统思考,统筹把握,既要回应民生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又要从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中寻求新启示。马克思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机理的基础上,创建了博大精深的马克思经济学,其以对人类民生问题的求解为基本价值向度,关切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思想贯穿马克思经济学体系始终。为此,本文在用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界定民生范畴的基础上,从价值、制度、机制、愿景四个维度解析马克思经济学的民生向度及其启示。
二、马克思经济学的民生范畴
民生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内涵也不尽相同。科学合理地界定民生范畴是研究民生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民生是我国语言文化中特有的一个词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注入了不同的内涵,构筑起深厚的保民养民富民的民生经济思想,深深地融入进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血液之中。因此“民生”一词是构建中国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标志性词汇之一,而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西方福利经济学的“福利”(welfear)等概念。在我国传统文化的语境里民生通常指老百姓的基本生计。孙中山先生给民生注入了新的理解并将其内涵上升到新高度,他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5]“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5]辞海将“民生”定义为“人民的生计”。[6]赵中源、梅园将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民生的阐释概括为均利说、状态说、需求说、权益说、法权说、整体样态说、根本利益说七种。[7]
我们认为,为准确全面地把握民生概念,可以从马克思对“利益”这个社会历史范畴的研究中汲取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认为利益是“社会化的需要,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社会需要。社会主体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只有通过对社会劳动产品的占有和享有才能体现,社会主体与社会劳动产品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利益。”[8]民生本质上是社会利益之一,表现为社会主体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对社会劳动产品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健康、教育、养老等物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进一步看,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界定。广义的民生概念是指凡同人民生计相关的权益,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这种界定方式可以充分突显民生概念的历史性、综合性和重要性。而狭义的界定则依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个最大国情,将民生定义为“民众基于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利益需求”。[9]后者充分考虑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使“民生”概念的指向性更加明确,当前集中表现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利益需求,即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健康、教育等方面。
三、马克思经济学关于民生的价值向度
马克思经济学以资本主义经济细胞“商品”作为研究的起点,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机理,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将工资理论、货币理论、积累理论、就业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发展理论等连接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建立起一个以广大劳动者的民生为价值目的、严谨完善的马克思经济学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经济学既关注劳动者民生的生活方面,诸如工资收入、生活环境、教育状况等,也关注劳动者民生的生产方面,如就业状态、劳动安全保障、生产中被资本支配的状态等。马克思经济学既有大量劳动者民生境况的客观描述,也有对劳动者民生境遇的科学分析。马克思以客观冷静的笔触记载了资本主义成长时期大量普通劳动者的民生实录,如马克思考察了自15世纪以来发生的资本剥夺小生产,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原始积累过程;[10](P822)资本剥削劳动力手段的残酷性,采用延长工作日和强化劳动强度等各种手段;英国工厂视察员提供的血淋淋的材料等事实。在对工人民生境况客观叙述的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发现了在资本主义成长发展时期工人“民生铁律”的经济怪像。一方面工人付出的劳动越多,创造的财富越多,他获得的报酬却越少,越贫穷。马克思说:“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生产的不仅是商品,它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11](P267)再者,工人的生产与消费成反比,生产得越多,可供其消费得越少。马克思说:“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11](P269)最后,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占有的对象越少,受自己的产品统治越多。马克思说:“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11](P269)
马克思科学揭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劳动与工人民生改善的二律背反,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一贯地关切劳动大众、关切人类民生的人文情怀,因而《资本论》赢得了列宁“无产阶级的圣经”的美誉。《资本论》是马克思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一部宏伟巨著,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探索中把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标志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从假设变成科学。马克思经济学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强调了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劳动价值论肯定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彰显了劳动者享有其劳动产品,改善民生的正义性。对劳动人民命运的关切和人类民生问题的科学求解,构成了贯穿马克思经济学始终的民生价值向度。
四、马克思经济学关于民生的制度向度
马克思经济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的全过程,揭示了“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这一基本矛盾,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民生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反复指出资本主义民生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资产阶级独占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失去劳动条件,因此受到资本权力的支配。无产阶级一无所有,他们为了生存,只得出卖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取得少量工资,以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无产阶级的这种经济地位,使他们的生活没有保障,处于相对贫困甚至一定条件下陷入绝对贫困的生活状态中。马克思经济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的内在矛盾中发现了经济危机的根源,从周期性危机中演绎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向,得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的结论,主张通过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变革,以消除劳动异化,改善无产阶级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要以生产资料全社会所有为基础的“自由人联合体”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保证全体成员有充裕的物质生活和体力与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
《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指出了当今世界发展中的三大“民生陷阱①参见奥巴马:《贫富差距带来决定性挑战》,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20131205/ 105817539284.shtml,[12]即“阿拉伯之春”折射的“民生缺失陷阱”、欧洲债务危机凸显的“高福利陷阱”、“占领华尔街”运动表征的“贫富分化陷阱”。三大“民生陷阱”警示民生仍然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各国最头疼的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认为贫富差距过大所导致的不平等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决定性挑战”①参见奥巴马:《贫富差距带来决定性挑战》,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20131205/ 105817539284.shtml。托马斯·皮凯蒂所著的风靡全球的《21世纪资本论》一书从理论上有力地证明:“资本主义所创造的财富,越来越多被一小群精英赚得。福利社会其实解决不了问题。无论是教育、医保,还是所得税,都不能有效地解决资本在社会中分配相当不均的问题。”[13]诚如马克思所言,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资本主义生产总是竭力克服它所固有的这些限制,但是它用来克服这些限制的手段,只是使这些限制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出现在它面前,[14](P278)从而使矛盾和危机在更大的范围和更广的区域里爆发。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小修小补”②参见大卫·哈维:《小修小补已经修复不了资本主义》,黎文编译,《文汇报》,2014年5月19日。改良措施都不能根本解决“民生陷阱”问题。
因此,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社会出现了重读《资本论》的潮流。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公有制的论述,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和预见,虽然他没有对公有制在实践中的具体实现形式予以详细规划,但该命题成为马克思经济学求解民生问题的一个基础性的制度向度。
五、马克思经济学关于民生实现的经济机制向度
根据经济学原理,经济制度是民生实现的基础,而民生实现的经济机制是建立在特定的经济制度基础上的关键。马克思经济学虽然没有对民生实现的经济机制加以明确论述,但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有关发展、就业、分配、社会保障、税收等方面的理论是系统设计民生实现经济机制的重要元素。
(一)发展是民生实现经济机制的基础
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经济发展是民生成就的物质基础。在《资本论》以及其他科学著作中,马克思阐述了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形成了系统深刻的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阿恩特明确表示,“马克思是第一位目的很明确地研究经济发展理论的人”。[15]张培刚先生说:“称得上真正系统的发展经济学著作的,最早要算是马克思从1867年开始发表的《资本论》”。[16]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马克思强调了物质生产的发展是一切社会变革与历史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发展史的自然产物。”[17](P97)
民生的改善和成就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从商品生产的角度论述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他认为生产力的提高或降低与使用价值的多少成正比,一定劳动时间内的具体劳动所提供的使用价值量在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反之则少些。这就从根本上指明了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马克思也曾指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11](P39)民生及其需求是一个随着经济社会的演进而不断升级的动态范畴,各个历史时期及其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民生需求,满足民生需求根本的是要靠发展,通过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民生之需打下坚实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基础。在发展中实现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发展是民生实现经济机制的基础环节。
(二)就业是民生实现经济机制的关键
马克思是较早关注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家,关于就业问题在《资本论》中有详细精辟的论述。马克思的就业理论从唯物史观出发,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通过联系资本积累、人口过剩、经济危机着重解构了工人的失业。以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为起点,为利润最大化而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使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下降。资本积累的进行总是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普遍提高又会降低社会平均利润率,这会促使资本有机构成的进一步提高。所以,导致一方面是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是相对过剩人口的普遍存在。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失业或过剩的劳动人口不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而且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17](P72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失去生产资料没有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来说,就业是通过劳动获得经济收入以谋求自己和家人生存的基本途径,否则会失去生活来源。就业是民生之本,失业即失去生活的唯一来源,因此就业是民生实现经济机制的关键环节,促进积极就业是必需的。
(三)分配是民生实现经济机制的重要渠道
分配是民生实现的重要渠道。收入分配始终是一个极端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马克思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内容丰富,对理解分配环节在民生实现经济机制中的作用有重要的启发。其主要的观点有:第一,分配关系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其性质和形式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第二,关于收入的来源,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工人的劳动是工资、利润、地租和利息等收入的唯一来源,工人以工资的名义取得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其余的剩余价值首先被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占有形成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然后由于产业资本家与商业资本家共同与借贷资本家产生竞争,使平均利润分解为企业主收入和利息,分别归职能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所有。地租则是通过土地所有者和租地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对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瓜分形成的。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强调了所有制形式对分配方式的决定意义,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资收入是工人生活的唯一来源。
前文提到的“当今世界的三大民生陷阱”,从根本上都可以追溯到分配这个源头。收入分配业已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头号问题。经济无法可持续发展、社会动荡不安,人民也恐难以安生。因而,收入分配是改善民生最重要的渠道。民生实现的现实途径在于提高劳动者报酬。民生实现的经济机制设计必须重视分配环节,近期应更加重视初次分配在民生实现中的作用。
马克思经济学除了从发展、就业、分配维度论述民生实现的经济机制外,还对与民生实现紧密相关的社会保障、教育等有诸多论述。如“不变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从物质方面来看,总是处在各种会使它遭到损失的意外和危险中。(此外,从价值方面来看,由于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这个不变资本也可能贬值;……)因此,利润的一部分,即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从而只体现新追加劳动的剩余产品(从价值方面来看)的一部分,必须充当保险基金。”[14](P959)在《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一文中马克思提出:“建立国家工厂。国家保证所有的工人都有生活资料,并且负责照管丧失劳动力的人。”[18](P202)马克思还指出:“如果我们把‘劳动所得’这个用语首先理解为劳动的产品,那么集体的劳动所得就是社会总产品。”[19](P302)现在从它里面应该扣除“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19](P302)“剩下的总产品中的另一部分是用来作为消费资料的。在把这部分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得从里面扣除:第一,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总之,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19](P303)马克思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根源、功能和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再如马克思对教育实现机制的论述有,“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20](P294),使“一切学校对人民免费开放……人人都能受教育”。[19](P56)马克思强调了教育平等性的本质和国家对教育这种公共品的免费提供方式。此外马克思还对财政税收等手段在民生实现中也有诸多论述,本文就不再一一述及,但我们还是要强调财政税收手段在民生实现中的调节功能。
当前,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生实现的经济机制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场域,上述马克思经济学从发展、就业、分配等多维度解析民生实现的机制对当下设计民生实现的经济机制的时代价值和重要启示在于,要着眼重点,抓住基础环节、关键环节、本源环节、兜底环节以及调节环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消费、经济发展与就业、收入分配间的关系,构建以发展、就业、分配为基础性机制,以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为兜底性机制,以财政税收为调节性机制的民生实现的系统经济机制。尤努斯被称为“穷人的银行家”,他有一句名言,“如果我们把给予富人的相同或相似的机会给予穷人的话,他们是能够使自己摆脱贫困的。穷人本身能够创造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我们所需做的只是解开我们加在他们身上的枷锁而已。”[21]因此要构建系统的民生实现经济机制,确保机会公平、权利公平和结果公平,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协同推进。
六、马克思经济学关于民生的愿景向度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等文献中,对社会形式的历史发展做了深刻的论述,他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22](P107)马克思三大社会形式理论将个人的发展牢牢地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三大社会形式体现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不同形式。民生的实现也是在个人的生存与发展能力的不断渐进与社会的生产能力的不断渐进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的。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美好民生为远景奋斗目标,以建立社会主义和谐小康民生为近期奋斗目标,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走出的由温饱——小康——全面小康的分阶段、有步骤的社会民生保障道路正是对马克思民生实现渐进性原理的生动注解。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式理论既阐明了民生实现的渐进性原理,同时也指明了当前民生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民生建设的美好愿景,那就是摆脱人对人、对物的依赖的基础上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如《共产党宣言》指出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3](P666)
七、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价值、制度、机制和愿景四个向度考察了马克思经济学的民生思想。马克思经济学始于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对人类民生问题的求解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价值向度,贯穿马克思经济学体系始终。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机理的经济学研究,马克思认为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不能解决人类民生问题。马克思经济学主张通过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变革,构建以发展、就业、分配为基础性机制,以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为兜底性机制,以财政税收为调节性机制的民生实现的系统经济机制,渐进摆脱人对人、对物的依赖,协调经济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逐步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民生愿景。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期,公共产品的生产与供给以及与民生紧密相关的领域成为投资的新方向,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大推动力,以民生为导向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成为政府工作的一条重要主线。为此,理论和实践要求创建民生经济学理论。而中国民生经济学必须以马克思经济学为思想基础,对中国民生问题进行现实观照,着力构建民生型政府,并不断探索改善和发展中国民生问题的现实路径。换言之,无论是创建中国民生经济学理论,还是作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的民生战略和民生政策安排,都可以从马克思经济学中获得启示。
第一,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和物质保障,是实现共同富裕、和谐社会的中国民生梦的重要基础和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带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要继续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就业、税收等领域的民生支持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因此所有制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行股份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引领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第二,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我国当前既有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保障不健全、教育发展不均衡、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大等民生老问题,也有空气、水污染等生态恶化、食品安全等民生新问题,无论是民生老问题还是民生新问题都要靠不断发展经济来解决,发展是解决一切民生问题的关键。当前以民生为导向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民生改善要融入到经济发展全过程,民生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第三,要建立系统的民生实现的经济机制。民生问题要靠不断发展经济来解决,但民生问题解决的落实还必须通过建立系统的民生实现经济机制的途径。民生实现的经济机制内涵的兜底性机制、基础性机制和调节性机制中,兜底性机制贵在做实,夯实底线民生;基础性机制重在发展,保障基本民生;调节性机制要不断完善,应对热点民生。三种机制之间相互衔接,有机耦合,形成民生保障的系统机制。
[1] 金碚.论民生的经济学性质[J].中国工业经济,2011,(1).
[2] 黄世贤.民生经济学范式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9,(11).
[3] 周小亮,罗莹.“民生财富系统”论:一种新的发展观[J].学术月刊,2013,(11).
[4] 宋光华,宋姗姗.时代需要创建民生经济学[J].社会科学研究,2014,(1).
[5] 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6]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7] 赵中源,梅园.民生决定民心——现阶段民生问题研究的若干观点[N].北京日报,2010 1129.
[8] 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9]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 O L].新华网,http://w w w.xinhuanet.com/, 20121108.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2] 常华.持续关注民生发展,高度警惕民生陷阱——《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发布[J].科技智囊,2012,(10).
[13] 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M].巴曙松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1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 海因茨·沃尔夫冈·阿恩特.经济发展思想史[M].唐宇华,吴良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6]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往何处去——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刍议[J].经济研究,1989,(6).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1] 穆罕默德·尤努斯.穷人的银行家[M].吴士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2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陈翔云]
The People's Livelihood Orientation of M arx's Economics——The Realistic Path to Improve and Develop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n China
Zhang Peng1,Li Ping2
(1.Journal of Economist,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engdu,Sichuan 610074;2.School of Economics,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engdu,Sichuan 610074)
M arx,s economics;people,s livelihood;people,s livelihood economics
Based on thefour aspects of value,institution,mechanism and vision,thisthesis analyzes the rich people,s livelihood thought in M arx,s economics.M arx,s economics is devoted to the scientific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people,s livelihood,and the thought of caring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improving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developing people,s livelihood can be found throughout M arx,s economic system.At present,the people,s livelihood oriention has become the new normal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urpose ofthis paperi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in orderto provide a new andimportant inspiration for developing the people,s livelihood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in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张鹏,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家》编辑部编辑、助理研究员;李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四川成都610074)。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质量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项目号:11AZD086)和四川省2016年软科学计划项目“四川省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研究”(项目号:2016ZR0027)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