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震云小说中的民间书写

2016-02-05黄黎娅

山西青年 2016年20期
关键词:刘震云民间文化书写

黄黎娅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刘震云小说中的民间书写

黄黎娅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刘震云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他从河南农村走进北京这个大都市,但他的文学创作却从未离开生他养他的故乡。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他以平民化的视角来体察社会、体悟人生和书写历史,以民间的笔触来书写故乡的历史,于是他的小说中描述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乡土世界和民间文化。

平民视角;民间文化

刘震云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他从河南农村走进北京这个大都市,但是他的文学创作却始终没有离开故乡。他以自己儿时在乡村长大的经历和对乡村的记忆雕砌了他的小说世界,虽然处在闹市却仍然以平民化的视角来审视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体悟人生的真谛和哲思、书写故乡的历史和他对故乡的深情。他始终站在“平民”的立场,对历史进行平民化和个性化的书写,以人们所熟知的历史来批判他所处的社会现实。从《手机》、《我叫刘跃进》到《一句顶一万句》,其对故乡的民间书写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民间书写的成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塑造一方人的性格,孕育一方的文化。因此,各个地域的人,有着它独具特色的生活形式、文化习俗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不同的民俗民情和审美取向,而作家却别具一格的在他的创作中书写了养育他的家乡的风土人情。

刘震云在河南农村长大,直到他参加高考去北京上大学。他虽然离开了养育他的那片故乡的土地,但是他作品所描写的依然是那片养育他的故乡大地和民间文化。从刘震云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河南延津农村变迁的历史轨迹,以此为基点辐射到中原大地、乃至全中国,因此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变迁。

(一)苦难的深刻记忆

刘震云从小跟外祖母生活在贫困的农村。三年自然灾害,以及“极左”的政治路线笼罩着中国大地,农村生活就更加凄凉,灾害、饥饿、穷苦的记忆伴随了刘震云的成长。他曾回忆童年经历时这样说:“有记忆以后就是天天在饿肚子,一天三顿红薯还是吃不饱。”*徐蕊.故乡·历史·权力——刘震云小说关键词解读:[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吃穿问题”成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的最大问题。《头人》中说:申村饿死了很多人,在饥饿面前,生命变得脆弱,尊严变得淡薄。他不仅写出了农民饥寒交迫的生存状态,还写出了故乡人在饥饿面前人性恶的一面。刘震云在《故乡相处流传》中,对人性的丑陋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曾是孬舅情人的曹小娥被撵走后,因怀孕私藏了一根猪尾巴,孬舅不顾情谊竟将她打成肉酱。

刘震云的小说蕴含了他对故乡独特的记忆,蕴藏了他对故乡农民的生存状态和苦难心史的无限同情,书写了当时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童年的生活经历对一个人的成长和精神特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很多作家的创作源泉都来源于童年的经验。童年的经验,“就是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总和,包括童年时期的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知识、意志等。”*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02.

(二)情感的长久积淀

乡村是相对封闭和贫困的,而城市则是文明的标志。刘震云的《单位》、《新兵连》,小说主人公离开了故土,但故土精神却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刘震云以局外人的视野来塑造小说人物,他们目空一切,畴路满志地走向城市,然而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城市形态,却让他们没有归属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内心的迷茫、矛盾和空虚驱使他们寻求聊以自慰的精神家园——生他、养他的故乡。

二、小说人物形象凸显的民间文化

他通过对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描绘,书写了这些典型人物的生活图景、生存状态以及生活的农村的社会现象,来展现该地的风俗习惯和民间文化。刘震云小说中塑造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鲜明、独具代表性。这些人物中,一类是土生土长的乡里人,他们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长久地生活在农村,眼界狭隘、只顾眼前利益。虽然有姥娘这个宽厚、充满仁爱的人,但大都是自私、残忍、卑琐的庸众。另一类则是从山里飞出去的金凤凰——知识分子,即寄寓在城里的乡下人,他们通过读书求学进入城市生活。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进入城市后,发现自己的精神没有了家园,其内心深处的归宿则是回归故乡。

(一)典型的乡里人

刘震云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是土生土长的典型的乡里人。而在刘震云的艺术世界里,展现的都不是人性的真、善、美,而是假、恶、丑、自私、怯慌、残忍。养育刘震云的黄河流域,曾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但给他留下的却是“黑压压一片的繁重和杂乱”的记忆。在刘震云的作品中,曾多次描述过这场饿殍遍野的灾难。

记忆决不会出自偶然,潜藏在刘震云内心的那段孩童时期对故乡的惨痛记忆对他的创作影响巨大。刘震云通过故乡的这一系列的人物塑造,把故乡人的自私、盲从、残暴、冷酷、血腥、无情、丑陋等特点展露无疑。对贫穷的书写,贯穿了刘震云早期的文学创作,其实也是因为贫穷才导致故事人物悲剧命运的产生。《瓜地一夜》小说的主人公李三坡,为了实现病重母亲的遗愿:吃口瓜,而去瓜地偷瓜遭受了严重的惩罚,人情残存于何处?《罪人》反映了农村的贫穷而导致人性的荒谬和道德的失格,牛秋、牛春兄弟因穷困而娶不到媳妇,两兄弟娶媳妇儿只能靠抓阉来决定,最终酿成了自残、乱伦的悲剧。

(二)寻求归属感的知识分子

在刘震云的小说中,他塑造了许许多多个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们通过求学脱离了生他、养他的农村,而寓居于城市。他们怀揣着期待和憧憬,以及骨子里“学而优则仕”骄傲,但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物质的丰裕,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也随之而来,而知识分子也被“物质化”了的城市给“边缘化”了。这些出自于农村的知识分子,在城市发展的浪潮中,努力奋斗、挣扎、但也充斥着他们对物质化社会的无奈、堕落。当他们徘徊和迷茫的时候,他们的灵魂需要归属,于是只有寄寓于生他养他的家乡,因为他们的精神根脉仍然在乡村。正如刘震云所说:“我们拥有世界(生活),但这个世界(生活)就是复杂得千言万语都说不清的日常身边琐事。它成了我们判断世界的标准,也成了我们赖以生存和进行生存证明的标志。”*刘震云.磨损与丧失[J].中篇小说选刊,1991(2).

刘震云的小说《一地鸣毛》揭示了小林被逐渐“生活化”的过程。小林大学毕业后,怀揣着远大理想和追求、踌躇满志,他刚进单位工作时,他憧憬着人生的美好和事业中大展宏图,他幻想着平等、公正的人际关系,甚至对上下级关系不屑一顾,从来没有把领导放在眼里。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巨大的压力,使“学而优则仕”的知识分子慢慢地磨平了他们的棱角。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并不会因为你有美好的憧憬和雄心壮志而顺遂你的意志,往往都是人们为生活而改变。

刘震云的小说《手机》中的严守一从小就没有母亲,跟随祖母生活。然而,成名后的他沉浸在与女人的享乐之中。“性”与道德伦理、社会文明秩序相悖,这是弥补不了人们精神空虚的,反而会使人的精神更加的颓废和堕落。

三、民间历史及民间文化呈现

刘震云的小说深刻地呈现了他别具一格的历史观和民间文化观。他作为从农村步入城市生活的知识分子,他毅然决然地以平民化的立场和视角来书写曾养育他的故乡,以历史的眼光来批判现实。他以平民化的笔触来书写故乡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历史,虽然有戏谑和讽刺之感,但这种民间文化的笔触来书写跨越朝代的英雄人物非高大形象的一面,既是全新的视角,也是老百姓对历史文化掌握不系统的情况下,对历史所熟知的情形。用这样一种方式把英雄形象弱化,并呈现出当时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关系是非常功利的,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私和盲从,也从某些侧面体现出了当时人们对 “权力”、“粮食”的崇拜。

刘震云小说以自己对乡村的记忆来构筑了他的小说世界,身居闹市却能以平民化的视角来审视社会、体悟人生和书写历史,使其小说独具民间特色和突显民间文化。在他的小说情节中,虽然充满了残酷和血腥,似乎在那个年代缺乏了人间的温情。但作为一位有终极关怀和担当的作家,他始终关怀着人们的终极目标和灵魂的归属。他以他独特的民间笔触去书写他所熟知的民间的文化,记录当时贫困的社会中人们的生存现状、生存诉求、性格特点等。他的小说就像历史的一面镜子,让读者去了解当时农村的现状,并非是他故乡的生存现状,而是全中国农村的生存现状,也使处在新世纪的人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他用残酷、现实的民间笔触书写了历史,看似无情,却能使人们从反面去关照人类精神的家园和故乡。

[1]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福柯.权力的眼睛[M].严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02.

[7]刘震云.磨损与丧失[J].中篇小说选刊,1991(2).

I207.42

A

1006-0049-(2016)20-0210-02

猜你喜欢

刘震云民间文化书写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Unwritten 尚未书写
懂感恩的人值得交往
刘震云买西红柿
用什么书写呢?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民间文化元素在现代舞台美术中的设计应用研究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书写春天的“草”
刘震云长篇小说的悲喜杂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