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实施的全面二胎人口政策
2016-02-05赵艳芳
赵艳芳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论我国实施的全面二胎人口政策
赵艳芳*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终结,人口政策对人口增长的刺激作用具体多大取决于多种因素,本文通过对我国实施全面二胎人口政策的背景以及二胎政策预期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未来人口发展趋势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相关配套设施、文化观念转变等来保障,以使我国的人口政策更加科学化、合理化,逐渐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匹配。
人口政策;全面二胎;生育意愿
我国的人口政策先后经历了严格的“一胎化”政策、“单独二胎”政策,到2015年底的全面二胎政策的开放。人口政策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其政策变动趋势必须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与人口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环境相统一。人口政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我国实施三十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变动并不是凭空假想的,而是从我国具体实践出发所作出的合理选择。人口政策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稳定、社会和谐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但是究竟政策的变动能够带来人口出生率多大的提高值得我们去深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价值观念的转变等,生与不生二胎不仅仅是受政策的限制,而是受妇女生育意愿、孩子抚养成本、亲情观念程度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缓解我国老龄化现象、增加未来劳动力供给、平衡性别结构失衡等问题不仅要求国家的政策支持,还需对广大符合目标条件的家庭进行引导观念转变,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等以解决家庭“生的起养不起”的后顾之忧。
一、我国全面二胎政策实施的背景
每一人口政策的实施都由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所决定:在我国建国初期,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人口出生率保持上升趋势,出生率、死亡率失衡,因此当时实施了节制生育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为控制人口出生率过快增长,提高人口总体素质,国家开始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标志着1980年开始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的结束。我国之所以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一)我国老龄化速度、规模形势空前严峻
国际上通常将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认定为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志。根据我国“六普”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总量达到1.78亿,占我国总人口数的13.26%,并且以每年500万到800万的数量在增加;65岁以上的人口从2011年8.1%上升到现在的10.1%,如果继续实施“一胎化”政策,2050年和2080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将会高达28.6%和37.2%,以上数据表明我国老龄化的形势已非常严峻。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的同时伴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失独家庭、空巢家庭养老的艰巨性,其养老的压力会不同程度的释放到社会,阻碍经济前进的步伐,影响社会安定。
(二)我国生育率低于人口更替率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于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现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同时也为中国长期的人口结构问题埋下了隐患。长达三十多年计划生育政策已在我国公民心中根深蒂固,致使我国1992年开始出现妇女生育率下降,并长期维持在人口更替水平以下,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妇女生育率低于1.5,明显低于人口更替率。对于我国这样一人口大国而言,短时间的低生育率是合理甚至有助于经济的发展,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但是长时间人口生育率低于人口更替率无疑会给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提高埋下隐患。此外,生育率的转变需要长时间的过程,并不会仅仅因为政策的松动立即恢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国吸引外资的能力目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长时期的低生育率显然会影响我国吸引外资的这一优势,从而间接会对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产生消极影响。
(三)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出生的男婴总数与女婴总数的比值,用每百名出生女婴数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表示。联合国认为合理的男女性别比应该在102-107之间,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以来,人口性别比长时间居高不下,从20世纪80年代的男女性别比108.47,首次超越国际警戒线开始持续居高不下,2004年男女出生性别比达到峰值121.1,之后虽然开始出现整体下滑趋势,但是直到2014年这一比值依然为115.9,高于联合国警戒线的正常值范围。我国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失衡虽然受重男轻女的文化传统、女性受教育程度、男女地位逐渐平等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不可否认,计划生育政策是许多家庭选择只生男孩的助推剂。
(四)失独家庭比例增多
失独家庭可以理解为年龄普遍在50岁以上且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大多数城市家庭自愿或非自愿的选择只生育一个孩子,一些外在因素,如天灾人祸、交通事故高频发率等使独生子女家庭失去“独子”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样的家庭与多子家庭比较而言更加的脆弱。人口学家易富贤在《大国空巢》中推测:我国约有两亿以上的独生子女家庭,将近一千万独生子将在25岁前去世,根据此数据推断,在未来十几年内将会有约一千万失独家庭的存在。大量失独家庭的增加同样也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如不惜高龄冒着生命危险产子,或者通过非法渠道买来一个“自己的孩子”,我们对这样的家庭感到悲哀的同时更多的是理解和同情,每个人都想要老来自享儿孙福,谁都不愿意在自己终老的时候孤独寂寞甚至连个养老送终的人都没有。
二、影响全面二胎政策实施效果的因素
我国自2013年11月15日起已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但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时间长、孩子生养成本高、二胎政策系统性配套不完善、传统文化观念的改变等因素,我国“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据2015年以及2016年出生率的统计,政策性支持并未对中国新出生人口变动产生较大影响,相反,“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之后在全国普遍省市预冷。因此,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效果必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深远
20世纪80年代,为了有效降低我国的高出生率,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严厉的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有因必有果,其实施的结果就是如今的老龄化现象、失独家庭的绝望、劳动力市场供给短缺、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现如今国家意识到我国人口问题形势严峻的同时依然清晰明智的实施“分步走”战略,由“单独二孩”政策到“全面二孩”政策,有专家指出这只是人口政策变动的“中点”而不是“终点”,未来我国的人口政策发展方向会走向“自由生育”以及“鼓励生育”,但是,20世纪80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大规模且较彻底的,出生在农村家庭的孩子会发现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即自己的父辈的兄弟姐妹数在5-8范围的较多,但是作为众多兄弟姐妹之中父母的孩子数却骤然下降到1-2个,这样的结果不得不归功于我国彻底性的计划生育政策;另一方面,其实施时间的长期性导致我国妇女生育意愿的降低并非是放开人口政策可以一朝一夕间改变的。
(二)孩子生养成本高
关于养育二孩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是影响生育二孩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更多的夫妇表达了“生得出养不起”的想法,由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孩子精养模式使许多父母沦为了“孩奴”,随着我国高生育成本时代的到来,生养一个孩子都让许多家庭入不敷出,更没有多于金钱和精力去迎接二胎的到来。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角度分析,只有父母觉得生养二孩的收益大于其所投入的综合成本时才会选择生育。当今社会,一方面从孩子出生到结婚生子期间的成本巨大,即使是穷样,仅经济成本也要30万左右;另一方面“养儿防老”的模式日落西山,在选择依靠孩子养老与年轻时积攒自己的劳动收入供年老时消费之间,大多数人更“明智”的选择后者。
(三)二胎政策的系统性配套不完善
彭希哲(2016)指出,通过对“单独二孩”的大量评估研究发现,大量符合政策条件的目标家庭却不选择生养二胎,主要原因有:经济压力、照料子女的压力以及女自身失业发展的压力,国家想通过政策支持来缓解老龄化等压力,在公布政策的同时与之相对应的配套措施却不完善,政府有能力也有责任提供更多的相关公共服务,以从宏观上解决生育二孩的压力。目前,生养孩子的成本是影响生育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生育二孩的家庭并没有相关的社会保障福利性措施与之配套;劳动力市场男女性别歧视的存在,很多女性由于生育孩子给自己事业带来的消极影响较大,虽然近年来明文禁止企业招聘性别歧视,但是女性职场上的不公平待遇屡禁不止,女性的合法权益需要相关法律的进一步保障。国家仅仅放开政策人口限制以刺激人口增长的想法是不现实的,需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四)传统文化观念的转变
在我国生产力低下、科技技术不发达阶段,劳动收入主要依靠人数量上的增加而增加,人们普遍认为生孩子越多越好,孩子越多经济越富有,对孩子的培养也很难提升到教育的质量层面,仅仅将孩子养育到具备劳动力即可增加家庭的劳动力供给,因此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生育率达到了峰值,即使计划生育政策初期,依然有许多农村家庭选择偷生、超生现象。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人口政策长期的影响,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女性地位的提高等,家庭富裕程度明显不再与生养孩子数不成正比,反而生养孩子会给家庭造成不堪重负的压力,因此,生孩子越多越好的传统文化已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少生优生,文化习俗对人们的影响往往具有时间效应,一旦形成在短时间内不可能通过外部因素刺激而改变。
三、结语
陈友华(2016)指出:首先,由于人口是一个慢变量,政策等外部环境对其短期的影响是微小的;其次,人口具有累积效应,一旦形成短时间内不会改变;最后,人口的产生与后果的呈现中间会有较长的时间差。人口规模的变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不可过高的期望人口政策的松动在短期内解决我国的人口矛盾问题,单独二孩政策的普遍遇冷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如果想让政策发挥预期的效果,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策变动是人口增长的外部因素,解决人口低生育率问题需从改变女性生育意愿开始,通过提供相关的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政策降低他们所担心的养育成本问题,通过完善市场的公平性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等。因此,在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后应更加注重政策与相关配套严重滞后之间的矛盾。
[1]胡仪美.全面放开二孩[J].市场周刊,2016(03):81-83.
[2]吴敏.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6(04):85-87.
[3]彭希哲.实现全面二孩政策目标需要整体性的配套[J].探索,2016(01):71-74.
[4]陈友华.全面二孩政策与中国人口趋势[J].学海,2016(01):62-66.
赵艳芳(1992-),女,河南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2015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C924.21
A
1006-0049-(2016)20-00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