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文化中的生态德育思想探微*

2016-02-05

山西青年 2016年20期
关键词:自然界天地儒家

周 丹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部,湖南 湘潭 411101



儒家文化中的生态德育思想探微*

周丹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部,湖南湘潭411101

儒家文化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重视,理论界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解读,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哲理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儒家文化提倡的“天人合一”、“仁爱万物”、“生生之德”、“中庸之道”思想,与当代生态伦理有着相通之处,为当今开展生态德育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儒家文化;生态伦理;探析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多元会聚,博大精深,特别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发展进程中,先民们在与自然环境的密切接触中,凝练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思想,是生态文化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这些生态智慧和生态思想不仅体现在各家各流派的记述中,还贯穿于中国人基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实践中。这里仅以儒、道、佛为主,择其要点,作一阐述。首先从儒家的生态德育思想来看,儒家以人为本,用“仁”界定人,强调人生、人性和人类社会,但又以“天人合一”整体世界观看待自然宇宙,并把“仁”延伸至自然万物,这就是“仁爱万物”和“民胞物与”,与当代生态伦理既相似又相通。

一、“天人合一”

在中国古代的生态德育思想中,我们首推“天人合一”思想。所谓天人合一,其实就将自然界与人类看成一个整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个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人“天人合一”思想并非儒家所专有,而是古代中国一种对宇宙及自身认识的结晶,一种生态智慧和整体的世界观。“天人合一”思想不同程度反映在先秦各派学说(包括道家学说)中,但儒家独特表述和发展这一思想,把人的道德性赋予自然,提出尽心、知性、知天、人与天地齐的进取观点,实际上是建立了一种贯通天人的人生哲学。

天即天与地两个方面,或阴(坤)阳(乾)两极。我们可以解释为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儒家认为,天地乾坤是—个生生不息的创造生命和万物的过程。以自然现象和过程来说明人类社会,人类居于天地之间,兼备天地的顺承性与创造性,因而要求人类继承和发展天地之道,即遵循自然规律,与天地融合。

“天人合一”的关键点是“合”。既然人由天而来,故人的行为准则要与天的行为准则相融合。也就是说人的行为准则要和自然界的规则、自然规律相符合。儒家所倡导的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包含相接、相继、相通、相容、相合的意思。这种直觉的、朴素的、整体性世界观,对中国人的思维影响极大。中国人的思维总力求寻找事物相互间的一致。如本体论的“体用合一”,知识论的“知行合一”,伦理学上的“心性合一”,文化交流上的“中西合璧”,文学艺术上的“情景交融”等命题,都是明证。“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为实现“天人合一”,《中庸》提出“自诚明”与“自明诚”。“自诚明,谓之性”,即发挥天命所赋予的道德本性,提倡孟子所说的尽心、知性、知天,一条内在的“尊德性”的修养道路。“自明诚,谓之教”,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修道”方法,一条外在的“道问学”的方法。这两种修养中核心是“诚”,诚既是天道,又是人道。只有达到“诚”,才能成己成物,尽人之性和尽物之性,达到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并立的崇高境界。实际上就是要让人类自身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真正的敬畏自然,守护自然,爱护自然。将对自然的爱,内化为人类自身德行的一部分。

二、仁爱万物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围绕“人”展开的,并用“仁”界定人,主张“仁者爱人”。《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学而》又提出“泛爱众”,这就是说孔子所表述“仁”的对象,是众人,不单指某一群体,表现了儒家学说以仁本思想为核心的“人学”。

当然,儒家的“仁者爱人”思想是以人的血缘亲疏以及社会等级贵贱为核心,逐步由内向外扩展至万物,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孟子对“仁者爱人”这一基本原则作了阐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就是亲亲、仁民、爱物的三个顺序的有等差的仁爱。首先是父母、兄弟、夫妻及家族的爱,然后是朋友、邻人及天下人,然后是人之外的万物生命。这与道家的“物无贵贱”,以及当下生态伦理的万物平等似乎有所差异。但是这是最符合人本身思维的一种朴实思想,只有首先爱自己父母兄弟,才能爱他人,只有做到了对“人”的仁义,才能做到对“天”,即自然的仁义。

儒家的朴素的生态伦理,是一种推己及人,由己及物的道德观。推己及人,即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被人类社会普遍接受的原则,而实现这一原则的做法是“忠恕”或“恕”。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这就把人看作人,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由己及物,指人固有的一种爱护和怜恤生命的恻隐之心,当动物遭受伤害的哀鸣或杀戮的惨状,会引发人对动物乃至世间一切生命的同情。儒家这种以鸟兽昆虫为同类的同情心理,给民间保护动物以深刻的影响。如“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反映了人们保护动物的心声,也是人类向善的原始本能心理的体现。汉代经学家董仲舒又把爱护鸟兽动物当作“仁”的内容。这说明,仅仅爱人,还不足以称之为仁,只有将爱人扩展到人之外的自然界,及自然界中的所有其它存在物,如爱鸟兽昆虫等生物,才算是仁。所以儒家的仁学,不只包含人际伦理,且包含生态伦理。宋代大儒张载的“民胞物与”,理学家程颢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观念,终于把“仁”的对象扩大至天地万物及整个自然界,在伦理上实现了人道和天道在理论上的彻底贯通。

三、生生之德

生态伦理的主题是围绕“生”展开的,这与儒家所阐述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可谓不谋而合。“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就是说天下最高的道德,是尊重和珍惜自然界一切生命形式。这就将爱护、珍惜自然界提升到了一种人类道德的高度。

儒家谓之天地的“生”指由阴阳开合的内在运动,不断创生,化育万物而成为一个有机和谐的生命整体。实际上就是自然界各种生命形式新陈代谢、此消彼涨、循环往复的一个过程。既然万物生生不息、相互关联,那么“生”或生命不能仅仅关注人类自身,更应该推及人类之外的所有生命形式。基于此,张载提出,人与天地万物同源于阴阳交合,万物都是由乾父坤母聚合所生的子女,在把所有的人看成同胞的同时,人以外的自然万物生命亦是人类的朋友与伙伴。这种表述,既说明自然界生态的整体性,又阐明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一体性、关联性——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必须珍惜万物的“生”,这会使人类能更好地“生”,一种与万物生命并存共生的生态。

但是人类生存的需求,又要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这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对生命的损害。但是儒家并非完全排斥利用和改造自然物,包括其它形式的生命。儒家的思想是有节制的利用,而非滥用。为此,儒家倡导“时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节用”(爱护自然资源)、“惜物”(珍惜自然物)等措施,其目的是维护万物“生”的平衡——维护生态系统和物种种群的稳态、平衡,勿使万物因被人类利用索取而失去平衡。

四、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或“中和”观念,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数千年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对中国人的性格塑造都有巨大影响。中庸思想的产生,由来久远,由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而一直传至孔子,成为中国文化的明显特征之一。

中庸之道首先是一种人类的行为准则,不但适用与人与人之间,也适用与人与自然界之间。因为人类改造自然界越来越居于主动地位,就越发要强调人与自然界的“中庸”。孔子认为,任何一种行为,如处理不当,都有流于偏颇的可能。因此必须用“中庸”来调节,使之贯彻于道德行动之中。中庸之道是一种思想方法。中庸之道既反对“太过”,又反对“不及”,反对固执一端而失之于偏激或片面,强调中道、中和,即和谐。以往我们对“中庸”的理解有时出现偏差,认为是没立场、墙头草等,实际上这都是对“中庸”的误解。中庸之道强调的“和”显然不是和稀泥或不讲原则的调和折中。中庸之道反对的是,无视时空条件的固执,以及只看到单方利益的偏激,而要“叩其两端”来对待和把握事物,从“和”的意愿出发,找到双方的共同点,保留各自不同看法,求同存异。中庸之道从本质上就是求同存异。双方或多方有不同看法与诉求是极正常的,关键要找到共同点,共同点的认同即是“和”目的的实现。

中庸之道是一种人生境界。即“中和”的境界。当然,这里的“中和”体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天与地要在各自恰当位置运行,万物自然自在长成,社会与自然和谐为一。任何破坏这种自然平衡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甚至会带来灾难。

[1]胡筝.生态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黄国波.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3).

[3]李华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德育思想析论[J].理论导刊,2014(8).

G41;B222

A

1006-0049-(2016)20-0032-02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绿色发展视域下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工程生态教育研究》(课题编号XJKO16CZY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自然界天地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例说“自然界的水”
拾天地之荒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