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乒乓球赛场的视觉变革

2016-02-05胡海涛李荣芝

体育科研 2016年4期
关键词:国际乒联赛场乒乓球

胡海涛,李荣芝

乒乓球赛场的视觉变革

胡海涛,李荣芝*

作为乒乓球运动的核心,乒乓球赛场一直是乒乓球视觉展示的焦点。本文从体育场地视觉角度论及了乒乓球场地变革的主要内容及其衍变、发展的历史过程。通过深入分析借鉴视觉革命在体育比赛的特殊作用及运用,探讨了乒乓球运动传播的困境及乒乓球视觉转向的科技动因,并从微观视角就我国乒乓球器材生产商红双喜公司近10年来乒乓球场地器材的变革为例,对乒乓球场地的视觉革命与乒乓球运动的传播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多角度透析,理顺二者互为动因的关系,提出了未来乒乓球运动场地的视觉变革方向。

乒乓球;器材场地;视觉革命

自19世纪末乒乓球项目脱胎于草地网球以来,始终未能脱离桌上游戏的范畴。乒乓球台一直是视觉展示的焦点,以球台为中心延展开来的运动场地,可视为是材料工程学和工艺设计学的完美体现。受困于乒乓球运动项目特征的局限,其传播效应处于明显的劣势,如何突破金牌至上的固有理念,从而创新、营造视觉效果,吸引受众眼球。乒乓赛场的视觉革命,不仅是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下简称“国际乒联”)积极鼓励与提倡的改革举措,而且也是乒乓文化挖掘与传播的重要途径。

1 乒乓赛场的视觉核心

丹尼尔·贝尔曾在自己的代表作《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中提出“当代文化已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1]。而海德格尔早在19世纪50年代就曾告知人们“现代的基本进程仍是对于图像的世界的征服过程”[2]。当我们回看历史的话语,曾经的触动已不是那般震撼,因其所描述的场景已成为现代社会最为常见的景观。

提及图像,必然离不开形式。其形式主要包含线条、色彩、笔触、构图等基本要素。而现代体育场地视觉的创作,通常以图像呈现为基本方式,其整体设计以色彩为主,线条勾勒新颖,造型简洁,凸显现代气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能进一步地表达场地所要传达给人们的主题精神,文化思考的意义深远[3]。

色彩,在视觉传达范畴中占据统治地位,且受众心理波动的产生绝大多数都依赖于知觉神经与色彩刺激的一定程度的呼应。同样色彩是构成乒乓球运动环境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不同色彩刺激视觉,能够引起人的大脑活动的不同反应和一定的生理变化。如红色能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绿色能使血压降低并减缓心跳。色光变化可以影响心脏的跳动、脉压波动及内分泌腺的活动,对人的协调和平衡机能也有一定影响。适宜的色彩环境有助于改善乒乓球运动员、赛场观众的心理和生理状态[4]。

色彩视觉,作为运动员肢体活动的延伸及行为表现的客观附属品,是乒乓球比赛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体育运动中,色彩以鲜明和灵动的视觉表达,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而且也影响着观众的情绪表达和运动员潜能的发挥。不同的色彩代表了不同体育项目的颜色定义,比如红色的塑胶跑道深度激发了运动员的斗志;绿色的草地让人联想起热血澎湃的足球比赛。而乒乓赛场红色地胶搭配和谐的球台样式设计,充分体现了该项目的特有属性和美感,既凸显了竞技体育的深刻内涵,也给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享受。色彩,在乒乓球赛场视觉改革实践中的作用已得到初步认可,色彩元素将成为未来乒乓球场地设计的重要考量指标之一。

2 乒乓赛场的视觉变革动因

认知反应理论学者R.E.Petty认为,媒介讯息源的吸引力是影响受众认知效果极为关键的变量之一[5]。唯有受众对媒介信息感兴趣,才会产生态度上的改变,传播才能够进行下去,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受众之所需,采取适宜的传播载体和传播内容,方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现代社会处于消费至上的文化语境之下,体育赛事一定要从受众的角度来引导和规范市场,以受众为核心外加行之有效的传播信息,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往往传统的体育赛事,多聚焦于运动员及其比赛本身,属于以纯赛事为核心,而这也正是乒乓球运动传播过程中的缺陷,随着观众对赛事丰富化的诉求,乒乓球运动开始专注于场地及器材的开发,以视觉变革来推动项目本身的传播[6]。

纵览世界各个不同的体育项目,因其项目特征不同,其视觉冲击效果迥异。如花样滑冰,立体空间感强烈,运动员发挥的场地巨大,加之优美飘逸的动作,加上音乐的结合,将观众带入到该项目所表达的意境;而足球融力量、速度、灵敏于一体,兼具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得万千观众陷入疯狂。而目前世界乒乓球格局是中国队雄霸天下,该项目的竞争性、悬念性和整体的观赏性上的降低都是由失衡性状态所导致的。加之乒乓球比赛场域相对狭小,这种局限性导致运动员个体发挥的空间相对有限。另外隔网对抗的局限、技术镜头的难以捕捉,使得乒乓球的电视转播面临一定的瓶颈。

乒乓球运动员通过赛场来展现该项目的运动魅力,赛场作为讯息传播的客观载体,其呈现的内容和形式,属于视觉范畴。在当今主流媒体的冲击下,人们已成为功能化媒体的忠实受众,视觉文化在体育传播中的效用日渐强大,已成为赛事满足受众需要的一种有效策略。同样乒乓球运动文化的传播,必然需要传播形式的变化来提高受众的接受度,达到快速传播的目的。

3 乒乓赛场视觉革命实践的启示

赛场构成了体育运动最直接的微观社会环境。它反映着观众、运动员、裁判员等之间复杂的、微妙的关系[7]。不同的赛场视觉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运动效果差异,也影响人们对体育项目的热情与认识程度。

现代体育场的修建早已逾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赛场设计理念,视觉革新显得尤为重要。如2008年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其造型设计别具匠心,视觉色彩绚丽。鸟巢采用中式镂空设计和传统的陶瓷纹路,色彩鲜艳热烈,与现代化的钢架结构交相呼应,实现了艺术性和功能性的完美结合,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建筑文化标志[8];又如英国新温布利大球场,该球场有一座高达133m,总长度为315m的拱门,为世界上最长的单跨屋顶结构建筑,这也是其与众不同之处。温布利拱门照明效果炫丽多姿,在夜色中远观就像一座婉转美丽的彩虹桥,且正好与巨型摩天轮——伦敦眼遥相辉映,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9]。

不同的比赛场地满足不同的体育比赛,其叹为观止的造型设计,纵横交错的线条结合,勾勒了体育赛场的千姿百态,同时也展示了体育场的戏剧性和震撼性[10]。注重观众的观赛品质一直是体育赛场设计追求的目标与重点。如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盟(NBA)作为全球影响力巨大的体育赛事之一,始终致力于提高受众的视觉体验。2014年,在比赛中利用运动员休息间隙,NBA首次呈现具有3D效果的媒体影像,可欣赏到球场地板的变形、塌陷及破裂,让观众置身其中,享受独特的视觉体验。

乒乓球运动场地的视觉创新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际乒联的倡导下,通过借鉴,乒乓球场地的视觉效果开始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革命之路,其中包括场地的材质、地板的颜色和球桌的结构设计及配套器材的样式、色彩方面也都在不断推陈出新。乒乓球场地视觉的展示愈加能够吸引观众眼球,这无疑对该项目的快速传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4 乒乓赛场视觉革命的对象

4.1 球台

从乒乓球运动起源伊始,球桌是最重要的游戏器具之一,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球台样式和尺寸,最初并无统一的标准,随着该项目流行开来,国际乒联制订了相应的规则,这也标志着球桌逐步走向规范化。1926年,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举行,其球台长274 cm,宽142.24 cm,高76 cm。1937年,国际乒联对球台进行进一步的改制,规定球台长274 cm,宽152.5 cm,高为76 cm,至此形成现代球台的规格。球台颜色方面,1891年早期的球桌颜色为绿色。1926年,国际乒联规定,球台表面颜色应呈暗色、无光泽,最好用墨绿色,必须平整,具有均匀一致的弹性。1969年国际乒联为了更好地凸显乒乓球台的静态视觉效果,规定了球台各边都需涂上宽2 cm的白线和宽3mm的白色中线,这些从客观上也加快了乒乓球运动的传播。

4.2 球网

部分早期的乒乓球网带有艺术图案,网高均为17 cm。1902年,乒乓球网均为手工编织,且带蝴蝶图案,颜色为纯白色。为了方便与台面颜色区别开来,同时期还出现带有白色边框的蓝色球网,红色镶边的白色球网。1937年,国际乒联规定白边蓝色球网为正式比赛的球网装置,一直沿用至今。随着乒乓球项目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球网也越来越重视艺术视觉的设计,如球网开始加入品牌标识和奥运五环图案,这些细小的设计使得球网越来越形象生动,同时也彰显了现代乒乓球运动的艺术气质。

4.3 乒乓球

起源之初,乒乓球由纸质材料制成,由4瓣组成,颜色分蓝红、蓝黄、红蓝3种[11]。赛璐珞材料引进后,比赛用球均采用赛璐珞球且统一为白色。1926年国际乒联成立,规定正式比赛用球均为白色。1947年,规则再次修订,要求乒乓球颜色必须为白色无光泽的硬球。1989年,国际乒联宣布乒乓球比赛用球改换成黄色,因为其反射的光较为柔和,其暖色调更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斗志。国际比赛所用的白色或黄色乒乓球与深蓝色或者深绿色的球台搭配,更有利于提高比赛用球的分辨性,方便电视转播的需要。为了提高乒乓球运动的观赏性,在2014年8月7日,中国乒乓球协会决定在乒乓球超级联赛决赛阶段正式启用橙、白双色球,并配以蓝紫色球台。实践证明,双色球的使用,更有利于表现乒乓球的旋转魅力,观赏性大大提升,电视转播效果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当然双色球对于其他方面的后续影响尚未可知,但这一举措无疑是革命性的改变,乒乓球赛场的视觉改革进一步深化。

5 乒乓球赛场视觉变革的个案考察

作为拥有世界一流品牌的红双喜公司,早在1960年其生产的乒乓器材就已经获得国际乒联批准认可,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奥运会指定供应商。在国际乒联的鼓励及倡导下,红双喜公司一直致力于乒乓球赛场的视觉革新(表1)。

表1 乒乓球场地及器材的历史变化TableⅠHistorical Changes of Table Tennis Court and Equipment

5.1 早期的乒乓球器材

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运动赛场器材较为简单,颜色统一达到视觉要求即可。1961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首次在我国北京举行,当时的球台为全木结构设计,球台表面工艺以手工为主,人工油漆、刨面,颜色为绿色,台脚采用传统四脚造型。比赛场地是平铺的花纹木质地板,周围则是和球台颜色一致的绿色布料挡板。

20世纪70年代,折叠结构开始运用到台脚设计中,由此在台脚制作过程中钢管材料被广泛运用,其主要功能是支撑和稳定结构,线条以直线为主。1988年,乒乓球正式成为汉城奥运会竞技项目之一,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乒乓球球台及场地设计基本没有变化。直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传统球台在外形上才取得了突破性的改观,传统台脚采用了遮挡设计,隐藏了复杂的台脚结构,减少了复杂的线条,应用了大面积色块,使观众的视线不会过于分散。由此可见,早期的乒乓球运动赛场,视觉变化微乎其微,无太大差异。

5.2 造型设计拉开视觉变革序幕

2000年在中国扬州举办的男子乒乓球世界杯赛上,在国际乒联的积极倡导下,我国红双喜公司首次向公众展示了一款拱形桥结构的球台,这无疑是乒乓球视觉革命的颠覆性之举。彩虹结构的设计提升了球台的稳定性,完全颠覆了旧有球台的四平八稳风格,块状与弧面的的结合运用,满足了球台支撑和平衡的功能性需要。其台脚由塑铝材料制作而成,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质感,使得球台的古典气质和现代气息融为一体。

彩虹结构球台的出现,为现代乒乓球台在造型设计方向的创新提供了另一种崭新的思路。在随后的几年中,各个器材品牌相继推出自己独有的球台产品,2002年,欧洲生产商推出了一款以聚丙烯材料制成的球台,其台脚结构清澈透明,而后在此基础上使得台脚侧面出现了流动的效果;2004年雅典奥运会,德国一品牌推出了一款特殊台脚结构的球台。不同造型设计的乒乓球台的相继问世和展示,给观众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这也拉开了新世纪乒乓球比赛视觉变革的序幕。

5.3 乒乓球场地光电技术的应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2003年开始,乒乓球赛场场地视觉设计新颖独特,光电技术广泛应用,整体性设计成为器材开发的大势所趋,这也标志着乒乓球场地视觉革命的高潮。2003年巴黎世乒赛,红双喜公司首次展出了以彩虹球台为核心的器材集成群,包括球台、地胶、挡板、裁判器材,甚至观众席,在国际乒坛上掀起了一场带有中国元素的视觉风暴。灯光漫射技术首次使用,其中射灯散发出来的光线投射到拱形透明台脚上,使得球台整体视觉晶莹剔透。红双喜彩虹球台,巧妙和谐地将方形与圆形的设计理念融为一体,同时采用了直线与曲线相结合的手法来勾勒球台的整体线条感,高度地体现出我国精湛的造型艺术和深厚的乒乓文化,这样的巧妙设计绝对堪称是极具想象力的视觉性非语言符号[13]。

2003年巴黎世乒赛,红双喜公司首次使用轻质而平整度极高的新型挡板。与此同时,整个赛场内的灯光、座位协调搭配,赛场风格配置以蓝、红、白3种色彩作为主色调。此外,电子翻分器也是第一次代替传统的纸质或者工程塑胶材料翻分器应用到比赛当中,增加了发球权裁定、暂停时间显示等功能,对裁判功能做了进一步的延伸。

2005年的上海世乒赛上,红双喜再次推出由透明亚克力材料制作而成的彩虹球台,台脚上安装了不同颜色类型的射灯。不同色彩的搭配使得球台显示出时尚和前卫的效果,这一举措让视觉变革达到新的高度。2008年北京奥运会,红双喜推出了新型彩虹08奥运球台,它将亚克力材料、塑铝材料和光电科技融合一体,再次冲击了人们的视觉体验。另外以篆书“京”字为原型的造型设计,典雅稳健的风格,彰显了古典与现代融合的气息。赛后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赞叹说:“这是我看到过的最漂亮的球台。”此外,比赛区域采用了红色地胶,而整个赛场主色调为天蓝色,这也成为了乒乓赛场视觉改革的重要标志。

5.4 乒乓场地器材的和谐搭配

2010年,国际乒联对球台、挡板、地胶、裁判器材的整体性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观赏性和环保性成为现代赛场设计的重要考量标准。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采用的灯光是红双喜公司制作的LED灯带,该设计更符合现代社会节能环保的理念,被称为彩虹之光。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乒乓球赛场的视觉设计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理念,国际乒联对场地的视觉效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规定地胶为统一的蓝色,挡板也抛弃了金属框蒙布的方式,首次使用电子档板,颜色则从内蓝外红调整为内红外蓝,广告的视觉效果更加协调美观,吸引了大批的赞助商,无形当中也增加了乒乓球项目的关注度和曝光率。

五环标志图案在乒乓球台设计上的大量使用,这在所有奥运竞技项目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乒乓视觉革命在奥运会历史上取得的最大突破之一。赛后带有彩虹五环标志的乒乓球台,被国际奥委会收藏于洛桑总部。继2000年球台造型创新以来,伦敦奥运会乒乓赛场是国际乒联对场地视觉革新的又一次大胆尝试。据国际乒联官方统计,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乒乓球比赛的电视转播收视率排名,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的第25位快速攀升进入前5位。

5.5 乒乓球场地器材的再度创新

2012年,德国多特蒙德世乒赛,球台的造型得到进一步创新,台面颜色为新蓝色,地板的配置为红色地胶材料。2013年巴黎世乒赛,乒乓球赛场的主色调为红色配紫色,与以往截然不同是台面和挡板首次采用紫色设计。这也标志着作为乒乓赛场的主色调,紫色正式登上了国际大赛的舞台。加之观众席的座位颜色为红色,突显了暖色调,赛场的视觉感受更为协调统一[12]。

2015年苏州世乒赛,使用的是彩虹拱造型的球台,象征着乒乓球的击球弧线,寓意着乒乓彩虹与世界五大洲相连。乒乓球台面颜色采用紫色,底座设计为多棱面,线条感突出,颜色为金色,搭配灯光的影射,光线层次性尤为明显。既不影响观众的观赛视线,又提高了电视转播效果。底架采用的是一体成型制模技术,材质为透明玻璃钢材料,其稳定性和平衡性相较于普通木料拼合的球台底架都有一定性的提升[13]。

随着国际乒联乒乓比赛场地视觉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从乒乓球世锦赛——国际乒坛影响力最大的单项赛事——来看,2013年中国的收看观众人数达到了1.29亿,2014年为2.02亿。2015年苏州世乒赛,乒乓球视觉变革得到了国际乒联的高度赞许,同时也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电视转播人数也暴增到9.18亿。

6 结语

体育运动表现的力学之美离不开运动赛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构一系列强大的象征性艺术符号,造就震撼的视觉效果,这种将诸多元素融为一体的视觉传播形式符合后现代人群的审美心理和欲望原则。毫无疑问,乒乓运动赛场的视觉变革仍将延续,随着时代科技的不断进化,将有更多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运用到乒乓球场地与器材当中来,其视觉效果将会进一步得到改善和提升。乒乓球运动,通过场地器材的视觉创新与变革,以适应不断变换的时代大环境,从而达到乒乓球运动在全球的快速传播。

[1]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9.

[2]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M].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3]陈定家.数字媒介与“艺术视觉革命”[J].求是学刊,2011,5:98-101.

[4]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75.

[5]张浩达.视觉传播:信息、认知、读解[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242.

[6]陈洁星,周丽云.体育转播视觉技术发展特征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14,33(2):12-14.

[7]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62.

[8]王艳玲.“鸟巢”视觉形象在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5(3):107-109.

[9]阿列维克安托尼扬.全球八大最炫体育场馆[J].俄罗斯记者周刊,2012,7:9.

[10]赵双.体育竞赛中的审美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4.

[11]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tion.Handbuch(Deusche Ausgabe)[S].Verkaufspreis:DM 350.1969:1-2.

[12]陶邢莹.将比赛打造成“视觉盛宴”[N].新民晚报,2013-5-16(25).

[13]陶邢莹.彩虹球台弹眼落睛[N].新民晚报,2015-05-01(22).

(责任编辑:杨圣韬)

Visual Transformation of Table Tennis Courts

HU Haitao,LI Rongzhi
(China Table Tennis College,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200438,China)

as the core of table tennis,the court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the visual display of table tenn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table tennis court reform an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from the visual angle of sports facilities.It analyzes the special role and application of visual revolution in sports competitions and explores the dilemma of the spread of table tennis and the scientific motivation of the visual turn of table tennis.From the micro perspective and taking the example of the reform of table tennis court and equipment in the past ten years by China’s table tennis equipment manufacturer Double Happiness,the paper makes a multi-angle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 between visual revolution of the table tennis court and the spread of the sport.It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for visual transformation of table tennis court in future.

table tennis;equipment;visual revolution

G80-05

A

1006-1207(2016)04-0067-04

2016-07-15

“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资助项目(yjscx2015060)。

胡海涛,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乒乓球文化与传播。E-mail:lirongzhi2003@126.com。

*通讯作者简介:李荣芝,男,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乒乓球文化与传播。

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上海200438。

猜你喜欢

国际乒联赛场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今年世乒赛取消,二战后首次
国际乒联总决赛:中国队包揽男女单打冠军陈梦“四连冠”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乒乓球与大铁球
迷你乒乓球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