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赛事网络视角的上海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建设

2016-02-05陈林华吴作好

体育科研 2016年4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赛事上海

陈林华,吴作好

基于赛事网络视角的上海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建设

陈林华1,吴作好2

利用文献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对体育城市概念及内涵特质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5年的数据对国际赛事网络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不同的运动项目赛事网络发达程度各异,普及程度和职业化程度越高的项目其国际赛事网络越发达;(2)国际化程度越高的城市所选择的赛事项目越具有国际代表性,即赛事体系越健全、赛事网络越发达;(3)城市国际赛事网络联系度的高低一是以举办的国际赛事数量为基础,二还取决于赛事网络的复杂程度;(4)举办城市按照其在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基本形成了核心、半核心和外围几种城市类型。最后,为上海体育赛事选择提出了建议。

国际体育城市;大型体育赛事;社会网络;上海

在新的发展时期和阶段,上海体育有了新的定位和目标,即“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建设目标,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国内外重要的体育资源配置中心、充满活力的体育科技创新平台”[1]。何谓“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如何理解其内涵和外延?国内外是否存在类似的评价指标?世界范围内有哪些对标城市值得上海学习和借鉴?上海的战略和路径又在哪里……这些都是上海体育发展亟待梳理的问题。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进行简要剖析,藉此引发更深刻的思考。

1 体育城市的内涵及评价

1.1 概念及主要特征分析

“体育城市”一词较多地出现在国内外相关城市的战略规划和媒体报道的文本中,属于新闻词汇,学术界尚未形成体育城市概念的严格定义。对于体育城市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两个视角进行分析。一是从城市职能和专业化视角,即认为体育城市是指劳动力、资金等要素投入不断向体育产业部门集中且体育产业总产值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城市,体育产业是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对城市发展具有主导作用。二是从城市魅力和品牌视角,认为体育城市是指具备独特的体育要素禀赋、浓厚的体育文化沉淀、相当的体育产业优势等差异化形象的城市,此类城市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联的、持续的、值得信赖的个性化承诺,以获得他们的认同感效应和满意度。因此,体育城市是良好城市品牌形象的缩影,标志着城市的魅力和综合竞争力。由此看来,前者可以称为体育产业城市,后者为体育品牌城市,当然两者之间也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上海提出创建“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应该属于体育品牌城市的范畴,即将体育作为上海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通过体育增加城市魅力,将体育作为上海城市发展的一张名片[2]。

国际体育城市的内涵特征是什么?从现有文献综合来看,国内学者对国际体育城市主要特征的观点如表1所示。

表1 国内部分学者对国际体育城市主要特征的观点Table Ⅰ Viewpoints of Some Domestic Scholars 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ld Sports City

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关于国际体育城市的特征表述综合如下:(1)国际国内赛事数量多、级别高、影响大;(2)具有国际声誉的俱乐部和高水准运动员;(3)体育基础(设施、人才、文化)发达;(4)体育经济有基础、产业活力强;(5)城市开放度高、国际声誉高。

1.2 评价指标及结果分析

国际上关于体育城市的评价指标中,最为权威的是英国专业体育咨询机构ArkSports主导的全球顶级体育城市评价[6]。以下是全球顶级体育城市评价指标。

(1)重大赛事——前后4年中举办或将要举办的重大体育赛事的数量与影响力,为确保赛事成功举办所作出的努力及影响。

(2)体育组织——入驻的国际体育组织的总部或办事机构的数量及重要性。

(3)基础设施——城市公共交通便利性,机场的便利与效率,其他重要活动的数量和重要性,住宿的舒适度、客房数量和价格。

(4)政府支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体育赛事的支持力度,明确通过建立官方机构来运作大型体育赛事,赛事策略的有效性。

(5)遗产规划——赛事遗产规划的先进性、成效和影响。

(6)赛事安全——制定具体的安全规划,排除明显的恐怖袭击或其他安全危机。

(7)城市环境——自然环境优势及污染,市民生活质量水平,外来人口融入度。

(8)公共利益——赛事的公众支持度,场馆赛后利用率,市民体育参与率。

(9)信息传播——赛事信息传播能力,城市体育信息的市民获得感,与相关组织和负责人取得联系的便利性。

表2则显示了2008—2016年5届入选前十名体育城市的相关情况。

表2 5届“全球顶级体育城市”获得前十名城市情况表Table Ⅱ Top 10 Cities in Each of the Five Selections of“The Global Top Sports Cities”

从其评价指标和可操作性来看,全球顶级体育城市评价主要观测的是体育赛事相关指标,评价过程主要是通过国际评委的网络投票,因此评委的选择、评委的信息准确率、评委的主观判断也将对评价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从评价结果来看,当选历届前十名的城市绝大多数来自欧洲和北美洲,并且与英国有着密切地缘政治关系的城市居多,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主办机构存在一定的主观偏见。

1.3 上海“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内在逻辑

国际体育城市本质上是体育全球化和城市国际化进程相融合的产物,具备国际体育知名度高、国际赛事网络发达、体育核心资源雄厚、体育资源配置能力强、体育产业经济活力大等基本特征。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整体目标是由“一都、一中心、一平台”3个子目标组成,充分体现了“赛事核心、产业基础、创新驱动”的发展思路,符合国际体育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首先,体育赛事是体育所有最优秀部分的集中展现,因此,体育城市首先必须与各种层次、规模与类型的体育赛事的举办关联在一起,必须体现“赛事核心”。从历史实践来看,大型体育赛事是在体育国际化以及全球城市治理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产生的。一方面,大型国际性体育赛事被誉为“城市空间增长的利器”[7],对现代城市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早已成为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目的的现代城市营销的工具之一。

第二,“国际著名体育城市”首先必须是国际城市,拥有国际城市基本的功能和特征;其次是在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方面具有国际比较优势,具备世界范围的体育影响力和吸引力。因此,“国内外重要的体育资源配置中心”便是基于产业基础的考虑,一个没有产业活力的体育城市是没有前途的,也是名不副实的。

第三,“充满活力的体育科技创新平台”关乎体育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动力,一方面响应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后发的优势和赶超的路径,突破了体育城市建设的传统思路。如今,体育的智能制造、智慧场馆、大数据应用、互联网+等概念兴起,体育的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大趋势,智慧城市、智慧体育将极大地促进上海体育城市建设的进程。

2 体育城市建设的历程及类型

2.1 体育城市建设的历程

“体育城市”最早并非来自学术概念,自19世纪末以来,陆续有欧美城市提出建设“体育胜地”“体育与科技之城”“体育城市”的口号、规划及相关实施行动[5]。19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印第安纳州首府印第安纳波利斯为了摆脱城市面貌落后的形象,利用业余体育运动策略达成“体育胜地”的战略目标。19世纪末,巴塞罗那通过奥运会的举办来营销城市,树立“赛事城市”的形象。还有赫尔辛基、谢菲尔德、曼彻斯特等城市相继提出体育城市的建设目标和规划,它们都是基于城市更新和城市营销的需要,具体情况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亚洲城市的崛起,诸如迪拜、新加坡、多哈等亚洲城市纷纷提出体育发展的宏伟愿景。它们将体育发展与城市发展相融合,一方面体育可以增加城市魅力,是城市文化多样性、国际化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城市发展为体育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机会,体育发展反过来也要服务于城市发展大局。因此,体育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标签之一,城市主要通过国际顶级赛会的举办来嵌入国际体育网络,并通过赛事网络来吸引和配置各类体育资源,最终为城市发展服务。

表3 国外体育城市实践一览表Table ⅢPractice Facts of the Foreign Sports Cities

2.2 从体育城市到体育城市网络

体育城市的实践最早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目前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转型升级的可选模式之一。体育城市的出现是体育国际化、商业化、产业化发展和城市国际化相融合的产物,它催生了城市体育产业经济,孕育了城市体育氛围、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当前,在全球化背景下,体育城市的发展出现了网络化趋向。诸多的欧洲体育之都[6]、美国体育城市、亚洲体育中心城市,以及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全球性的体育大都会,它们通过体育赛事的举办、体育经贸和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按照世界城市网络理论的观点,城市不能孤立地存在,城市之间的联系是“城市的第二本质”[8]。体育城市网络也将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载体,使得体育城市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跨地域、跨国家、跨大洲的地理现象。根据Camagni(1993)提出的城市网络模式,我们建构起从区域体育城市、国家体育城市到全球体育城市的3个层次嵌套的等级式(见图1)。可以看出,3个网络并不是平的、单一层次的系统,而是由不同水平和垂直尺度的合作互动组成的,其包含3个层次的空间组织逻辑,即地域(国家)、竞争性(等级)和网络(合作)。

图1 嵌套等级式的体育城市网络Figure 1 Nested Hierarchical Network of the Sports Cities

根据嵌套等级式的体育城市网络,我们将体育城市类型分为3类,很显然,上海提出的“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应该属于第一层次的网络,即全球体育城市类型。这一类型的体育城市包括伦敦、纽约、东京、巴黎、柏林等,因此,本研究将选择上述5个城市作为上海要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对标城市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3 基于赛事网络的全球体育城市评价

鉴于全球体育城市评价数据的可得性和评价的可操作性,以及上海建设“赛事之都”的发展目标,本研究选择赛事数据作为观测指标,接下来进行基于赛事网络的全球体育城市评价。

赛事网络这一概念源自于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理论与实践,指的是将国际赛事举办城市作为行动者,它们通过由于同类赛事的举办而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纽带建立起链接,最后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关系的国际赛事网络[9]。正是由于这种“赛事网络”的存在,使得举办城市获得正的外部效应,即可以通过举办国际赛事成为国际体育发展的节点城市并控制着全球体育网络中的高等级体育赛事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赛事网络的存在也使得城市决策者不再宥于城市体育存量的盲目扩大,而可以更多地关注城市体育流量,将城市体育发展置于更加广阔的时空下提升城市体育发展动态和联系的内涵。

3.1 城市国际体育赛事网络的定义

对于举办城市来讲,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涉及经济、技术、文化、人才、服务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往来,比如,同为奥运城市,在申办、筹备、举办甚至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有可能存在上述要素的流动。因此,在同一类型国际赛事诸多举办城市之间,就存在一定的联系,如果我们把每一个举办城市当作一个节点,并用连线把它们连接起来,它们就可以组成纷繁复杂的层级网络。因此,城市国际体育赛事网络的定义就是同类国际赛事(本文重点关注同一项目的国际赛事)的各个举办城市之间所形成的复杂互动的形式和结构。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国际体育赛事是由网络组成的,其结构环境影响或制约着各个举办城市的决策和行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国际体育资源流动的渠道。

3.2 国际体育赛事网络数据分析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维基百科中的国际性赛事以及相关单项运动项目的国际体育联合会官方网站,主要搜集整理了2015年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的重要国际体育赛事并建立了数据库。我们邀请了相关运动项目的专家对赛事的影响力和重要性进行了核实,基本达到本研究观测的要求。分析了2015年举办的各项重要国际赛事总计335项,涉及65个运动项目、71个国家的464个举办城市。

3.2.1 所涉及运动项目的数据特征

将各运动项目的赛事数量进行排序,结果如图2所示,网球、冰球、排球、方程式赛车、高尔夫、铁人三项、多项目(综合)、足球、田径、摩托车依次位列国际赛事数量最多的运动项目前十名,此后依次为房车赛、板球、印第赛车、英式橄榄球、航空和耐力赛车项目。以上海为例,2015年上海举办的国际赛事主要涉及房车、高尔夫、花样滑冰、方程式赛车、赛车(耐力)、水球、斯诺克、田径等8项(数据中并没有涵盖上海ATP1000这项赛事,ATP赛事中仅包括在伦敦举办的年终总决赛),鉴于冰球、板球、印第赛车、英式橄榄球等项目的区域性和传统性,上海尚不具备此类项目的发展基础,因此,建议上海适当考虑网球(ATP1000之外的赛事如戴维斯杯或联合会杯)、足球(如U17或U 20世界杯)、铁人三项、摩托车、航空(如红牛航空竞速世锦赛)等项目的国际性赛事。

图2 2015年举办国际赛事最多的运动项目及赛事数量Figure 2 The Sports,w ith w hich the Most World Events Have been Organized in 2015 and the Number of the Events

3.2.2 各国城市主办国际性赛事的频次

从图3可知,在2015年所有举办国际赛事的国家中,美国城市主办国际性赛事的频次为63次,第二位的英国城市举办国际赛事的频次为39次,仅仅约为美国的1/2。接下来依次是日本、加拿大、中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按照区域来看,位于亚洲的日本、中国、韩国、阿联酋等国家的城市主办国际性赛事的频次一共才61次,不及美国一个国家,因此国际赛事主要举办国家依旧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国一共举办了21项国际大赛,其中大陆地区仅举办其中的16项赛事,涉及的举办城市主要是上海、北京、成都、珠海、苏州、贵阳、太仓等7个城市,上海举办8项占据半壁江山,北京举办3项位列其次。

图3 2015年排名前列的各国主办国际性赛事频次Figure 3 The Frequency of Organizing the W orld Events of the Top-ranked Countries in 2015

3.2.3 各城市举办国际赛事的频次

从各城市举办的国际赛事频次来看,伦敦当之无愧是全球举办国际赛事数量最多的城市,2015年伦敦一共举办了16项国际大赛,接下来依次是上海、东京、蒙特利尔、纽约、蒙特卡洛等城市,举办频次均在6~8项之间。上海以举办8项国际赛事仅次于伦敦排位第二,一方面说明上海在国际大赛的举办上力度较大,积累了相当的国际赛事数量和经验,但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看到国际赛事选择的质量,以本研究的视角,我们只有考察了各项国际赛事的网络联系情况后才会给出答案,数量多并不一定代表国际联系度高。

图4 2015年排名前列的城市举办国际赛事的频次Figure 4 The Frequency of Organizing the World Events of the Top-ranked Cities in 2015

3.2.4 上海与其它世界级城市国际赛事举办的比较分析

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体育已经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并在城市形象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上海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大多依赖标杆管理的理念,一般以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世界性城市为对标进行国际赛事的选择与举办。从2015年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世界城市的国际赛事举办对比上可以看出,上海举办的国际赛事数量已经处于上游,领先大多数对标城市。从运动项目来看,6个城市中3个以上城市都选择了的赛事项目为高尔夫、马拉松、田径、网球、耐力赛车和方程式赛车(见表4),因此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建议上海在国际马拉松、网球等项目的国际赛事质量和影响力上进行提升。

表4 2015年部分城市国际赛事举办的情况Table Ⅳ The World Events Held in Some Cities in the Year of 2015

3.2.5 基于赛事网络的主办城市网络分析

将2015年国际赛事464个举办城市建立赛事网络关系矩阵,可以计算出每个城市与其它城市的总联系,将各项联系数据累计相加所得的和即为国际赛事总联系度。发现总联系度排行中,伦敦、蒙特利尔、迈阿密、墨尔本等城市位居前列,上海和北京分别位于第五和第六,这一排序甚至超过了纽约、东京(没有考虑到洲际、地区和国内赛事,纽约是美国职业体育联赛的中心,东京更是世界柔道、棒球运动等的中心及国内赛事的核心)。

在国际赛事网络分析框架里,讨论分析每个举办城市在国际赛事网络中的重要性,很重要的一个观测点就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节点关系,节点数越多代表联系度越高,暗示城市在国际赛事网络中的中心度和地位越高。2015年举办国际赛事数量较多的前76个城市一共产生了1 609个节点,图5显示了排名前20位城市的国际赛事网络节点情况。可以看出,伦敦作为全球赛事城市的核心、蒙特利尔主要作为冬季项目的核心,它们的节点数分别为57个和50个,紧随其后的分别是迈阿密44个、墨尔本43个,上海42个略高于北京的40个,说明上海在国际赛事举办城市中处于较核心的地位。

图5 2015年排名前列的城市国际赛事网络节点图Figure 5 Network Nodes of the World Events Hosted by the Top-ranked Cities in 2015

将举办赛事频次和节点数进行比对发现(见表5),2015年上海举办的国际赛事数量为8项,在伦敦之后位列全球第二,而在代表国际赛事网络地位的指标——节点数排名中,上海滑落至第五位,落后于举办6项赛事的蒙特利尔、举办4项赛事的迈阿密和墨尔本。因为,上海举办的国际水球、斯诺克、花样滑冰等项目的国际赛事网络并不发达,均不超过6个举办城市,因此能与上海产生联系的其它城市并不多,所以虽然举办了8项国际赛事但赛事节点数仅为42个,也即与其他42个赛事举办城市产生联系。相反,北京举办的冰球、赛车和田径3个项目的赛事网络非常发达,冰球赛事有35项、赛车有29项、田径有20项,分别代表北京与其它34个冰球举办城市、28个赛车举办城市、19个田径举办城市产生联系,剔除重复的城市一共有40个城市与北京产生联系。

表5 2015年各城市举办国际赛事频次与节点数的比较Table Ⅴ Comparison between the Frequency and Network Nodes of the World Events Hosted by the Different Cities in 2015

3.2.6 可视化评判

将赛事网络矩阵输入netdraw 2.8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就可以绘制出图6的总联系度排名前15名的城市所组成的国际赛事网络图,很直观地发现伦敦、蒙特利尔、迈阿密、墨尔本4个城市的网络连线最多并处于网络图的中心位置,而莫斯科则处于最边沿的位置,仅仅与东京、蒙特利尔、多伦多3个城市建立起赛事联系。与上海建立赛事联系的城市有9个,与北京建立赛事联系的城市有8个,与这两个城市均建立了赛事联系的城市有纽约、新加坡、东京和蒙特卡洛4个城市。

图6 总联系度排名前15名的城市所组成的国际赛事网络图Figure 6 World Event Network of the Top 15 Cities of the Total Connection Degrees

接下来进一步通过Pajek1.02软件来探索国家赛事网络的层级结构,将节点数靠前的77个主办城市数据导入分析软件中,并根据节点数多少将77个城市分为3个层级进行分层绘图,选择layout/kamada-kawai/free进行能化布局,结果输出图7的国际赛事网络结构图。

图7 2015年国际赛事网络举办城市体系Figure 7 Host Cities System of the World Event Network in 2015

从可视化能级图来看,基于2015年数据的国际赛事网络基本形成了3个层级结构,形成了核心层、半核心层和外围层的3种城市类型布局与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伦敦、纽约、东京、墨尔本、上海等14个城市处于国际赛事网络的核心圈层,它们在国际赛事的发展中发挥着标杆引领的作用;柏林、波士顿、迪拜、卡塔尔、大阪等41个城市处于国际赛事网络的半核心层,它们在国际赛事的举办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格拉斯哥、圣彼得堡等22个城市处于国际赛事网络的外围层,它们在国际赛事的举办中发挥着支撑作用,支撑着国际赛事网络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3.3 国际赛事网络发展特征与启示

从2015年国际赛事网络结构和关系来观测其发展特征,首先,不同的运动项目赛事网络发达程度各异,越是普及程度和职业化程度高的项目其国际赛事网络越发达,如网球、方程式赛车、高尔夫等项目职业化、商业化程度越高,其国际赛事网络也越发达;其次,国际化程度越高的城市所选择的赛事项目越具有国际代表性,其国际赛事体系越健全、赛事网络越发达,如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城市举办的年度国际赛事项目均有高尔夫、马拉松、田径、网球、耐力赛车等,并且这些城市均对网球赛事厚爱有加,每年举办两种以上的国际网球赛事,形成了层级分明的网球赛事体系;第三,国际赛事数量多并不一定代表城市在国际赛事网络中的节点数就多、网络联系就越多,城市国际赛事网络联系度的高低一是以举办的国际赛事数量为基础,二还取决于同类赛事体系即赛事网络的复杂性;第四,国际赛事举办城市按照其在网络中所处的地位(也即节点数)基本形成了核心、半核心和外围几种城市类型,处于核心地位的城市举办的国际赛事数量较多、国际赛事网络节点数最多,也即代表该城市的国际体育竞争力最强。

国际赛事网络发展特征可以给每一个城市的国际赛事选择以启示。从城市赛事选择模式来讲,根据国际赛事网络的结构和模式,可以选择参考赛事网络中的“点”(即举办城市)和赛事网络中的“线”(也即各运动项目的赛事)。换句话说,一是可以按照标杆管理的原则,首先选择标杆城市或对标城市,分析参考它们所举办的国际赛事的项目和层级体系;二是分析各运动项目形成的国际赛事子网络,越是结构复杂的赛事网络说明此项目国际化程度越高,举办此类赛事可以使城市与更多的其它举办城市产生联系。从具体城市来讲,伦敦、蒙特利尔、迈阿密、墨尔本等城市处于国际赛事网络的核心,它们举办的国际赛事具有广泛代表性,赛事等级多、数量大、举办城市多、国际赛事网络发达,有条件并且试图较大程度地融入进国际赛事网络的城市,可以以伦敦等城市作为标杆城市学习模仿。项目选择方面,网球、冰球、F1、高尔夫等项目国际赛事影响大、分站多、赛事网络密集,对城市国际赛事网络地位影响大。

4 赛事网络视角下上海体育赛事发展建议

4.1 建立新的逻辑与依据

上海作为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在“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和“赛事之都”的建设过程中,国际体育赛事的选择应该遵循一定的逻辑。20世纪90年代,上海国际大赛的申办就是建立在标杆管理的逻辑上,坚持以“纽伦港”为标杆进行赛事选择,并在此逻辑下将上海国际大赛定位于“国际单项顶级赛事”[10],这也是坚持了20多年的上海办赛原则。那么在新的历史阶段下,上海国际大赛的举办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上海体育发展的目标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上海国际体育赛事的选择逻辑和依据也应该有新的内容,也即建立新的逻辑与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使上海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取得新的成就。

4.2 国际赛事网络可以提供新的视角

国际赛事网络建立在城市体育流量和城市联系的基础上,一方面延续了标杆管理的办赛传统,另一方面又使得上海办赛思路有了更深层次的创新,可以推动上海体育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国际赛事网络的横向和纵向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国际上各项赛事的受欢迎程度、举办城市数量和特征,以及城市在国际赛事发展过程中的脉络、举办城市在国际赛事网络中的地位等,它可以为城市赛事选择提供较全面的参考依据,因此,国际赛事网络可以为上海办赛逻辑提供新的视角,可以成为上海国际赛事选择的新逻辑和依据。

4.3 具体赛事或项目选择建议

通过2015年这一截面性的国际赛事网络分析,我们建议上海国际赛事在具体赛事和项目选择方面从如下几点展开工作:第一,利用现有ATP品牌和场地资源举办国际网球协会主办的其它赛事,如网球联合会杯、戴维斯杯等赛事;第二,提升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的品牌和影响力,力争向世界六大马拉松赛看齐(纽约、伦敦、波士顿、东京、柏林、芝加哥);第三,利用上海国际赛车场资源举办motorcycle Grand Prix,与伦敦、多哈、吉隆坡、巴塞罗那等城市产生联系;第四,举办足球国际性赛事,主要是以国家名义申办足球世界杯或U20、U17世界杯;第五,举办航空国际性赛事,如Red Bull Air Race World Championship-Shanghai,上海航空体育基础尚好,同类赛事举办城市由伦敦、拉斯维加斯、阿布扎比、布达佩斯等;第六,利用万达体育的便利资源和条件,举办世界铁人三项世界杯或系列赛总决赛等;最后,在条件具备的基础上抓住机遇申办奥林匹克运动会。

[1]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实施意见[Z].2015-7-1.

[2]于晨.改革创新突破,努力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上海体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体育科研,2009,30(01):1-3.

[3]肖焕禹.上海建设国际知名体育城市研究[J].体育科研,2010, 31(02):1-6.

[4]鲍明晓.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02):4-10.

[5]陈林华,王跃,等.国际体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体育科学,2014(06):34-41.

[6]陈林华,薛南,王跃.欧美体育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体育与科学,2011,(02):18-22.

[7]王跃,陈林华.国际体育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兼论上海策略[J].体育科研,2013,34(03):71-75.

[8]Taylor P.J.World Cities Network:A Global Urban Analysis[M]. London:Rout ledge,2004.

[9]陈林华,王跃,等.城市国际赛事网络联系度研究——以上海六大精品赛事为样本[J].中国体育科技,2015,45(1):19-23.

[10]姚颂平,吴贻刚,沈佳.欧洲发达城市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实践对上海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06):1-5,15.

(责任编辑:陈建萍)

Turning Shanghai into a World-renowned Sports Cit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vent Network

CHEN Linhua1WU Zuohao2
(1.Institute of Sports Economics in ECUST,Shanghai 200237,China;2.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

By the methods of document analysis and statistics,the paper comes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sports city and its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and the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ld event network based on the data of 2015.1)Difference can be see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fferent sports event network.The higher the popularity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he sport,the more advanced of its world event network.2)The higher degree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host city,the more internation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event it chooses,i.e.,the more sound of the event system and more advanced of the event network.3)The world event network connection degree depends on both the quantity of the world event hosted and the degre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event network.4)The host city types of the core,the semi-core and periphery are formed according to their positions in the network.Finally,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n choosing the sports events in Shanghai.

global sports city;major sport event;social network;Shanghai

G80-05

A

1006-1207(2016)04-0014-08

2016-07-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3JYC890007);上海市体育决策咨询重点项目(15JC01)。

陈林华,男,副教授,上海体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体育管理。E-mail:samc@ecust.edu.cn。

1.华东理工大学体育经济理论研究所,上海200237;2.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0438。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赛事上海
本月赛事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欢乐上海迪士尼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畅聊体育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