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上半期黄河水患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社会的影响
——以黄河山东利津段为例

2016-02-04张小云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利津利津县水患

张小云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基础科学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20世纪上半期黄河水患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社会的影响
——以黄河山东利津段为例

张小云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基础科学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摘要]20世纪上半期政局动荡不安,河务管理弊端丛生;经济形势严峻,社会秩序混乱不堪。在这50年间,黄河水患频繁发生,造成劳动力丧失,土地沙碱化现象严重,影响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的发展;造成黄河三角洲社会秩序混乱;水患后,政府迁民开荒新淤陆地,促进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开发。

[关键词]20世纪上半期;黄河水患;黄河三角洲地区

一、20世纪上半期黄河水患概况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在山东利津入海后,给黄河三角洲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水患。根据《利津县志》和《利津县黄河志》中的统计,1900—1950年这50年期间,黄河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决溢20次,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受灾最为严重。黄河水患情况见表1。

表1 黄河三角洲黄河利津段水患概况(1900—1950年)①

由表1可知,20世纪上半期黄河三角洲地区水患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季节性。从水患发生的时间可以看出,黄河水患集中在夏秋之际。在这个时期,黄河流域雨季来临,造成黄河下游水量剧增,堤坝容易被冲塌,导致水患发生。根据史料记载,自从铜瓦厢改道山东利津入海后,5、6、7月决口的次数分别为29、88、49次[1],仅在19世纪上半期决口次数就有10多次。

第二,次数频繁。20世纪上半期50年的时间里,黄河水患发生20次。其中1902—1904年连续发生水灾,1926年发生3次水患,1929年、1931年、1934年各发生2次。黄河水患频繁发生,给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第三,灾情严重。黄河每次发生水患,给黄河三角洲地区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1921年,利津县宫家决口,利津、沾化、滨县淹没5 400平方公里,340多个村庄受灾。1928年,利津东岸王家院至常家庄长约五华里大堤,有六处漫溢决口成灾,淹没70多村,河东一带尽成泽国。1937年,黄河在蒲台正觉寺(今天的麻湾)决口,利津,博兴,广饶等五县数百村庄被淹没。”[2]74-75

二、20世纪上半期黄河水患的成因

(一)政治因素:政局动荡不安,河务管理弊端丛生

黄河在铜瓦厢改道之前,河防由清政府河督实行军事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成效较大。改道之后,由于形势的需要,黄河的管理权限归山东巡抚管辖。民国初期沿用清朝末年的三游分局管理黄河利津段,到了1930年三游分局改为总段,进行分段管理。利津两岸分别属南岸第四分段、北岸第六分段防守。

20世纪上半期是中国混乱、战事频繁发生的时期。历经军阀混战、中共与国民政府十年内战,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这50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不稳定的时期。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又延误了黄河治理的时机,在这50年期间,黄河水患频发与混乱的社会局势是分不开的。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割据,政局不稳,没有治理黄河的统一机构,各自为政,山东河防工程年久失修,造成河患深重。1919年,国民政府内务部派员查勘山东河工后称:“山东黄河地居下游工段绵长险要,……堤身本极单薄,年久又未培修,长此以往,殊属危险堪虞。”[3]1691930年山东河务局向省政府报告称:“查鲁省河工历年失修,今年又受军事影响,所有秸石埽坝均未春厢办理,以致腐朽残缺,不堪言状。故埽坝之残朽,尤为历年所未有,一经汛水冲刷,危险怠不可言。”[3] 1691933年黄河发大水之后,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黄河由分省治理走向统一。

(二)经济因素: 严峻的经济形势

20世纪上半期,国民经济形势日益恶化,伴随着军阀混战、战争的爆发,政府军费开支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民国初年,各地军阀扩军备战,连年混战,军费开支成为政府财政支出的主要部分(见表2、表3),关系国计民生的黄河治理被置之不理,造成黄河水患频频发生。

表2 民国初期军费一览表[4]236 单位:百万元

表3 抗战后国民政府财政收支状况表[4]417 单位:万亿

高额的军费开支使中央财政入不敷出,只好把负担分摊给百姓,强行田赋预征、加征杂税等。以利津县为例,1933年,“全县计征地丁银150 272.813元,每丁口平均负担地丁银0.815元,征漕米1 351.408石,按当时每石漕米6元计,每丁口负担洋0.44元,两项负担总计洋1.256元,比民国元年增加了5.9倍。”[5]苛捐杂税的征收造成黄河三角洲地区百姓生活困苦,加重了生活负担,削弱了预防灾祸的能力,繁重的经济负担也造成了当地经济凋敝。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残酷的掠夺,在山东等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残害掠夺劳动力,抢占土地和农产品,保证日军的食物供给。日本的侵略使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不仅如此,南京国民政府1939年财政收入降低了63%,1939年至1941年的财政支出却增加了3.5倍以上[4]387。内战时期,时局动荡不安,国民政府经济形势恶化,国民政府为巩固其统治,对美国全方位开放,超过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给中国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对于黄河的治理也就无暇顾及。

(三)社会因素:社会秩序混乱,地方政府处于无序状态

20世纪上半期的50年里,政权更替频繁,战争不断,社会秩序处于无序状态。中央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控制力下降,特别对基层管理失控,对黄河治理投入的越来越少,也导致黄河水患的救治、防治处于无序状态。

一般意义上讲,县政府是地方最小的基层单位,然而黄河三角洲地区各县县长更替频繁。沾化县从1912年到1934年有21位县长,平均任期1.1年。县长任期比较短,大多不超过2年,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出现1年之中有4位县长先后走马上任的现象[6]29。县长职位的频频更换,不能正常进行有效的黄河水利设施的建设和黄河堤坝的防护,更不能有效地应对黄河水患。黄河水患发生之后,救治工作也不及时。一旦黄河水患发生,百姓只能遭受苦难和灾殃,甚至失去生命。1921年宫家决口,政府无赈款救济,饿死者达1 300余人,决口处直到1923年才堵合。

三、20世纪上半期(1900—1950年)黄河水患的影响

(一) 严重影响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的发展

第一,劳动力丧失。人口变量几乎在历史上所有重要的社会变迁中都发挥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7]。频繁的黄河水患夺去了众多百姓的生命,导致农村人口失散,使黄河三角洲地区丧失了大量的劳动力。1922年黄河发生水患,“利津‘城外一片汪洋,淹毙人民甚多’;滨县、蒲台2县‘附近村庄多被淹没’;蒲台县南王家寨、李国屯等村均被河水淹没,逃出仅数十人,其他人民皆葬鱼腹。”[6]471921年黄河水患严重,灾民达10万,百姓往胶东、鲁南逃荒者5万余人[8]。1937年,黄河在麻湾水灾造成黄河三角洲地区大量灾民外迁。根据资料显示,1914—1934年期间,黄河三角洲总人口大约减少10%~20%。1918年到1933年黄河三角洲大部分县人口密度缓慢增长。同时期广饶、惠民、高苑、青城4县人口密度下降[6]51。

第二,土地沙化和碱化严重。黄河发生水患,河水挟带泥沙不断沉积,造成土地的沙化,严重影响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秩序和农业生态环境。1928年前后,山东省政府农矿厅对鲁北十县作农矿调查,指出利津县沙地较多。“仅有微风,天空已现苍黄之色”, 1921年,利津宫家坝黄河决口后,形成大片沙地、盐碱地。其中利津县附近形成沙地“面积约一百五十方里,计地约八百一十顷”,沙层深约一尺至五六尺不等。1928年黄河在利津棘子刘决口,“决口数十年间,……到处沙丘耸立,一刮风就黄沙飞扬,遮天蔽日。过去肥沃的土地变薄了,每年只能耕种一季大豆,丰收年头一亩地只能收三五十斤。”[6]58

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化现象也非常严重。黄河频繁发生水患,黄河沿岸地势低洼的地区排水不便,长时间的浸泡使地下水的盐分在土壤表层聚集,造成土地盐碱化,大量的盐碱凝结在土地表层,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利津县“全县之地,除洼地河道以外,县西及东北一带,非碱则沙,适于耕种者,不足全面积之半。”[6]57土地沙化、碱化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又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治理,给农业带了持久的破坏。

(二)造成黄河三角洲社会秩序混乱

20世纪上半期黄河水患频繁发生,还影响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分配,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水灾之年,政府照旧征收赋税,横征暴敛。农民进行各种反抗斗争。1914年,利津县因涝成灾,利津县买河村王荀子组织本村及邻村200余名贫民吃大户(富户),连吃数村,后被县署派兵驱散[6]52。1915年,利津县大涝,农业歉收,县知事黄立猷谎报年景,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引起公愤。买河村村民徐方贵等10人联名上书,并赴山东省省政府请愿,省巡按使公署不得不将黄立猷革职[9]。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百姓反对富户、反抗官府的斗争激化了社会矛盾,打乱了当地的社会秩序。

灾荒之年,很多百姓失去生计,有的铤而走险,走上盗匪的路,落草为寇。盗匪的出现使社会秩序更加混乱不堪。民国初年,连年歉收,利津北漥,始有土匪劫掠之案。水患灾荒之年往往是盗匪猖獗的时候,他们抢夺百姓的财产,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活秩序。

(三)促进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开发

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北魏时期(386—534年),古三角洲边缘已建立永利镇等较大聚落。金明昌三年(1193年),永利镇升为利津县,成为黄河三角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之一。

明清时期,政府鼓励垦荒,推动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清光绪末年,宁海以下新淤陆地上,灶户盐民开始改营农作。

民国初期,政府颁发领单验单鼓励农民拓地垦荒,使黄河三角洲近海地区农业初见生机。1930年,韩复榘部五十九旅进入黄河三角洲屯垦;1935年,鲁西南灾民42 000余人由政府组织迁居河口择地居住,加速了近海地区农业的发展[2]250。

抗日战争时期,黄河三角洲成为清河区、渤海区革命根据地。1941年中共渤海区委设置垦区工作委员会,组织发动群众发展生产。1943建置垦利县人民政府,使黄河三角洲出现繁荣景象。1942年至1945年,由人民政府安置在垦利县的移民近2万户,约11万人,垦植土地近45万亩[2]250。盛产的农副产品不但保障了解放区人民的物质需要,也成为解放区的战略后方。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四次向三角洲迁民,至1960年,利津、垦利两县共安置移民5万多人。自1950年起,相继组建广北、五一、黄河、渤海等农场,组建了济南军区军马场、孤岛等林场,使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目焕然一新。

[注释]

① 根据利津修防段编纂办公室编写的《利津县黄河志》,黄委勘测设计院印刷厂,1986年,17-20页资料整理。

[参考文献]

[1]宫勇勇.清末民初鲁北地区的黄河河患与社会应对[D].昆明:云南大学,2010:6.

[2]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河口管理局.东营市黄河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5.

[3]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河务局.山东黄河志[M].济南: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河务局,1988.

[4]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山东省利津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利津县志[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0:357.

[6]廖金城.民国时期(1912-1937)黄河三角洲自然灾害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

[7]张小云.明清时期人口压力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5(1):73.

[8]山东省广饶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饶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5:22.

[9]山东省东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东营市志[M].济南:齐鲁书社,2000:17.

[责任编辑]李志强

[收稿日期]2016-01-16

[作者简介]张小云(1973—),女,山东东营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基础科学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黄河三角洲生态与社会研究。

doi:10.3969/j.issn.1673-5935.2016.01.023

[中图分类号]TV8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935(2016)01- 0078- 03

猜你喜欢

利津利津县水患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儿童画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
蟹壳画
The colour of my life
冬天的蚊子
虎斗牛:传统民间舞蹈的生存环境与历史传承
黄河水患对开封经济影响研究
河南黄河水患研究综述
A Clever Far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