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

2016-02-04蔓*

山西青年 2016年16期
关键词:永城实力民族

赵 蔓*

中共永城市委党校,河南 永城 476600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

赵蔓*

中共永城市委党校,河南永城476600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血肉,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力量,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把文化软实力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来。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欣欣向荣的景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社会重要的精神支柱,有着巨大的内在能量,文化可以创造动力,也可以创造活力,强调文化的作用,既能创造不同于科技经济等新的发展动力,同时又能丰富人民的社会生活。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强化文化软实力在我们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文化法治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由此可见,我们党对文化软实力越来越重视,对它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要求越来越明确。

一、文化软实力的定义

软实力的概念,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美国缺少这种文化权力,所以提出来要用软实力。他说的非常坦白,美国就是用拉拢、诱导的办法使别的国家跟着美国走,显然他提出这个软实力概念是为美国霸权主义国际战略服务的。与西方不同,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在于展示“中国品格”。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文化软实力是指一种精神力量,是通过文化、价值观、制度等所表现出来的内在能力。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将增强文化软实力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文化越来越成为衡量综合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一)文化软实力是国际竞争的重要原因

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它是展现给世界各国人民的名片。现在,文化已经成为各国之间竞争的有力武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进步,文化与经济互相融合、相辅相成,文化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强,经济的文化含量也越来越高,谁能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机会,就取决于谁能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取决于谁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二)文化软实力是先进的生产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越来越体现为一种强大的生产力,文化既包括精神层面,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产业,可以说文化是软实力的一个重要载体。文化软实力可以凝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形成一股非常强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到“孔圣人”像前磕头作揖;很多国家例如美国、韩国、德国、泰国等都建起了“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中国话;少林武术、太极拳等中国功夫也享誉全球。近些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这些都充分展示了软实力的威力和作用。

(三)文化软实力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何能让一个国家富强、民族兴盛、科技发展、社会稳定,必须依靠文化软实力,它有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既是文化生产力同时又是国家软实力。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必须全面推进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领域上的发展,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化软实力可以提高国家的政治实力,深入推动社会体制改革,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荣辱观保持一致,更好的促进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如何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

第一,弘扬民族精神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动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一定要加强文化竞争力和整体实力”,国家繁荣、民族富强就是要依靠竞争力和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大力弘扬我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否能提升直接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影响着中华文明的繁荣昌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注意吸纳世界文明精华;还要不断吸取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民族精神才能更好地展示出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进行文化交流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从远古到现代,中国在文化交流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亚欧的交通枢纽,它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还是一条对外沟通交流的友谊之路;同样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仅进行商品交易,还进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深刻的影响了文明史的发展。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一次盛大的交流宴会,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北京奥运会促进了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2010年上海世博会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加深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再比如中国诸多海外项目的开展、孔子学院的建立与成功推广、京剧杂技中国功夫等海外表演、中国制造的国际品牌效应等,这些都展示了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在与世界各国交流中,有助于我们学习和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更好的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

第三,发展人才教育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国民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妇女、儿童以及残疾人得到了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一些优秀人才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对外交流,吸取国外先进的知识。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人们也渐渐地开始接触文化艺术教育,通过接触、学习、领会,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国目前专门成立艺术院校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也都开设了文化艺术方面的相关课程。在民间,像广场舞、健身操等一系列的文艺活动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这些都为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打下了扎实基础。可见,发展人才教育为文化软实力提供了坚实的后备军。

[1]艺衡.文化主权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

[2]李君如.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J].人民论坛,2011(31).

[3]刘莲香.关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J].学术论坛,2008(12).

[4]万纪耀.党校在建设文化强国中发挥作用的途径探析[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1(06).

赵蔓,女,本科,中共永城市委党校,研究方向:文史。

G122A

1006-0049-(2016)16-0250-01

猜你喜欢

永城实力民族
见证创新实力的跃升
我们的民族
河南永城:裹包玉米走俏 农民省心增收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中粮集团百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落户永城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