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养老的问题与对策
2016-02-04邵丹
邵 丹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我国社区养老的问题与对策
邵丹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随着目前我国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成为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并且突出的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社区成为城市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且社区作为城市的基础单位,其对于解决老龄化问题的作用也日益突显。建设并完善养老事业是应对养老问题的最佳途径。提高公众对社区养老的认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并结合社会主义市场,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强化专业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发展社区养老工作的重点以及突破社区养老瓶颈的方法。
社区养老;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策
一、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
尽管社区养老被誉为是我国未来养老的发展趋势,但作为我国刚刚兴起的新事物,相关的法律政策都还没有很完善,还有很多的漏洞。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要想使一种新制度顺利推行,必须需要中央和地方密切配合。而我国的社区养老制度还不完善,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而这对我国的社区养老发展极为不利,形成了很大的阻碍。同时,没有明确的行业规范,使得整个行业鱼龙混杂,迷惑消费者的消费。
(二)缺乏社区养老的专业人员
就目前我国社区养老的状况来看,其大部分的工作和服务人员都没有经历过专业的老年人服务的培训,而且基本都是以志愿者或者义工的形式为老人提供社区养老服务。更甚者,类似于医疗保健和护理老人等这种需要很强专业技能的工作也都是有志愿者来完成。此外,他们的队伍中很多都是一些下岗人员,并没有接受过老年服务等相关专业的培训教育,对于有关的老年服务知识一知半解。因此,即使志愿者能够尽他们最大的努力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但是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往往也很难达到服务标准,而且认识也不够深刻和长远,不能推动整个社区养老事业的大步向前发展。
(三)缺乏资金支持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
社区养老作为刚刚起步的养老服务体系,想要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过渡至新型的社区养老模式,仍然有很长的很难的一段的路要走。建设社区养老模式,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例如资金的投入、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而这仅仅依靠社区本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近几年来,国家投入社区养老建设的资金在不断加大,但是,想要建设完善的社区养老模式,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维持其正常的基本运作,政府的补助资金是远远达不到以上这些要求的。
二、解决建议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
目前,我国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法律法规都还不健全,因此,第一步就是要健全我国的关于社区养老的法律法规,并将其切实落实到地方政府,保证这些法律法规能够发挥作用,而不是一纸空文。其次,就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制定一系列的政策规章来引导社区养老的建设,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全面统筹和完善社区养老建设。
(二)加强社区养老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前一章节中我们也提到目前我国的社区人才严重缺乏,因此,针对这种现象,应该加强社区养老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首先,充分发挥政府、教育以及社会上的各种培训机构,运用多种方式,对社区养老进行宣传,使人民认识到社区养老的迫切性和可行性,提高民众以及社会各行各业人员对社区养老的意识。其次,引进大量的社区养老的专业人才,可以同各大高校建立合作,建立专业人才的输送渠道,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保证这些引进人员的专业性。最后,提高社区养老人员的工资水平和待遇水平,使社区不仅能够吸引人才,还要防止人才的流失。
(三)拓宽社区养老资金的渠道
目前来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而且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会持续上升。因此,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就意味着社会需要的养老资源会越来越多,这将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压力。社区养老作为我国新兴的养老模式,承受着更多的压力。然而,目前我国的社区养老资金主要依靠政府的供给,一小部分是依靠社会募捐以及企业或者个人捐助。因此,资金的不足大大的限制了社区养老的发展。如何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是目前社区养老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所需的社会养老资源也在不断的增多。因此,政府应该加大社区方面的投资和建设,不仅是在资金方面的支持,还应该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鼓励和引导社区养老的建设。
其次,拓宽社区养老资金的来源和渠道,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社区。这需要政府来进行一定的鼓励和引导。例如,制定有利于民间资金进社区的规章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社区,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适当放宽准入的限制。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吸引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的参与,必要时也可适当引进外资,尽可能的拓宽资金的渠道,突破推进社区养老过程中资金严重不足的“瓶颈”。
(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社区养老属于我国的新兴事物,各方面的设施还不完善。因此,就目前状况来说,应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加强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硬件”。什么社区基础设施的硬件呢?在此,我们把社区所需的有关的物质条件统称硬件,主要包括社区养老服务所需的场地、房屋以及医疗卫生设施。主要目的是使老人在尽量小的范围内可以实现其基本的生活需求。这部分的建设所需资金多,难度大,需要动辄社会各个部分的力量。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由政府来进行统筹,社会各个机构组织配合。
二是“软件”,我们把社区养老中有关老人精神文明建设统称为软件。例如,在社区中增设棋牌室、阅览室等,这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了老人业余时间,加强了与同龄老人的交流,增强老人的社区归属感,丰富了老人的精神世界。
[1]国新办.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N].人民日报,2006-12-13(12).
[2]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新华网,2006-9-21.
[3]李本公.中国老龄工作答记者问[N].人民日报,2006-12-13(10).
[4]蔡禾.社区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陈功.我国养老方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D669.6
A
1006-0049-(2016)17-01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