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导向为基础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2016-02-04刘一帆

山西青年 2016年17期
关键词:导向英语教学人才

刘一帆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0



以职业导向为基础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刘一帆*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425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在教育领域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专业性人才为主,加强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对其今后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然后分析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以职业导向为基础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供有关人员参考。

职业导向;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应用更加广泛,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必须培养能够适应市场的人才。英语作为高职教育中必修课程,必须以职业为导向,针对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采取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方面,基于对国际人才就业形势来说,高技能职位逐渐将低技能职位所替代,知识型劳动者数量逐渐增多。企业的用人标准也在逐渐的变化,在选择人才的过程中,企业对职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更为看中,英语作为高职学生走向岗位的必要技能,高职英语教学必须勇于改革,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为高职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就业前景。

另一方面,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加上高等院校的持续扩招,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毕业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式。通过对大量的高职毕业生走访调查发现,高职毕业生在毕业后求职受挫率较高,原因在于其不符合岗位要求。加强对英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英语专业能力,对扩展就业空间具有较大的帮助。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必须强化改革,以职业为导向,不断的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以社会需求以及企业用人标准为目标,适应处于动态化的职业需求。

二、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英语教学思想落后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学缺乏特色型,沿用传统的教学思想,不符合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高职教学目标。同时,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英语仅仅作为一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忽视了对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的培训,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教师以理论知识为主,过度的强调英语的语法、单词以及阅读理解,教学模式缺少创新,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兴趣不高,加上学生本身的英语基础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教材滞后,无法体现职业性

目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多院校采用新视野教材,与高中阶段的教材十分相似。教材中的内容包括了丰富的西方文化,但是关于学生职业发展的内容相对较少,强调对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联系,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锻炼,不能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另外,教材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不重视英语,认为英语学习和自己的职业发展不相关,导致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对英语教学产生厌烦情绪。

(三)英语师资力量弱,设施利用不合理

在高职英语教学师资力量方面,很多学院英语教师水平普遍偏低,缺少职业培养经验,对社会行业需求不够了解。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无法体现职业性,违背了职业导向的教学目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在教学设施方面,很多高职院校由于资金限制,不能引入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导致设施跟不上教学理论的发展,也是导致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偏低的原因之一。

三、基于职业导向基础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只有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提高其就业能力。英语应用能力是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部分,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具有关键作用。根据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必须以职业为导向,强化英语教学改革,为高职学生创建广阔的就业环境。

(一)转变高职英语教学观念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必须找准定位,确定合理的英语课堂目标,为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奠定基础。高职英语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导向,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侧重于对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以及英语教师必须加强对英语改革工作的重视,在传授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二)创新高职英语教学方式

针对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必须深化改革,创新英语教学的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案制定、教学过程的展开都必须围绕学生进行,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升自我创新意识与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做好相关的指导工作。同时,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有效的案例,设定情景等,将学生带入到职业情景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三)建立多元化的英语教学评价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英语教学评价机制,不能单单以英语笔试成绩决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评价类型方面,应该对学生英语听力、笔试以及口语对话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而在评价主体上,可以实行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以及自评等多种模式。这种有效的评价机制,更容易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另外,在评级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模拟职业接待、面试等场景,通过真实的场景,评价学生的英语职业水平,这对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四、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职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以学生职业发展为目标,加强英语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现金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提升,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为学生职业铺平发展道路。

[1]宋艳红.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青春岁月,2016,23(8):74-78.

[2]李永春.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亚太教育,2013,32(2):99-100.

刘一帆(1983-),男,汉族,湖南永州人,本科,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H319

A

1006-0049-(2016)17-0166-01

猜你喜欢

导向英语教学人才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人才云
“偏向”不是好导向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