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伪满时期东北地区的日语教育研究*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17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日语日本

潘 娜 辛 颖 赵 原

牡丹江师范学院东方语言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伪满时期东北地区的日语教育研究*

潘娜辛颖赵原

牡丹江师范学院东方语言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伪满时期,日本为了实现对东北地区的统治,大力推行日语教育以奴化东北地区的人民。本文对日语学科的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法、师资、学生等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具体的阐述,进而揭示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目的

伪满;东北地区;日语教育

语言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相当于民族的精华,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未来。如果一个民族丢失了自己的语言,那么这个民族的文化等将不复存在,该民族也就到了灭亡的边缘。因此,当日本侵占了东北三省后,为达到长期侵占我国国土的目的,通过殖民教育的方式开始对我国的文化与语言进行强制性破坏,大面积奴化我国人民学习日本的语言与文化,并大力推行日语教育,目的就是从核心上摧毁我国的民族精神,彻底将我国变成殖民地国家。本文将探讨伪满时期日本对我国东北地区进行日语教育的状况和本质,揭开日本以大力推行教育为幌子的真实面目。

一、日本在伪满推广日语教育的背景与方针

二战时期,日本在亚洲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1905年,持续了多年的日俄战争最终以日本胜利结束,取得胜利的日本国力和野心大增,并开始将触爪伸向了中国。于是日本开始在其位于中国的租借地满洲里地区悄悄的开始推行早期的殖民统治。其首先开始在当地推行日语教育,通过以帮助当地人们推行教育为借口,实际目的是慢慢改变当地人的思想,将该地区彻底日化。其授课内容主要为推行日语教育和日本文化的教育。直到抗日战争的结束,当地的日语教育才被迫停止,在此期间当地人们接受了长达14年的日式教育。1937年5月,当地的伪政府发表了正式的接管中国政府教育的方针,方针中规定的主要内容为:为了增进中日友好的方针政策,遵照日本对中国的援助计划,将代替中国对当地进行东方道德与文化知识的教育,目的是陶冶情操,提高国民素养,并且教授学生日常必须的知识技能,培养国家的栋梁之才,而实际上,日本在中日友好大旗的庇护下,暗中推行奴性教育,从而在精神上摧毁中国。

日本在满洲里的教育状况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利用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思想,表面上推行王道主义,培养忠国忠君的国民,实际上在暗中慢慢转变,推行的是日本的皇权教育,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殖民教育。彻底将我国东北地区人民日化。日本当时推行的教育主要是低等初级教育,从小学开始到初中,教育内容主要是一些归属感与日语教育,而从来不教授高年级学生专业性知识。目的就是从小孩子抓起开始向他们灌输日本文化,从社会的新生力量上改变中国。三,其教育主要是强调小孩子的归属感,学习的所有知识都是日本的,语言也是日语,那么这些孩子自然而然就认为自己是日本国的臣民,目的就是培养将来亲日的、彻底被日化的伪日本指挥官,使这些人民彻底变成效忠日本的“卖国者”。

二、日本在伪满推广日语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强制开设日语课

日本对于我国教育的侵略愈演愈烈,直到1937年5月日本颁布了新法规,要求伪满地区所有学校必须将日语列为必修科目,目的就是将日语逐渐转变为当地的通用语言。到了1938年,当地所有学校基本已经完成了改革,日语成了当地的必修科目,并且取消了当地中文的所有课程,取而代之的是满洲语与日语综合教学,并且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实施,这一措施大大降低了满洲国人们的汉语水平,使当地的小孩成为了说日语的满洲人。此外,到了1941年,日伪彻底取消了当地所有有关中国的课程,课程教学所有内容变成了全日语教学。导致当地的大部分学生根本不会说中文,真正的将日语变成了母语,而中文成了外国语。并且强制所有师生在校期间严禁使用中文对话。

(二)增加日本人教师

由于远离日本本土,并且其殖民地众多,日本的教师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当年日本在国内的招聘公告上说,目前在中国八千多日本学校中,有日本人教师的仅占八成,也就是一个校平均不到一名日本人教师。因此其大力招聘增加赴中国教学的教师,争取能达到每所学校配备一名日本人教师。以加快刷新中国的日式教育。

(三)实施日语规定的考试

自从1936年开始,日本伪政府开始在中国满洲里推行“日语考核制度”,考核重点是:第一次与第二次考试主要是指向从政的当地中国人,第三次才开始面向普通市民。经过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日语级别的资格,级别越高者可以获得进入当地伪政府部门或者下设的各种机关单位工作的机会。这对于当时缺乏工作机会的普同民众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激励,导致大量中国人开始大规模地学习日语,此政策使日语教育从小学校园教育普及到了社会大众,使日语成为当地最流行的语言,当地人对中文越来越淡化。这一措施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的教育,大大降低了当地人的民族归属感。

(四)开设日语学校

由于日语渐渐成为了满洲里地区的官方语言,于是大批的日语学校应时而生。这些学校名称没有统一规定,就像当今社会的外语补习班一样,可称之为学校、学院、私塾和讲所等,这些学校主要就是教授当地学生日语的学习方法,日本文化,以便应对各种日语考试。这些日语学校开设者多为日本商人,这一措施不仅增加了中国的日语教学,还大大增加了日本在当地的财政收入。

三、结语

日伪推行的日语教育受到了当地东北人民的极大抵制,在众多东北爱国者及爱国教育者的强烈反抗下,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日本对我国的侵略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时刻提醒我们要以史为鉴,自强不息,才能振兴我中华民族之气节!

[1]卢鸿德.日本侵略东北教育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2]臧佩红.日本近现代教育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

[3]姜念东等.伪满洲国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4]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伪满奴化教育[M].1951.

[5]王承礼主编.中国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纲要[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H219

A

1006-0049-(2016)17-0055-01

*牡丹江师市社科联项目:日本对东北满铁附属地日语殖民初等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60416)。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日语日本
东北地区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举措
日本元旦是新年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探寻日本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黄金时代》日本版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