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鸡肋”成美味
——以《苏州日报》时事版改版为例
2016-02-04蒋逸凡
文/张 波 蒋逸凡
如何让“鸡肋”成美味
——以《苏州日报》时事版改版为例
文/张 波 蒋逸凡
时事新闻版是纸媒版面的重要构成,是读者了解国内国际新闻的窗口。对于党报而言,时事新闻版还承担着权威政策传递、舆论热点引导的重要职责。办好时事新闻版,是党报政治属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题中之义。
当下,移动互联时代方兴未艾,传统纸媒正遭遇全方位冲击,时事新闻版面临的挑战与压力尤甚: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荡然无存,读者每天拿到手的国内国际新闻早已成了旧闻,“窗口”意义已然不大。加之党报的时事新闻版多以新华社电讯稿为稿源,“巧妇”再巧,仍难逃“千报一面”的尴尬。各种短板毕现,时事新闻版渐有沦为“鸡肋”之虞。
“鸡肋”之虞如何解?扬长避短、以变应变是关键。顺应纸媒向深度报道转型趋势,改变以往散点式信息播报的编辑理念,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收紧拳头,精选深做主打稿,拓展时事新闻报道的深度,令读者想看、爱看,这可能是一项经济而实用的选择。基于此,《苏州日报》在2015年对国内国际新闻版(“时事版”)进行了改版,每天在保证“规定动作”的基础上,通过抓热点、巧整合、优表达三招,做足做活主打新闻,凸显时事版的看点、卖点和亮点,既留住了读者,也提升了报纸的竞争力和引导力。
抓大放小,腾挪空间,凸显看点
社会热点、重大事件,是新闻报道的关注点,也理应是纸媒版面的看点。能不能紧盯热点、抓住热点,通过编辑手段、版面语言等操作,使之成为报纸的看点,这是办好办活时事新闻版的关键。
国内国际新闻纷繁复杂,囿于版面限制,没有一家媒体可以做到面面俱到。既如此,应该遵循“抓‘大’放‘小’”的理念,敢于舍弃那些常规性的、无关全局的会议稿件、外事报道和动态新闻,紧盯、紧抓当天最重大、最能抓住读者眼球的国内国际新闻。如是,时事版也能走出“一地鸡毛”的窠臼,真正有大事可报。
时事新闻版稿件来源为新华社电讯稿,内容信息量大且庞杂,如何抓“大”放“小”?《苏州日报》的做法是,重在抓好两个“大”。
第一个“大”,是有贴近性的“大”。新闻传播讲究贴近性。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热点、重大突发事件等,或与读者的生产生活关联度高,或与其心理距离、兴趣距离、情感距离近,都具有天然的贴近性。抓“大”,就要紧扣这些新闻做文章,让“我们报道的”成为读者想看的。2015年5月15日,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公布网络提速降费方案,引起亿万网民关注。《苏州日报》在筹划时事版时,打破常规,将“李克强会晤印度总理”“日民众抗议内阁通过安保法案”等消息处理成一栏,拿出五栏到底的版面将该消息深做。编辑从千余字的新华社稿中,将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的核心方案切分出来详解,同时编发网友热议、《提速降费还有空间吗》等追问稿件。通过这样强势处理,既形成了版面看点,也较为全貌且客观地将该热点新闻呈现在读者眼前,较好地体现了“抓大放小”的编辑理念。
第二个“大”,是有全局观的大。党报时事新闻报道,有一条重要原则,即自觉胸怀全局,上情下达,引导舆论。因此,对国家层面的一些重大时事报道,也是抓“大”的要义。2015年6月1日,中韩自由贸易区协定正式签署。这是我国迄今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领域范围最全面的自贸协定。该协定的签署充分体现了我国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信心和决心。《苏州日报》在版面编排时,将其作为当日版面主打稿,编发了《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 超9成产品将零关税》消息,并醒目列出了中韩双方重点零关税产品目录,同时从“化妆品:更便宜不必海淘”“医疗整形:韩国医生上门服务”“旅游:出国可找韩国旅行社”等衣食行角度对协定进行了解读。经过这样编排,硬新闻做出了软效果,赢得了读者点赞。
整合信息,二次开掘,形成卖点
新闻是不断变动着的信息,整合则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手段。面对移动互联媒体独占新闻“第一落点”的逼人态势,能否通过归纳、联想、综合等方式,对新闻信息进行重组和二次开掘,进一步放大或再生新闻价值,形成自家卖点,这是衡量纸媒竞争力的重要考量。
地方党报的国内国际新闻,稿源多以新华社电讯稿为主,新华网、人民网等权威网站网稿为辅。遇到重大事件或热点新闻,同样的稿源,如果照搬照抄,自然人云亦云。这样的“同题大战”中,如何整合信息,彰显个性和特色?用好“链接”和“逆向”两种思维,就显得格外重要。
“链接思维”重在“求全”,即拓宽编辑视野,将手中能掌握的信息资源尽可能地“一网打尽”,使整合后的报道比原始内容更具新闻阅读价值。2014年12月31日夜,上海外滩发生重大踩踏事故,伤亡严重。这起2015年的开门大事件,暴露出公共场所安全管理存在的漏洞,也为各地的公共安全保障敲响了警钟。《苏州日报》腾出一个整版,围绕事件描述、为何会发生、踩踏事故该如何应对这三大焦点,既编发了当夜动态、事件原因,还有现场调查、事件追问、他山之石等,将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及教训思考等全景呈现,延展了新闻的厚度。又如2015年4月26日美洲峰会开幕,古巴领导人首次参会,并与美国领导人会晤。这是古美两国关系“破冰”的重大事件。面对700字不到的新华社电讯稿,编辑还取材新华网、人民网等,配发《美古两国那些年那些握手》的稿件,分别用一栏做足,结合三栏的电讯稿主稿,将新闻汇成一体,凸显了古美两国领导人历史性握手的重大新闻价值。
“逆向思维”偏向“求异”,即从问题的相反面入手,反其道而思之、行之,以求变化、求新意。2014年10月9日,备受关注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揭晓,法国作家莫迪亚诺胜出,之前的几大热门再度沦为“陪跑”。消息传来,新浪微博、各大网站上关于莫迪亚诺的报道铺天盖地,而落榜者鲜有人关注。《苏州日报》在处理该新闻时,除了关注本次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这一新闻外,还从热点里“跳”出来,编发了“数读诺奖”板块,在报道“得意者”莫迪亚诺的情况之外,对多年来一直“陪跑”的村上春树和米兰·昆德拉,也不惜版面进行报道,形成版面上的“失意者专区”。通过这样的“逆向思维”,不仅让报道更具层次感,也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卖点。
强化创意,优化表达,打造亮点
表达是报道的核心。移动互联时代,读者的思维更简洁、直观,其阅读兴趣更在乎易读、速度。如何顺应这一趋势,优化表达方式,打造更“悦读”的版面,抓住读者的眼球,进而留住他们的心,这是纸媒转型不能避开的一个课题。
时事新闻报道涉及的多是国内国际大事,“高大上”的新华社电讯稿往往比较严谨、严肃,一条新闻即使内容再可读,但按照一维的文字来表达,很难再现立体的、多维的新闻事实本身,也易产生阅读疲劳。优化表达方式,编辑除了精编文字外,还要学会并善用图表式编辑和策划式编辑两种手段,将通稿化“硬”为“软”、化“繁”为“简”、化“深”为“浅”,让时事新闻“悦读”起来。
善用图表式编辑手段,提升优化表达能力。图片、图表的特点是形象、直观、简洁、生动。读者拿起报纸,听起来“高大上”政策、看起来高大上的数据,都能通过图表一览便看明白,这就是图表的“魔法”。2014年12月1日,我国存款保险条例公开征求意见,新华社电讯稿播发的条例全文冗长。《苏州日报》确定了“以图表为主,以文字为辅”的编辑思路,在五栏的空间里,只用了一栏不到的文字,其余空间把解构后新华社制图的元素再组合,把“钱存银行 银行破产 为啥只赔50万?”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了,亮点明确、简洁易懂。再如,2014年7月19日的时事版关注马航MH17坠机事件,编辑把截至发稿前所有事件节点筛选出来,用“时间轴”呈现,辅之以发问式的标题引导阅读,不仅丰满了内容,更提供了一种“悦读”的方式。
学会策划式编辑,提升优化表达境界。有时遇到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稿库被“刷屏”,光制作图表这种处理已无法满足版面“高大上”信息的承载需求,就需要通过“众筹”编辑和美编的智慧,用策划式编辑手法把报道呈现得“有模有样”。2015年1月3日哈尔滨道外区突发仓库大火,灾情牵动人心。编辑和美编一上班就开始策划版面,在新华社图片中,挑选出一张现场照,运用横图裁竖的手法,放大图片形成版面上“天然”分割区域,再把稿件分类,逐一安放进去:图片上是事件的前因后果,一栏到底的灰色底纹中是事故动态播报,四栏的黑色阴影里,则是官方和专家的答疑解惑。通过编辑和美编的协力,让版面条理更清晰,空间的递进和适当的留白,也让版面呈现方式更美观、更具冲击力,形成了纸媒独一无二的优势。
作者张波系苏州日报社总编室主任蒋逸凡系苏州日报社总编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