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微电影到大电影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2016-02-04朱新梅

传媒 2016年4期
关键词:内容发展

文/朱新梅

从微电影到大电影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文/朱新梅

微电影是典型的互联网内容产品,具有鲜明的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特征。它产生于互联网,在互联网上观看,也是典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微电影不断实现了产业化发展,而且走向大电影,成为推动中国电影创新的重要力量。

微电影是典型的互联网内容产品,具有鲜明的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特征。它产生于互联网,在互联网上观看,也是典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微电影不断实现了产业化发展,而且走向大电影,成为推动中国电影创新的重要力量。总的来看,中国微电影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经济,为微电影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并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新的文艺组织大量涌现,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这些人中很有可能产生文艺名家。”

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为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推进三网融合、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等,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这些都涉及互联网工作,并与微电影工作密切相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高度重视微电影、网络剧等网络视听节目的内容建设,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每年都推选一批优秀的网络视听作品,促进微电影、网络剧等网络视听节目的发展与繁荣。各地方广电部门也在积极推进微电影、网络剧的发展与繁荣。

2014年6月,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依托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成立了中国微电影网络剧创意创业中心,抢占互联网与影视融合发展的制高点,推动上海成为中国网络剧、微电影等新兴产业内容的生产中心。全国其他地方也都在积极开展微电影、网络剧的生产制作,各种微电影大赛活动如火如荼。

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推动微电影产业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到,中国有6.7亿网民、413万多家网站,网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互联网经济在中国GDP中占比达到7%。中国互联网企业市值规模迅速扩大,互联网相关上市企业328家,市值规模达7.85万亿元,相当于中国股市总市值的25.6%。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4家上市公司进入全球互联网公司10强;华为、蚂蚁金服、小米等非上市公司也进入全球前20强。中国逐步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中国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直接推动了微电影产业化发展。

主流视频网站成为微电影发展主力军。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培育推进了影视娱乐新兴生态,微电影和网络剧成为这一新兴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大主流视频网站都在积极发展微电影和网络剧。据广电蓝皮书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微电影数量超过2000部,2014年,商业视频网站共生产微电影6000余部,其中时长45分钟左右的网络电影总量超过400部。优酷、爱奇艺、搜狐视频等还通过收益分成等方式吸引用户尤其是专业机构参与内容生产。2014年,优酷土豆在自制及原创内容方面投入3亿元,2015年投入规模增加到6亿元;搜狐视频2014年对自制内容的投入比2013年翻了一番。2014年视频自制内容投入达到12亿元,2015年增长到20亿元。2015年,签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制作公司近800家,年产量约为15000集,自制剧规模57部,年度自制大型重点节目55部。围绕自制内容,各大视频网站还大刀阔斧进行组织改建和扩张,形成更加专业的内容制作部门。优酷土豆成立“合一影业”;爱奇艺全面启动“爱奇艺工作室战略”,并与华策影视联合出资成立华策爱奇艺影视公司;搜狐视频收购韩国娱乐公司Keyeast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乐视影业在洛杉矶成立子公司。通过加强组织建设,视频网站的内容自制能力迅速增强,逐步向专业内容制作机构转型,并开始拥有多元内容的制作能力。

微电影形成了独特的产业模式,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微电影以广告收入为主。微电影发行渠道主要集中于网络,广告是微电影的主体收入。相对于传统广告的硬性宣传,微电影的广告植入方式更巧妙,也更容易深入人心。而相比于一部几百万元的广告制作成本,微电影最高投资不过几十万元,最低成本有时候则仅需几万元,平均每部微电影,广告客户的花费为20万元~30万元。香港鬼才导演彭浩翔监制,周迅、张静初等主演的4部8集系列微电影《四夜奇谭》,短时间内点击率就突破了2.1亿次,其版权更是换得了1亿元的广告费用。其次,与视频网站收入分成。截至2014年底,优酷土豆平台上共有500家专业内容生产机构、生产制作了两万集作品,播放量达到100亿次,有两个专业机构所生产的内容(PGC)频道播放超过10亿次,用户分成突破100万元。其中“暴走漫画”一个团队创下单个项目季度最高分成88万元的纪录。2014年,优酷土豆累计为PGC发放分成“工资”3280万元,较2013年增长5倍 。同年,爱奇艺PGC作品达200多部,PGC分成金额达到2000万元。再次,向IP化发展。微电影的传播速度很快,可以当成快速聚集人气的工具,因此能够带动泛娱乐项目一起滚动,起到广泛宣传的效果。基于优质微电影内容的IP孵化,实现微电影、小说、院线电影、电视、动漫、话剧、游戏之间的有效生态互动,实现内容价值的最大化,并在成熟条件下开展IP对外输出,甚至反向输入价值。目前,《万万没想到》已开发了网剧、微电影、图书、衍生品等多种形式。微电影还可以带动音乐、艺人等周边泛娱乐产业的发展。最典型的IP化发展就是走向大银幕,实现向大电影的飞越。如搜狐出品的《煎饼侠》就是从《屌丝男士》发展而来,取得超10亿元的票房收入。2015年12月12日,《万万没想到》开启全国超前点映,点映票房超过6000万,以19%的排片量收获38%的票房,拿下单日票房以及上座率双料冠军,并一举创造华语电影点映票房新纪录。

微电影走向大电影,推动中国电影又快又好发展

微电影年产数量数以万计,用户数据池积累价值巨大,成为推动中国电影又快又好发展的新生力量。

一是丰富了大电影的资源。视频网站上拥有海量的微电影和网络剧,其中不乏可以转换为大电影的优质微电影。经过市场和观众长时间的洗礼脱颖而出,并聚集了强大的“粉丝”群,忠诚的受众群体、优质的内容保障也使得这些电影更容易成功。如《屌丝男士》点击量高达9亿次,为其成功走向大电影《煎饼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视频网站大电影制作、运营的更加成熟,未来将有更多的微电影和网络剧走向大银幕,成为大电影。

二是丰富了电影的题材和表现领域。微电影网络剧在题材上更为丰富,除了常见的喜剧、言情类型,还出现了科幻、悬疑等方面的新题材,《灵魂摆渡》《暗黑者》《探灵档案》等玄幻题材的剧集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未来,这些微电影网络剧都可能走向大银幕,丰富中国电影题材,推动中国电影类型和风格的多元化。

三是培养了用户的付费收看习惯。从画像特征看,网络视频用户、院线电影观众、网民等各娱乐形式用户结构深度重合。微电影既为大电影培育了用户,也培养了付费收看习惯,有利于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截至2015年11月底,视频网站付费用户规模达到2000万,各家视频网站都在付费会员规模上实现了大幅度增长,预计全年视频行业广告收入将超过200亿元,自制内容将占总量的15%~20%,约30亿元~40亿元。用户付费收入大幅增长,在视频网站整体收入中所占比例也逐步提高。微电影从广告主导向用户付费、版权采购等多元化盈利模式转变,支持了视频网站可持续发展,为其开发大电影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者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国际所副所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内容发展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主要内容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