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现代性*
2016-02-04崔康柱左海燕
崔康柱 左海燕
1.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2.渭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现代性*
崔康柱1左海燕2
1.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陕西渭南714099;2.渭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诞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处在西方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过度时期,同后现代主义一致,都是建立在对现代性理论批判的基础上的。但同后弦代理论立场不同,马克思有世界性的眼光,在非西方社会还处在前工业社会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只是转换了西方现代性理论的“纲领”,建构了一个以人民的伟大实践为纲领的批判的现代性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就是这个现代性理论的一部分,它把文艺理论从精英主义立场转变到平民主义立场,要求文艺反映人民的伟大实践,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批判的现代性理论;平民主义文学
从“五四”运动开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在经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过渡后,真正进入了现代化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过程,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显然,中国的现代化是和马克思主义的进入且逐步成为中国社会变革的指导思想是同步的。但是,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却有意无意的回避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问题。它造成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当当代文艺理论以“现代”、“后现代”作为中心话语时,我们除了“跟着说”西方的现代性话语外,失去了现代性话语批判的能力,当然也失去了对中国当代文艺现象的阐释功能。中国现代化同马克思主义同步发展的事实,确凿的证明了诞生于十九世纪中期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有别于西方主流现代性思想的别一种现代性思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是别一种现代性理论。
一、批判的现代性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在西方现代性理论发展到巅峰时期产生的,这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代性本身就包含了自我批判的精神禀赋,这种批判自笛卡尔到费尔巴卡都表现为在对现代性理论不断哲学还原中的自我修正。也就是说在这个历史时期即便不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也一定会由别的思想家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建。当一种理论发展到顶峰时,按照历史的辩证法,一定会有一种新的理论对其加以否定。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代性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批判的现代性理论。
西方现代性理论在它的发展中的确出了问题。文艺复兴运动对基督教神学的批判,对人在人世间的爱情、幸福的肯定,拉开了现代性思想的序幕。人,在文艺复兴时期还是人间的、世俗的、活生生的人,启蒙思想家把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哲学化了。人,作为个人,变成了笛卡尔的“我思”,莱布尼茨独立自足自主的“单子”。康德把这个单子描述为“理性”,具体化为纳粹理性、实践理性和判断力。自此,人在科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审美活动中的主体性原则就被确立下来了,它的共同价值取向就是自由。从理论方面来说,由康德建立的主体性哲学留下了两个没有解决的问题:第一,主体的理性世界和客体的本体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在康德哲学中,人的认识、实践和审美同“物自体”之间有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第二,由各个人的自由意志所订立的共同“契约”(道德、法律和国家意志)也就是永恒不变的。黑格尔就是从康德现代性思想存在的问题出发,建立起庞大的哲学体系,他用绝对精神把主体与客体、思维和存在统一起来,用思辨的辩证法证明一切存在的最终都是不合理的。但黑格尔的具有革命意义的辩证法被唯心主义体系闷死了,当主体的思维(理性)终于和世界本体(理念)达到无差别的统一性后,理性也就蜕变为神性,离现实的个人越来越远了。人文主义者对人现实幸福的诉求最终变成了主体在绝对精神世界中的徜徉,人作为思维主体皈依了宗教。这是走在形而上道路上的意识哲学的宿命。
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批判现代性理论。如果说西方的现代性理论是在批判基督教神学中产生的,那么马克思的现代性理论则是在反思批判西方的现代性思想的过程中产生的,他通过对西方现代性思想发展的考察,发现西方现代性思想之所以误入歧途是思辨的思想方法造成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德国哲学是从天上讲到地上。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把理论思维概括为两条道路: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并指出,黑格尔的错误就在于把从抽象到具体的思辨误以为是绝对精神辩证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对西方现代性思想的批判首先是在思维方法上的转向,把德国哲学自上而下的思维方法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的思维方法,重新从文艺复兴时期那些思想家、艺术家眼中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现实的个人出发,从他们的感性活动出发,考察他们的情绪情感、理想幻想和思维方式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在对这些个人以物质生产为核心的感性活动的考察中,马克思发现了人和人在生产关系中分裂成阶级这样的事实,发现了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无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消灭阶级,才能最终实现启蒙运动思想家们所提出的“人的解放”的历史任务,才会实现所有个人自由、幸福的理想。启蒙运动思想家希望通过理性实现人的自由,后现代思想家们希望通过语言革命给人以自由,都是一种幻想。
二、批判的现代性文学理论
批判的现代性理论延伸到文学理论领域,就形成了批判的现代性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以感性个人生动的生活活动作为现代性理论的出发点的,而人的生活活动是以生存条件为基础的不断地建构和解构过程。不用说,人的生活活动是有意识的,因此,这种建构和解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活动的解构和建构,而且也是意识的不断建构与解构。古往今来,星移斗转,每天都是新生活。意识的每一次理论化建构,都将被感性的社会生活所解构;同样,每一次解构之后,人们又会在新的生活活动的基础上,把经过解构的理论元素作为建筑材料,按照新的设计,创造出新的理论来,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的辩证法,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的辩证法。
文学是人学。如果说文学作品是作家按照一定的艺术范式展现人们在一定的生存境遇中的感性活动,拷问人的人性深度,从而达到对人在日常生活中习焉不察的生存方式的解构,表达作家诗意栖居的理想的话;那么,批判的现代性文学理论的任务就是站在人的生存、发展和自由的立场上,以对人生存活动中矛盾冲突的深入把握为总的参照系,在对旧的文学理论范式解构的基础上,运用旧的文学理论元素,广泛吸纳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中的新概念、新方法,建立文学新的范式,引导文学创作既达到对旧的文学范式的解构,又达到对旧的生活方式的批判,建立人的文学,引领人性向着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相统一的方向发展。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般来说,文学理论是对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并指导文学创作。但批判的现代文学理论秉承文学自身理论解构和现实批判精神,更加着重于立足感性的社会生活自身不断解构和建构的精神,解构旧的文学范式,建构新的文学范式,从而使包括文学理论在内的文学现象承担起社会批判的任务。因此,批判的现代性文学理论常常走在文学创作的前面,是照耀文学活动的“镜与灯”。
马克思、恩格斯对新文学范式的建构。建构一种新的文学范式有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思想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所面对的直接的思想资料就是欧洲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所谓新文学范式的建构,理所当然也就是对现实主义文学范式的新建构。第二个前提是历史前提,也就是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所提出的新问题、新任务。19世纪初,欧洲已经全面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贪婪的本性和资本主义上层建筑采取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使得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空前激化,共产主义的幽灵开始在欧洲徘徊。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思考的问题是:通过对旧现实主义范式的改造,反映工人阶级为争取自己做人地位的斗争。历史的来看,这种革命现实主义是伴随着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高潮产生的。当资产阶级调整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通过对后发展中国家的殖民掠夺,维持本国高福利社会的时候,各民族经济利益的斗争取代20世纪前后的阶级斗争,民族内部文化的冲突,上升为主要矛盾,这种现实主义模式就属于历史了。但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对现实性上一切限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行批判或解构的价值倾向,根据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文学创作的实践建构新的文学创造的美学原则的思想方法,则开辟了重建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道路。
三、批判的现代性文学理论的逻辑坐标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组成部分,它包括自然人、社会人和自由人三个不断递进方面的无限螺旋形循环。作为出发点的是现实的感性个人,他们的需要就是他们的本质。作为自然人的需要首先是衣食住等生存必需品的需要,正是这种需要才使他们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而最初的生产关系又植根于人的另一种需要,即通过两性关系,繁衍后代的需要。最初的社会关系也就是以两性关系为基础的血亲关系,私有制产生以后才有了国家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这就有了作为中介的超越血亲关系的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关系。从人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关系是对人的本质的提升。正因为有了社会关系,人们为了不致于社会陷于混乱,才有了宗教、道德和文学艺术这些意识形态,才有了真、善、美这些价值观念,也才使人性得到了提升,人才形成了知意情这样高级的心理结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社会关系中形成的真和善的观念是通过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升华来提升人性的,从此,人不但要吃,而且要人格,甚至宁可饿死,不吃嗟来之食;人不但有性的需要,而且在性选择上介入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因素。但社会关系对感性个人来说具有两面性,它在提升人的同时也压迫人的社会性需求。由于文明社会的社会关系都具有阶级的、民族的、宗法的和性别压迫的属性,它用外在强制、输入和内化的方式,在提升人的需要的同时又压抑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它让人在产生爱情需要的同时又野蛮的戕害人的爱情,它的极端形态就是把人神化,例如西方的基督教和中国的宋明理学,人对于食和性的要求以及升华出来的人格、爱情的需要,都被看成是不道德的,甚至邪恶的要求,是“心中贼”,必须加以剿灭。整个人自身由自然向人生成的历史,就是自然人通过社会历史实践转变为社会人,社会人又从自由人的高度通过对社会人的批判向自然主义复归,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这个思想,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表达的人学思想,也是马克思在这个《手稿》中批判异化劳动,提出共产主义理想的理论依据。
从历时性视角来看,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感性活动史,以呵护人性自由发展为己任的文学,针对不同时期人性发展的客观要求,必然有不同的文学思潮和艺术面目。在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转变时期,把自然人性提升到社会人性是艺术的任务。这时候,无论西方文学还是中国文学,都把社会关系中为调节社会关系而产生的“善”的观念作为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要求文学在审美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真诚的表现善的观念。柏拉图的“理念”是最高的真,也是最高的善,中国先秦时期哲人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就在于人有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与此相对应,在文学理论中,特别强调文学善的属性,柏拉图要把那些模仿人的恶劣情欲的艺术家驱逐出理想国,孔夫子编辑《诗经》的原则就是“思无邪”。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的文学主张不仅影响了西方文学,而且成为中国“五四”以来直到建国以后主流文学思潮,它所关注的是阶级的、民族的压迫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努力动员人民砸碎阶级、民族压迫的锁链,让人们在社会关系方面获得自由。在东西方殖民和反殖民的血与火的斗争中,文化层面上却进行了一次融合和对接,是值得玩味的。
四、结语.马克思与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
中国现代化道路从戊戌变法开始试验到“五四”运动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实践,在改革开放中步入快车道,从经济社会制度到意识形态和西方在逐步缩小距离,但在文学艺术方面和西方却发生了错位。当西方在20世纪初发生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变换时,中国文学则一直走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所谓中国的先锋文学、后现代文学,就其所反映的内容来说,还是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既不同于批判现实主义、也不同于革命现实主义,而是开放的现实主义文学。这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I206.7
A
1006-0049-(2016)17-0029-02
*陕西省教育厅项目:马克思与中国文学理论现代化(12JK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