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运用微信进行文化馆的群文 宣传工作

2016-02-04马知力温州市文化馆浙江温州325000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期
关键词:公众平台宣传群众文化

马知力(温州市文化馆,浙江 温州 325000)



如何运用微信进行文化馆的群文 宣传工作

马知力
(温州市文化馆,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出现,传统“主流媒体”的声音逐渐变弱,人们不再单单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因此传统宣传模式已经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群众文化宣传需要积极利用符合广大网民需要的新平台新技术引领宣传工作方向。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谈一下如何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做好群众文化宣传工作。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群众文化;宣传

利用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传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宣传成本低、宣传效率高、互动性强等优势。和传统的宣传方式受众群体只能被动接受不同,而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则多了交流的功能。我们在微信平台发布各类文化资讯时,关注人群可以点赞,可以转发评论,也可以直接通过微信提出建议、反映意见,使得文化馆和群众能在第一时间建立沟通渠道进行交流互动。那么我们具体该如何让文化馆微信公众平台宣传群文工作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一、文化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位

我们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平台首先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微信公众号是做什么的?如果没有给自己的微信平台一个清晰的定位,就无法对微信平台进行长期的规划。那么你的微信公众平台就会泯然于众。

文化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位首先就要从自己的工作职能出发。因此所有的文化馆的微信平台都应该有一个共性的定位,那就是“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公众的文化素质”。

此外,各地文化馆还要根据各自的特色进行细化定位。比如温州市文化馆微信平台的定位就是:弘扬温州本土文化,宣传正能量,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专业的文化艺术类信息资讯,延伸文化馆的服务能力。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建设

微信平台上所有的账号无一不是以专业的、有趣的内容打天下的。如果你不生产内容,或者无法持续不断地以内容吸引和服务于你的用户的话,你就没有开设公众账号的必要。

(一)如何选择推送信息的内容

根据腾讯公司的数据显示,“用户每天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平均阅读5.86篇文章,订阅号80%的阅读量来自朋友圈。”那么,哪些内容而什么样的文章才容易引起关注而分享转发呢?根据相关研究显示,他们必须具有以下特点:文章内容主题能够调动其读者的情绪,能让读者读完后感到开心、兴奋、愤怒、恐慌等;让读者看了后觉得自己不仅聪明,而且消息灵通、见多识广的文章,如即时新闻、内幕报道等;实用且容易记住的内容,类似生活经验、小常识啊等等;有价值的故事等,如各种心灵鸡汤。

因此,文化馆微信公众平台在推送消息的时候,信息选择上就必须根据上述特点进行筛选,从而保证信息的阅读量、转发量,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推送的信息需要注意形象问题

什么是信息的形象,就是指信息的排版了。做过微信信息编辑的人都知道,微信的排版功能十分简陋,经常出现辛苦排版出来的内容,发送后结果还是凌乱的情况。不过这并非没有解决办法,网上有许多免费的第三方在线微信排版软件,你只需要它这里编辑好信息,复制粘贴过去就可以了。而且这类软件还提供许多丰富的素材模板供你选择,十分方便。

由于微信推送的信息其载体是手机,所以它的排版编辑也同传统网站信息编辑、平面媒体的排版编辑有所不同。因此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编辑时,需要注意多图少字、颜色要丰富、色彩搭配要合理、排版结构化、同时用来排版的装饰素材要简单实用。这样精心编辑出来的信息才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三)让推送的信息“活”起来

首先推送信息的标题取名要“活”。信息标题要新颖,要有蛊惑力、有煽动性,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让读者看到后,就按耐不住地想点进去看一下。语言要网络化,要幽默生动,不显死板。一言蔽之就是要做一个“标题党”,不过要实事求是。比如:一个新闻报道“温州市文化馆举办‘年味温州’非遗迎春展”,这是普通的新闻标题,平平淡淡陈述事实。“走进非遗迎春展 品浓浓温州年味”这是比较生动标题。但是微信的标题可以更有煽动性、更诙谐点,比如 “吃货们:注意啦!——市文化馆邀您品尝非遗美食啦”。

其次,内容形式要“活”,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兴媒介,可以实现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其推送信息是可以发布音乐、视频的,因此有条件的话,我们编辑信息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进去。比如,温州有一个非遗传承人上了央视某频道的节目。我们在制作这个信息的时候,特意去网上找到这期节目的视频,链接到这条新闻信息中。如果只是单独一条图文信息,读者可能不会特意去寻找这期节目看,但是,你把视频放进去后,读者可以方便地点击播放,那么大部分看过文字的读者不会介意再看一下视频,这样无形中就实现了二次宣传。

(四)不断完善文化馆公众平台的服务功能

我们应当明白文化馆建设公众平台的目的是为了延伸自己的服务能力,让群众更好地更方便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它的服务功能。只有如此才能促进用户的增长,增强用户的粘着度。

比如温州市文化馆的微信公众平台的微信报名功能,当时推出就是为了方便公众报名参加文化馆的公益免费培训,结果一经推出就收到热烈欢迎。而温州文化馆公众平台用户能够在短短时间内突破14000人,微信报名功能功不可没。此外,通过增加类似电子节目单、场馆地图导航、网络教学等便民服务功能,也能大大增强文化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吸引力,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三、微信信息的推送选择

(一)微信信息推送的时间

从给用户推送信息的时间上,就影响着你这篇文章的价值,以及后续展现给用户的效果。微信公众平台一定要把握好最佳的推送时间,不要让推送的内容影响了用户的生活。

研究发现,通常微信信息阅读频率最高的时段是6:00-8:00、11:00-13:00、20:00-22:00三个阶段。早上6:00-8:00,因为当人们在初醒时都会赖一下床,有看手机的习惯。而这个时间段又是人们出门前的一个闲暇时间,正好看信息。中午11:00-13:00,中午休息时间,这个时间段里,忙碌了一个上午的人们就会停下来休息一下,吃个饭、聊聊天、看看手机。晚上20:00-22:00,是吃完饭的休息时间,是一天里最轻松的休闲时间,人们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是阅读微信信息的高峰。结合文化馆的工作特性,那么我们微信推送的最佳时间就是在11:00-13:00这一时间段,也就是上午下班前把信息发出去。

但是每个微信公众平台都有其不一样的地方,所以面对人群也不一样,这需要你在积累到一定用户数量以后,定期地分析数据,从而得出属于你的最佳的发布时间。

(二)微信信息推送的频率

微信信息的推送频率,要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样才能在培养用户习惯的同时可以让用户感受到你的用心。对于文化馆来说,发送信息频率一定要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单位所掌握的信息资源量。单位负责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人力资源投入。

所在文化馆掌握的信息资源丰富,又有专职的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员,那么就可以考虑维持信息推送的高频率。一般来说,地市级省级文化馆或者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文化馆可以考虑一天一次信息发布。因为开展的文化活动多,经费充足,掌握的信息资源丰富。像温州市文化馆,一直都保持着每个工作日推送一次微信信息,甚至遇到特殊情况,节假日也会推送。而对于下属的县级馆,建议它们量力而行,每周至少保持推送一次信息,而且一定要固定下来,以质量胜数量,同时一些突发新闻或者需要时效性的信息可以机动发布。

近年来,国家对于文化工作越来越重视,对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力军的文化馆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今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把公共文化和科技融合专门做了一个问题写出来。明确提出,要求加大推进公共文化和科技结合的力度,要让科技创新在公共文化服务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作为群文宣传工作者,一定要有敏锐的眼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利用新平台新技术将我们群文宣传工作推陈出新,更加活跃,更加多样,更好地服务于文化馆的公共文化工作。

参考文献:

[1]企鹅智酷.解密微信:微信平台首份数据研究报告[EB/OL].腾讯科技, 2015(1):27.

[2]马知力.探讨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动数字文化馆建设——以温州市文化馆微信订阅号建设为例[A].张永新 李宏.文化馆的实践与创新:2014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征文获奖作品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4:49-54.

[3]微往.微信推送的最佳时间[EB/OL].http://www.weiwend.com/,2014(11):24.

[4]穆春霞.浅析如何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做好消防宣传工作[EB/OL].中国消防在线,2015(8):31.

作者简介:马知力(1982-),男,温州市文化馆理论信息部主任,主管理论调研和群文宣传工作,主要从事数字文化馆建设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公众平台宣传群众文化
微信公众平台在医院图书馆的应用现状调查
浅谈行贿犯罪案件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系统开发模式研究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