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仫佬族民间音乐在地方戏剧中的运用——谈仫佬剧的发展

2016-02-04唐代俊李可燕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仫佬族仪式民间

唐代俊 李可燕

(河池学院艺术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仫佬族民间音乐在地方戏剧中的运用——谈仫佬剧的发展

唐代俊 李可燕

(河池学院艺术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现存的仫佬族民间音乐主要有民歌与仪式音乐两大类,傩愿戏与采茶戏是仫佬山乡盛行的民间小戏。地方文艺工作者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将仫佬族民间音乐运用于地方戏剧。通过不断研究与实践,以仫佬族民间音乐为主要元素的仫佬剧已发展成为具有标志性音乐的少数民族新剧种。

仫佬族;民间音乐;地方戏剧;运用

仫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而历史悠久的一个民族。在桂西北神奇的土地与明丽的山水之间,勤劳智慧的仫佬族人创造了自己多姿多彩而魅力独特的民族民间音乐,它以丰富的内涵、多样化的形式、美妙的曲调、独特的风格、绚丽的色彩、真挚的情感、鲜明浓郁的民族特点而被广大老百姓所喜爱。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地方少数民族戏剧应运而生,仫佬族民间音乐无疑成为了桂西北发展民族剧种最重要的元素。

一、仫佬族民间音乐

仫佬族民间音乐从远古时期历经先秦、唐、宋、元、明、清的历史发展,从壮侗语族的音乐中分离,又与汉文化不断融合,至今已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民间音乐。现存的仫佬族民间音乐主要有民歌与仪式音乐两大类。

(一)民歌

仫佬族民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曲调优美、行腔自由、分类较多,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按风格分类,仫佬族人通常将民歌分为“古条歌”“随口答”和“口风歌”三类。

古条歌。以歌唱叙述民间传说故事和历史英雄人物事迹为主要内容,包括有仫佬族神话传说、仫佬族民间故事、仫佬族历史事件、仫佬族历史人物,以及传入仫佬族地区的汉族民间故事等。它以叙事性歌曲的形式记录了仫佬族民间的口头文化,既是仫佬族的口传史记,又是仫佬族的故事民歌。

随口答。即随问随答,没有固定唱词的歌曲。歌者根据需要临时编唱,内容极为广泛,有猜谜歌、爱情歌、时政歌、礼俗歌等。

口风歌。即临时编唱、没有固定唱词、相互辩驳竞技的歌曲。口风歌包括有唱词文雅的“正口风”、唱词犀利的“烂口风”和借古喻今的“今古口风”。

按唱词的结构分类,仫佬族民歌有“七言”“十一言”和“长短句”三种分类。

七言。即每句唱词七个字,四句唱词为一个段落,因此又称为“四句腔”。

十一言。即每句唱词十一个字(4+7),四句唱词为一个段落,因此又称为“十一字歌”。

长短句。长短句的唱词结构较为复杂,有句式腔和字数歌两种分类。第一种是按唱词的句子来命名,有“二句腔”“三句腔”“四句腔”……“十四句腔”等十三种,有的腔类还有变体;第二种是按唱词的字数来命名,有“十六字歌”“十七字歌”“二十字歌”……“三百六十字歌”等三十多种。

仫佬族民歌在仫佬族人的生活与劳动中创作,经广泛的口头传唱而发展起来,它集中了仫佬族人的智慧和情趣,表达了仫佬族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和愿望,是仫佬族人的心声。

(二)仪式音乐

仫佬族仪式音乐指的是祭祀仪式中的音乐。广西各地对祭祀仪式音乐有不同的名称,如“唱师”“跳师”“跳神”“依饭”“跳庙”“跳岭头”等,“依饭”和“道场”是仫佬族民间举行的两种较隆重的祭祀仪式,仪式由音乐贯穿始终,具有浓郁的民族宗教色彩。

1.依饭音乐

依饭音乐即在仫佬族举行依饭酬神祭祀仪式时,由主持者——师公(梅山道教弟子)表演的集歌、舞、乐、戏为一体的信仰仪式音乐,它是一种具有服装道具、故事情节,并用乐器伴奏表演的程式性音乐。依饭祭祀仪式有请圣、点牲、劝圣、唱神、合兵、送圣六段程序。基于音乐学的维度可将之分为酬神、唱神与娱神三个音乐段落。

酬神音乐。酬神音乐包括请圣、点牲、劝圣三堂法事的诵唱音乐,其音乐风格肃穆而凝重,大多采用“师公独唱”与“众人帮腔”的形式进行表演。

唱神音乐。这是一个程式性的“歌”与“舞”的环节,由师公扮演的神灵自行歌舞,既“唱神”又“跳神”。它采用了一曲多唱或一曲变唱的音乐形式,包括有众多神灵的唱段,以及在各唱段之间起到连接作用的唱段,是一段篇幅较长的具有人物角色的联曲体唱段。

娱神音乐。即“人”与“神”交流的音乐表演段落,此时的音乐打破了之前呆板、肃穆、神秘的叙述体歌舞模式,变成了一种活泼、热烈、自由又具有故事情节的说与唱、歌与舞的表演形式。

2.道场音乐

道场音乐源于汉族,自民间道场艺人之首唐玉坤、梅尚春融入仫佬族中从教,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经过仫佬族民间艺人不断加工提炼后的道场音乐在艺术上已经形成了其特有的民族风格,成为仫佬山乡至今仍然盛行的一种民间音乐艺术形式。仫佬族地区的道场有打斋、打蘸、安神、追魂、过火炼等多种形式,内容较为丰富。在众多的道场中又以打斋最为常见,它是仫佬族人较信仰的一种丧葬祭仪。打斋仪式由格佬道(又称文武教,属佛教)主持,唸唱歌舞,音乐从始至终覆盖着整场仪式,风格肃穆、神秘,是一种程式性的“吟”“诵”“唱”“打”相结合的表演形式。

二、仫佬山乡民间小戏

仫佬山乡有“好玩好耍,东门四把”之说,其含义是仫佬山乡有喜爱对歌、听歌、唱戏、看戏的民风,所以东门四把这片山乡是一个既好玩又好耍的好地方。仫佬山乡民间流行的小戏有“傩愿戏”与“采茶戏”两种。

(一)傩愿戏

中国古代的“八蜡”“傩”“雩”等祭神仪式充分说明了仪式是戏剧的源头,即戏剧起源于古代的祭神仪式。仫佬族傩愿戏出自依饭节的祭祀仪式,因由师公主持仪式并承担主要的角色表演,因而得名“师公戏”。依饭祭祀仪式包括有庆祝丰收和酬谢神灵的内容,具有浓郁的民族宗教色彩。

1.依饭仪式的定制

时间:逢亥、卯、未之年农历立冬之后,择一吉日,仪式持续二至三天。

地点:本族祠堂。

参与人员:三至五位师公与仫佬族村民。

场地设置:祠堂门外扎上彩门,写上“依饭三年乐一举”“轮承万户庆千仓”的对联,横额为“恭迎圣驾”,厅堂中间设神坛供桌一张,摆放各种祭祀所需器具物件。

法器道具:三十六张木制神像傩面具、简笏一把、法剑一把、丝刀一把、法铃一副、长柄大刀一把、鲁班长斧一把、赶牛鞭一条、芋头做成的水牛若干、红薯做成的黄牛若干、四方小红旗两面(一面写:红旗一面,上进敕奉香山梁善利候王,敕赐江东吴广惠候王、朝天圣地灵应白马姑娘,敕奉正山得道部兵梁九官;另一面写:红旗一面,上进管天氓主依饭正法大帝三郎、上官盖天威德平正大王、北府通天大圣金甲李令公爷、上司云头走马十三郎、八庙云候同阵一席)。

伴奏乐器:扁鼓、半面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等。

2.依饭仪式的程序

仫佬族依饭祭祀仪式有六段程序。第一段,安坛,即设立香案请神;第二段,点牲,需宰杀36只活鸡活鸭取其血供师公作法;第三段,劝圣,即呈上十二道晕菜(称“熟筵”)进行酬神;第四段,唱神,由三十六方神灵分别歌舞表演;第五段,团兵,即“人”与“神”合作,驱赶病魔与灾害;第六段,送圣,分别送走各方神灵。

在这个长达2~3天的祭祀仪式中,有几个非常突出的戏剧角色:鲁班、牛哥、婆王、白马、雷王、九官。这些角色的表演内容是仪式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鲁班架桥,成全仫佬族的美好姻缘;牛哥放牛,保护仫佬族的耕牛;婆王送花,繁衍仫佬族的子孙;白马降临,护佑仫佬族的平安;雷王劝唱,教育仫佬族的年轻后辈;九官醉酒,带走仫佬族村落的一切病魔。这六个角色的表演元素来源于仫佬族的劳动与生活,具有较强的娱乐成分。另外,祭仪中还有两个重要的角色,一是“引光童子”,即给各方神灵引路的神灵;另一个是唱赞词的人,此人可把人的话传给神,也可将神的话传给人。这两个角色分别由两位师公扮演,其他神灵由另一位师公戴“相”(傩面具)扮演,是所祭三十六位神灵的替身,每扮演一位神灵都要戴上相应的面具。

仫佬族举行依饭祭祀仪式不仅有明确的时间、地点、场地布置、人员分工、服装道具和音乐伴奏等,同时还具备了戏剧场面、戏剧结构、戏剧情境、戏剧冲突、人物台词、表演动作等多种戏剧要素,是一种集歌、舞、乐、戏为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

(二)采茶戏

据《仫佬族文学史》(龙殿宝、吴盛枝、过伟著)所载,约1700年前后,采茶戏在广西民间歌舞和说唱文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之后很快传遍仫佬山乡,深得老百姓的喜爱。嘉庆七年(1802年)修《罗城县志》有云:“初一到十五日各门首挂灯,敲锣鼓、放鞭炮。夜则演故事,舞龙灯,或舞狮子,或唱采茶,或唱杂戏。”其中“采茶”即为“采茶戏”,又称“调子戏”“彩调剧”。

最初的采茶戏只有一旦一丑两个角色,为载歌载舞的“对子调”形式,早期的剧目有《对花》《盘花》《观灯》《送扇》《双采莲》《探干哥》《探干妹》《跑菜园》等。后逐渐发展增加到三个以上角色,如《双看亲》《三看亲》《娘送女》《王二报喜》《王三打鸟》《王麻接姐》等剧,时称“三十六江湖调”。民国初年,随着各地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采茶戏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批由民间故事改编和由桂剧移植的大型彩调剧目,如《珍珠衫》《换子记》《赵五娘》《包公卖布》《赶子牧羊》《龙女与汉鹏》《初一拜菩萨》《油漆匠嫁女》等。据《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彩调史料调查情况》记载,1900~1949年间在仫佬山乡流传的彩调剧目不少于50部,仫佬山乡先后成立了50多个业余彩调剧团,有农民业余彩调剧演员上千人。民国时期,是彩调在仫佬山乡发展的鼎盛时期,几乎稍大一点的仫佬族村屯或几个靠近一点的村寨都有土戏台,逢年过节,到处都有彩调表演,只要传出有彩调在某村表演的消息,附近人们都不约而同从四面八方赶去看表演。在长期的彩调表演艺术实践中,一直活跃在仫佬山乡的民间艺人吴吉扬、吴长松、潘发甫、吴开林、韦明扬等人不仅在表演上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且创编了多部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新彩调剧目。

三、仫佬族民间音乐在戏剧中的运用

仫佬族是一个爱唱山歌、爱唱戏的民族。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民族地位的提升,仫佬族人非常渴望建立自己的民族剧种,书写自己的民族戏剧历史。

(一)仫佬族民歌运用于戏剧的初次尝试

1958年,仫佬族民间艺人吴吉扬以政治色彩浓郁的“大炼钢铁”为题材,运用仫佬族山歌作为主要音乐元素,编导了一部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山歌剧《仫佬人民大炼钢》。该剧采用仫佬族山歌的曲调与歌唱形式来演唱剧中唱词,在整体上套用彩调剧的表演程式,虽为仫佬族山歌剧,但在当时还未形成独特的戏剧表演唱腔系统。

1964年,仫佬族文艺工作者赖最时以“兴修水利”为题材,创作了另一部具有时代气息的民间歌舞剧《战龙潭》。曲作者韦景泰以仫佬族民歌为主要音乐元素,创编了在调性、结构以及表演形式上均具有仫佬族特色的众多歌腔。剧中除了七字四句歌外,其他全部运用仫佬族民歌中的十一字歌、三十一字歌,以及六句腔的结构,如剧中主人翁吴雪梅鼓励社员修水利的唱段就采用了十一字歌的结构:

坚决提前来完工

春潮到来,全部工程要报销,

大家动手,突击完工不辞劳;

人人献计,人力物力全出动,

个个出谋,坚决提前来完工。

又如剧中小莲英的唱段采用了三十一字歌的结构:

莲英守工棚

雪梅姐,好队长,

精明能干又刚强。

小莲英我守工棚,

全神贯注,

不给敌人来嚣张。

导演赖锐民对排演的要求非常严格,在挑选演员时,所有角色演员必须会说仫佬话,会唱仫佬歌,并精通彩调的表演。由于仫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剧本创作只能运用汉语言文字书写,因此,在排练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民族语言与汉语言对照翻译的民歌音韵问题。最后导演不得不又套用了彩调的表演程式,但却运用了仫佬话对白和仫佬族民歌歌腔进行表演。

《仫佬人民大炼钢》和《战龙潭》几乎都是同一时代政治色彩浓郁的反映仫佬族生产与劳动内容的剧作,是仫佬族民歌运用于戏剧的初次尝试,演职员们认真严格的排演充分体现了仫佬族文艺工作者探索民族剧种的强烈愿望。

(二)仫佬族民间音乐运用于戏剧的进一步探索

1984年1月,随着以仫佬族民间传说人物潘曼为题材的两场彩调剧《潘曼》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举行庆典当天的成功上演,仫佬族文艺工作者在探索民族剧种中得到了极大的鼓励。1984年5月,仫佬族剧作家赖锐民与广西彩调艺术家江波合作,以两场彩调剧《潘曼》为起点,创编了一部七场次民间喜闹剧《潘曼小传》,由刘筱媛、韦景泰以仫佬族民间音乐为基础创编了剧中包括前奏曲、伴唱曲、伴舞曲、歌舞曲、人物唱段等三十多段音乐。

《潘曼小传》在欢快明朗的节奏中伴随着依饭仪式《唱花》的主题拉开了序幕,此后该主题又多次出现在各场次之中,成为连接各场次的主线音乐;剧中伴唱曲、伴舞曲、歌舞曲分别运用了仫佬族民歌和依饭仪式音乐进行结合创编。民歌中的“吊字”句法、大二度音程叠置、同声二部男女对唱、依饭仪式音乐的节拍节奏变换、转调移调等旋法特征,以及被用于区分剧中人物角色的衬词歌腔等,这些民族音乐元素在曲作者笔下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曲作者的创作真可谓是得心应手、妙笔生花。该剧于1986年底参加广西第二届戏剧展演,获得了优秀导演、优秀音乐、优秀舞美设计、优秀表演等五个奖项。《潘曼小传》的成功上演在评论界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仫佬剧的“开山之作”,从此宣告了仫佬剧的诞生。

四、民间音乐支撑仫佬剧的定位与发展

(一)仫佬剧的戏曲发展定位

仫佬剧是一部歌舞、戏曲并重型的少数民族剧种,其发展的方向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问题。1989年1月,第一届仫佬剧学术讨论会在南宁召开,会议主要围绕“仫佬剧的发展”展开讨论,最后提出了“立足民族,广泛吸收,发展剧目,逐步定型”的方针,确立了仫佬剧的戏曲发展定位。会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立了仫佬剧艺术办公室,组成了专业的研究团队,对仫佬剧的声腔和表演身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该团队运用依饭仪式音乐和仫佬族民歌元素,分别整理、创编了二十八段歌腔、四段间奏乐曲、三段舞蹈乐曲,经过反复衡量、比较,再进行研究、修改、补正,最后确定了具有仫佬族特色和具有戏曲风格的表演唱腔;同时,以仫佬族民间歌舞表演、依饭师公舞蹈的基本动作与造型为基础,吸收彩调的表演动作,经过多次反复的研究探索,创编出了仫佬剧表演的手位与罡步组合、旦角身段组合、生角身段组合等三套表演组合。

1989年11月,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举行首届仫佬剧调演,同时召开第二届仫佬剧学术讨论会。中国知名剧作家曲六乙先生在会上肯定各参演剧目成绩的同时,建议罗城专业剧团的演员要经常到集体和业余的剧团中去排戏,进行有计划的长期辅导,使业余剧团演员的演技水平不断提高,从普及的意义上尽量丰富和满足本民族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娱生活需求。他对仫佬剧的戏曲发展方向建议是:“要程式,但不要程式化;要规范,但不要规范化。”其目的是使仫佬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选择性。

(二)仫佬剧日臻成熟的戏曲发展

随着对仫佬剧研究、实践的不断深入,仫佬族民间音乐在仫佬剧戏曲发展中的运用日臻成熟。《鸡生鸭熟》是继《潘曼小传》之后,又一部汲取仫佬族民间音乐的养分,往戏曲方向进一步发展的短小戏剧作品,1991年12月,该剧参加广西第三届剧展,获得了广西文艺桂花金奖。此后有《打工仔》《自食其果》《唢呐欢歌》《红背带》《悠悠寸草心》等仫佬剧相继诞生,这些作品虽为较短小的仫佬剧作品,但却能反映出仫佬剧在民间音乐运用上的日趋成熟。

2012年任君先生创作了一部历史大剧《罗城轶事》,该剧以“高山”“流水”两支玉笛为主线,讲述了于成龙初仕时在罗城的故事。全剧有笛品、笛诉、谋笛、笛缘、笛情、笛祸、笛合等七个场次,无论是在规模与人物形象刻画上还是表现手法上较之前的仫佬剧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剧中融入了仫佬族依饭文化和民族风情元素,运用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舞蹈与诗歌等艺术表现形式,刻画了一个个鲜活而富有个性的舞台艺术形象,多视角地向人们展示了仫佬族古老神秘奇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真实地再现了康熙年间于成龙任罗城知县时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该剧由中国戏曲学院专业戏曲导演邹德旺导演、广西彩调剧团作曲家沈桂芳编曲、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化艺术团排练演出,于2012年11月29日在罗城县举行首演,获得了很大成功,2013年8月更名为《玉笛情缘》,参加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评比获金奖。

从《仫佬人民大炼钢》和《战龙潭》将仫佬族民间音乐运用于地方戏剧的尝试,到歌舞与戏曲并重的仫佬剧《潘曼小传》的诞生,再到大型历史正剧《玉笛情缘》获得的成功,仫佬剧运用民间音乐发展民族戏曲历经了多年的探索研究,其创作和改编的范围越来越大,音乐形式的发展也愈来愈成熟,在充分汲取仫佬族民间音乐养分的基础上,现已形成了仫佬剧标志性的音乐。

[1]何宜,唐克政.仫佬族民间音乐[Z].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化局编印,1988.

[2]师公戏音乐[Z].南宁:广西区文化局戏剧研究室编,1982.

[3]龙殿宝,吴盛枝,过伟.仫佬族文学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

[4]董健.启蒙与戏剧[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9.

[5]唐代俊.仫佬族音乐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5.

[6]吴才珍.仫佬族风情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7]赖锐民.广西仫佬族依饭节傩愿戏[J].中华艺术论丛,2009(6).

[8]赖锐民.广西罗城仫佬剧[J].中华艺术论丛,2009(6).

[9]曲六乙.漫谈仫佬剧的发展[J].民族艺术,1990(2).

[10]潘琦.仫佬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J825

A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仫佬族民间音乐唱本收集整理研究”(项目编号:13BMZ016);广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研究中心”课题“仫佬族音乐文化资源开发研究”(项目编号:GXRKJSY200501);2015广西高校教改项目“桂西北民间傩戏融入戏剧表演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JGA331)。

唐代俊,仫佬族,河池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李可燕,仫佬族,河池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仫佬族仪式民间
广西仫佬族古歌活态传承研究*
基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仫佬族特色村寨保护研究——以罗城大勒峒村为例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广西仫佬族传统蔬菜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Talking strategies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