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策略研究

2016-02-04王绍芬

山西青年 2016年19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育

王绍芬

1.山西省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长治 046000;2.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山西 临汾 041000



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策略研究

王绍芬1,2

1.山西省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山西长治046000;2.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山西临汾041000

审美教育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关注审美教育,做好审美教育,对于提升高职学生审美素质、个人修养和思想觉悟均有着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在分析高职语文审美教育必要性与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科学开展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供参考。

高职语文;审美教育;必要性;现状;对策

虽然目前高职学校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应用技术和实践操作能力十分看重,但考虑如何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也要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缺乏审美教育的语文教育势必变得极为乏味,又何来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呢?因而在高职语文教育中提升审美教育的地位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对其语文素养、审美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语文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高职学生多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没有形成较好的行为习惯。有相当大一部分高职学生不管生活还是学习,均未表现出良好的风貌,思想散漫、行为懒惰等等问题非常突出,在一言一行方面也存在很大问题;第二,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大出入。当前高职学校的学生们,基本上都是由于中考失利才极不情愿地上了高职学校,这造成很大一部分同学心理失衡。年纪尚小的他们难以尽快找准自身的定位,真正接受现实,所以入学以后许多学生都会出现丧失学习热情和自信心等不良心理问题。第三,缺乏责任感。现在的学生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生活在父母的溺爱中,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陋习,认为别人对他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所以在进入高职学校之后,逐渐踏入社会,一旦遭受困难与挫折,便会受到打击,产生消极心理。往往把责任都推脱到别人身上,却很少回过头来找出自身的不足。第四,个性异化。高职的学生们从小到大由于各种原因,喜爱追求独特,展示个性,自认为这可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和独特魅力。这样一来学生个性异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他们之所以产生这种种问题,离不开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她们在三观的形成上尚未定型,正处在一个来回波动的不稳定阶段。利用高职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这部分为学生们进行积极深刻的引领,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非常至关重要。

二、高职语文审美教育现状

就当下而言,审美教育在我国高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尚未使人认可。因为高职学生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且还没有具备成熟固定的三观,因而被短期利益以及市场经济影响自己的行为是很正常的,他们难以产生对于历史文化、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热情,这样就导致了教师在审美教育中遭遇冷场。拿简单的例子来说,可能老师在指引同学们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意境时,老师自己深深地陶醉其中,而学生却是一头雾水,感受不到其中的美和韵味。又或者老师在感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胸怀,学生们却对这种做法感到无法理解,还可能嗤之以鼻。这种现象不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例,它代表了一类普遍存在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注重高职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是多么亟不可待。

三、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策略

(一)深入推敲美文,领略语言之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欣赏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且品味语言文字要联系生活体验。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袅娜”一词,按词典作“柔软细长”解,缺乏语感,也难运用,但联系到少女苗条婀娜的体态,“袅娜”一词就显得生动形象。引导学生深入品读这样的的词汇或语句,能够使其领略语言的美感,进而逐步形成良好的审美修养。

(二)诵读经典美文,积累审美经验

成功的诵读,不但能引领学生读出语言文字的精妙,还能帮助学生“悟情入境”,甚至看到文字背后饱蘸丰富情感且不朽的形象,进而获得独特丰富的生命体验和心灵滋养。如诵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全词无一“泪”字,却景景含愁,句句悲苦,语速应缓,语调宜低,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每句的重点,例如 “怎敌他晚来风急”中要重读“淡”“敌”“晚”“急”四个字才能体现作者的寂寞、郁闷。不断诵读这类经典美文,能够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这对他们审美素养和语言素质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调动审美想象,提升鉴赏能力

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目之一,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将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与审美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根据文本或材料进行审美想象,进而去感受语言文字中蕴含的自然美、情感美、人物美。如此一来,在不断的联想中,学生发现美、分析美、鉴赏美的能力将得到不断提升。例如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作品《我愿意是急流》的教学中,笔者搜集了几首优美的钢琴曲,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品读课文,并请善于朗读的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文中描绘的美丽画面,在此基础上,笔者鼓励学生们将自己想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如此一来,学生们不但领略了文本之美,更得到了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上的锻炼。

四、结语

做好审美教育对促进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高职学生的思想、素质问题,积极开展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高职语文教学中对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本文从文本推敲、诵读经典、审美想象三个层面就高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望为各位教育同仁提供可行的参考。

[1]周标.高职语文教学与审美渗透[J].语文学刊,2015(4):159-160.

[2]钱江琴.让没在心中流淌——浅谈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职业,2014(6):26-27.

[3]费明磊.高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初探[J].职业,2011(14):72-73.

[4]肖洪筎.浅谈高职语文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2(30):19-20.

H193

A

1006-0049-(2016)19-0184-01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