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学身份建构的应用研究述评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19期
关键词:语言学身份话语

周 颖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语言学身份建构的应用研究述评

周颖*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身份建构研究是社会学和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身份构建除了理论研究外,还应具实用价值的应用性研究。国外语言学对于身份建构的研究相对成熟,而国内这方面研究相对缺少。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内有关于身份建构的语言学方面研究进行简单梳理。

身份建构;理论依据;应用研究

身份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因素。对于身份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学、哲学等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研究者将语言与身份建构相结合,从社会语言学、二语习得、话语分析以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等不同的角度,对于语言本身或者语言互动进行探究来研究身份的建构。

一、身份建构的定义及其理论依据

身份是指人的出身和在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地位。身份建构是指一系列自我定义和对自我建构不断修正的过程。社会身份是指某人所述的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而这一身份对于该成员来说在情感上和价值观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社会身份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Tajfel和Turner提出,他们认为社会身份的构建是通过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原则完成的。

在语言学领域,Zimmerman认为身份是谈话中的语境元素,在具体的语境下来探究情境性身份;Tracy认为身份是既定的稳定的个人特征,随着语境发生变化并通过不同语境显现出来。[2]与之相似的是我国学者陈新仁提出的语用身份论。语用身份是指基于具体的语境临时构建的一种社会身份,具有交际依赖性与临时性、动态性和可变性以及资源性。[3]

二、身份建构研究类别

身份建构研究基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从研究领域角度,身份建构可以基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文化学,语言学等视角。同时对于身份建构,目前的研究呈现出跨学科研究趋向。就语言学而言,可以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语用学视角、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进行研究,如社会语言学侧重社会等级和亲密程度对于话语的影响;话语分析更加注重研究话语中的意识形态和权利意识;系统功能语言学探究话语对人际功能的影响。

(二)从身份建构的话语形式来看,可以分为日常对话,文本中的话语,媒体话语,政治话语,法律话语,商务话语,描述话语,说明话语等。话语的不同类型取决于具体语境,同时也具备不同特点。

(三)从所建构的身份类型来看,可以分成种族身份、民族身份、性别身份、年龄身份、社会等级身份、文化身份、教育身份、个人身份以及集体身份等等。同一个个体在社会之中具有不同的身份。

(四)从研究的相关问题来看,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基于政治的,民族、种族、国家身份建构认同问题以及国家之间态度和关系的研究;基于教育的,二语研究以及教师身份建构;基于媒体的,跨文化身份认同;基于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现代性、女权主义、民族主义的研究等。

三、身份建构应用研究

(一)教育话语中的身份建构研究

教育话语中的身份建构研究主要探索在课堂的语境下教师或学生身份建构,包括语用身份类型的划分,如权威性教师、亲和型教师以及同伴型教师,教师在课堂上所用的语用策略,并结合语境顺应理论进行探讨,研究教师身份建构的方法和过程。

(二)媒体话语中的身份建构研究

媒体话语中的身份建构的一个侧重点就是对于政治话语中身份建构,研究数量相对较多。主要从称谓语或人称代词的角度来研究总统演讲中,对网店中称呼语的使用,或对比中外报刊对同一问题进行报道的不同点来探索身份建构问题。在研究身份建构的过程中有的研究会采用身份建构模型来进行探讨。

(三)法律话语中的身份建构研究

法律话语中的身份建构主要是针对法庭中律师、被告以及原告的身份进行建构。通过对人称指示语的标记研究指示语的变异具有身份建构功能。还有研究探索性别身份在法庭话语中的构建,发现相对比男性法官,部分女性法官有受到质疑和歧视现象。

(四)商业话语中的身份建构研究

对于商业话语中的身份建构研究比较少,比较典型的是袁周敏所进行的探索商务会话中咨询顾问身份建构的动态性。研究是在语用学视角下,对医药电话咨询的对话进行会话分析,考察咨询顾问的语用身份建构,包括专家身份、同伴身份和销售代表身份。咨询顾问通过建构不同的语用身份,实施不同的语用功能,从而达成交际目标。[4]

(五)文本话语中的身份建构研究

除了针对对话过程中身份建构进行分析外,有的研究针对不同文本,如文学作品、学术作品等进行研究来探究作者身份构建或作品文本中人物身份建构。对于文学作品中人物身份建构研究大多基于文学或文化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四、研究评论

身份建构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包括社会学,哲学以及语言学等,并呈现出跨学科的现象。作为社会因素的身份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身份建构的研究类别也非常多。目前,身份建构应用性研究更多的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以后的研究可以从定量研究的角度进行展开。相对比国外,国内对于身份建构的研究开展的相对较少。大多数对于身份建构的研究也是基于语用学并从称呼语等展开的,针对作者、总统、律师、教师和咨询顾问等身份进行的研究,局限性比较大。以后的研究者可以开展更多的,更为具体的关于其他身份建构研究。

五、结语

本文对身份建构的定义及其理论依据、身份建构研究的类别以及身份建构的具体应用研究包括教育、媒体、法律、商业以及文本中的话语进行了总结分析。可以看出身份建构具备理论基础,研究范围广泛,并可以跨学科进行研究。但目前国内归于身份建构的研究仍然有待加强。

[1]项蕴华.身份建构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研究,2009(5).

[2]袁周敏.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的身份建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2).

[3]陈新仁.语用身份:动态选择与话语建构[J].外语研究,2013(4).

[4]袁周敏.商务会话中咨询顾问身份建构的动态性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6).

周颖(1992-),女,汉族,辽宁朝阳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H030

A

1006-0049-(2016)19-0117-01

猜你喜欢

语言学身份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跟踪导练(三)(5)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互换身份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语言学与修辞学:关联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