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

2016-02-04陈军莲彭岳鹏

山西青年 2016年19期
关键词:时代精神弘扬思政

陈军莲 彭岳鹏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时代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

陈军莲**彭岳鹏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时代精神是特定时代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社会风尚的集中体现。当今中国的时代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改革创新是当今中国时代精神的核心。时代精神的内容与特征决定了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弘扬时代精神要加强机制建设、打造新媒体平台及变革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课堂。

时代精神;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创新

时代精神作为时代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髓,决定于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时代文明本质,具有时代性、进步性和从先锋性向社会性展开等三大特征。[1]时代精神的进步性决定了它与对立面的矛盾与冲突,其从先锋性向社会性展开则决定了时代精神的弘扬需要一个过程,尤其需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弘扬。

一、当今中国的时代精神内涵

当今中国的时代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新世纪之交,有学者指出:“时代精神作为时代文明的精髓,决定于时代文明本质。当今中国文明本质即市场经济、法治与科学技术,由此决定了当今中国的时代精神为主体精神,平等精神,自由精神,开放精神,民主精神,权利精神和科学精神。在当今中国,要大力弘扬这些精神。”[1]“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只有那些反映时代潮流、代表历史发展趋势、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思想才是时代精神,它是这个时代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社会风尚的集中体现……与之相适应,我们时代的精神,也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概括,如科学精神、改革精神、开放精神、与时俱进精神、创新精神,等等。”[2]

改革创新是当今中国时代精神的核心。时代精神反映在文学、艺术、政治、教育等活动中。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志,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大学生思政教育要注重传播时代精神,同时作为教育教学活动,思政教育也要发扬时代精神,变革传统教学活动,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传播优秀文化。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弘扬时代精神的路径

一项调研报告指出:“当代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认同和践行情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变革的时代在大学生身上留下显著特征……处于数字化成长与网络化生存环境中,存在着多元文化交融碰撞下的文化困惑”。[3]面对这种困惑,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要注重从以下方面弘扬时代精神。

(一)凸显时代精神主题,注重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建设

时代精神融入思政教育需要完善机制建设。以课程为重要承载,要重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中加强时代精神主题教育。要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凸显时代精神主题教育,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将反映时代精神尤其是改革创新精神的鲜活事迹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貌激励大学生投身到时代精神洪流之中。建立完整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合作机制、保障机制,让时代精神进得了课堂还能够汲取实践元素,充分融入到思政教育之中。

(二)以新媒体聚焦时代精神,打造思政教育活跃平台

当下新媒体正考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智慧。受新媒体传播影响,新媒体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不论是在课堂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低头党”规模越来越大,“手机控”俨然成为一个流行的名词。各种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而各种意识形态、高尚与媚俗、真实与虚拟信息之间的共生交杂也借此大行其道,时代精神也成为新媒体阵地的重要焦点。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成为当务之急。适应和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在思政教育中要重视利用新媒体传播时代精神,通过引导大学生对新媒体上的内容进行理性思考,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要积极抢占新阵地,尝试新方法,重视新技巧,培养新型宣统战线工作人员,打造一批优质新媒体资源,在新媒体活跃阵地以时代精神主题引导大学生成长。

(三)直逼时代精神,变革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课堂

改革创新是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思政教育课堂的需要。课堂活力是时代精神的召唤。直逼时代精神,思政教育课堂要体现改革创新时代精神。首先是要变革传统的思政教育教学模式,要积极地采用MOOCs、微课等教学形式,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为指导重视对话和合作,充分激活课堂教学活力。要重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在职业精神、专业精神养成中吸纳时代精神主题。还要重视变革思政教育课程内容,重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以现代课程理念积极发掘课程资源,引入社会活动资源,让思政教育活动充分地凸显时代精神主题,激发大学生的理性思考兴趣与创造活力。

[1]杨德平,李娜.时代精神的界定与当今中国的时代精神[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5):72-77.

[2]刘曙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文化自觉[J].学术论坛,2007(1):126-130.

[3]赵扬,张惠虹.大学生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情况调研报告[J].思想教育研究,2014(2):49-53.

G641;D632.9

A

1006-0049-(2016)19-0039-01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5C086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军莲(1962-),女,湖南邵阳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时代精神弘扬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激励弘扬时代精神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现代艺术的盛宴彰显“一带一路”时代精神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