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力素质的构成要素及测评模式研究*

2016-02-04王园园

山西青年 2016年19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素质能力

王园园

武昌理工学院,湖北 武汉 430223



能力素质的构成要素及测评模式研究*

王园园**

武昌理工学院,湖北武汉430223

素质指的是以先天遗传为基础,最初以潜质形式存在,经过后天开发内化而形成的内在的、决定人的外在表现的基本特质。个人的能力体现为结合家庭、学校教育及社会环境的联系作用之下,形成个人的技能和知识储备等,体现为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我们着重研究能力素质的构成要素及测评模式,对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研究有一定的思索和借鉴意义。

能力;素质教育;内化

一、能力素质在成功素质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一)能力素质概念的演化

教育跟时代的召唤紧密回应。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必须具有超前性,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从而决定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必须是素质教育。知识经济时代,也是知识成倍增长的时代。在这样的社会里,怎么样更新知识储备,锻炼创新思维并内化为自身的能力,显得倍加重要。而这些,所培养的途径来自于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由来已久。素质教育的最终指向在于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最早是麦克里兰博士提出的“能力素质模型”,指出不同层次的能力素质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形式不同。我们可以把人的能力素质形象地描述为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冰山理论),知识和技能属于海平面以上的浅层次的部分,而自我概念、特质、动机属于潜伏在海平面以下的深层次的部分。即能力素质分为知识、技能、自我概念(态度、价值观及自我形象等)、特质、动机这几大部分。而我校赵作斌教授提出的能力素质概念是主体具有的认识能力素质和实践能力素质的总和。能力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预见能力、学习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体能等。由此,我们在赵校长对于五大素质之一的能力素质定义已经界定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其构成要素及测评模式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价值。而且我们尤以能力素质中的创新能力为研究的重点。

(二)能力素质与其它四大素质的关系

能力素质与观念、品格、知识、方法等素质一起合称“五大素质”。观念素质居于核心地位,但能力素质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其它四大素质都需要通过能力素质得以体现,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取得实际的效果。即只有将五大素质都锤炼内化,最终通过能力素质体现出来,才是达到了真正的成功。

(三)能力素质在成功素质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因为素质是人的基本特质,是人的本质规定性。素质决定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决定了人的言行等外在表现。一个人的终身成就及其对社会的贡献,都是由其素质决定的。人的发展进步,就在于素质的不断提升。“内化”是素质形成的标志。离开了特定主体的观念、品格、知识、能力、方法都不是素质,而只是主体之外的一种抽象或者具体形式的存在。只有被主体“内化”为自身特质的观念、品格、知识、能力、方法,才是主体的观念素质、品格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方法素质。“外化”表现学习者的能力和素质。外化也可以分为两种:简单外化和复杂外化。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储存和提取,而是不断地更新新知识的过程。重视素质的内化与外化的关系,对提升个人的能力素质来说至关重要。而离开了特定主体的能力都不是素质,只有被主体“内化”为自身特质的能力,才是主体的能力素质。能力素质是五大素质最终得以体现的最重要的“端口”,所以它在成功素质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二、能力素质的构建

(一)构建要素

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预见能力、学习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创业能力。各种能力是实现人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也是左右与支配人生命运的一种积极的、主导性的力量,要求我们提升能力素质必须紧紧依靠分析这十大能力得出相应的措施。因为当代社会,任何职业都要求从业者掌握一定的技能,具备一定的条件,所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选定职业的方向,训练好该职业要求的能力和应该培养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进行合理的学业与职业规划,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人生发展方向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教育、工作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而构建较为好的能力体系主要包括敏锐的思维能力、突出的创新能力、准确的预见能力、超强的学习能力、卓越的领导能力、出色的管理能力、清晰的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应变能力等。

(二)构建要素的层次结构分析

认识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记忆、思维等能力,核心是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公关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学习能力等等。我们参照麦克里兰博士的“能力素质模型”也进行了由下至上、由里至外的探索研究,尝试建构出我们的创见。如最核心的内层是思维能力,依次是认识能力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未将能力素质中的体能作为研究对象。而体现在外围的协调、学习能力等也是必要要加以研究的。当今社会不仅要求高效的学习能力,而且协调沟通能力也应更为突出。这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与激烈竞争的时代,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事物,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素质提升的需要。可是仅仅拥有这些并不是说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在生活、工作中与人交往就不可避免会发生矛盾。一个现代的社会人还要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协调来往,才能在工作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三)能力素质培养(塑造)的途径

我们预想的能力素质培养途径主要有两条:

第一,通过对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预见能力、学习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创业能力这十大能力的逐步锤炼,提升整体的能力素质。核心在于培养主体的创新能力。创新素质教育的突破点在于能力素质的提高。我们逐一对这十大能力进行分析,发现主体先是从模仿开始,并领会了其中的一些要领,然后达到“会”,就是说它已经形成了相应的能力素质。而创新则是能力素质培养的灵魂、关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成为人们普遍的意识。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我们要培养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就必然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根本的特征就是创新,而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启发、引导学生更新知识结构,达到应用的程度。建设创新型国家,知识结构是否及时更新制约着经济的增长,而知识的更新和组合利用又依赖教育的启发、引导和实现。要发展良性的教育,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特别是提升大学生的能力素质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平日里注重训练创新思维和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提升能力素质,还必须提倡成功素质教育。成功素质教育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并且致力于为社会实践服务。成功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大学生的成功为根本目的,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通过全面培养学生的五大体系素质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开发,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消除失败因子,促使学生学业成功与就业成功,并为其今后的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奠定素质基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我们要培养的能力素质,应是以创新思维和精神为核心的多种能力的统一。它要求学生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领会和掌握取得成功的方法,并融会贯通地将本课程的内容运用于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实际,帮助学生在达成人生目标、处理人际关系、面对挫折等方面运用课程中老师所授予的方法和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取得预期的成功。尽可能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避免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片面追求,从而造成学生的观念、品格、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形成学生的片面发展、畸型发展。如何通过创新素质教育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摸索行之有效的创新素质能力的培养模式,都需要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第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完善自我,用实践检验真知,达到最终的成功。有时主体思考的已经非常完备了,但仍然没有取得一定阶段的成功,究其表现主要为缺乏管理能力,不能有效地对工作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指挥,从而使事情陷入了混乱。或者主体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欠缺而导致失败等等。针对这些影响顺利达到成功的失败因子,我们必须分析未来和社会的需要,预测趋势,并立足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把自己的能力特长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把能干什么和社会要求干什么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功。我们在实践中,要认识自己,善待自我,要注重“三观”的塑造。在大学里,有意识地按照人生规划来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就可以充分利用时间,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锻炼自己,并在行动中不断思考,从而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我国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在相关的领域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人们对成功素质教育比以前有了更深的认识。但在实践方面,真正能够领会成功素质教育的真谛,并能付诸实践的高校并不多。因为实施成功素质教育不能停留于表面,再多的素质不能内化为个人的能力,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与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都难以逐渐培养学生完善的能力素质,达到时代对教育的目和要求。

三、能力素质测评模式探索

我们预想的测评的指标有一级、二级、三级指标。

一级指标参照企业的人才测评模式,注重考查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预见能力、学习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创业能力等,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或者小组调研的方式完成。

二级指标利用能力素质模型,综合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测试,多种探索以期给能力素质的提升途径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我们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利用我们提出的方法对主体的能力素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和高校发展的需要,设计能力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多方面、合理性的评估和分析。对能力素质的测评模式,核心是对高校的学生进行测评。比如我校的素质学分制测评模式,通过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测试得出结论,是一定教育模式的反映,也对教育模式有促进和保证作用。测评是一根指挥棒,测评的目标规定了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也规定了学生学习的目标和方向;测评的内容规定了教育的内容,也规定了学生学习的内容;测评的方式方法甚至也影响到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生测评模式。

三级指标则通过学习素质测评中心的相关测评方式,探索达到全面的测评结果。比如学生通过上机测试、翻转课堂等方式来测试自己的能力素质发展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规划,为未来的事业铺平道路。比如我校的素质学分制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进行全面、准确、客观的测评,并对学生的素质潜质和职业方向进行了科学预测,这就有利于用人单位正确选择人才,并最终有利于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

总之,本研究基于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以学习的基本理论、全面发展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作为研究的指导思想,以能力素质的特点为依托,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检验,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新品格,使大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内化为个人的自身能力,实现培养创新性能力素质突出的人才的教育目标,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和大学生个人生涯规划与发展的需要。

[1]赵作斌.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赵作斌.大学素质学分制理论与实践[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2.6.

[3]乔瑟夫·伊格.思考如何思考[M].世茂出版社,1997.

[4]周文良.大学大班制背景下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9.

[5]贺电.提高能力素质论略[J].学术交流,2010(11).

E263;F626

A

1006-0049-(2016)19-0023-02

*本论文为课题《能力素质的构成要素及测评模式研究》(编号[2016ZX15])的研究成果之一,受武昌理工学院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课题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王园园(1984-),女,湖北十堰人,博士研究生,武昌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教育学。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素质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