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2016-02-04夏路
夏 路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 黄石 435002)
浅析汉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夏 路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 黄石 435002)
汉绣吸收民间美术养分的基础上,强调本土气息及自有艺术韵味,善于把其他艺术优点吸收进来形成自己特有技法。汉绣师多数是从绣工慢慢成长起来的,兼任画师和绣工工作。现在年轻人从业稀少,手工老艺人渐渐老龄化,口口相传的技艺出现青黄不接的境遇,需要实施抢救性保护,加强接班人培养,整理收集汉绣流传下来的珍贵资料,绘成绣谱,确保汉绣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
市井文化;手工艺;男绣;兼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汉绣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饱含了荆楚文化之精髓,成为与“苏、湘、蜀”等齐名的长江中下游刺绣明珠。如今,传承是将传统承延于炎黄子孙,许多有着传统的历史元素,已经不仅仅是传统了,而是传统在当代的存在。刺绣作为传统工艺美术是历史生活的产物,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生活及方式,也有不同的社会需求,因而涌现不一样的物质和文化产品。
刺绣艺术在我国渊源悠久,地域覆盖之广阔、形态风格多样,形成我们民族特色刺绣文化,历史上刺绣一般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皇室宫廷的刺绣,二是民间世俗文化为主的刺绣。审美趣味渐渐以贵族精英观念为主流,清代沈寿《雪宦绣谱》中的“六要”而成为刺绣美学基础,长期主导我国刺绣的审美标准。然而,汉绣是市井文化的载体,市井文化一直不断地冲击侵蚀封建统治的基础,商业气息贯穿始终,有悖于刺绣传统,可是,在老汉口繁华的市井文化中如鱼得水,让刺绣商品属性发挥到极致,因此我们不能用“传统主流”审美去评判汉绣价值,存在就是合理,汉绣艺术曾经走过辉煌的时期,留下宝贵遗产,在漫长的探索与实践中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一、不拘一格、突破传统
正统刺绣艺术的谋划布局、构图比例及刺针运用方法,表现物象动静的神态气韵与中国画如出一辙,同时,受西方艺术的影响,创新出许多新的技法,如沈寿的“仿真绣”、杨守玉的“乱针绣”等。传统刺绣向写实的道路发展,画面生动细致、栩栩如生,而有很强艺术感染力,这种艺术风格成为社会审美主流,并一直影响着我国刺绣领域的沿展,使之刺绣脱离了刺绣的真本,不少绣种渐变成绘画的附庸,也为后来刺绣创新埋下隐患。
地处江汉平原的地域性绣种“荆楚汉绣”,并没有唯此马首是瞻,在长江中游特定环境中走出自己的道路,吸收民间美术养分的基础上,对表现物象大胆着色、夸张变形,注重绣品的气氛和韵势,极力呈现画面的装饰美感。汉绣在不强调绘画性的同时,更要求刺绣艺术的工艺性,并且所绣底料可深可浅,而丝线不劈分。针法运用也不受传统“齐、平、顺、净、光、匀”的束缚,规范巧作,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以日常生活为素材,坚持汉绣的原真性,表现出其无限的创造性和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在中国长期男耕女织的农耕文化影响下,刺绣往往被看成女性的艺术,含有阴柔、内敛的气质,直到汉绣在湖北地区开始繁荣才出现改变,大量男技工投入到汉绣中来,无论造型、色彩、针法都缓缓流露出阳刚之气,呈现热情奔放、柔中带刚的艺术面貌。汉绣艺术这一“男绣”生产经营形式,使之成为刺绣行业的另类,同时也打破行业职业分工的单一性,给传统刺绣注入新活力新气象。男技工的生产模式虽是中国刺绣史另类,却对刺绣业的人才培养和艺术传承起到积极意义。
二、兼容并包、百花齐放
吸收诸多艺术流派之长时,汉绣不忘自己独特的个性,强调本土气息及自有艺术韵味,由于历史原因汉绣体系中分别有三个不同流派(武汉、荆沙、洪湖),各派别都遵循在同一框架下进行创作,这样既保持了汉绣基本特色,又体现出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个性,形式丰富多样而又和谐统一。
湖北地区特别是中东部地区历来为全国的蚕桑中心,广大的乡村和山寨都有着悠久的民间手工刺绣传统,形成极具特色刺绣体系,即黄梅挑花、阳新布贴与红安绣活,它们都在楚文化几千年浸染下茁壮成长,尤其色彩搭配上,汉绣等四地绣种承袭了楚人尚赤的传统,且强调色彩的对比性,汉绣以重色为底色,绣线颜色以五色(红、黄、绿、白、黑)为主,让表现的绣物形成很大反差。而黄梅挑花和红安绣活虽色彩单一,可红底白花或蓝底白花也注重对比效果,红底黑花的运用更与楚人漆器相似,饱含浓郁的楚地风韵。
汉绣艺术的题材宽泛,多数都与民间工艺共用,而设计选题的内容和构图、造型、色彩等表现形式,同其他姊妹艺术在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交融中不断发展。汉绣传承人张先松老先生认为,汉绣鲜明特色是善于把其他艺术优点吸收进来形成自己特有技法,如剪纸、木雕、陶瓷、窗棂、编织、景泰蓝等,逐渐形成技法多样、针法灵活、绣工泼辣的工艺技术。也将苏湘理念和汉绣相结合,丰富自身艺术内涵,彰显出汉绣包容性、兼容性。
三、面向民众、商业拓展
近代的汉口镇是长江沿岸繁荣商埠,汉绣艺人抓住这一良好发展机遇,促使汉绣行业进行商业化经营,对刺绣工艺流程、绣品内容品种、表现技法、绣工培养及经营管理模式都进行改革。绣铺的经营也日益专业化、规范化,满足了精英人士、商贾富豪及普通市民对绣品的消费需求。
刺绣走进日常百姓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的时尚追求,更是流行的消费品,这在今天看来,不仅仅是消费一种刺绣品,也是消费一种文化,和学术界提出的大众艺术概念相契合,产生文化与商品的双重属性,一方面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镶有极强市场商业目的性。让汉绣艺术处于当时社会衣饰结构的最高层,商家的技术竞争促使汉绣走进良性发展轨道,逐步达到汉绣历史高峰。百年前,汉绣在近代社会秉承的市场理念、运行模式和管理方式,对于我们传承与发展刺绣艺术具有很好借鉴意义。
四、承前启后、传承发展
汉绣业属于传统的手工行业,时间斗转星移来到现代社会,各种机械、电子技术的迅猛进步,使刺绣工作效率提高许多,但这些同手工刺绣的价值是永远无法比拟的,众多绣种大都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我国刺绣品种多是以画绣为主,一般都有画师和绣工的不同分工,一幅刺绣作品通常需要多人配合完成,强调绘画性的绣种往往有专业画师,或者有些绣稿直接使用画家作品,而绣工仅仅被动地把画稿加以转换。汉绣工艺则不同,注重原创性和绣工再创造,因此它要求更高,汉绣师多数是从绣工慢慢成长起来的,兼任画师和绣工工作,他们在长期创作中掌握总体计划、布局画面、设计内容等,留给绣工很大的扩展空间,所以,汉绣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美术绘画基础,善于学习、技术全面,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
如今,汉绣或者刺绣类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中难以生存,尽管四方有识之士大声疾呼,甚至自己身体力行地考察、调研,似乎也没有挽留住手工艺逐渐衰落以及消亡的步伐,各种民间工艺急需保护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实。
现在,我国于2005年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六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汉绣2008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取得显著成果,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手工老艺人渐渐老龄化,口口相传的技艺出现青黄不接的境遇,年轻人从业稀少,传承工作开展不平衡,需要实施抢救性保护,其核心体现在传承人上,手工技艺特点是“人在艺在、人亡艺亡”。社会各界要行动起来,加强接班人培养,吸收汉绣爱好者,将专业和业余的培养相结合,整理收集汉绣流传下来的珍贵资料,绘成绣谱,确保汉绣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
现阶段对汉绣的发展和保护有两个倾向:一是形式性保护,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扩大,打着保护汉绣的旗号鱼目混珠,谋求自己利益,把任何地方绣品说成是汉绣,混淆了艺术特色与个性,这也是汉绣老艺人最忧虑的。二是片面性保护,汉绣体系内有着不同流派,各具特色,一些地方存在只认同本地区绣种的现象,汉绣艺人之间缺乏相互沟通和交流,不利于地域绣种的挖掘拓展,希望各地能通力合作实现全方位系统保护。
创新是社会发展与文化进步的原动力,为了更好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秉承创新理念才能使其保持永恒的生命力,非物只有通过功能转化,整合现代文化体系,采取母体重构的方式保持“艺术内核”象征符号不变,抛开形式束缚,让符号文化移植到其他载体上,多元文化发展将为汉绣提供新的舞台。汉绣的命运千回百转、曲折跌宕,在大浪淘沙中保存下来本身就是个奇迹,我们作为文化传承的工作者,不应让青史尽成恢,努力承担保护和继承的重任,未来,汉绣艺术将在大家的共同支持下再现辉煌。
[1]冯泽民.汉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集[M].武汉出版社,2011.
[2]陈元生,李岩.汉绣传奇[M].武汉出版社,2014.
G124
A
湖北师范大学人才引进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4F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