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件和档案角度谈标语:社会另类记忆的现在与未来
2016-02-04黄幸珠
■黄幸珠
从文件和档案角度谈标语:社会另类记忆的现在与未来
■黄幸珠
中国有着独特的标语文化,大量标语被广泛地运用于推动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标语自身也在不断地嬗变。唯一不变的是,大大小小的标语无一不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真实反映,我们从中可以清楚地窥见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笔者选择从文件和档案的角度重新认识和审视标语及其现象的问题,并为这种社会另类记忆的现在和未来提出了一些发展方向的思考。
标语档案社会记忆
标语,在《当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用简短文字写出的起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在中国,我们每一个人对标语都不陌生。从北京奥运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广州亚运的“激情盛会,和谐亚洲”,从国家的政策方针到社区街道的宣传广告,我们在街头巷尾总能看到许多形形色色的标语。这些标语已经融入社会,离我们的生活是如此之近。可是,随着标语的铺天盖地,很多陈陈相因、落于形式的不良标语也就随处可见。标语被不断地改造、更新和替换。作为社会的另类记忆,这些标语及标语现象都值得我们去关注。标语的现在和未来该如何走下去?对此,笔者选择从文件和档案角度去重新认识和审视这个问题。
一、中国特有的标语文化
有个外国记者,曾对这天安门城楼两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标语感叹道:“这两条标语,已经成为中国和中国首都的象征,这是个十分注重标语的国家。”[1]的确,在中国,标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正如胡适说过的,“我们中国已成了标语口号的世界”。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标语成为中国的特有文化,大量的标语被广泛地运用于推动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之中。各种政治类的标语,如政治口号、大政方针以及政府的具体政策等成为国家政治宣传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从“割资本主义尾巴”、“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到发展市场经济,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知识越多越反动”到提倡科教兴国,从“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到依法治国[2]等等,这些标语在不同的时期都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宣传作用。除此之外,文化类的标语,如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标语、公共知识普及标语和社会发展类标语,其在城市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信息载体之一,是引导教化公民的一种手段”[3]。因此,有人说我们是“标语治国”。
除了“标语治国”之外,标语之所以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还因为它是时代的见证者。随着社会的发展,标语自身也在不断地嬗变,一些不合时宜的“冷”、“硬”标语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标语的强制色彩和政治功能正在逐渐减退[4]。但始终不变的是,任何标语都影响过我们的生活、并真实地记录了每一个时代,大大小小的标语无一不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真实反映,我们从中可以清楚地窥见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因此,我们说,中国特有的标语文化其内涵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标语的政治宣传和引导传播作用,其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长久的激励性;二是标语的社会记忆价值,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独特的艺术性。而从文件和档案的角度来理解,标语具有独特的属性,它既是文件,又是档案,也是一种另类的社会记忆,这样的属性赋予了标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过去,我们有过许多标语,这些标语有的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有的被改造“从良”,还有的仍发挥着其重要的政治宣传和引导传播作用。而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会产生许多标语。如何保证这些标语能真正发挥出其价值和作用,如何更好地保留这些记录时代变迁的社会另类记忆,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二、标语是文件:“度”的把握
(一)标语是一种政府文件
我们说,标语是一种政府文件,这主要是指非商业性的标语。这些标语或是宣传政治观念,或是宣传道德观念,又或是宣传某项具体的政策法规。一般来说,它反映的是政府的主导价值观念和政策主张。因此,作为政府文件的标语是“一种具有说服功能、权威功能、环境功能的政府形象塑造手段,同时也是宣传群众、发动群众,营造健康、向上舆论氛围的宣传舆论载体”[5]。标语具有文件的效力,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说服力,即标语能用其所表达的观点去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行为;二是权威性,一是标语本身是公权力的体现和象征,二是标语本身拥有的话语权,标语的权威性通过信息的传播来实现。
(二)标语的形式和内容
在语言形式上,标语一般使用简单明了的文字,文字中可以使用押韵、双关、
对偶、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载体形式方面,标语一般是用特大号字体书写,或制成横幅悬挂在道路两边,又或是建筑物上直接粉刷大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些新型载体也逐渐应用到标语的制作当中去,如公共场所设置的灯箱、电子屏等。而在内容上,除了一般的政策宣传之外,文化引导和公益教育也是标语的重要内容。事实上,标语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国家和社会的各项工作中,大到国家政府的方针政策,小到社区街道的卫生宣传,这些标语在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度”的把握:数量与质量
作为政府文件,标语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宣传。因此,只有达到目标宣传效果,标语才算是真正地发挥出其价值和作用。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标语除了鼓舞人心,明确导向之外,也还存在着过多过滥、内容不规范、冷漠强硬、随意性较大的问题。一些地方往往只注重标语的数量和形式,忽略质量和内容,“土政策”泛滥,歧义百出;标语的操作规程不规范,无人监管,标语非但起不到警示教育作用,反而造成群众的反感和抵触情绪。更有甚者,标语成为基层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充当了政府工作业绩的象征;或成为政府部门应付上级、糊弄群众、装点门面的手段。种种的问题都说明:这不仅仅是内容或形式规范的问题,标语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却远远超出它的载体本身。因此,把握标语发展的“度”——标语的数量与质量,这才是标语长远发展的关键。
对标语的数量进行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控制标语的数量,并不是标语的数量越多就能产生越好的目标效果。要通过法律法规对标语的操作规程进行监管,从源头上消灭标语泛滥的现象。确保标语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社会公德要求;标语的设置依法获得有关部门的审查批准;严格按照批准的范围、地点、数量、规格、内容和期限设置标语;明确标语的设置时限,及时进行更新等。同时,还要加强公权力部门管理者的素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杜绝将贴标语的数量列为衡量政绩的标准,处理好标语与公共治理之间的关系。
对标语的质量进行把关。这要求从标语的内容和语言上对标语进行规范。第一,标语的目的必须正当、合理。第二,标语主题必须醒目、鲜明,只有主题醒目、鲜明的标语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第三,标语内容必须真实、创新。第四,标语的语言必须讲究艺术,具有感染力。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传播媒介和受众来确定不同的语言风格。标语虽然是一种政府文件,但其面向公众的,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因此,要保证标语的质量,还必须要公众参与其中,发挥公众智慧,提倡全民参与。
三、标语是档案:社会另类记忆的传承
(一)标语的档案价值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旧事物会不断消失,新事物会不断涌现。标语也一样,不是所有的标语都能屹立在历史的舞台而不倒。随着时代的变迁,标语也不断地更换着内容,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其内容和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6]。标语所承载的信息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大事;数量众多,涉及面广泛的标语能从不同的侧面建构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正是标语的档案价值所在。因此,我们说,标语是一种档案,更是一种另类的社会记忆。如果对标语的档案价值视而不见,任其随时间而湮灭,那么我们就将会遗失掉这笔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和精神财富。
(二)社会另类记忆的传承
既然标语是一种社会记忆,那么我们就有责任去传承它。这意味着,我们要对其进行收集和保存。不同于报刊书籍或普通的实物档案,标语由于媒介的限制,大规模的收集和保存是相当有难度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标语就不可以保存下来,位于炎陵的红军标语专业博物馆就是最好的说明。相关的文物部门对那些暴露在外的红军标语进行了揭取和迁移,并将敦煌壁画的保护技术应用到红军标语的保护上,使234条(组)常年在外风吹日晒且附着物面临毁损的红军标语得以保存下来[7]。这不可不说是为标语的保存提供了一个良策。
1.收集和保存的责任主体
社会记忆的传承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给予支持和保障。因此,要对数量众多的标语进行收集和保存,首先就要明确责任主体的问题。标语既然具有档案价值,那么可以由档案部门负责标语的收集和保存工作。近年来,档案部门逐渐注重实物档案的收集,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能更好地拓展标语的收集渠道。此外,针对年代较为久远的标语,相关的收集和保存工作由博物馆或文物部门介入也是不错的选择,总之,无论是档案部门还是文物部门,作为收集和保存的责任主体,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重视并开展标语的收集和保存工作。
2.收集和保存的对象客体
在中国,标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其数量之多,内容之广,是不可计量的。那么,是否所有的标语都值得收集和保存下来呢?问题的根本就在于该如何明确收集和保存的对象客体。标语的档案价值在于其所承载的信息真实地反映出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大事,并能从不同的侧面建构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说,符合这一条件的标语才有收集和保存的价值。而不可忽略的是,由于标语本身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其所蕴含的语言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独特的保存价值。因此,我们还需要从语言文化的角度对标语的收集和保存价值进行综合考虑。此外,还有的标语所揭示的内容早已成为历史,其中所承载的信息必须结合其所联系历史事件的具体语境加以考察才能理解其真正含义。我们不能单从今天的角度去看,就认为其是错误的、已经不合时宜。事实上,正是那些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标语才更具有收集和保存的价值。
3.传承的策略
任何社会记忆如果只是零散地、纯粹地保留下来,而不去重构,那么我们说,这样的社会记忆是一潭死水。标语作为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它应该是生动和立体的。只有回归到社会记忆的重构当中去,标语所承载的信息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才能被传承下去。因此,对标语的语言形式、价值取向、历史背景进行研究,透过形形色色的标语反思社会变迁的进程,反思社会发展中那些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的制度和观念,才是传承的策略。开展有关标语的学术研究、文物展览、档案编研等都是很好的实现途径。
[1]林培.形形色色的中国标语[J].记者观察(上半月),2007,(11).
[2][4]伍振.“标语文化”的60年:时代变迁的见证[J].就业与保障,2009,(8).
[3]张盛华.标语与我国公共治理[D].山西大学,2010.
[5]刘结霞,卢汉桥.政府宣传标语规范化管理探讨[J].决策咨询通讯,2008,(6).
[6]聂桂兰.革命老区20世纪后半叶以来标语的档案学意义——以江西吉安地区为例[J].兰台世界,2006,(24).
[7]炎陵:红军标语背后的故事[EB/OL].[2011 -08-30].http://www.people.com.cn/h/2011/0703 /c25408-3243188656.html.
作者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