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启示
2016-02-04陈萍楠
陈萍楠
渤海大学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启示
陈萍楠*
渤海大学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不同时代背景,有着不同的方式和启示,尤其是邓小平当领导人时,他是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所以,邓小平不仅担负着自己时代所赋予的使命,而且为人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周全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历,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给后代带来了很多启示。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启示
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从古至今每一个国家的统治阶层,使本阶层的思想占领主导,无一不采纳各种方法开展教育,实现思想政治上的统治。所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本文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带给我们的启示方面进行论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本内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念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说,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2]即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种多样,但它却具有一般方法的特征和方式。正是因为对其的方法定义,我们才会更加深入的了解它。第一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拟定时不随便,它是人们自身观点的产物,必须与一定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相适应。第二点,思想政治的诸多方式中都是存在关联的,并且随之改变。就以上两点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横纵相互联系的。是以,从以上观念的理解来看,其方法领会更多。
(二)古今中外任何时代均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同古代和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性质不同。但,就其各种方式同古代或其他的阶级社会也存在这某种联系。所以,要分别介绍古代和西方的教育进行研究。
1.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在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以家为本的社会。所以,每个人的思想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并受到文化的影响。三个方面的特点体现了其方法。其一,教化方法。中国古代社会教化方法源远流长。统治阶层为了传播、灌输儒家思想,全力推许儒家的《诗》、《书》、《易》、《论语》等书。同时为了让人们更加理解,用了很多俗语的方式。其二,自我修身方法。孔子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从中可以看出来,儒家是采用指导人民用超前的思想经常自我检查、反省,不停地悔过、提升本身的政治和道德程度,以上方式成为以后教育中可以继承的方式。
2.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研究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利于我们了解其他国家的思想和政治教育,吸收有利于我国的东西才是有意义的。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道德认知发展方法、价值澄清方法、社会学习方法、政治社会化技术和隐性教育方法。从五种方法中来阐述西方传播的模式,当代西方十分重视隐性的教育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践行中进行运用。其中西方国家政府每年都会安排巨额预算资金用于BBC、美国之音之类的传媒机构和出版事业上,不计成本地进行博物馆等文化建设,在这些建设中宣扬本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从中更好的对其进行教育。运用隐性教育也能更好的结合价值澄清方法,每个人都可以澄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更好的引导进入主流意识形态中进行教育。
二、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方法总是为内容服务的,我国领导邓小平针对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吸取我国古代教育的精华及他国的精髓,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
1.“三个有利于”的价值观的教育
邓小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得有一个评价标准。尽管自马列以来没有人具体提出权衡的样本,但邓小平多次提出衡量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即“三个有利于”标准:包括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是在及时分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独有的价值观念。
2.科技观教育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应用,尽可能的发挥出本身的特色。邓小平强调,科技的发展,需要每一个共同努力汗水的结晶。如果想要脱离贫困,必须要用科学技术的手段。邓小平的科技思想包括两大主题:第一,科技是不是生产力,是什么样的生产力;第二,怎样发展和解放科技生产力。在1988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他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这也就证明了科学技术的确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大力投资,重视科技的发展。
3.生态观教育
生态观,现在并不陌生的词汇,关系着人们和自然界是否能够和谐相处,这种关系的维护需要我们遵守一定原则。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环境是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如果,人们活动的范围超出了承载的力量,就会造成失衡的现象。邓小平领导我们要大力提倡保护环境,就像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提示我们要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现如今,面对各种环境问题,例如:雾霾、沙尘暴、水污染等,这些现象导致了生态观教育已成为必然事件,我们必须重视生态问题,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宣传和倡导他人进行环境保护。
钻井揭示,本区沙三中、下段发育巨厚的优质生油岩,沙四上也发育较好生油岩。分析化验结果表明,烃源岩排烃强度为 (1.0~1.5)×106 t/km2,说明沙三下砂砾岩体储层有充足的油源供给。因此,只要具备良好的成藏动力条件、运移通道条件和储集物性条件,就可聚集成藏。
(二)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1.实事求是,事实说话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解决思想战线不断出现的新矛盾,就需要健康的发展,这个前提就是需要我们有正确的态度和指导思想。同时,邓小平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到:我们必须要坚持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要更加深刻具体的了解实现现代化要怎么去做,我们可能会遇到怎样的情况和出现的新问题。做到一系列的要求:第一,每一位教育者来说不能单一只有简单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而是要有较为广阔的知识面,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要能有分析问题的思维和解决的方法,一定要做到的是运用理论的“理”说服他人。第二,教育者们一定要有团结他人的信念,要能够有大度的胸怀,把握和群众的关系,有一定的亲和力,让群众愿意提出疑问,心悦诚服的接受意见。只要我们对事实有一定的依据性,才能说服群众,有一定的号召力。要有一定的学识水准,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群众,在群众中设立一定的威信。
2.理论和实际相互联系
理论联系实际这一要点也是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的,他的思想观点是,在当时这个历史时代,必定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意见,争执,还会有各种利益的冲突。这样就需要一个怎么做到要以大局为重、怎样教育领导干部顺利解决问题的人。所以,我们必须要改造、要学习。领导干部也要结合现有的特点,学习更多的知识,例如: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者们也会学习邓小平提出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这也是对今后的众多问题的一种借鉴方法。
3.耐心教育,依法办事
邓小平一直主张的观点是:要有一定的耐心和信心的教导来引导群众,不能采用过激的方法,不用用人压人的方式,要跟人民群众摆事实,讲道理,不能强迫,一定要讲究方法。要做到从容的讨论,就是谈看法,解困惑。他认为:我们在和群众交流的同时一定要做到耐心对待群众。群众们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根据每一位的认识问题、思想状态提出相应细致的解决思路,要坚持做到疏导的方式;我们也要采取广开言路的思想,逐渐诱导群众,慢慢教育,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交流,如大型的演讲、谈话谈心,要说清道理,也要留给他们思考的空间。一定要给群众们一些机会,这个机会就是给他们分辩,提出不同意见的时间,不能强制的压制他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我们想推行新的方法、新的秩序时,一定要坚定一个信念,设立相应的法律依据。因为,很多时候思想政治者除了讲道理,还要学会和法制相结合。这种结合更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加强了法制在社会中占有的地位,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保证。
三、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
(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决问题
如今,确定了新的体制,这不代表旧体制已有的影响全部消散,而是,新旧体制转换正在进行中,这个过程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得到的处理方式也不够全面。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说到的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来解决改革方面的很多问题上有一定的意义也带给我们动力。当我们面对如何使国家又快又好的发展,建设国家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从内容的实际出发,使问题的解决更加科学一些,方法更完整。因此,当我们需要处理实际的状况时,我们需要根据我们自身的需要,用事实说话来解决。同时,可以通过研究现代网络传媒的特点,增强网上宣传的能动性、针对性。
(二)理论着眼于实际解决问题
通过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关于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启示是理论着眼于实际去解决问题。邓小平说:“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事情。”理论和实际相互结合的方式是我们党创作的关卡所在,也是我们搞好学习的根本方法。这里的根本点就是既要有理论,又要根据理论为以后问题的出现做好基础。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不重视基本的理论学习方式,他们理解的是学习这些是没有用的,都说自己以后的工作不需要这些,所以,产生了不重视的因素,因而学习只是应付差事,装潢门面。我们必须学习理论知识,然后进行运用去解决问题。一定要和实际相互联系,根据本身的是否真实需要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去学习去钻研,增强对以后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时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要提高理论思维能力,进一步形成新的理论概括,这也说明了理论和实际是分不开的。重视知识理论的学习,也要注意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且要处理的问题写到实处上。
(三)寓教育于制度管理中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一定了解到教育和制度的管理是最基本的两种方法。两种方法解决的是不一样的问题。教育是来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主要是认识是否能达到统一的高度;管理则主要是规范行为,使之合力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教育是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管理是教育的延续和保证。邓小平提出了耐心教育,依法办事,可以理解为我们也要通过法律的制度解决实际发生的问题。这就告诉了我们要把法律法规和制度,以法律来规范,把一直提到的科学有效的管理蕴育其中,让自身学会自我约束。所以,在整个思想教育里面我们要完善提出的规章制度,甚至是一系列的法律规章制度,有机地把说服教育和执行方面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赵娜,杜芬芬.浅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法制与社会,2010.
[3]李玲.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研究[J].学理论,2011.36.
*作者简介:陈萍楠(1991-),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渤海大学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硕士。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4-00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