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社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2-04高艳琴
高艳琴*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 100056
我国高校社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艳琴*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10005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校的扩招,高校学生社团无论从规模、类型还是从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但由于我国学生社团发展历史不长,尚缺乏足够的管理经验,社团在发展中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些成为制约高校社团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主要是针对这些出现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来增强高校社团建设的实效性。
高校社团;存在的问题;对策
学生社团是指在学生为了满足自己兴趣、爱好等方面的需要,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章程而自发组织起来学生组织。这些社团组织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氛围,提高学生各项素质与能力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学生社团无论从规模、类型还是从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但是,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容小觑,严重制约着高校社团功能的有效发挥。
一、高校社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团活动单一、创新性不足
高校社团数量庞杂、种类繁多,然而,能被学生认可和喜爱的社团却很少。许多社团活动单一,缺乏创新,仅仅是低水平的重复,导致了社团活动层次低、价值不大。社团活动内容缺乏创新,质量差往往是制约社团发展的一大障碍。所以,一个好的社团必须要开展高品质的,有创新的特色活动,这往往是社团建设的核心内容与关键所在。
(二)社团内部管理混乱
目前,虽然很多高校都已设立了专门管理社团的组织-社团联合会,但由于社团是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设立的,随意性大这一本身的特性决定了社团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此外,由于社团自身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督体系,也是社团管理出现混乱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当前很多学生社团缺乏严谨科学的规章制度,对这些制度的实施方面更是少之又少。如没有规范的社员准入和退出机制,也没有明确的财产公示制度。
(三)社团对学生的影响甚微,社员消极被动
社员是抱着一颗想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并锻炼自己某些方面的才能这样的目的而缴纳会费,参加社团的,但是进入社团后,极少部分社团干部发挥一定的作用以外,对大部分社员影响甚微。在社团纳新时期,各种社团会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新社员的加入,但由很多大一新生对社团的认识不足,只凭借兴趣和新鲜感盲目参加社团,想在社团里大展自己的抱负,但往往事与愿违,进入社团之后,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的最初想法有出入,并且很茫然、出现消极、被动的情绪。
(四)活动经费、活动场地和办公场所严重不足
社团活动需靠大量的活动经费来运转,目前,在社团活动经费方面,学校拨付的经费往往较少,很多社团自筹资金的能力有限、渠道不足,很难获得企业和社会的赞助;同时也由于学生社团经费由个别负责人掌管,缺乏监督,管理不合理也是造成经费不足的重要因素。另外,活动场地的不足也是社团存在的一个很显著的问题,制约着高校社团的发展。社团的办公场所更加有限,很多学校没有给社团设立办公地点,或者是几个完全不同的社团共同办公,甚至和院团委学生会“共处一室”,如开例会、组织活动等的活动场地只是社团负责人临时通知的教室。
二、努力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
(一)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社团的重要性
高校很多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学生社团没有引起领导层的高度重视,高校党委应转变观念、增强意识,把握社团组织发展的方向,整体规划,加强对其的领导与监管,并把其纳入到学校全部工作计划之中,使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发挥社团在学校自身文化建设、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的功效。高校团委要在党委领导下,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给予应有的支持和指导,如应有的资金、场地等物质保障。
(二)建立并完善社团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社团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对于规范社团组织活动及其社员的行为,促进社团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高校应该充分发挥社团联合会的统领全局的功能。其次,要建立健全社团管理制度,同时也要保证社团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不断落实。此外,应建立健全学生社团成立、审批、注销、评优考核、监督制约等体制机制,如完善社团财务公示制度,对社团财务收支情况进行记录、留存并定期进行公示,要加强对社团财务的管理与监督力度。
(三)应加大资金、活动场所等的支持力度
社团的健康发展应得到高校的重视,并对其的健康发展要提上日程与作出规划。高校要为学生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有力资金、场地上的支持与政策上的优惠,应该积极扶持优秀社团的发展,支持鼓励高品质、创新性的社团活动并尽力为社团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和办公场所,为学生社团提供广阔的空间与平台。同时,企业也应该履行社会责任,对学生社团的发展予以支持与引导,给与物质等方面的支持。
(四)加强教师的指导和社团骨干的培养
高校社团的健康发展需要高素质、负责任的指导教师和社团骨干。首先,学校要给社团配备高素质、爱岗敬业的专业教师,同时指导教师要加强对社团的监督、指导力度,进而提升社团活动层次、质量,推动社团向纵深发展,并要定期和社员社员和骨干进行交流、沟通,帮助解决他们思想和学习的困惑。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社团骨干的陪养,具有良好工作能力、责任心强的社团骨干能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学校要把社团骨干的选拔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社团干部选拔考评机制,要形成一支能力突出、品德优良的社团干部队伍。现任社团骨干也要重视对下届负责人的培养与培训,从而促使社团能够得到很好地传承与发展,促进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高校社团建设任重而道远,其建设和发展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所以需要学校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支持、体制机制的完善以及社团自身的建设的加强等各方面的相互作用与协调,社团组织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
[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8107.
[2]欧阳大文.中美高校社团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12).
[3]韩益凤.公民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21).
高艳琴(1991-),女,汉族,山西吕梁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G645.5A
1006-0049-(2016)16-00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