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教学里的文化美学点滴

2016-02-04刘瑾瑾

北方音乐 2016年18期
关键词:琴键美感美学

刘瑾瑾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雅安 625000)

钢琴教学里的文化美学点滴

刘瑾瑾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雅安 625000)

钢琴教学承载着文化的召唤和社会美学的使命,主要有两个主要内容:第一是钢琴教学内含丰富的文化和美学:一是钢琴教学中的文化美学,其中就包含琴键黑白相间带来的视角美,黑白琴键数量差异带来的构成美;五线谱高低秩序构成的对称美、直观美;钢琴的音质美。二是钢琴教学蕴含的道德美学:一丝不苟、踏踏实实、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弘扬传统美德的结果。第二是钢琴传承的文化美育:钢琴文化传播的是真善美的主题,同时陶冶了美的心灵,其文化传承过程,也是美育的过程,既有效释放出文化正能量,又把最美留在了人们心上。

钢琴教学;文化美学

任何一门学科都存在美学问题,只是各学科对美学角度的认知和选择存在差异。音乐美学最为重要的因素是音乐审美,人们通过欣赏音乐来实现自身的愉悦,从而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而人类对美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比如一个月大的婴儿,听到舒缓的音乐会安静的入睡,听到摇摆的音乐,身体会随之轻轻摆动,这些都是人们对美的一种内心表达。作为音乐艺术之一的钢琴教学,是通过钢琴让学生做到准确而完美地展示作品的内涵与风格,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从现代音乐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认识钢琴的美学原理,理解钢琴作品的深刻内涵,把握每个作品的创作意图,做好作品与钢琴的完美结合,那么钢琴教学的美学在琴键上,也在钢琴曲目中,更在钢琴演奏者的精神世界里。

一、钢琴教学的文化审美

钢琴进入校园后,作为课堂教学和课余练习的工具,既是音乐的分类综合,又是文化的集中体现,既可把技能技巧发展提高,也可以使审美情趣提升高扬;钢琴教学的文化审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钢琴教学中的文化美学

文化之美是人通过劳动所创造的符合人类发展需要、欣赏需要、令人赏心悦目的东西;人在劳动中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事物,自然就能创造出美来,因为人是文化美学关注的中心,是万物的尺度,万事之美丑标准不由事物决定,而是由人类的社会价值来评判。人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文化,并在创造中完善自我,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符合美学标准的人。钢琴教学既是人类劳动创造的音乐文化,也是推动文明发展的社会文化,给人类以美的感受,而这种美感需要体验。第一、琴键黑白相间的美感。钢琴的键盘上装置有88个琴键,其中由36个黑色键和52个白色键共同组成,这种奇异的安排,就是一种美的感受:先是黑白相间给人以视觉美感。白键是紧挨着排列的,从大字二组的A至小字五组的C平行排列,黑键是按两个一组、三个一组这样循环排列。这些琴键又按12个琴键为一组的分法,共分为七又四分之一个组,每组包含7个白键和5个黑键。黑键镶嵌在白键之上半部且高出白键约14mm,把黑键压底,露出白键面约剩6mm,若黑键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弹奏,这样组成的键盘,给人视觉上一种美感,仔细观看仿佛键盘上的黑白键在悄悄地微微地流动。其次是黑白相差16个键的构成美。白键与总键的比例减去黑键与总键的比例,其“比例差”是0.75,白键与总键的比例加上黑键与总键的比例,其“比例和”是4.1。这会形成如下有趣的结果:白键数与“比例差”的积,减去“比例和”约等于黑键数。例:52×0.75-4.1≈36.黑键数与“比例差”的商,加上“比例和”约等于白键数。例:36÷0.75+4.1≈52

黑白是对立的,计算黑键与白键数的方法是对立的,二者同处于键盘统一体之中,形成一种辩证的哲学关系,既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第二、五线谱高低排列的美感。五线谱的美感很强烈,其表现形式和内容很受人们喜爱,其美感在两个方面:一是五线谱极具对称性,体现出对称美。高音谱表下加一线和低音谱表上加一线,都是中央C,唱名为“do”,这根线是极具美感的对称轴。从中央C往上数三个间,到高谱表的第三间,是高一个八度的“do”;从中央C往下数三个间,到低谱表的第二间,是低一个八度的“do”。再从中央C往上看,高谱表上加两线是高两个八度的“do”,从中央C往下看,低谱表下加两线是低两个八度的“do”。以此可以看出,中央C就像是一面镜子,高、低谱表就通过这面“镜子”相互对称和呼应,既好记又好看还好辨识,其美感是不言而喻的。二是五线谱具有直观性,体现出直观美。五线谱上音符的安排高低有序、一目了然,更主要的是每个音符都能一一对应在琴键上,以“中央C”为轴心,为中音区,左右两边分别是低音区和高音区,三个音区呈现为三个阶梯、三条平行线,从左至右,逐步提高。第三、琴声在空间回荡的美感。首先是优良而宏大的音量。钢琴有一张面积很大、谐振性能良好的音板,琴弦被激发后而产生的微弱震动,在音板的谐振作用下得到放大,从而获得巨大的声功率,人们也就听到了美妙的乐音。钢琴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优美、音律准确、弹奏灵敏自如、表现力丰富等优良性能,在演奏者的控制下能作任意的强弱变化,发出音乐中的从最弱音直至最强音。其次是钢琴独特优美的音色,使它还具有十分广泛的适应性。钢琴可以同人声或其他各种乐器(包括各国的民族民间乐器)结合使用,既不失掉其自身的个性又与人声及各种乐器的音响十分协调,形成完美的音响组合。加之钢琴采用十二平均律作定律标准,进而使所有的音形成固定音高,在合奏与伴奏中为人声和乐器提供了音准依据。

(二)钢琴教学蕴含的道德美学

钢琴不是纯音乐、纯艺术,它以音乐为载体承载着丰富的道德内涵,道德一经社会认可就具有社会之约,表现出社会之美。 钢琴蕴含的道德之美一方面体现在练琴时的刻苦、艰辛、领悟、勤奋、有恒;另一方面体现在音乐会演出时规范正统的台风和文明谦逊的礼仪。因为成功的内涵不只是钢琴演奏,还有与演奏相关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钢琴家郎朗经过羞辱、颓废、勤奋、自信、成功的过程,成功的背后是汗水、时间、吃苦、练习,从而获得成功;钢琴家李云迪经过严格训练、高标准要求,具有一丝不苟、踏踏实实的精神获得成功;他们是弘扬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弘扬传统美德的结果,其体验成功之美的本质是践行传统美德之美。

二、钢琴传承的文化美育

钢琴文化传播的是真善美。钢琴的产生丰富了音乐文化,30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奠定了一门学科的基础,推动了钢琴专业的形成和发展。钢琴本身是乐器,更是文化,文化中存在的真善美正是钢琴所传播的主题;钢琴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社会化,钢琴乐器的专业化、大众化、社会化都足以说明钢琴是文化,是一门令教师尽心、学生专心、大众倾心、百姓悦心的社会科学。 钢琴作品释放的是文化正能量。钢琴作品以音乐语汇的表达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并且波及到全世界。钢琴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钢琴既是商品也是产业,并推动钢琴服务产业的迅猛发展,形成产业链:钢琴厂家增多和不断发展,琴商把钢琴商品从厂家运来向需求的市场运去,消费钢琴的有教师、学生和作曲家、音乐爱好者,培养钢琴人才的专业学校应运而生,钢琴家、作曲家、调琴师等各类人才层出不穷;不但如此,出版商看好钢琴市场,家长为孩子找到了培养目标,社会为钢琴提供了展演天地,“钢琴的故事”一代一代传颂。 钢琴文化的美不是虚幻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教育两件事:一件是体育,是为身体的;另一件是音乐,是求心灵美善的。”还说:“这种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无论是真善美的传播还是对心灵的陶冶,都是文化正能量的有效释放。钢琴教学过程本身是文化传承过程,也是美育的过程。

总之,钢琴诞生于文艺复兴的文化时代,生于文化、养于文化、植根文化、发展文化,与文化密切相关;其发展过程中,钢琴之美誉、键盘之美育、线谱之学,把文化之美、道德之美、做人之美、成才之美向社会传颂;所以,钢琴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更是社会公德的教育;钢琴教学是把文化正能量大量释放,却把人间最美留在了每个人的心间。

[1]洛秦著.钢琴的故事[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4):14-23.

[2]叶朗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9-98.

[3]李和平著.钢琴基础(第二版)(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9).

[4]王润婷译.指尖下的音乐[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37-38.

[5]李音,易运文著.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M].广东:花城出版社,2007,(8).

[6]李晓东译著.天体的音乐[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3-4.

[7]郎朗著.千里之行:我的故事[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8]单中惠主编.教育小语——100位中外教育家的坠毁感悟[A].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刘瑾瑾(1985—),女,藏族,四川雅安,硕士,讲师,钢琴表演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琴键美感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给你的信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纯白美学
琴键上的畅想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妆”饰美学
梵呗的音乐宗教美感
黑白琴键上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