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陕西筝乐的音乐特色
——以《望秦川》为例
2016-02-04向楠
向 楠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扬州225009)
浅谈陕西筝乐的音乐特色
——以《望秦川》为例
向 楠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扬州225009)
陕西筝派是我国古筝的重要流派之一,是近些年逐渐复兴发展起来的流派。本文以《望秦川》为例,从陕西筝派的历史、代表人物、音乐风格形成的背景、陕西筝乐的特点、演奏技法出发,来浅析陕西筝派的音乐特色。
陕西筝;音乐特色;《望秦川》
筝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乐器之一,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地区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本地民间音乐交融,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派别,每种筝派都有其各自的音乐特色及演奏特点。陕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发祥地之一,陕西古老而富有特色的民间音乐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生活积淀,在陕西地区土生土长的陕西筝派,其音乐风格独具特色,还有独特演奏技巧使得学界越来越重视对陕西筝派的研究。
一、历史发展及代表人物
陕西筝派相较于其他筝派起步的时间较晚,因为在秦筝流传的过程中,由于政治的变迁,秦筝流传中发展的形制、演奏技法都基本失传了。到20世纪50年代,筝家曹正先生才开始引领着秦筝的复兴。后有周延甲等演奏家根据陕西地方戏曲,创作并发展了陕西筝曲。
二、风格形成的背景
(一)民间音乐的滋养
陕西筝曲都是在陕西当地戏曲“秦腔”、“碗碗腔”等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以《望秦川》为例,这首陕西筝曲便是由同州梆子的素材创作而成的。在陕西筝乐的素材中,大量运用了民间音乐素材。秦腔《祝福》贺老六唱段片段《只见她哭的珠泪滚滚》中,音的进行呈现了上行四度跳下行级进。陕西传统地方戏曲保存有古老的燕乐艺术传统。其中的微升fa和微降si就是典型特征。这是一种区别于其他剧种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唱腔——苦音腔,又叫哭音。这种唱腔演唱时激越、悲壮,表现出悲愤、凄凉的感情。秦腔《二进宫》片段,fa和si频繁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凄苦的风格。这样的苦音同样在《望秦川》中也可以见得。在《望秦川》中也频繁的出现fa和si同样体现了凄苦的风格。
(二)地域环境影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都会产生风格迥异的音乐。北方地理环境相对艰难,人民性格也多坚毅,音乐当中就带有了粗犷高亢一面,也充满戏剧冲突般的对比。以《望秦川》引子为例,在一段急促快板结束后,由钢琴过渡直接进入了抒情段,速度也突慢下来,对比强烈。
(三)方言影响
中国传统筝曲的一大突出特点是地域性。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北方人果断直率,所以他们的语调抑扬顿挫。无论是器乐还是声乐,它的音乐风格都会与当地的生活语调、语气习惯吻合,也从而影响到地方音乐风格特征。
三、陕西筝乐的特点分析
(一)音乐特点
1.著名筝家王巽之先生谈古筝流派时说,“陕西派多抒情”。在陕西筝曲中,风格细腻,委婉中多悲怨。以《望秦川》引子为例,到引子开头部分,由古筝思绪万千的弱起渐强,接着是几个连续大搓将情绪推向最高点。一个引子,便呈现了一个情绪的大起大落,让听者也为之动容。
2.在旋律进行上,一般是上行多跳进,表达激越情绪。下行多级进,表达哀怨情愫。《望秦川》中,多出现上行的一个附点八度大跳,情绪突然变强,后面下行部分级进向下走,又逐渐减弱。情绪的起伏强烈。
(二)演奏技法
在近50年的发展中,一些筝家如周延甲等将其发展,渐渐形成了形成自己演奏风格。陕西筝派的演奏技法对于左手有着极高的要求。左手的颤揉吟点,都凸显着陕西筝派的韵味。右手的托和劈也是体现陕西筝派特色的技法
1.右手技法
(1)大指的托劈。在古筝的技法当中,大指是最有力、最快速的弹奏技法。连续的托劈也能奏出秦声豪爽的风格。因为《望秦川》是一个现代创作的陕西筝曲,所以在《望秦川》中慢板运用到的托劈相对较多。(2)连托。因为陕西筝曲的风格是“上行跳进,下行级进”,所以陕西筝曲里面有很多的连托,即大指连续弹奏数个音。陕西筝曲曲风厚重,在慢板中的连托大指需要加力,使得每个音都很有质感。快板中的连托就要轻巧灵活些。(3)连劈。就是上行刮奏。陕西筝曲中的上行刮奏是单独的,常用来烘托气氛。这种刮奏与普通的刮奏不同地方在于、这里的刮奏要把食指尖捏紧大指,用大指义甲的背面连续快速的由低向高,这种刮奏能获得与普通刮奏完全不同的情感效果。它的音质更加的紧实密致,有更浓烈的色彩,将刮奏之后的部分衬托的突出。
2.左手技法
(1)左手大指与其他手指交替按弦。这是出于旋律进行需要而必然使用的技术。陕西筝曲的谱面上会在需要大指按弦的上方方标注一个“大”字。因为陕西筝曲中会出现连续fa si ,这时就需要用大指和其他三个手指接连按弦,是为了保持住曲子的风格和美感。《望秦川》很多地方运用到了此方法,让曲子听起来更加的连贯,情感的脉络也不会突然中断。(2)二度下滑音。由于陕西地方戏曲民间音乐都有燕乐传统,所以产生了音律上的特殊性和二个变音的移性。七声音阶中的四级音编高,七级音偏低。所谓偏当然不是半个音。这两个音又游移不定。一般来说,是向下滑动紧靠下一级音的。所以在二变之音上要做特殊的滑音处理。si—la ,fa—mi 在连奏时都要做下滑音,来表现出陕西苦音的酸楚悲凉。这一弹奏技巧常用于句尾。(3)颤音的苦韵。颤音在陕西筝曲中,不仅仅有装饰的作用,还有完成特殊调式功能的作用。陕西风格的筝曲中,微升fa和微降si这两个中立音的演奏要通过左手的颤音来完成。在左手颤音的时候,手臂不能僵硬,用力要沉稳舒缓,这样很好地表现出陕西筝曲中的悲切的气氛。《望秦川》中凡是在音符出现了颤音符号的,都需要左手颤音的渲染。
结语
作为近些年逐渐发展壮大的古筝流派,陕西筝派以其显著而浓郁的地方风格成为了古筝艺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陕西筝乐来源于民间,吸收了民间音乐的精华,经过多代筝人的不断努力有了今天的蓬勃发展。但还需要更多的演奏家、理论家、作品来将这个乐派不断地完善建设将其更加系统化。笔者阐述了对于陕西筝派音乐的浅薄理解,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人参与,一起将陕西筝派发扬传承下去。
[1]梁书琴.论陕西筝派“以苦为主,苦欢结合”的音乐风格[J].大众文艺,2010,06:51-52.
[2]冀潇彦.以《秦桑曲》为例谈陕西筝派特色[J].大舞台,2010,11:92-93.
[3]李宜洺.承“歌呼呜呜”,兴陕西筝派——周延甲“声腔化”筝乐的追求及启示[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04:21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