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诸民族的音阶》(节选)读后感

2016-02-04邓亚非

黄河之声 2016年2期
关键词:音阶比较

邓亚非

(济南市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济南 250000)



《论诸民族的音阶》(节选)读后感

邓亚非

(济南市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济南 250000)

摘 要:《论诸民族音阶》是英国语言学家埃利斯(A.J.Ellis)多年从事和声、音高度以及其他音乐的一般理论性研究之后的晚年作品,它对不同民族的音体系进行分析、计算和比较,并发明了音响学广泛采用的音分计量方法,给以后研究奠定了自然科学的基础。同时在音乐史方面,东方和西方古代音乐交流方面提出了许多观点,可谓是民族音乐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关键词:比较;音阶;音分测量

在埃利斯(A.J.Ellis)的《论诸民族的音阶》这篇论文中,作者埃利斯论述了希腊、阿拉伯、印度、缅甸、泰国、爪哇、中国以及日本的音阶。其论文的调查方法及结果的记述在当时都是新的研究成果。本文节选了前言、音阶、音分、理论与实践、总结这几章进行论述。

在论文的前言中,作者提供了音阶的实例,以中国的二弦琴,英国的六角手风琴,印度的西塔尔,维纳琴,哥恩波恩,日本的民间乐器筝,中国的小组铃为例,为论文内容提供事实,推进论理。论文的第二章“音阶”用物理学知识向我们阐述了音阶是如何得到的,论述了测定的操作方法——夏普达交叉列以及后来在此基础上制作出更长的交叉列,得出按照由最小的振动数到最大振动数的顺序发音时,就能得出这个乐器的音阶。在这里,作者提出了音阶中各个音的所谓相对高度。论文的第三章主要论述了“音分”,在这一章中,作者把前一章提到的振动比与音产生的效果联系起来讨论,提出钢琴键盘上,在每两个邻接的键之间都插入九十九个狭小的键,并假定这些插入的键的相互音程都是完全相等,即分为音分。在对音高的分辨计算中,得出确定这一音程比的最准确的方法是用各个音的绝对振动数。文章的第四章是“理论与实践”,在这一章中,作者通过对过去已得的音乐理论与实践相对比,提出在测量音,对音进行调查时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调查和测量。这一章里,作者列举了一些例子,例如印度的维纳琴,作者以振动数值对五个印度音阶、七个中国音阶和一个日本音阶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音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同时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得出了七声音阶和五声音阶。第十六章总结,作者通过遍览世界上发达民族和发展中民族的音阶,了解到“八度音程是从儿童和男子的声音自然产生出来的,迄今为止调查过的乐器虽然并不全部都是调成合乎纯粹的完全八度,但可以了解到,八度已是全世界公认的音程…”,最后总结得出世界上有非常多和各式各样的不同音阶。

通过阅读这篇论文的大量节选内容,首先对埃利斯的细致调查工作深表佩服,正是由于他的这种认真,细心地调查态度,才使得比较音乐学的发展有了原动力。比较音乐学的第一步就是从乐器的比较开始,乐器的研究主要是音阶的方面,埃利斯在音阶方面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作了大量的调查,对比较音乐学的研究开了先河,奠定了基础。

比较音乐学这一学科的建立是以1885年阿德勒的《音乐学的范畴、方法和目的》和亚历山大约翰·埃利斯的《论诸民族的音阶》为标志的。而埃利斯的这一著作在当时突破了“欧洲音乐中心论”,客观科学地认识非欧音乐传统的比较音乐学。对此后比较音乐学出现的各个学派有了深远的意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派有“德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德国学派”的施图普夫、霍恩博斯特尔的研究领域是在音响收集及其音体测定方面,埃利斯在他的这篇论文中已做了大量的音体测定,不得不承认,他的这一论文对后来的“德国学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国学派”另一代表人物萨克斯主要在乐器学方面有所造诣,他的著作有《乐器史》、《东西方古代世界的音乐起源》。值得一提的是霍恩博斯特尔和萨克斯的《乐器分类法》一书对以往的乐器分类方法加以改造,从物理声学原理出发,以发音体为依据,将世界各个民族、地区的乐器分为“体鸣乐器”、“膜鸣乐器”、“气鸣乐器”、“弦鸣乐器”四大类(1940年加上电鸣乐器成为五大类)。他们的这一分类法被认为是比较科学,被现今世界大部分地区所采纳使用的分类法。这一改造的出现,不得不说与埃利斯首先用物理学原理测量音阶有着必然的联系,正是他率先利用科学原理对音进行测量和分类,才会有了后面更加科学地研究方法。

在受到了埃利斯论文的影响下,美国方面以费朗兹·博厄斯为代表的一批人类学家和音乐学家以及他们的学生,开始更多从文化背景中研究非欧洲地区及其各民族的音乐传统,开始重视实地考察和音乐与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强调音乐文化方面的意义。由于埃利斯的论文中涉及到的民族、地区甚为广泛,才促使一批又一批的人类学家、音乐学家重新审视他们的研究方法,不再站在“欧洲中心论”思想的角度去看待其他民族和地区的音乐,而是从多个方面认真审视和研究其他非欧洲地区和民族的音乐传统,使之更加客观、平等地对待音乐现象,而不是单纯的“欧洲中心论”思想。

在拜读了埃利斯的这篇论文之后,笔者认真思考了为何说《论诸民族的音阶》这篇论文是任何民族音乐学专业的人士都需要认真阅读和参考的,这篇论文的重要性不仅仅因为它是比较音乐学建立的标志,更重要的是它是比较音乐学发展的先驱和重要基础。从他的论文中,可以看出埃利斯对学问的求甚解,对客观事实的认真细致调查,比较音乐学正是在他做出的种种调研工作和认真思考后才有了扎实的基础。在以后的民族音乐学的案头工作还是田野调查工作都要牢记埃利斯的这种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才能在民族音乐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做到完善。

猜你喜欢

音阶比较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明朝琴曲的清商音与含半音五声音阶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