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如何掌握不同情绪乐曲表现的方法

2016-02-04李奇燃

黄河之声 2016年2期
关键词:乐感钢琴教学情绪

李奇燃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儿童如何掌握不同情绪乐曲表现的方法

李奇燃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摘 要:如今,在我国,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不学就要落后的思想日益加深,所以很多家长都想要自己的孩子不输于他人,从小培养他们的艺术细胞。“美育”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代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以音乐学习最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更是受到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喜爱和推崇。钢琴以它独特的魅力,各种音色的转换以及力度、速度的变化,曲调风格的多种多样,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画面,不仅能表现出诗情画意的抒情画面,又能表现出狂风暴雨的热烈场面,不仅能够反映人民的朴实生活,又能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人们通过学习钢琴,可以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了解乐曲中各种风格的类别。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素与基本方法,能够掌握不同不同情绪乐曲的表现方法。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乐感;情绪

一、培养儿童的乐感

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剂良药。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和品性,而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则是学习音乐,提高孩子音乐素养的前提条件。如何能让儿童掌握不同情绪乐曲的表现方法,我觉得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培养儿童的乐感。现在许多孩子都是从小学习钢琴,因为幼儿时期的孩子年龄小,纪律性较差,自控能力比较弱,所以学习钢琴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智力、判断能力等。在钢琴教学中,首先培养孩子的乐感是最重要的,只有孩子们具备了良好的乐感,才能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够激发他们对学习钢琴更有激情和兴趣;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练习钢琴;才能在钢琴作品演奏中自如的运用技巧;才能演绎出让人感动的乐曲。

同样的一首曲子,不同的孩子演奏出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把曲子弹的很完整,表现的也很到位,但是有些孩子在长时间的练习中也很难把曲子演绎的很完整,这就是每个孩子的乐感程度不一样,直接影响了整首曲子的质量。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困惑,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缺乏对学习钢琴的兴趣,逐渐演变成被家长逼迫着练琴的地步,也就渐渐失去了对音乐的热爱。如果孩子具备了良好的乐感,那么,他们就能在练琴的过程中体会到音乐的美好,逐步的理解作者的用意,体会到乐曲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就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技巧,等到熟练以后,就能演绎出质量很高的作品。

培养儿童的乐感不仅仅是每个老师的责任,家长环境,学校都将会影响孩子们乐感的培养。其实父母的遗传,胎教的影响是对孩子先天性乐感培养的关键之一。如果家庭、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很好的音乐环境,那么孩子的乐感会比普通孩子高出很多。当然,乐感也可以是后天培养的,在学校里,“美育”教育也是很重要的课程。儿童音乐早期的教育最重要的并不是技巧,而是乐感的培养和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因此,音乐欣赏课也是培养儿童乐感的一个有效途径。在音乐欣赏课中,孩子们能够听到各种各样的不同内型、不同风格、不同曲风的乐曲。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听到的音乐手舞足蹈,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从心里学的角度来说,也可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主动性,打破老师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儿童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和老师教学过程中,乐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加强儿童乐感的培养,才能让他们更好的理解作品内涵、风格与特点,才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更好、更熟练的技巧演绎出更加动人、更有韵味的作品。这样,才能在钢琴学习中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钢琴乐曲的分类

音乐不同于其他艺术,它是通过听觉向人们传达情感,人们可以通过耳朵聆听和感受音乐带来的魅力。所以音乐它也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音乐用它独特的韵味去感染每一位听众。因此音乐带给人们许多不同的情感和情绪,它极具生命力。在钢琴乐曲中,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类型的乐曲。比如:圆舞曲、协奏曲、奏鸣曲、赋格、浪漫曲、狂想曲、小夜曲、幻想曲等等,每首乐曲的情绪也是多样化的,如:抒情地、欢乐地、活泼地、悲伤地、优雅地等等。当然,每一首乐曲都有它自己本身的情绪特点和风格,不同的作曲者创作出来的乐曲带给人们的感受不一样,中国的乐曲与外国的乐曲也是有区别的。不同的作曲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作品风格也就不同。例如:中国著名的作曲家贺绿汀先生创作的《牧童短笛》就是一首欢快的乐曲,描绘了一幅小牧童坐在牛背上吹笛子的画面,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清澈、干净、明亮的音色带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同时,这首作品还获得了齐尔品举办的“征集中国风味钢琴曲”的一等奖。还有抒情的钢琴曲《虫儿飞》描绘了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满天的萤火虫飞舞的画面,带给人们一种清新、柔美的感觉。我们再来看看外国的作品,19世纪波兰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肖邦,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乐曲,形式多种多样,如:谐谑曲、叙事曲、奏鸣曲、协奏曲、圆舞曲,以及二十一首描写不同大自然夜景的“夜曲”,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欢,因此他也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从小被称为“神童”的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也是欧洲音乐史上一座丰碑。他的一首《土耳其进行曲》轻快活泼,富于节奏感,具有浓郁的土耳其风格。孩子们对这种节奏感明确的乐曲也会有很浓的兴趣,这首作品是莫扎特于1778年在法国巴黎创作的,他是模仿了土耳其军队音乐的雄伟、大气和明朗的特点,乐曲流畅又动听,很容易被人们记住它的主旋律,所以有很多孩子都拿这首作品来参加比赛。像这种具有轻快活泼、节奏鲜明的乐曲也经常会出现在贝多芬的作品里。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也是古典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著名的代表作《欢乐颂》也是一首轻快活泼、节奏感鲜明的作品,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很适合儿童演奏。他的《月光奏鸣曲》献给她一生最爱的女人,他忍着病痛仍旧创作出了《英雄交响曲》,这些都是他最痛苦的时候创作的。情绪比较低沉的作品,不太适合年龄低段的儿童演奏,因为他们很难把握那种痛苦的情感,孩子们的思想是很单纯,很快乐的。贝多芬出身贫寒,经历了坎坷的一生,所以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悲壮的,为命运的不公平而奋斗的,鼓舞人民自由的那种情怀。其中还有一首知名度很高的乐曲《致爱丽丝》,这首乐曲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展现出了少女那种单纯、天真可爱的性格。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的作曲家创作出来的乐曲风格迥异,人们丰富多彩的思想赋予了钢琴乐曲的千姿百态,所以,要掌握好一首作品的风格、特点、情绪是要具备良好的乐感才能展示出乐曲的魅力。对于儿童来说,要让他们了解乐曲的不同风格,体会到不同风格的乐曲该如何演绎,是为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乐感做铺垫。把握好了一首曲子的风格特点也是学习钢琴起码的必经阶段,是钢琴演奏的重要条件。演奏者能够正确的表现出作品的内容情感,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三、儿童如何掌握不同情绪乐曲表现的方法

音乐的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乐曲中的情绪、形象等都是决定音乐风貌的总体因素。音乐的特点就在于音乐的本质,它决定了我们需要如何运用技巧去演奏,运用怎样的方法,怎样的手法,怎样的情感去演奏一首乐曲,因此,我们要让儿童了解不同情绪的乐曲应该如何去演绎,把握住乐曲里面的精髓。现在很多的学生在演奏乐曲的时候,领悟不到作者的用意,体会不到乐曲的特性,所以往往把节奏感强、轻快的、活泼的乐曲弹成了抒情、柔美的乐曲,把独具一格的、具有民族风格的乐曲弹成了进行曲或者奏鸣曲,这就让他们逐渐失去了对音乐本身情感的向往,慢慢对学习钢琴失去了兴趣,造成乐感的逐步下降。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音乐就像人的感情一样丰富、细腻、敏感,我们需要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对此,我们要让孩子们明白不同情绪的乐曲应该如何去演绎。

(一)激情性的乐曲

激情类型的乐曲给人一种振奋的精神,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尤其是乐曲的高潮部分往往被人们所熟记,展现除了音乐的磅礴气势和雄伟壮观。比如我们熟悉的乐曲《一二三四歌》,就是一首鼓舞士兵振奋的乐曲,这首乐曲反映了士兵在部队生活的一首歌曲,是一首四四拍的进行曲风格的乐曲,情绪高亢、激昂。表现了士兵们对祖国的赞美与热爱,以及他们刚正、率真、不畏强权的高贵品格。整首乐曲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有吸引力,有感染力。儿童在演奏这首乐曲的时候就要先了解它的背景,明白乐曲要表达的情感,第一乐段采用了铿锵有力的节奏以及简单的旋律,在演奏的时候,手臂带动手背再传到手指,下键的时候轻快而又力量,表现出士兵们勇敢、坚定的品格。当弹到第二乐段的时候情绪发生了变化,变得活泼、豪迈了,所以在弹的时候孩子的情绪也要发生变化。当孩子对乐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之后,也可以让他们试着哼唱一下,这样,不仅能够加深他们对乐曲的熟悉程度,更能表现出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增强他们的乐感。

(二)活泼性的乐曲

活泼性的乐曲大多数属于比较跳跃,节奏规整、鲜明,速度比较快的乐曲,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乐曲类型。乐曲往往表达的是快乐无瑕,充满活力的情绪,这也符合了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天真快乐,他们的情感在这个年龄阶段也是最敏感的时期,所以最容易接受这类型的乐曲。儿童在演奏这种类型的乐曲时,要掌握它的基本特点,轻快活泼、节奏鲜明。比如我们熟悉的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先生创作的《欢乐颂》,《欢乐颂》又称之为《快乐颂》,是一首欢乐而又气势磅礴的乐曲,因为它表达了贝多芬在那个时期对平等生活,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是一首四四拍的乐曲,节奏感鲜明,孩子在演奏的时候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贝多芬的个人情感来演绎,增强他们的乐感表现能力。

(三)抒情性的乐曲

抒情性的乐曲都具有歌唱性的特点。速度比较缓慢,旋律比较优美、柔和,给人一种清新舒服的感觉。它既可以是宁静优雅的,也可以是简单纯朴的,也可以是悲伤忧愁的。所以孩子们在演奏这种类型的乐曲的时候要抓住它歌唱性的特点,边弹的时候可以边哼唱旋律,也就不会至于有的孩子在弹奏的时候打瞌睡,毫无乐感,毫无兴趣。例如:《卡农》这首乐曲抒情优美,旋律简单感情丰富,宁静优雅而又带点悲伤的情感,它的声部旋律交错进行,感情自然流露出来,给人一大自然清新的感觉,让人充满了无线的遐想。孩子们在弹奏的时候会随着旋律的柔美体会到乐曲带来的艺术魅力,旋律就像是我们语文中的疑问句一样,一问一答,相互交错,它用模仿的手法依次进入不同的声部。旋律之间相互交织,相互缠绵,就像是两个很好的玩伴一样缠绵在一起。

四、结语

音乐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能够入住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能够感知人类的内心世界。因为每个孩子的乐感程度不同,音乐欣赏的能力也不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态度,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从不同乐曲的情绪表现手法来引导孩子如何去演绎乐曲,多引导孩子让他们欣赏自己喜欢的乐曲,发挥孩子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的特点,用肢体去表现音乐,增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猜你喜欢

乐感钢琴教学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跳跃的黑白键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