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位夹脊电针疗法治疗间盘源性腹股沟痛疗效探讨

2016-02-04王晓伟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康复病房辽宁本溪117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18期
关键词:下位夹脊腹股沟

王晓伟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康复病房 (辽宁 本溪 117000)

下位夹脊电针疗法治疗间盘源性腹股沟痛疗效探讨

王晓伟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康复病房 (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探究分析下位夹脊电针疗法治疗间盘源性腹股沟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间盘源性腹股沟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的对照组(50例)与采用下位夹脊电针疗法治疗的观察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下位夹脊电针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治愈32例,占64%,显效15例,占30%,总有效47例,占94%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20例,占40%,显效15例,占30%,总有效35例,占70%,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下位夹脊电针疗法治疗间盘源性腹股沟痛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松解粘连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痉挛的现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疗效确切。

下位夹脊电针疗法 治疗 间盘源性腹股沟痛 疗效

间盘源性腹股沟痛是临床常见腰腹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几率,导致患者的出现腰腿疼痛和麻木、刺痛或是钝痛的情况,使得患者出现活动不利的情况,影响患者的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针对间盘源性腹股沟痛,可以采用常规针灸的保守治疗方式,但是常规针刺治疗的效果不够理想,为此,本次研究采用下位夹脊电针疗法治疗的间盘源性腹股沟痛,为了明确其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间盘源性腹股沟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的对照组(50例)与采用下位夹脊电针疗法治疗的观察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间盘源性腹股沟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的对照组(50例)与采用下位夹脊电针疗法治疗的观察组(5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20~72岁,平均(42.31±3.48)岁,病程1个月~20年,平均病程(4.36±1.01)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3.01±3.36)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病程(4.25±1.21)年。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为腹股沟疼痛,且在年龄、性别和症状等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1]。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的间盘源性腹股沟痛临床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②患者年龄符合20~75岁。③患者无严重的精神疾病和重度感染。④患者本人同意,并签署同意书,且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排除标准:①患者不符合间盘源性腹股沟痛的诊断标准的其他疼痛者。②病情较重,不能采用保守治疗。③患者具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或是重度感染。④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⑤患者本人不同意参加本次研究,且不能积极配合治疗[2]。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对患者进行治疗,常规针刺治疗需要合理展开取穴,本次研究主要取腰、夹脊穴、肾俞冲门和环跳等穴位,常规消毒,按照所取的穴位对患者的展开施针,运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次治疗预留针的时间为0.5h,并采用隔天施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并连续施针10次。

观察组采用下位夹脊电针疗法,同样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展开取穴,以患者的病变椎体为取穴的中心,在其周边取3组夹脊穴。按照所取的夹脊穴的展开对患者的治疗,选取适宜是电针仪器。按照电针的基础操作需求,合理的展开下位夹脊电针疗法,需要保障三组导线能够有效的交叉连接,并避免负极在同侧出现的情况出现,保障治疗效果,在实际的电针应用过程中,采用疏波,患者的肌肉能够得到充分活动,进一步推动患者的间盘复位,从而有效减少对脊神经根的影响。在采用下位夹脊电针疗法治疗时,需要重视患者的耐受度,并将电针持续的作用所取的穴位,0.5h/次,1次/d,连续治疗10d[3]。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治愈:患者的临床效果全部消失,间盘源性腹股沟疼痛消失,且活动自由,没有僵硬和酸痛的情况;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仍旧有部分部位需要进一步治疗;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且存在加重的趋势。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利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和%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说明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下位夹脊电针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治愈32例,占64%,显效15例,占30%,无效3例,占6%,总有效47例,占94%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20例,占40%,显效15例,占30%,无效15例,占30%,总有效35例,占70%,差异显著(P<0.05)。

3.结论

间盘源性腹股沟痛是临床常见腰腹疾病,主要的是由于患者的椎间盘出现脱位,使得患者的脊髓和脊神经根受到压迫,制约患者的行动和生活。间盘源性腹股沟痛患者会出现疼痛、痉挛和的关节异常的情况。针对间盘源性腹股沟痛治疗,可以采用常规保守治疗的方式,采用针刺治疗,合理的对患者的脊神经根区域的穴位进行针刺,达到痛经活络、活血化瘀和缓解疼痛。但是,采用常规针刺保守治疗的效果不够理想。采用下位夹脊电针疗法治疗间盘源性腹股沟痛,可以对夹脊穴周边的脊神经进行刺激,并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并促使患者的肌肉能够的富有节奏的跳动,并对其进行牵引,促使患者的椎间盘复位,进一步减少对脊髓或脊神经根的压迫,推动患者的康复。本次研究采用下位夹脊电针治疗间盘源性腹股沟痛,得到采用下位夹脊电针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治愈32例,占64%,显效15例,占30%,无效3例,占6%,总有效47例,占94%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20例,占40%,显效15例,占30%,无效15例,占30%,总有效35例,占70%,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采用下位夹脊电针疗法治疗间盘源性腹股沟痛的效果有效,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疼痛和痉挛的情况,并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疼痛,并且通过下位夹脊电针疗法,可以有效的刺激患者的肌肉,达到松解粘连和缓解疼痛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实践[4]。

[1] 许榕榕. 火针腰夹脊穴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

[2] 邹璟. 夹脊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其对退变腰椎间盘MMP-13表达的影响[D].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

[3] 陈泽林. 正骨推拿结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 现代医院, 2013,13(1):33-34.

[4] 谢晓焜, 邱晓虎, 谢建荣. 推拿疗法联合超短波理疗与中药薰蒸治疗间盘源性腹股沟痛[J]. 中医正骨, 2013,25(7):73-74.

[5] 史良铭. 电针夹脊穴结合康复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1006-6586(2016)09-0093-02

R245-33

A

王晓伟,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针灸方向。

猜你喜欢

下位夹脊腹股沟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提高火力发电厂自动电压控制系统投入率的措施
发射机房监控系统之下位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案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围观党“下位”,吐槽帝“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