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编死了》解读当下电影译名的“规范”
2016-02-04徐溧遥
徐溧遥
从《主编死了》解读当下电影译名的“规范”
徐溧遥①
摘要:电影译名公认的标准先有《世界电影》,后有迷影网(cinephilia),但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失范的状况。文章结合《主编死了》这本书的叙说,对中国电影译名来源进行了梳理,分析新媒体如何对中国电影的译名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如何看待电影译名的规范标准,是电影学界目前需要讨论的一个现实课题。
关键词:新媒体;电影译名;规范;《世界电影》;迷影网
本文的缘起,是因为“法国电影沙龙”前段时间所遭遇的一段有关法国导演德帕拉欣(Arnaud Desplechin)*《当代电影》2003年第3期翻译为阿尔诺·德帕拉欣。译名的小插曲,几位电影界知名研究人员就电影译名展开了讨论,认为专业研究还是得有个规范,譬如大陆尽量用大陆译名,但可以在注释里标注港台译名,否则会在资料查询中形成大量遗漏。还有研究人员表示,以前可以《世界电影》杂志为准,后来以cinephilia网站为准,“现在是完全乱套了,微信公共号无法构成共识”。是的,完全乱套了的,不仅仅是微信公共号,更是在新媒体语境下电影译名*电影译名可以指影片片名、电影人名等。有关片名翻译的内容,本文不展开专门的讨论,而主要集中于大概念的电影译名。的规范来源。电影译名历来有港、台、大陆三个不同译名来源,随着互联网的兴盛,电影译名的来源变得尤为复杂,也就失了规范和标准,或者说,原来在传统媒体所培育和遵守的规范随着互联网的盛行,失了可行的环境和氛围。
所谓规范,是指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参见《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修订第3版,第474页。最早把规范这一概念应用于翻译领域的捷克翻译家吉瑞· 利维(Jiri Levy),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翻译活动的特点就在于“它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作出决策的过程(a decision making process)”。后来,以色列翻译家图里(Gideon Toury)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活动是受到社会文化规范限制的活动, 目的语的社会、文化特点使翻译作品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同样适用于解释新中国以来我国的电影译名的变化。在新中国成立伊始,中苏关系发展良好,中央电影局采取过的一项对中国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起到深远影响的战略措施,即大量翻译苏联的电影理论和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这种系列集中翻译为中国电影理论的规范翻译做了基础建设,很多通行的电影译名由此而来。那么,为什么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逐渐形成的电影译名规范会遭遇到重大的颠覆呢?
《主编死了——没有主编才是新媒体》这本书正是从工业化媒体[1](即传统媒体)起、兴、衰的历史角度,梳理了工业化媒体从无到有,从兴盛到衰退,最后到不得不让步给新媒体的信息权力变化的过程,主编这一角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可以说新媒体的出现是信息权利流向草根平民的必然结果。然而被沿用了一百多年的在工业化媒体制度下形成的规则和范例,是否还能够在新媒体语境下继续有效实施?因新媒体给予的自由所带来的无序和混乱,是该书作者陈序所担忧的,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尽管前景未必那么悲观。
一
说起中国电影翻译的“洋务派”,很多年轻电影学人未必清楚其中的历史;但如果提及邵牧君、郑雪来、罗慧生、富澜、冯志刚、周传基等等前辈,多数人都不会觉得陌生,他们和后来的一批通晓外语的年轻人组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专事电影理论工作的队伍,以翻译、编辑外国电影理论为起点,以《电影艺术译丛》*《电影艺术译丛》从1981年第4期开始更名为《世界电影》。为园地,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比较严密、系统、有计划地追踪国际电影思潮,结合国内创作动向,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料和电影信息,诸如早期的戏剧电影理论、先锋派电影理论、蒙太奇理论,以及对当年震撼国际影坛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等电影流派都有所涉及,而且“原汤原汁,严肃认真”。在这些译著中,有当年刚刚兴起的纪实美学,有巴赞、克拉考尔的论著,有鲁道夫·爱因汉姆的《电影作为艺术》,有贝拉·巴拉兹的《电影美学》,有欧纳斯特·林格伦的《论电影艺术》,有约翰·霍华德·劳逊的《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有雷纳·克莱尔的《电影随想录》,有岩崎昶的《电影理论》等,均为全文翻译,并在电影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由于当时的国际关系向苏联一边倒的情况,编研室大量招收俄语人才,“……前苏联的电影理论著作, 译介的数量更为惊人。《爱森斯坦论文选集》、《普多夫金论文选集》、《杜甫仁科论文选集》,其它苏联著名的电影艺术家,如格拉西莫失、尤特凯维奇、吉甘等,也都有专集,还有有学术价值的专著如多宾的《电影艺术诗学》等。此外大量有关电影剧作、电影导演、电影表演、电影摄影及电影技术方面的专著文集,喜剧片、惊险片等类型片探讨以及艺术家评传等方面的书籍,难以备载。”[2]在上世纪50年代,电影艺术还比较年轻,又是舶来品,即便当时有文化教养的国人也有可能完全不知道谁是格里菲斯、爱森斯坦或者不懂蒙太奇,更不懂什么叫淡入和淡出,而“从事电影理论翻译对人员的文化素质要求相当高,除了较熟练地掌握中外文,还要求较高的电影专业知识和一定的人文学科素养。……电影理论翻译需要特殊的专业训练。”[2](31)因此,能有机会进行电影理论翻译的人必定是人文素质高和外语条件非常好的人,并且大多精通俄语,当然也吸收部分精通其他西方语言的人才。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在中国电影艺术家和从事电影研究、电影教学的人中,能直接阅读外文的很少。80年代以后,“洋务派”多年来埋头苦干的翻译实践,积累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中国电影界能很快地与国际影坛对话。在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上述这批中青年电影理论工作者成为中国电影理论界的一支生力军,他们的大量译介得到传播和推广。停刊十多年的《电影艺术译丛》改名为《世界电影》重新出版,销售量在全国文艺理论刊物中高居榜首,成为最权威的外国电影理论杂志之一,文章开始提及的电影译名“以前参考的是《世界电影》”的说法也正源于此。
二
从1994年4月20日中科院的一条64K国际专线全功能连接国际互联网开始,新媒体就像是从潘多拉魔盒里飞出来的妖怪,以指数增长的方式,最先冲击了工业化媒体即传统媒体,及其“主编”这种代表性角色。1999年3月,天涯社区在海南创办,1999年12月被电脑报认定为中国“最有人情味社区”;2004年3月,被互联网实验室认定为综合社区类网站,成为中国大陆地区唯一上榜的全球500强网站之一。*百度网,天涯社区词条: http://baike.baidu.com/view/5437.htm.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让个人实现表达权利的能力不再受到以主编为代表的工业化媒体的制约,个人的内容制品从生产到消费也不用经过工业化制作的流程和环节。[1](19)网络文化流行起来,不少电影爱好者开始在网上寻找发言的途径。有资料可寻的是2011年由一批香港电影爱好者结集出版的《香港制造一梦十年》[3]。这批香港电影爱好者从2001年前后就先后进入当时流行的网络论坛,寻求同好,并在以后长达五六年的时间里,以论坛“香港制造”为大本营,对香港电影进行了普及和传播。这是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特殊的电影传播群体。
2005年3月6日,中国最大与最权威的电影分享与评论社区网——豆瓣网创立。该网站以书影音起家,提供关于书籍、电影、音乐等作品的信息,还提供书影音推荐、线下同城活动、小组话题交流等多种服务功能,它更像一个集品味系统(读书、电影、音乐)、表达系统(我读、我看、我听)和交流系统(同城、小组、友邻)于一体的创新网络服务。*参见百度网,豆瓣词条。豆瓣电影收录了百万条影片和影人的资料,有二千五百多家电影院加盟,更汇聚了数千万热爱电影的人。
2005年4月初,一个以电影为主题的群体博客Moviegoer建立,这是一个以一批相对固定的电影爱好者为作者的群体博客,要求作者们首先是一名电影爱好者,其次还必须在电影艺术及科学的某一方面具有比较专精的知识储备;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即要求作者们也应该是热衷分享、观念开放、乐于探讨互联网传播精神的代表人物。*Moviegoer众作者名单: magasa:创建者/作者,电影艺术与科学研究者; 大旗虎皮:创建者/作者,电影理论和迷影文化研究者,电影教学从业者,电影艺术与科学爱好者; 本南丹蒂:作者,电影修复和意识形态电影研究者,电影保护从业者,电影艺术与科学爱好者; 大奇特:作者,好莱坞电影研究者,电影放映从业者,电影艺术爱好者; 范·克里夫大尉:作者,电影特技及视觉效果、科幻电影及日本动漫电影研究者,电影艺术与科学爱好者; 风间隼:作者,香港电影、宗教及民俗学研究者,动作电影及电影艺术爱好者;汽车大师:作者,“巨蟒”系列、喜剧电影及电影介质(影碟、流媒体)研究者,电影艺术与科学爱好者;等等。引自豆瓣网,https://site.douban.com/106928/room/25227/由此,网站的专业特性骤显。
2006年12月28日,一个独立的、专门以电影知识为核心的百科知识站点中文维基百科正式开放,这是一个致力于电影知识传播的公益、非商业的电影网站。2007年9月,网站正式升级,更名为“中文电影百科”。截至2013年已有3,385条与电影有关的中文条目,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注册作者五百余人。*百度网,中文电影百科词条。
2010年1月1日,迷影网创办,即文章开始提到的Cinephilia。这是一个由民间发起的电影文化分享网站,多年来依靠遍布全球的影评人、文化学者、媒体人,以及电影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与无私分享,业已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华语电影媒体之一,并且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获得了官方的认可。*详见网址:http://cinephilia.net迷影网参与报道国内外各类电影节三十来个,已连续多年参与戛纳、威尼斯、柏林三大国际电影节。
2013年,迷影网与“中文电影百科”开展合作,出版发行了第一期电子杂志《迷影学刊》,是网站在学术上进行文化推广的尝试。2013年9月,《虹膜》电子杂志推出创刊号,编辑和作者团队成员有创办Moviegoer的电影爱好者,也有后来加入的年轻电影专业人士。
总之,由电影爱好者们+少数电影专业人士发起创建的这些电影传播的新媒体机构,在互联网上经历了社区网、博客、专业网站、微博、微信、电子期刊等多种形式,有着自己的读者群和发展脉络,并在电影学专业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们是对中国传统电影评介媒体的一大补充,也从根本上削弱了传统电影评介媒体在电影界的影响力。经过近二十年的变迁,尽管经历的新媒体的样式交替变更颇多,但是这些人依然在坚守,并逐步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用他们的见解和品味吸引了众多电影爱好者和电影专业人士,并获得了业界的认可,或者说,他们使传统电影业界不得不认可。
如上所述,正因为迷影网获得了世界各大电影节的官方认可,它的编辑团队往往是将外国影片中的有关内容翻译成中文的较早的人群,因此很多电影译名在国内的流传也从这个网站开始。
三
关于对国外电影的译名,国内世界电影编研室一直以来所培育和遵循的规范,依托《世界电影》杂志而成为国内电影研究人员所参照的外国电影译名规范标准的主要来源。上世纪50年代,国内当时对外国电影的评价,在语言方面自然以俄语为主,译介标准也以苏联电影理论为重点,辅以其他西方国家的电影理论。从那时到八九十年代,电影翻译界的话语体系从依托以俄语为主的苏联电影理论逐渐过度到好莱坞/英语类电影理论,这也是中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发展使然。
20世纪90年代以后,网络指数型发展的进程,一方面削弱了中国传统电影评介媒体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建构了网络话语新体系;不少爱好自由的和新潮的电影研究人员开始使用网络尤其是被世界各大电影节官方认可的迷影网上的电影译名。但是,新媒体的进程并没有就此打住,推陈出新且越演越烈的多种传播样式,把现有的和更多的电影爱好者吸引到这一行列中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他们既是信息的受众,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传统媒体的主编不再是制定规则和范例的人,不再是信息选择的专业代理人。[1](201)原本占据主流地位的传统电影评价媒体,此时逐渐萎缩成众多电影类新媒体中的一小部份,在电影译名的使用中不得不向电影专业新媒体妥协。即便存在着不妥协的,也因为号召力、影响力都不如前者,影响甚微。混乱无序的微信公众号更是由多个个体组成,各说各的话,各行各的主张,互为标准。如寻找比较典型的标准,反而成了“网上怎么说”?
那么,这个“网上怎么说”又是谁在说呢?还是以“德帕拉欣”译名为例。
法国电影导演Arnaud Desplechi有被翻译为阿尔诺·德普莱欣的,也有被翻译为阿尔诺·德普勒钦的,虽有差别,但实质差别不大。但在最近这次有关该导演的活动中,主办方出于易于宣传考虑,“用网上通用的比较好”的“阿诺·德斯普里钦”的译名。寻根溯源,这个译名来源于百度百科的词条。本来研究人员以为,德帕拉欣在中国虽有一些知名度,但还是知之者少,这一次本是强化法文来源译名传播的机会,却没想到百度的影响力更为强悍,因为它是创立于2000年1月的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
显然,传统媒体败给了电影评价传播的新媒体,而电影评价传播的新媒体最终还是没有百度的影响深远。但是若哪位有心人如果注册上百度网之后,进入百度词条“阿诺·德斯普里钦”进行编辑,或许就能轻而易举地将“阿诺·德斯普里钦”改为专业人士经常用的“阿尔诺·德帕拉欣”。
在豆瓣网上曾经有一则消息如下:
如果我英文很好,我当然可以看懂这个,这个还有这个。
也可以参考这个。
但是我只想看中文,同时,我也希望它的知识含量不少于英文的。
我决定试一试把英文的资料翻译成中文,让更多的中文读者看到《日落大道》台前幕后的种种故事。
如果我的翻译有问题,也没有关系,因为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编辑的网站,有人发现我说错了,一定会帮我改回来的。[4]
这段2011年的留言,5年后的读者不关注《日落大道》的词条是否得以完善,而是它让人感到暗合了《主编死了——没有主编才是新媒体》的书名,“年轻一代从看似混乱的、泥沙俱下的互联网信息中接近真相的能力是一种新的认知能力。这如同他们下载使用一款软件不会苛求完美,因为他们知道这只是1.0版本,还会有1.1,1.2,2.0……”[1](206)*维尔托夫因为创作了《关于列宁的三支歌》等记录电影,被认为“使苏联的新闻电影”成为“充满热情的形象化政论”。出自尤列涅夫:《苏联电影艺术在高涨中》,载苏联科学院艺术史研究所编《苏联电影史纲》(第一卷),龚逸霄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年9月版,第110页。
在新媒体这个没有主编掌握内容和质量的汪洋里,信息来源众多,我们已经不需要给某位外国导演冠以固定的译名,大多数人说的必定是同一个人,真实的名称即便沉底、淹没也没关系,会在某一天某个时机再次浮现。当下的电影译名没有规范,没有规范就是它的规范。在新媒体面前,电影译名的规范只是茫茫大海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案例,该译名毕竟还有原文可供参考,还有内容会把人名与具体事情对接,再不济,还可以利用web2.0的特性,做一个临时的编辑,将词条修改得更合乎专业要求。然而,对于新媒体带来的颠覆力量,在传统工业化媒体中劳作的你、我、我们,是否做好了应对的心理准备?
参考文献:
[1]陈序.主编死了——没有主编才是新媒体[M].北京: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4:16.
[2]罗艺军.中国电影理伦与“洋务派”[J].电影艺术,1995(3):29.
[3]魏君子,苹果猪.香港制造一梦十年[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4]难以置信,我们的《日落大道》条目是空的[EB/OL].https://site.douban.com/106878/widget/notes/368883/note/156872020/2011-06-18.
〔责任编辑:冯溪屏〕
作者简介:徐溧遥,女,副编审,硕士。(中国电影资料馆 《当代电影》杂志社,北京,100082)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552(2016)03-0089-05
①徐溧遥即徐辉的笔名。徐辉系中国电影资料馆副编审,曾任《当代电影》杂志副主编,现任《当代电影》杂志社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