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国内外北极报道的极地传播探索

2016-07-15薛诗怡余敬中

未来传播 2016年3期
关键词:探索研究

薛诗怡 余敬中



基于国内外北极报道的极地传播探索

薛诗怡余敬中

摘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北极问题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议题,越来越多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但通过查阅并梳理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与北极、极地传播相关的论文资料,发现极地传播仍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文章回顾中国和北极的历史渊源,分析了全球对北极地区的传播态势,梳理了近十年国内外北极相关报道,总结了近些年来国内对北极的科考实践成果和中国对北极地区的传播现状,并结合亲身经历提出极地传播概念,对中国极地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北极报道;极地传播;探索研究

余敬中,男,新闻学硕士。(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北京,100020)

一、引言

(一)极地传播概念及理论依据

极地传播在中国还是一个新概念,关于其理论与现状的文献非常罕见。以北极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查阅到11052 篇,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查到20 篇,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查阅到241 篇涉及北极的选题,在超星图书数据库里查阅到了关于北极的图书77 部,但几乎都是北极生态环境、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国际关系与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至今没有搜到有关北极传播的相关学术论文与著述。用百度学术搜索引擎查阅极地报道搜索到了相关的3 篇文章,分别是《极地报道的魅力》《雪龙号纪实》《中国极地科普的教育与实践——结合国际极地年中国科普活动》,而查阅了相关的英文期刊只在IEEEXplore 里查到一篇题为Research on Chinese Polar Knowledge Repository and its Infrastructure(《中国北极知识库和其框架研究》)的文章,[1]这篇文章分析了建立中国南北极极地考察数据库的构想,这个选题是受维基百科启发,数据库将为研究者提供中国南北极科考的相关信息,而其余的论文都是在自然科学刊物上发表的专业性论文。《极地研究》是集中反映南北极多学科考察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而有关极地传播的相关文章也极为罕见。

在国外学术期刊搜索到极地传播比较相近的一个概念“气候传播”,这是由国内第一个启动气候传播项目的学者郑保卫提出的,其定义为:气候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现象,是将气候变化信息及其相关科学知识为社会与公众所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公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解决为目标的社会传播活动。[2]这一观点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并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由于没有查到极地传播相关的定义,笔者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极地的定义是指地球的南北两端,即地球的南北极;通常是指在纬度66.3°以上的常年白雪覆盖的地区。地球上除了南北两极,还有终年都有积雪和冻土覆盖的青藏高原。极地传播涉及到了很多专业领域,从极地传播遵循传播的基本规律出发,在此提出如下极地传播的概念:极地传播是关注地球南北两极以及第三极——青藏高原的气候、人文、生态、治理、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并以生动、客观纪实的方式,向社会传播极地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知识、动态与发展趋势,让公众更多了解这三个极地“冰冻圈”,实现极地和世界互动的传播模式。

极地传播和气候传播的相似之处是都关注气候变化带来的全球性影响,并通过极地知识的传播和新闻的客观纪录来呼吁政府更多关注极地和气候的关联。但极地传播的内涵更加丰富,远远超越了气候传播内容。相比南极和青藏高原,北极地区问题更加复杂,包括冰川、大气、航道、生物圈、政治经济博弈以及原住民文化。在这三个地区中,北极是居住人口最多,地缘政治最为复杂的一个区域。

本文将以北极报道为例分析国内外媒体对北极的报道和传播模式。

(二)极地与中国的关联

在很多中国人眼里,北极和南极与现实社会生活并没有什么关系,而事实表明,极地和中国是相互影响,息息相关的。由于北极气候变化导致中低纬度极端天气频发,已经威胁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3]例如2007 年北极海冰融化程度创纪录,紧接着2008年春节期间中国发生了严重的冰雪灾害,再次证明了北极的气候变化与中国气候状况有着密切关联。

南极海冰波动与中国夏季天气有关。南极地区海温、海冰等大气环境特征异常,通过赤道维向环流异常,在西北太平洋自南向北激发了一串“大圆形”或“东西向”涡列,影响到中国地区的气候。[4]而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它的生态和气候变化影响着中国各个地区。相比北极和南极,目前国内对青藏高原的研究更为全面。中国极地科学考察起步较晚,1980年1月,中国首次派科学家赴澳大利亚设在南极的凯西站进行科学考察,从而揭开了中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序幕。

二、北极报道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

(一)北极历史文明概述

和地球上其他文明不同,北极的文明充满了很多奇幻色彩,甚至有历史学家曾质疑:“北极有文明吗?”北极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也许只能留下星星点点的痕迹,但每一种文明都值得被记载和传承。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的科考队队长李栓科认为,古人类最早在北极活动的年代为2.5至3万年前。[5]由此推测,约3万年前,蒙古利亚人种的一支——印第安人的祖先,由于受欧亚大陆冰盖扩张的逼迫,迁徙到无冰的阿拉斯加和育空山地区。这个古老的文明在人类进入20 世纪以后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因为从18 世纪开始,欧洲人进入北极地区带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商品文化,同时也带去了疾病和烧杀抢掠,譬如使爱斯基摩人濒临灭亡。[5](52)因纽特人伊丽莎白·平森写了一部《阿拉斯加的女儿——一个因纽特人20 世纪早期的回忆录》,里面就记载了她生长的白令海峡旁的一个小村庄的变迁。弗拉哈迪于1922 年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也展现了因纽特人的传统生活方式的变化。

(二)北极报道背景分析

从16世纪初到20世纪初,人类发现北极用了400年的时间。随着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在北极地区也逐渐增加,北极的生态圈面临巨大挑战。2013年5月,中国、印度、日本、新加坡和韩国加入了北极理事会,成为正式观察员国。中国国内对北极问题的报道和研究也逐步增加,近几年来,北极地区气候带来的全球性影响已经成为了公众及学术界关注的议题。随着北冰洋冰层融化加速,北极航运、资源、旅游等方面的问题也随之凸显。每年一度的北极前沿论坛作为一个连接政策和科学的桥梁,让其有关的政策和科学研究有了更多互动的可能性,让科学家走出研究文本,为北极政策的制定出谋划策。北极前沿论坛主席奥弗雷法伊特认为,举办北极前沿论坛就是想把科学带进商业和政策制定领域,为来自不同领域的对北极感兴趣的机构和个人提供交流与传播平台。

从2005 年开始,北极前沿论坛关注的议题有:在北极居住的少数民族社会生活;北极面临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兴起;高北地区能源开发潜能以及如何被世界利用;北极地缘政治;北极能源利用和气候变化的关系等。从这些议题可以看出北极受到世界关注的侧重点。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9月初参加了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举行的“全球北极领导者”会议,呼吁全球关注北极问题。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13年9月27日发布的最新报告称,人类影响“极其可能”是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可能性在95%以上。北冰洋温度升高值是全球的2倍,即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升高2 度,那北极会升高4度。有数据统计,从1880年到2012年,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0.85℃,其中0.5℃的上升就是发生在最近的40年中。[3](1075-1076)北极这样的放大效应使得北极气温变暖的速度已经超过了整个生态系统适应的速度,而海平面的上涨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该地区,世界在海岸城市生活的上亿人的家园都会因为海平面上涨而变成一片汪洋,他们生活受影响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格陵兰和冰盖的融化程度。北极的冻土也在慢慢消融,冻土层一般发生在常年平均温度在零度以下的地区,在北极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持续的冻土地带,只有表面50厘米的冻土会在夏天时融化。[6]冻土层的融化对生活在北极地区的人们影响很大:人们在冻土带上修建的公路会变成泥路,房屋也会有倒塌的危险,而融化的冻土会释放出甲烷,加速全球变暖。当今北极气候的急剧变化已从多个方面增添了人们出行和狩猎的难度。因此,北极圈居民的生活已不能完全依靠时代传承的传统知识和经验,工业化的扩张在逐渐破坏当地的传统文化。

世界影响着北极,美国沙漠研究所水文学家Joe McConnell分析了北极冰心的煤炭物质分布,他发现1850—1910年期间,其煤炭排放物增加了7倍。挪威科学家Andreas Stohl发现北极空气中的煤炭颗粒发源于西部利亚和东欧的农作物焚烧物与森林火灾。在冬天,煤炭物质对于北极地区没有什么影响,但在春天或夏天,特别是在融雪的时候,这些黑色物质对北极的气候有着很强的影响。欧洲和俄罗斯是北极煤炭颗粒的主要来源。

以上的案例和研究数据都源于近几年北极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和前沿的极地年英文文献。北极8国和近北极国家的北极传播已经比较成熟,在北欧和近北极地区都有极地博物馆。

三、北极国内外报道现状分析

(一)近几年全球推出的北极纪录片

纪录片可以体现对北极问题的深度关注程度。在国外对北极的报道中,纪录片制作不像新闻报道追求快速和实效,纪录片拍摄需要精雕细琢,得有时间、资金的投入。以下列出的纪录片是近十年来世界各国北极纪录片的代表作品。

表1 近十年来世界各国重要北极纪录片统计

资料来源:根据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北极剧组资料、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百度百科等资料整理

可以看出,欧美国家对北极的拍摄都有先进的技术与雄厚的资金支持,其中BBC拍摄占很大比重。凭借着BBC自然历史制作实力以及充足的拍摄经费,剑桥大学斯考特极地研究所和BBC 团队一起合作出品了许多优秀的纪录片。在极地拍摄方面,斯考特极地研究中心也为BBC 团队提供智力支持,比如打磨脚本、提供拍摄线索等。双方的结合传播了北极国家或近北极国家围绕着气候变化带来的北极生态之变、资源的开采,原住民的身份认同的相关知识,同时对人文和自然景观等从不同角度做了深度地记录,并捕捉到很多北极变迁的震撼场景。其中也可以看出,虽然亚洲北半球的国家如韩国、新加坡、日本、中国与北极都有关联,但对北极的传播非常有限。

(二)中国的北极传播历史与现状

16 世纪,欧洲探索北极的驱动力是传说中的中国富饶美丽,当时的探险家们试图寻找通往中国的路。而中国当时对北方也充满着好奇和向往,康有为是有据可查的到过北极的中国第一人。1908年5月,康有为曾经到达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的那岌岛,并有诗注:“时5 月24 日。夜半十一时,泊舟登山,十二时至顶,如日正午。顶有亭,饮三边酒,视日稍低如幕,选即上升,实不夜也。光景奇绝。”直到2002年前后,中国科学家在中国北极考察站建设考察中,才得知中国是斯瓦尔巴德条约的成员国,这个发现成为中国建立北极站的法律根据。虽然中国和北极有着不浅的历史渊源,但中国是参与北极事务比较晚的国家。笔者收集和整理了近几年来中国与北极相关的活动和标志性事件。

表2 中国与北极相关的标志性事件和活动

资料来源:根据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北极剧组资料、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百度百科相关资料整理

中国对北极的传播仍处于一个起步阶段。笔者参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北极纪录片拍摄,于2014 年春天随摄制组一起去了北极。归来后,很多好奇的朋友都问了同样的问题,比如:爱斯基摩人是住在冰屋里吗? 出门要坐狗拉雪橇吗?你看见北极熊了吗?似乎公众心中北极的形象仍然停留在100 年前。可见中国公众对于北极的认知还是片面的,极地的形象也只能被少数去过极地的人勾勒出来。而在当下极地面临气候变化的挑战时,北极的原住民传统文化及生存方式也会相应变化吗?人们想像中的北极和真实的北极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国内主流官方媒体对北极地区电视新闻的呈现方式大多以极地会议或活动为背景,作新闻采访或直播连线这类碎片式的传播。

比较有深度的北极电视纪录片是地理中国在2013年播出的《北极探秘之旅》科教类纪录片,以及中央电视台和其他影视公司联合制作并在2012年播出的《环球同此凉热》,都让公众了解了气候变化对世界的影响。可这两者也并没有全方位深入报道北极的变化。近几年,中国主流媒体对北极关注度逐步提高,比如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在2015年播出了《薄冰之旅》,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在2016年播出了北极系列纪录片《北极,北极!》。

除了主流媒体对北极地区的关注日益增多,国内个体和商业机构对北极的传播也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

一是图书传播。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位梦华是首个在北极越冬的中国科学家,也编写了很多和极地相关的科普读物,比如《走向北极》《到地球顶端去:中国进军北极》。同时,笔者在超星图书数据库里查阅到有关北极的图书77 部,大多是北极科考报告、文学作品、气候、资源等方面的著述。

二是摄影传播。2008年与2013年,王建男曾两次进入格陵兰,先后访问了格陵兰的12个村落和生态区。2013 年4 月,他在地球最北部的永久定居点卡纳克(Qaanaaq)考察10天,深入记录了这个以狗拉雪橇为日常交通工具的村落正在加速消失的原生态渔猎方式。王建男于2013 年办了“生命北极”的个人摄影展。

三是机构传播。近几年去极地旅游的人数增加,旅行社在普及北极知识方面也起着积极影响,比如在春节期间推出去格陵兰的“极光游”,每年10月份会在加拿大举办“看北极熊之旅”,从旅游传播这个角度能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北极的独特风光。很多去过北极的人们也会通过社交媒体来分享北极的自然风光和游记。中国电影资料馆2015年推出了“极地光影:来自北方的故事”全国影展,号召人们用纪录片、电影、动画的形式展现以北极为主题的故事。

四是自媒体传播。如今随着旅游线路的完善,北极的大门也向世界打开。北极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世界。而北极独特的地理、传统文化也是吸引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每年的冬季狗拉雪橇比赛、北极马拉松、冰雪音乐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很多旅行者在去过北极以后都会在微博、微信或博客上分享旅行心得,这样也可以让更多的自媒体用户了解更多的北极信息。

(三)中国极地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1.中国极地传播面临的挑战

北极圈的人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防备,如何消除“圈内人”对“圈外人”的芥蒂,是全球面临的问题。虽然中国已经是北极理事会的正式观察员国,但中国问题专家雅各布森指出:中国尚未发布针对北极政策的官方文件,这很有可能表明该地区对于北京来说并不是外交重点。[7]

2010年7月,中国外交部网站发布了题为《中国对于北极合作的看法》的文章,但并未发布权威的北极战略,这引发了一些国家尤其是俄罗斯的怀疑态度,各种危言耸听的言论影响了中国对北极问题的公共舆论,也影响了其他国家对于中国北极政策的观察。[8]北极理事会2013年5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春季高官会上,与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高风提到了中国对北极的立场:“中国尊重北极国家在该地区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重视北极科学研究与环境保护,支持北极理事会的宗旨与目标。”[9]2015年10月,在第三届北极圈论坛大会上,外交部部长王毅、副部长张明分别表明了中国对北极的主张:“倡导保护和合理利用北极,尊重北极国家和北极土著人的权利,构建以合作,共赢为理念的合作框架。”[10]从加拿大蒙克全球事务学院的北极八国民意调查中可以看出,北极国家和民众并不希望其他国家卷入到北极事务中,诸如“北极是全人类”这类观点也一直争议不断,如何科学客观地解读和传播北极形象和问题也是学术界与媒体面临的重要任务。

在很多北极国际会议上,中国过去往往是一个“缺席”的参加者。但乐观的是,近年来随着中国采取了不断参与和开放的姿态,已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外部对中国北极活动的偏见,越来越多的北极国家对中国的参与持欢迎或至少是开放的态度。[11]所以,极地传播对中国加入北极事务和区域间的国际合作尤为重要,中国媒体如何做北极报道,以及如何向外界准确地传达自己的声音,仍然是学界和业界值得努力解决的问题。

2.如何进行极地传播的策略

(1)客观与多视角传播极地知识。虽然全球变暖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全球变暖对北极影响在科学界说法也是不一的,如何客观地传播极地知识,而不是凭借主观经验,这需要作多视角的探索。对北极气候变化趋势的预测有不同的声音,根据极地年2010年的相关资料,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球科学教授理查德·艾利认为,格陵兰岛摆脱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冰块,面临更严峻的未来。“未来十年内的某一时刻,我们可能越过或置身高于格陵兰赖以生存气温的临界点。”艾利告诉国会情况通报会,上升气温在2至7摄氏度范围内,就将意味着格陵兰冰盖的消亡。而与此持不同观点的是在NASA 工作的一位科学家Eric Rignot,他发表了一篇有标志性的论文,他的团队认真分析了格陵兰沿岸冰川1996、2000、2005 年的变化情况,得出了格陵兰每年以两倍的速度在融冰。在1996年从格陵兰流出的冰是91 立方千米,2005年流出了224立方千米的冰.其中就是冰川加速外流。不过对于整个格陵兰岛这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如果按这个速度,要12000年后格陵兰才会变成“无冰”状态。而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地球的气温也会有周期性变化,因此,他认为,格陵兰在本世纪就会消亡的言论并不科学。

在报道中不能轻易偏向某一种观点,要经过科学的核实和多角度的资料收集,才能从较为客观的角度报道。要客观地传递北极地区真实的状态,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也需要定期查阅北极官方网站的活动内容,关注北极的治理和合作机制。此外,国际海事组织、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等全球性机构也分别从制定极地航运规则、评估和应对北极气候变化、进行北极海域评估和监测等专门领域处理北极问题。因此,关注国际组织及国际法中有关北极的法律框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斯瓦尔巴德条约,极地航行规则等国际公约,并积极参与北极各种有关的会议:北极国际论坛,北极圈论坛大会、北极前沿会议、北极峰会、北极问题全球议程理事会会议、北极论坛会议、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执委会会议、北极航运研讨会等,对做好极地报道的是必需的;[12]同时,和北极专家的沟通也很重要。

(2)构建政府、媒体、研究机构、企业、公众等多方合作的极地传播平台。需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长期参与和支持极地传播,营造极地传播的社会环境与舆论氛围,积极推进极地传播研究,充实中国极地传播的数据来源,满足国家对极地和全球变化研究成果传播的迫切需求,探索和了解极地的迅速变化对中国的气候和环境产生作用的机理和后果,逐步形成中国的极地传播研究科学体系,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我国的有关组织机构应定期开展极地传播学术会议,建立极地传播数据库,培养极地传播人才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提高极地变化对中国环境影响的认知水平和预测能力,为实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3)极地传播的注意事项。北极地区由于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在北极圈内常年一般都有白雪覆盖,有极昼极夜的现象,除了短暂的夏季,其他季节是非常寒冷的。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适应能力,才能胜任在北极地区的报道和拍摄。如何能顺利地进行以北极为例的极地报道和传播?根据笔者在极地的亲身经历,总结了在北极拍摄和报道要面临的困难和注意事项:

其一,极地传播涉及多学科交叉,从事极地传播的人必须具备极地相关知识,并组建不同背景、不同专业成员的团队,长期跟踪极地动态。其二,必须找到合适的报道角度与选题。如果之前没有做足充分的准备,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即便去了北极圈,也未必能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另外,传播者的行为应该遵守当地的法规,与动物保持一定距离,爱护环境,入乡随俗,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与文化等。其三,应筹集到足够的报道经费。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很难有机会进入北极地区采访与拍摄。总而言之,如果要去北极地区报道,就要做充分准备,尽量与当地的旅游局联系,并从那里获得一些报道与故事线索。

四、结语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本文以北极为例分析了国内外目前对北极报道的传播现状,并提出了极地传播的概念。笔者根据这几年对北极纪录片的制作和报道,总结了做好极地报道所需具备的几个要素。

作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的中国,在未来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北极事务,极地传播在国与国沟通中也凸显了其重要性。促进极地传播在中国的发展,一方面对极地政策制定有着推动作用,另外也可以让南北极了解中国,实现其与中国的双向互动。极地传播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将越来越得到世界的关注。而在中国进行极地传播不仅能向公众普及极地知识,也能为中国极地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多参考与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Cheng Wenfang, Zhang Jie, Zhang Xia, Zhu Jiangang, Yang Rui, Wu Hao.Distributed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to Business[J].EngineeringandScience(DCABES), 2014(13):24-27.

[2]郑保卫,李玉洁.论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J].国际新闻界,2011(11):56-62.

[3]沈永平,王国亚.IPCC 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的最新科学要点[J].冰川冻土,2013(5):1068-1072.

[4]陆龙骅,卞林根.近30 年中国极地气象科学研究进展[J].极地研究,2011(1):1-10.

[5]李栓科.北极:揭开人类文明史的新篇章[J].百科知识,1995(10):51.

[6]Christian Bjornos.PalPrestrudStateofthePoles:ClimateLessonsfromtheInternationalPolarYear[M].Oslo Academic Press June,2012.

[7]Linda Jakobson.China wants to be heard on Arctic issues[J].GlobalAsia,2013(4):98-101.

[8]中国:尊重北极国家对北极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N].东方早报,2013-03-24.

[9]杨剑.亚洲国家与北极未来[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138-139.

[10]外交部副部长张明出席第三届北极圈论坛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EB/OL].http://www.fmprc.gov.cn/web/wjbxw_673019/t1306849.shtml.

[11]郭培清.北极是中国战略新疆域外国对华恶意解读减少[EB/OL].http://news.163.com/15/0918/10/B3PO960H000146BE.html.

[12]贾桂德,石午虹.对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思考[J].国际展望,2014(4):5-28.

〔责任编辑:高辛凡〕

作者简介:薛诗怡,女,博士生。(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北京,100024)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552(2016)03-0054-08

猜你喜欢

探索研究
加强群众安全监督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河北省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办学模式的调查
关于积极探索“网络党建”创新党建工作方式的探究
供电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索与研究
论如何面对未来图书馆员的角色
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探索与研究
重庆商务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探索研究
关于中职学校汽修专业产学一体化的探索
新时期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