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赔款》退赔的那些事
2016-02-04高荣伟
■高荣伟
《庚子赔款》退赔的那些事
■高荣伟
1901年9月7日,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异常耻辱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大口吐血——据医官记载:“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
还在病榻上的李鸿章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挑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巨,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
“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是李鸿章临终时的遗愿。那么,李鸿章的这个遗愿后来是否得到了些许实现,以稍稍慰藉李鸿章那临终时久久不肯合上的双目?
中国驻美公使梁诚竭力交涉
清光绪三十年到三十一年间(公元1904年-1905),梁诚任中国驻美公使。有一次,他就中国的赔款是用黄金还是用白银一事,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讨论,并据理力争。
谈话间,海约翰慨叹一句:“庚子赔案实属过多——”这一关键信息立刻被梁诚捕捉到。他分析,“这句话说明美政府已发现其有关部门在上报庚子之乱的损失之中,有‘浮报冒报’的现象。”“如果是这样,该如何纠正呢?”此后,梁诚机敏地放弃了以前的谈判战略,不再去和海约翰纠缠赔款用金子还是用银了,而是“乘其一隙之明,籍归已失之利”,他不放过任何机会,在美国国会及议员中四处游说美国“应退还那些多出部分”。
事情很快有了转机。1905年5月13日,清政府外务部接到梁诚的一封呈函,其中首先告知退款交涉“似可图成”。他透露:在交涉过程中,美方曾问询,“一旦把款退还给中国,中国方面将作何种用途?”这说明索回赔款已经露出来一线曙光。
与美交涉中,梁诚尽管内心喜悦,但依然正色道:“减免之项如何用法,则是我国内政,不能预先宣告。”美方提醒梁诚说:“一旦交涉成功,巨额款项退回给中国,朝内有人可能乘机巧立名目,中饱私囊者肯定大有人在。所以,你应忠告你的政府,应在钱到手之前就明确宣告此种退还之款的用途。”美方并具体建议退还款项只能用作“设学游学”之用。
梁诚当即电告清政府,应该这样告诉美国政府:“此项赔款一旦归回,将作为广设学堂、遣派留学生之用。美国政府既喜得归款之好名声,又乐见中国育才之盛举,纵有少数人表示异议,而这种做法一旦实行,必受全国欢迎,此二千二百万金元断不致竟归他人掌握。”“在我国,以已出之资财,造无穷之才俊,利害损益已适相反……再说,按年赔款,各省摊定此二千二百万元者,合则见多,分则见少,即使如数归还民间,未必获益,与其让人中饱私囊,起交涉之责言,何如用来满足紧迫需要,定树人之至计也。”
果然不出梁诚所料,不久,位居北洋大臣(分管外交)要职的袁世凯看到梁诚的呈函后,立刻提出利用退回之款“整饬路矿”。但清廷外务部似乎识破了袁氏的真实意图,但又不好力驳其议,于是在1905年6月1日,分别给袁世凯及梁诚各发了内容相当的复函。大意是:袁的意见虽然有道理,但限于种种原因,不能贸然地向美方提出此问题,以免“因疑生阻”。
1906年初,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爱德蒙·詹姆士送呈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一份备忘录,要求美国政府加速吸引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去,以“造就一批为美国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新的领袖”。同年3月6日,传教士明恩溥在白宫也向罗斯福总统建议,用清朝政府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兴学和资助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他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在明恩溥等人的推动之下,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交了赞助中国教育的咨文。
1907年,梁诚再次向美国当局提出:“贵国如能首倡,义声所播,其它诸国必将兴起闻风矣”——梁诚希望,美国如果能带个头,其他诸国必然效法其义举,将庚子赔款退还中国。后来,梁诚又在美朝野人士中“大肆”活动,美国当时有不少报刊发表文章,赞成退款之举。
在梁诚的不懈努力下,美国国会终于同意把处置赔款全权交给总统西奥多·罗斯福。1907年12月3日,美总统在国会正式宣布:“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繁众之国度能渐渐融洽于近世之文明。援助之法,宜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
引发一场影响深远的留学运动
就在梁诚离任回国的当天,他直接向清廷最高当局——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上了奏折,告知:美新任国务卿路提通知他参加会谈,得知罗斯福总统已决定将美方所得的半数庚子赔款退还给中国。
《庚子赔款》的总额为4亿5千万两白银,其中中国应付美国3200多万两,折合美元2444 万778元8角1分。罗斯福大笔一挥,把当时中国还没有付完的款项1078万5286元1角2分,从1909年1月起退还中国。这次退还赔款1000多万美元,此空前之举,在美国舆论界引起巨大反响,迎来一片赞美之声。此次退款后尚有余额,后来又第二次退还。
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主要用途有二:第一次退款主要是用于留美学生及兴办清华学堂之用,并要求中国派遣的学生,必须是“身体强壮,性情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恰当年龄”,中文程度须能作文及有文学和历史知识,英文程度能直接入美国大学和专门学校听讲。规定他们之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第二次退款作为发展教育文化之用。
1908年12月31日,美国国务卿路提正式通知其驻华公使柔克义:“总统于1908年12月28日的实施法令中指示,赔款之退款从1909年1月1日开始。”同时不忘给梁诚前公使一份函件,告诉他退款办学的交涉,实际上已经获得最后成功。
美国退还“庚款”后,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游学”运动,这就是著名的“庚子赔款”留学美国运动。
1909年6月,北京设立了游美学务处,这就是清华大学的雏形。8月,内务府将皇室赐园——清华园,拨给学务处,作为游美肄业馆的馆址。学务处在史家胡同招考了第一批学生,从630名考生中,录取了47人,于10月份赴美。1910年8月又举行了第二次招考,400多人应考,最后录取了70人。1911年初利用“庚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在此后的十多年间,据统计,“由华派出的留美学生就多达1000多人”。
这些学生在美国学习期间,为寻求救国之术,有的人专攻政治学,直接学习和了解西方的政治理论及政治制度。如胡适在1910年通过了“庚款”考试,为不辜负家中的期望,他进了不收学费的康乃尔大学农科,但不久就弃农学文。他选修“美国政府和政党”的课程,旁听美国教授们代表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辩论会,积极关注美国总统大选及多种政治集会。1926年去美国的任之恭,先后攻读电机工程和物理学,并于1931年在哈佛大学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他后来回忆在美国的学习生活时说:“在从中国得到战争赔款的列强之中,最初只有美利坚做了这样的善事,其影响至今可见。”
1928年8月17日,清华学校改名为清华大学,罗家伦出任校长,那一年开始公开招考留美公费生,1933年又开始公开招考第一批“庚款”留英学生。“庚子赔款”留学海外的中国学生,在后来的几十年间,成为了中国学术文化界的最重要的精英。
美国用心良苦的教育计划,成效卓然。据不完全统计,当年清华学校毕业、新中国建立后成为学部委员或科学院士、为世人所熟悉的有:竺可桢(1910年)、侯德榜(1912年)、戴芳阑(1913年)、金岳霖(1914年)、茅以升(1916年)、叶企荪(1918年)等等,成了中国学术界最闪亮的明星,他们取得了不起成就的同时,又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者。以驻美公使梁诚来说,1875年未满12岁便在家庭的资助下考取第四批留美学生,1881年奉召归国,历任翻译、参赞等职,起初在总理衙门做事,不久随张荫桓公使赴美,后任使馆参赞,从此开始了他的外交官生涯。任满回国后,曾两次跟随中国特使,先后赴英国和美国,表现了爱国精神和出色的外交才能,博得赞誉。
在招收中国学生的同时,美国人还在中国建立了12所教会大学,这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燕京大学。1956年,清华在台湾新竹建校。清华校长梅贻琦借用清华基金利息补贴教授薪水,并兴建宿舍。新竹清华大学校长陈力俊在2011年4 月24日说:“清华大学建校源自庚子赔款,百年后,这笔款项仍在运作。”陈力俊表示,1949年,梅贻琦曾前往美国处理“清华基金”保管运用事宜。清华基金的经费来源,是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代管庚子赔款的红利等。迄至今日,这笔基金仍在发挥余热,“即使到现在,新竹清华每年还收到庚子赔款支票。”新竹的清华大学每年仍有学生享用这笔基金。陈力俊说,外界常以为清华基金是两岸清华各取一半,但根据他和北京清华校长顾秉林的确认,证实这笔基金仅拨给新竹清华。
各国退赔之具体情形
在美国的带动下,《辛丑条约》涉及的其他一些国家后来也陆续向中国退还了部分《庚子赔款》。史料记载,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中国政府对各国的“庚子赔款”缓付。战后,德、奥赔款部分因战败被取消。1920年3月,中国教育部设立筹办兴学委员会,开始了对各国退款的交涉。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苏俄政府宣布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包括退还“庚子赔款”中尚未付给的部分,而所有这些的交换条件只有一个:北洋政府承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924年5月,两国签订《中俄协定》,其中规定:“退款用途,除偿付中国政府业经以俄款为抵押品的各项债务外,余数全用于中国教育事业,由中苏两国派员合组一基金委员会(俄国退还庚子赔款委员会)负责处理。”
1920年12月,英国通知中国,英将退还庚款,作为中英两国共同利益之用,并希望以英式教育教导中国人,促进英国对中国的影响,发展中英贸易,增进英国经济利益。1926年初,英国国会通过退还“庚子赔款”议案,退款“用于向英国选派留学生等教育项目”。法国这时也通知中国退还“庚款”。法国“庚款”退还余额总数为39.158万余法郎,折合美金为7.555万余元。此项余额总数,按照协定自1924年12月1日起,至1947年止。
在《庚子赔款》涉及的国家中,只有日本分文不退。日本用这笔钱财发展军备,建立教育,迅速成为20世纪的强盛帝国,为此后发动侵华战争奠定了军事和文化基础。
李鸿章临死之前,曾赋诗一首,道尽平生衷肠:“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李鸿章临终时“外修和好,内图富强”的遗愿,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实现。留学美国等国的中国学生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学习了现代科学技术与西方文化,而且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2 0世纪初,他们回国后在传播科学、民主、法制等的过程中,起到了先导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美国等国的退款及对中国留学生的培养,催生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