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挥金如土,国内却勒紧腰包

2016-02-04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12期
关键词:消费品购物消费

国外挥金如土,国内却勒紧腰包

价格的较大悬殊,导致中国公民境外采购、境外消费迅速增加。

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出境游人数和购买力已连续3年居世界第一。2015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约1.2万亿元,继续保持世界主要旅游消费群体称号。然而,有赢家就有输家,中国人的每一块钱也只能花一次。外国欢呼雀跃,而购买力流失却成为中国经济的“眼中钉”。究竟海外购物的魅力有多大,让国人在国外挥金如土,回到国内却勒紧腰包?

消费的“外热内冷”

近年来,赴国外旅游度假成为不少人的首选,每逢长假,世界各大名城名店,中国消费者疯狂“扫货”的场面屡屡出现。“某些‘扫货团’出手阔绰,一般至少几十万元。”游客舟舟这样描述去年境外游的亲身经历:“那简直是人山人海,巴黎每个名品柜台前都大排长龙,九成以上的顾客是中国人。”

国内外价格“倒挂”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国际名品中,越来越多的生活消费品国内在绝对物价上也高于国外,尤其是除去基本温饱消费以外的发展、改善型消费。于是,中高端消费“外流”的情况出现了。

在外企工作的小榕,因工作关系每月要出国一两次。由于这层便利,家中日常生活各种吃穿用度半数采购自国外超市。从初生孩子的奶粉、尿布,到巧克力、麦片等零食,再到她自己的化妆品、服装,最近她连家里的洗衣粉、毛巾也采购自国外的超市。

当然,大多数的中国消费者不像小榕那样,没有那么频繁的机会可以出国购物。他们只能在偶尔一次出境时,尽可能选择最要紧、国内外差价较大的商品择要购买。近年来境外消费的大笔支出已经越来越引起关注。其实,在境外购买的林林总总各色商品,十有八九在国内大商场里都有专柜。然而,与国内精品店人流稀少、看的多买的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境外消费时往往是果断扫货,原来是早在国内商店看过价格,便宜不少,遂欣然出手。

难怪一位长期定居海外的朋友感慨道,多年前外国友人到北京,带着他们逛秀水市场,总要买一大堆价廉物美的便宜衣服和小商品,一边大赞“好便宜!全都包起来!”

现在则相反,北京亲友到海外旅游购物,也是一头扎进当地奥特莱斯,喊的还是那一句“好便宜!全都包起来!”

唯品会高级副总裁唐倚智也有这种感受。上个月他到韩国考察时住在乐天酒店,酒店旁边是韩国著名的乐天百货。乐天百货9-11楼是免税商店。他走进去发现里面全是中国人,人山人海。用他的话讲,里面的中国人不是在买东西,更像是在抢东西。这样的场景,他在日本银座、法国巴黎也见过。

不仅仅是线下海外购,线上跨境电商也持续火爆。唐倚智表示,中国人海外购主要的对象集中在服饰、母婴、箱包和化妆品。一方面是海外购物热,一方面则是国内不少实体店的门可罗雀。

以纺织行业为例,随着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全国各地频频传出品牌店关门的消息,其中不乏很多大品牌。

海外购物买的是啥

人们为什么愿意远赴海外购物?国内市场上的商品供给与消费者的期待还有多大距离?

买质量,生活用品“扫”个遍。过去,游客出国购物多选择价差较大的高端名品;现在,炊具、牙膏、护手霜等日用品也成为购买对象。“海外购物热是国内消费品行业发展的一面‘镜子’。”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荆林波认为,客观地讲,国内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服务离国际先进水平确实有一定差距。近年来,中国制造加快升级,但优质消费品供给仍落后于居民消费需求,供需两端不适应、不匹配。

“除了价格便宜,安全性也是选择海外购物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孩子吃的奶粉、饼干,我更是不敢马虎,基本都买国外产品。”常在国外购物的葛非说。

买新鲜,个性商品抢断货。我国消费品市场供应充足,但就满足个性化需求来说,许多细分行业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刘慧说,这些年,她去了四五趟东京,每次走进药妆店几乎都有新发现。比如,仅膏药一种,针对腰伤、腿伤、肩疼、膝痛,就分别有不同的产品,个性特点十分鲜明。一些专供儿童使用的创可贴、退烧贴等医护产品造型好看、非常实用,很受小朋友欢迎。如此强大的创新力、细分的市场、丰富的商品,在国内几乎看不到。“所以每次出国,随身带着的采购明细都有厚厚一沓;带回来的商品,总是要装满两三个行李箱。”

来自日本旅游行业协会的统计显示,去年“十一”黄金周,约有40万名中国大陆游客前往日本旅游,在日本消费达到1000亿日元,约合52亿元人民币,其中日用消费品占比明显增加。

总体而言,我国消费品市场供应充足,与国外市场相比,手机、家电等消费品市场已差别不大,但就产品的创新能力、换代速度看,在化妆品、家居、医护等许多细分行业,供给能力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

买品牌,文化内涵被看好。北京某银行职员王洋认为,中国游客在欧美市场购买“大品牌”商品,不仅是因为价格相对便宜,更看重这些品牌背后的文化底蕴。“比如,施华洛士奇水晶之所以有名,并非因为其材质有什么不同,完全是因为该品牌创立120年来,凭借其独特的切割工艺、时尚的设计理念、成功的商业宣传,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符号。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国内企业无法相比的。”

扩大内需,加大幸福感

购买力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幸福感。如果单看物价,不比那些中高档消费品,国内很多方面的生活成本绝对水平确实不高,但之所以眼下常常闻听消费者抱怨生活成本高,正是因为各种消费价格和收入的比重上显出了高下。

因此,有专家表示,如果不能从市场管理、税费政策等角度对症下药,就难以改变消费者所抱怨的生活成本高等问题,更难以改变“内需不旺、消费外流”的尴尬局面。

那么,扩大内需怎么扩?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应尽快提升消费环境,政府要更多地为群众着想,出台政策措施,以法制进一步配套完善消费的体制与环境,保障消费者合理需求的实现。

与此同时,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总裁兼CEO杨元庆在全国政协会议小组讨论中多次表示,高税率使得同一件商品的价格内外有别,往往中国产的东西在国内卖得比国外还贵,他呼吁在大众消费品方面降低税率。杨元庆委员说,自己去年就曾在两会提过相关的提案,也收到了很多政府部门的批示和回复,但仅仅解释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今天来看,消费外流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消费者去海外购买的并不仅仅是国际名牌,也包括普通消费品乃至奶粉这样的必需品,政府应该在价格、质量、诚信这些方面加强治理。

谈到为何如此在意降税问题时,杨元庆委员表示,政府应该要扶持好企业,一可以提高员工收入,有利于改善部分人的生活;二可以把消费留在国内,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减税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将消费留在国内。“在现有的架构下,适当降低增值税和关税是急迫且可行的,有利于促进内需和减轻企业压力。”

猜你喜欢

消费品购物消费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40年消费流变
2018年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1%
2018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4%
圣诞购物季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快乐六一,开心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