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竹笛教学模式改革思考
2016-02-04重庆文理学院音乐学院重庆400000
王 佳(重庆文理学院音乐学院,重庆 400000)
我国高校竹笛教学模式改革思考
王 佳
(重庆文理学院音乐学院,重庆 400000)
【摘要】竹笛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有些丰富且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人民喜爱。近年来,竹笛作为一门课程在高校中普及。新课改对竹笛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当对现代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通过改革使竹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校;竹笛教学;改革;策略
竹笛是一种兼具中西方优势的乐器,它不仅可以诠释古典的中国民俗音乐,又可以演绎西方的典雅音乐。竹笛具有造价低廉、取材容易、携带方便等优势,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竹笛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而且能够传承中国民族艺术。
一、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具有引导作用,当教学目标确定后,教学会以此目标向外延伸。传统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理论素养的研究者和具有娴熟演奏技巧的演奏者。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偏离教学大纲,但是过于宽泛,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基本上各个高校都开设了竹笛课程,但是每个学校的教学方式各不相同,那么培养的人才必然存在差距,从长远上看,应当细化教学目标,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例如:技术性院校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学生掌握娴熟的竹笛演奏技能;师范类院校应当着重培养音乐教育方面的人才;综合类院校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为主;艺术类院校因其具有专业性,应当致力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教学改革,明确教学目标,使我国人才培养更加具有立体性,培养出多元化的竹笛人才。
二、建立合理的课程设置
学生刚开始学习竹笛,由于学习能力和技能基础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辅导方案,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建立合理的课程设置,使我们的课程教学具有针对性,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同时,促进竹笛艺术的普及和推广,取得双赢的效果。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设置公共基础课程,这门课程主要针对的是没有竹笛基础的学生,这门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普及一些竹笛演奏的基础知识,并不要求深究。其次设置选修课程,这门课程的设置是以公共基础课程为基础的,主要针对接受能力比较强并有欲望深入学生的学生。最后主修课程的设置,主要为有一定演奏基础的学生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提升学生的竹笛演奏水平。
三、选择完善的课程教材
我们的课堂教学主要以学习教材为主,因此教材在课堂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实践教学中,我们的教材基本上是由学校统一定制,并且由于编者研究的角度不同,或侧重理论,或侧重实践,导致我国教材建设具有滞后性。教材的选择应当从实际出发,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教材。作者认为优秀的教材不应当仅仅是曲目的编写,还应当涉及多个方面。在教材的选择上具有有以下要求:首先应当注意系统性。以竹笛的发展历史为主线,中国古代、近代、中国古典音乐、以及西方的典雅音乐进行曲目的划分。其次是多样性,教材的编写要避免单一化,力求每个方面都涉及到,如基础知识、人文常识、训练技巧、以及练习曲目等。教材的编写要具有科学性,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演奏水平将教材分为难、中、易三个等级。选择完善的教材,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培养学生的互动实践
新时期下大学生具备更加活跃的思维特点,单一的教学模式不适合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为学生多组织一些互动实践活动,演奏水平高的学生带动演奏水平较低的学生,提高水平低的学生的演奏技巧。这样互动的学习方式帮助水平较高的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水平较低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使水平较低的学生避免走弯路,使水平较低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同时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这样互帮互助的学习方式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学生之间相互督促,共同进步,为竹笛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教师应当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结合自己学习体会提出一些学生乐意接受并且有效的教学方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式,这同样适用于竹笛教学,学校应当多为学生创造一些实践机会。如上台表演,条件允许的话,学校可以举办音乐比赛,让学生有可以展示自己风采的平台,通过演奏竹笛,既表现了自己的演奏能力,又加深学生对竹笛的理解,使更多的学生乐于学习竹笛。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组建乐队,普及竹笛艺术,同时也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果出现问题应当及时向教师请教,修正自身的演奏问题,提高演奏水平,保证高校的竹笛教学质量。
竹笛教学中,活动组织水平是教师素质的体现。虽然竹笛教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没有普及,资料也并不全面,因此教师的亲自演示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娴熟的演奏技术,同时竹笛艺术与其他学科紧密相连,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但要有优秀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各方面能力都要协调发展,这样才能起到榜样的作用。
竹笛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现其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成为中国音乐的代表性乐器。现在国家十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竹笛作为其中代表之一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竹笛教学虽然得到了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一定要全面发展,竹笛艺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大禹.高校竹笛教学改革的策略探究[J].教育研究,2015, (17):56-57.
[2]杨凯.新时期下高校竹笛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建议[J].音乐大观.2013,(13):38.
作者简介:王佳(1982—)男,汉族,四川平昌人,重庆文理学院音乐学院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