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改革探微

2016-02-04周建华阳光学院福建福州350000

北方音乐 2016年1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周建华(阳光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0)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改革探微

周建华
(阳光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0)

【摘要】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不容乐观,针对这一状况,高校应当明确素质教育背景下公共音乐教学的目标与意义,提高对公共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健全公共音乐教学的管理体制,加强公共音乐教学中的软硬件设施。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校公共音乐; 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都在高校完成,所以高校教育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而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音乐素养也是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目标

高校音乐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音乐教育恰恰在这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1)高校公共音乐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音乐创作者将自己的人生经历、生活感悟、精神情怀都融入到了音乐中,高校音乐教学将这些内容传递给学生,使同学们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内心世界得到充盈。(2)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通过在反复聆听和吟唱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3)高校公共音乐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释放压力。高校学生课业虽没有高中生繁重,但面对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面对日渐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对即将踏入社会的现实,精神压力是比较繁重的。音乐优美多变的旋律有利于学生释放压力,愉悦身心。

二、当前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在当前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在于重视程度不够,具体主要表现在许多高校的音乐课程设置的随意性比较强,具体是按照现有音乐教师的特长来设置音乐课程,却没有考虑音乐素质教育这一教学目标来合理设置课程教学安排。比如,在实际的高校公共音乐教学过程中,主修声乐的老师会偏重声乐方面的教学,主修乐器的老师会偏重乐器方面的教学,所以音乐课程设置是非常不完善的。这种课程的设置方式看似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但是却极大地影响了公共音乐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教学秩序的管理。因此,加强相关管理者的重视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管理体制有待优化

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是规范音乐教学秩序,提高音乐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但是当前的音乐管理体制却同实际的运用之间具有较大的差距,以至于实际的管理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从而对音乐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安排产生了影响,这实际上也是造成当前音乐课程设置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当前的高校音乐教学也都是“自成一家”,没有建立专门的小组或者机构来全权负责音乐教学活动,从而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

(三)教育投入有待加强

通常而言,音乐教学方面的各类软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是确保高校音乐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基础,并且这些重要物质基础的建立均需要借助教育资金来加以维持。但是当前大多数的高校音乐教学却常常忽视在音乐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以至于实际音乐教学中所用的钢琴、二胡等乐器以及音乐教室等硬件设施常常出现短缺的问题,从而无法使老师切实完成相关的音乐教学任务,那么实际的学习效果也自然可想而知。此外,当前大多数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所配备的音乐教师也常常出现不足或者整体音乐素质不高的问题,这实际上也是由于教育方面投入力度不足所造成的。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改革措施

(一)明确公共音乐教学意义,强化重视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美育价值,对全面推行、实施素质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学生的音乐素质需要得到培养,为此高校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就必须要提高。首先,高校领导要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正确、深刻的认识,了解音乐素质在综合素质中的重要性。然后高校领导要将正确的思想认识传达给教师,从而引起教师对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重视。当然,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实施主体是高校学生,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都是影响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重视程度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高校可以通过组织讲座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音乐教学,让学生体会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也可以组织与音乐教学相关的活动,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切身体会音乐教学带来的益处。高校的学生、教师、领导对音乐教学的重视是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必要保证。

(二)健全公共音乐教学管理体制,落实指导

任何活动的开展进行都离不开管理。教学的顺利开展必然也离不开健全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管理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一、建立科学的公共音乐教学管理体系,对音乐教学的目标规划、课程设计进行科学的统筹安排。二、成立教学研究小组,针对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和研究,小组成员要定期总结教学经验,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三、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音乐教学中的必要活动进行负责。四、设立专门的学生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距离感,所以学生组织对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宣传更具有亲和力,更能吸引基层的学生,进而更广泛地传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更有效地组织音乐教学活动。

(三)加强公共音乐教学中的软硬件设施,提升水平

高校在购置硬件设施时,针对公共音乐教学的硬件设施(比如:各种乐器、音乐教室等)要适当增加。只有具备了完善的硬件设施,音乐教学才能顺利高效的开展。学生不仅能对音乐进行欣赏,还可以亲身实践,理论学习和亲身实践结合起来,学生的音乐素质必然会得到提高。此外,优秀的师资队伍会大大的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对音乐教学而言,要求教师既要有专业的音乐知识,同时也要掌握必要的教学技巧。所以各高校应该聘请专业素养较高的音乐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技巧,才能更好的进行音乐教学,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因此,高校要增加音乐教学方面的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尤其是要加强音乐教学的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效率,高校可以设置相应的教育资金来培养和提升相关音乐教师的整体音乐素养。比如,可以派遣学校内部那些具有潜力的青年音乐教师到相关音乐院校或者单位进行进修等,从而不断提升高校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音乐素质。

四、总结

无论是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都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主张,具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就是通过传播渗透这些宝贵的文化和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素质的综合性更高,发展更全面。

参考文献

[1]阮俊宇.关于如何在理工科高校推行“音乐教育新体系”的思考--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5):22-24.

[2]刘德崇.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思考和建议[J].学术论坛,2014,(7):62.

[3]谢建洲.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大众文艺,2013,(9):59.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