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舞蹈《小城雨巷》中的音乐运用
2016-02-04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0
周 媛(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音乐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浅析舞蹈《小城雨巷》中的音乐运用
周 媛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音乐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摘要】舞蹈《小城雨巷》在2007年春晚中亮相之后,一度引发热议。穿着传统旗袍的江南姑娘,将江南独具韵味的美,运用手中的油纸伞进行完美的呈现。该舞蹈所呈现出来的意境,给予观众极大的想象空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江南的美。作品中音乐、舞蹈、灯光、服饰等为人们呈现了一种诗情画意的美感。其中音乐部分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将江南雨巷的诗情与意蕴极大的彰显出来。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将《小城雨巷》中所赋予的美感进行更好的展现,并着重从作品中的音乐部分进行分析,力图呈现作品中所赋予的浓厚情感及意蕴美感。
【关键词】《小城雨巷》;江南意蕴;音乐形象
一、文化意蕴
《小城雨巷》中所呈现的是一种具备古典气息的江南意境,更多的展现了江南文化的内在意蕴。身材曼妙的舞者从舞台的一方缓缓走来,带着浓厚的民族风情,将江南水乡的恬静与意蕴更好的展现,霎时间仿佛进入优美恬静的江南水乡。通常,对于一部舞蹈作品而言,地域性特征是决定舞蹈风格的关键所在。《小城雨巷》背后所具备的文化意蕴便是江苏地区的文化积淀。江苏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且具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因此,在《小城雨巷》的第一部分便是以细雨霏霏的场景作为背景,舞台以蓝色基调及青色基调作为基本色调,将有着千年历史的徽派建筑结构予以呈现,无不呈现出一种江南意蕴。艺术来源于生活,且在一定程度上高于生活。江南地区经济发达,自然景色秀丽,极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文化艺术的发展。只有扎根生活的艺术作品才能够深入人心。《小城雨巷》中舞者们手称油纸伞,犹抱琵琶半遮面,在烟雨蒙蒙中款款踱步。与极富江南意蕴的徽派建筑融为一体,给人呈现出一种年代感。小桥流水人家,江南地域所独具的生活方式在《小城雨巷》这幅优美的画中予以更好的呈现。
二、音乐形象
《小城雨巷》中成功塑造了多个柔美灵动的音乐形象,这些音乐形象同时又传递出多层情感内涵。音乐形象所呈现出的状态及身份特征赋予作品更多的人文气息。此外,舞蹈音乐给予作品更多的想象空间,舒缓悠扬的江苏小调将舞蹈中的江南气息更为直接的展现。在音乐中,舞者展现出来江南妙龄姑娘灵动的一面,时而旋转,时而跳跃,既展现了婉约含蓄,同时又展现出一种活泼灵动。一把把油纸伞在音乐中不停的上下翻飞,收放自如中展现出一种浓浓的诗情。在旋律的不断变化中,《小城雨巷》中的舞台布景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多种颜色不断变换,时而明亮,时而灵动,时而水墨色调,时而淡蓝色调。音乐的不断更换,带动舞台布景在不断发生变化,给观众传达的便是一种音乐的魔力以及诗情画意的美好画卷。可见,在该部作品中音乐既可以成为单独的艺术,又可以成为带动其他艺术的强化剂。
音乐在《小城雨巷》中不仅为其成功铺垫一幅诗情画意的意境,更多的便是使得观众能够更为直观的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江南意蕴,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小城雨巷》中优美的江南小调,可以直接将观众带入到浓厚的江南意蕴中,并且使得舞者能够在江南音乐中呈现出作品中所赋予的浓厚情感。音乐所呈现出的更具特色的形象,可以将作品中所试图呈现的内容更为直观、且更具感染力的呈现在观众面前,使得观众在欣赏作品时能够较深刻的感受具有江南意蕴的风土人情,并能够感受这一风土人情中所具备的文化意蕴。
三、音乐内涵
音乐与舞蹈之间的水乳交融在这部作品中得以更好的展现。音乐极大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将作品中所要呈现的内容及情感内涵进行更深层次的揭示。在《小城雨巷》中音乐可以对人物形象做更好的心理刻画。在该作品中舞者对于作品的诠释在一定程度上会依附于音乐,舞者的肢体语言会与音乐紧紧结合在一起。舞蹈开场处,灯光聚集在其中一位处于角落处的舞者身上,舞者们缓缓前行,上桥与下桥动作均在音乐中进行,每一位舞者心中都会有音乐的存在,会跟随旋律的起伏变化翩跹起舞。舞者们低头不语,更多的便是将内心独白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更好的展现,在三步一叹中描绘出浓浓的哀伤与忧愁。前奏音乐结束后,丝竹音乐便开始呈现,且逐渐丰富起来。此时,相对而行的舞者在丝竹乐中将手中的油纸伞有规律的旋转,巧妙避开之后便又继续旋转,独自在雨巷中徘徊前行,或动或静,细细描绘出一整套更具情感的画面。音乐的高潮部分,舞者们协调一致,在相同的节奏中撑起油纸伞,上下摆动,除有一定的视觉冲击之外,更多的便有一种雨过天晴的情感变化,淡淡的忧愁伴随音乐一扫而光,整个画面最终呈现出一种希望之景,欢快的音乐使得舞者进入一种轻松的场景中,同时将观众带入一个情绪的制高点。音乐逐渐消失,舞者们纷纷下台,但美好的江南意境仍然存在在观众心中。
结语
《小城雨巷》将情境、人物与情感高度融合在一起,将江南之美淋漓尽致的展现。舞者们运用丰富多样的肢体语言配合舞台布景,服饰搭配等呈现出了经典诗歌《雨巷》中的意境。舞蹈中少了忧郁无助的诗人及满腹忧愁的丁香姑娘。在该作品中更多的是将江南雨巷的美呈现给观众。《小城雨巷》中展现的是极具感染力及情感张力的诗性化的世界。其中音乐的运用为作品呈现出更为诗意化的画面,舞者们在音乐中翩跹起舞,运用手中的油纸伞将江南雨巷中的婉约之美及江南本土的文化气息进行展现。在音乐中,人们会进入到美丽的江南雨巷,薄雾烟雨中的青砖古道,油纸伞下的美妙身姿将江南之美极致的呈现出来。音乐可视为舞蹈的灵魂,舞者在音乐中将肢体动作展现到极致,并将作品中所赋予的情感准确无误的呈现,作品中所蕴含的江南意蕴及文化气息均在舞蹈音乐中得以更好的展现。
参考文献
[1]王华茹:《浅谈乐感的培养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大众文艺;2015年22期.
[2]陈旭:《舞蹈音乐的特征与创作》;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朱秀清:《舞蹈艺术形象应与舞蹈音乐形象相统一》;艺术百家;2007年02期.
作者简介:周媛,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音乐学院, 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