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山“敬亭山(随笔节选)
2016-02-03朱九
朱九
在长江之南,在安徽宣城,有这样一座小山:浩漫的天地背景之下,她本真纯朴,安然独立,宁静地面对一切常在和无常;沧桑自在心中,时空成就永恒。
这座小小的山脉,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而这座高峰,竟又可以“小”到用一个词来涵盖。
这个词,就是“诗歌”。
这座山,就是“中国诗山”敬亭山。
大唐天宝十二年(753年),秋风萧瑟,木叶飘零。
宣城北郊,敬亭山。
52岁的大诗人李白漫然独行,山势绵延回环,仿佛张开了怀抱,拥抱着诗人内心沉重而广大的孤独。此时,距李白离开京城长安已整整10年。流离漂泊,世态炎凉,本不足道;但“安社稷、济苍生”的壮志难酬,却令李白感到最深刻的悲愤和无奈。宣城的友情和风物,慰藉着李白的苍茫情怀;敬亭无语,承载着浩瀚的寂寥,与李白的心境产生了奇妙的对应。在群鸟飞翔,云卷云舒之际,李白停下彷徨已久的脚步,凝目青山,朗声长吟道: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就像是信手拈来,平实如话。这首小诗,千载以来却被推崇备至,如清代学者宋顾乐在《万首唐人绝句选评》中所论:“命意之高不待言,气格亦内外俱作,五绝中有数之作”;成为历代习诗者必读,现在仍列入小学课本。于是,说汉语、写汉字的人,几乎都知道了这座江南名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敬亭山绝好地印证了这句话。
敬亭山之“仙”,却是缘于一代“诗仙”李白。似乎还没有哪座山像敬亭山这样,因诗和诗人而“成名”。
敬亭山坐落于宣城北郊,志书说:“横亘于此,若屏障然,高数百丈,周广百倍之,东临宛句,南俯城闉,万壑千岩,近郊胜境也。”她之所以成为“胜境”,始得益于一位极具审美眼光的山水诗人。
南朝齐建武二年(495年),是敬亭山一个重要的日子,南齐才子谢朓出任宣城太守。
谢朓(464—499),字玄晖,南京乌衣巷“王谢世家”中的谢氏子弟。高祖是东晋名臣谢安之兄,祖父辈是刘宋王朝的重臣,母亲是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史书记载,谢朓“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青年时代在藩王幕下,与著名诗人沈约、范云等并称“竟陵八友”,与同族前辈诗人谢灵运并称“大谢”“小谢”。然而,谢朓真正能名垂后世,是在他任职宣城之后。
离开京城的政治旋涡,谢朓一身轻松。他在宣城郡衙之北建了一个书斋,这间陋室后来成为“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的谢朓楼。作为太守,谢朓清廉明断,劝农教士,惠及世人;而作为历史文化名人,谢朓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谢朓早年的诗歌虽文辞优美,但内容空洞,模拟较多,乏善可陈。后来他阅历增广,又经历了政治风波,主政宣城后,心境渐渐发生变化,诗歌创作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宣城是江南大郡,物产丰饶,经济发达,自吴楚以来,文化积淀深厚,社会清明,民风淳朴;加上山明水秀,敬亭山幽静遗世,仿佛一名沉稳智慧的隐士,时时与他展开心灵的对话。在这个自然与人文完美和谐的地方,谢朓的文思一发不可收,写下了他一生最精华的诗篇,占《谢宣城集》总量的四分之一,并形成了他独具价值的山水诗风。
“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
“苍翠望寒山,峥嵘瞰平陆”。
“登山骋归望,原雨晦茫茫”。
这些诗句,如一幅幅萧疏淡远的水墨画,平淡而富有情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背景——敬亭山。
这一时期,谢朓的诗歌已离不开敬亭山。他的《往敬亭路中》写道:“山中芳杜绿,江南莲叶紫。芳年不共游,淹留空若是。渌水丰涟漪,青山多绣绮。新条日向抽,落花纷已委……”《游敬亭山》:“兹山亘百里,合杳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上干蔽白日,下属带回溪……”诗人观察细微,描写真切;从写景到抒情,从实况到虚境,虚实相间,景中寓情,情因景兴,情景相生,婉转多变,摇曳生姿,是南朝山水诗中的名篇。
从此,“情景交融”,成为“山水诗”最显著的特征。谢朓的作品,代表了南朝山水诗的最高成就。
谢朓还善书法和音律,主张“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他在宣城的诗歌创作,自觉遵循了这个美学原则,于是,一种新体诗歌“永明体”诞生了。谢朓和沈约共创的这种“新体诗”,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大事件,它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有“继汉开唐之功”,不仅直接影响了后来的诗歌形式,还影响了辞赋、骈文和词曲形式。可以说,是宣城,是敬亭山,催生了文学史上的诗人谢朓。
谢朓从这里走出。而后,一代接着一代,最终走向天南海北,千秋万世。
这是敬亭山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次亮相,如此惊艳,如此华美,如此高端。
梁武帝萧衍曾说“三日不读谢诗,便觉口臭”,杜甫也说自己“诗接谢宣城”,;称誉谢诗的人历代不绝。而最称道、最喜爱谢朓的诗人,就是天纵奇才的“谪仙人”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少年时居蜀中,读书学道。25岁出川远游,遍访名山,后来客居湖北、山东等地。41岁奉诏任翰林供奉,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被迫离开朝廷,开始“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在开封梁园,李白收到一封“家书”,信中写道:
宣州自古为名邑上郡……既有山川之胜,又兼海陆之丰……北望敬亭崛起于川原之中,横峙若屏障,连绵三十里,尤为一郡之雄秀,此高人逸士所必仰止而快登也。
李白把目光投向江南。
敬亭山注定迎来了千年荣光。
公元753年,应宣州长史李昭之邀,李白随着秋风来到宣城。多年的漂泊生涯,寄人篱下,和政治理想的破灭,使李白豪放的外表下,深深隐藏着一颗孤苦难抑的心。从弟李昭、从叔李云和太守宇文审、监察御史崔成甫,包括后来众多的宣城文人官员,他们的热情真诚,让李白感到安慰温暖。还因为宣城有谢朓,有敬亭山。
李白对谢朓感情特别,他曾在自己的诗中引用、化用谢诗达数十处,以至清代大诗人王士祯说他“一生低首谢宣城”。这可能存在一种相怜相惜之情。谢朓离开宣城后身陷小人堆中,两度被动卷入宫廷政变,35岁即死于监狱。李白扼腕叹息。亲身来到了敬亭山,李白明白了谢朓心寄于此的原因。
敬亭山一如既往,她展开厚朴的胸怀,接纳每一个出世入世者,感受他们的心跳,倾听他们的心声,抚慰他们的心灵。
李白的情感终于找到了对应。
“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独立窥浮云,其心在寥廓。时来一顾我,笑饭葵与藿。世路如秋风,相逢尽萧索。腰间玉具剑,意许无遗诺。壮士不可轻,相期在云阁。”
既缅怀谢朓,也自感萧瑟,但始终志气不灭。
自此,李白在敬亭山题咏不断,成为敬亭山最珍贵的文化名片。
李白的晚年无疑是失意的,但绝没有失志。身有所寄,心有皈依;他生命的最后9年,除短期出游和流放之外,大多都在宣城度过。宣城,成为李白浪漫传奇的人生之旅的最后一站。李白在宣城创作的诗歌,仅传世佳作就有60余篇,占《李太白集》近8%的篇幅;它们充满昂然的激情,丰富的想象,生命力与创造力洋溢喷薄,铮铮风骨和雄健脉搏至今犹存。正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中国古典诗歌,空前绝后,李白一人。
是宣城,是敬亭山,成就了一个完整的、属于全世界的伟大诗人。
宝应元年(762),又是一个深秋季节,李白病逝于宣州当涂,临终之际作《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无限苍凉,慷慨悲壮,千秋万世之下,仍令人膜拜仰视。
李白的诗歌在宣城落下帷幕,中国历史上的“盛唐气象”也就此落幕。
谢朓的浅吟低唱引来李白的黄钟大吕,敬亭山被诗意地“开发”了。
如果说,谢朓是敬亭山最早的开发者,李白是最成功的建设者和传播者;那么可以说,是盛唐以降,追随谢、李遗迹的诗人群体,共同缔造了“诗山”的辉煌。对这个现象,宣城诗人高维岳有一个评价:“玄晖发其藻,太白扬其辉,云蒸霞蔚之色,珠蜚玉贯之文,渐振振矣。”
“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青少年时期就生活在敬亭山下,他和他的家族重要人物都从这里走出。白居易27岁寓居宣城,对敬亭山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参加宣州“乡贡”的应试诗,第一句就写到敬亭山“天静秋山好”;随后一路凯歌,成为一代文化巨子。杜牧两度入幕宣城,前后6年,存有在宣城的诗作40多首,多次写到敬亭山。
敬亭山还铭刻了这些光辉的姓名:孟浩然、王昌龄、顾况、范传正、令狐楚、沈传师、张籍、张祜、孟郊、刘禹锡、柳宗元、贾岛、赵嘏、钱起、许浑、皎然、杜荀鹤、罗隐、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范仲淹、沈括、吕本中、苏辙、贺铸、范成大、杨万里、张孝祥、文天祥、仇远、杨载、屠隆、汤显祖、文徵明、袁中道、石涛……灿若星辰的名家大师次第登临,怀古吟今,敬亭山风光无限。
敬亭山不会忘记宣城的乡贤:唐诗“五言长城”刘长卿,兄弟诗人刘太冲、刘太真;北宋诗人梅询、梅尧臣叔侄,南宋诗词大家周紫芝,词坛领袖、兄弟宰相吴渊、吴潜;“元诗巨擘”贡奎、贡师泰父子。还有明代高维岳和状元沈懋学、文献大师梅鼎祚等组织起“敬亭诗社”,“日对青山共吟诗”。“敬亭诗社”发展到清初,“一派宗师”施闰章团结30多位本地诗人,形成“集团冲锋”之势称雄文坛,一个著名的诗歌流派“宣城诗派”横空出世;他们既呈现了总体的艺术特色,每个人又各具风貌,表现出可贵的艺术探索和独立精神,推动了清代诗坛的繁荣,影响了清诗的演变走向。宣城诗人,为“诗山”增添了绚丽光彩。
据不完全统计,从南齐至清代,有近500位文化名人畅游宣城,留下诗文30000余篇,关于敬亭山的诗文就流传有2000多篇。正如刘禹锡所感叹:“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
敬亭山真正成为一座“中国诗山”,成为中国灿烂文明的一个缩影。
在中国文化史上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