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2016-02-03顾路路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改革建议专业教学汉语言文学

【摘 要】 本文在分析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改革建议:优化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体系;转变教师观念,提升自身素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文化多元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问题;改革建议

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是其综合实力的体现方式之一,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之精神的象征。较高的文化素质是新时期大学生综合能力与文化积淀程度的表现方式之一。实践中,由于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压力,汉语言文学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部分高校将汉语言文学的招生人数逐渐压缩,同时汉语言文学的部分教师也开始转向其他学科。在多元化背景下,探讨汉语言文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转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完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体系,提升汉语言文学的科学性,体现时代新与应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

多元文化间的相互渗透与影响对于文化选择带来了多重不确定性。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难度把握不易确定,由于文化的趋高性影响,大学生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甚至出现崇拜洋文化而忽视本土文化的现象。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内容上大多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往往与现实联系不甚紧密,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或由于文字艰深或因为数理化太难往往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以简单虚化的语言形式挑战专业的规范性,致使产生专业本身很难解决的问题。即专业厚度与社会速效需求之间,课程深度与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为专业内容的确定带来不稳定性。

2、教学资源未与时俱进,教学理念陈旧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重点放在了课本知识的体系上,但是在新时期的今天,汉语言文学的教师应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介方面进行创新,从而达到增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吸引力,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实效性的目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在熟悉课本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与人文故事,将其应用衔接于课本知识中,从而既丰富了课堂知识内容,又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可以在合适的时间,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将其与课本中的知识有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3、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学方式与方法具有滞后性

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了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在科学技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文化观点与现象也呈现出了时代特色。但是在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与多元的文化背景与现象不相协调,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与时代性。汉语言文学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进行了积极的引导,然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启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汉语言文学教学实效性的增强。在多媒体时代的今天,网络技术日益普及,大学生对于新媒体充满了兴趣。注重大学生在汉语言文学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够在上网、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思考遇到的问题,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与综合素质。

二、优化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建议

解决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实困境的根本途径在于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实效性和长期性。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和实际能力,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加以考虑:

1、优化高校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体系

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科学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汉语言文学的实效性与服务育人功能的体现。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学科建设、大学生文化教育、应用型能力培养的诸多功能。既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又要将大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各方面能力的锻炼有机集合。高校是培养社会发展、建设,综合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生在高校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最终会走向社会,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转化为能力,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信念与理想而不懈奋斗。因此,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计应该体现出时代特色,与社会企业所需求人才的标准与要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关注其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其应用文写作功底,口语表达能力。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大学生知识体系构建、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与结合。

2、转变教师观念,提升自身素质

汉语言文学的教师既承担着传授系统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任务,而且其有着培养大学生公文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制定明确的理想信念与人生职业规划。提高学生的高尚人格和文化底蕴,首先需要汉语言文学的教师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结合时代特色与文化气息,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制定相应的读书、学习任务与目标,定期组织全体同学进行交流心得与体会,教师予以评价。然后给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汉语言文学的大学生应该注重自主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提高。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德、学、才、识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是社会进步、企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其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知识贮备扎实、口才较好、文笔过硬、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高素质人才。汉语言文学课程开设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学习、接受新知识的方法与能力,使其在所掌握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独立思考,结合自身实际与理论水平,形成自己对于世界与外物的独特认识与见解。因此,汉语言学生的教学在给学生灌输文化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可以选择具有创新型的主题,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以讨论、辩论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各自的见解。同时可以结合学习内容组织演讲比赛,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与应变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口才的提高,本质上是其知识储备情况,应用问题能力的一种体现,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与热情。

三、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干专业。在多元文化冲击导致本土文化断裂的今天,应该给予更多的保护和重视,汉语言文学本身也必须跟随变化的形势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重点在于突出专业内容的文化性以维持自身文化载体的历史使命;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文化的德育功能内化为学生适应社会的实际能力;把继承传统与现时创新相结合。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亦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尽到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刘静.宁夏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宁夏大学,2014.

[2] 陈家琳.浅淡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

[3] 谢奇勇.从专业出发认识特色的基本特征促进特色专业建设——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3).

[4] 谢奇勇.从专业出发认识特色的基本特征促进特色专业建设——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3).

【作者简介】

顾路路,西安思源学院文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改革建议专业教学汉语言文学
分析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增强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普及教育之我见
职业技能竞赛促专业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探析汉语言文学中国学文化的魅力
武陵山片区教授工科专业制图课程的思考及改革建议
专车行业改革必要性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索
参与式教学在学前双语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