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网络诈骗防治体系研究

2016-02-03樊颖奇

法制博览 2016年15期
关键词:网络诈骗体系构建

樊颖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构建网络诈骗防治体系研究

樊颖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当今社会网络快速发展,在提供便捷的信息传递方式和全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为犯罪活动提供了新的温床。网络犯罪中,网络诈骗给人们带来了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定。网络诈骗防治体系的构建应以现状为基,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从立法完善、执法改善、技术加强、协调社会各方等方面着手预防和治理网络诈骗。

关键词:网络诈骗;体系构建;全民防治

网络诈骗的高发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对网络信息系统正常的信息和管理造成严重的破坏,挫伤了人们对电子商务的信心。同时对社会中无形的信任系统,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不可估量的冲击。网络诈骗防治体系的构建应以现状为基,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从立法完善、执法改善、技术加强、全民防治、社会控制等方面着手预防和治理网络诈骗。

一、立法完善,完善法制环境

健全立法,加强立法补漏,完善网络法制环境。鉴于网络犯罪十分猖獗,必须根据网络诈骗的现状及发展态势,加强网络立法,扩大法律调整范围,形成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犯罪。不断健全我国打击网络诈骗犯罪的法律体系,确保能够解决司法实践中打击网络诈骗案法律依据的问题;完善程序法,规范立案侦查,明确权利义务,保障警网合作、警银合作;通过司法解释或行政法规等方式解决打击网络诈骗犯罪中涉及的法律实务问题,随形式的不断变化,必要时,也可考虑制定专门的网络诈骗单行法规,以顺应犯罪发展态势更有效打击网络违法犯罪。

二、执法改善,各方协同作战

公安机关加强对网络诈骗案件的重视程度,完善相关的警力警物配置,充实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打击此类犯罪的能力水平,同时,不漏掉一桩“小案”,抓住此类案件积少成多的特征,为串并案增强案件匹配度,提高防止打击效果。地域概念模糊是网络犯罪与传统统犯罪的重要区别之一。执法机关相互配合,加强交流合作。一方面不同地区的侦查机关要密切配合,加强交流合作。防范和打击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需要不同地区协同行动,在法律和管辖问题上达成共识,促进国家和地区间犯罪防治机构的信息共享,针对犯罪活动实施快速反应,及时打击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公众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侦查机关要与网监部门密切配合,数字信息传播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要为侦查机关提供便利,形成合力,使案件得以尽快侦破。

改善传统合作机制,加强警务协作,协调各方合作,构建法网体系。此类案件中,公安机关往往需要跨区域、跨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工作,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十分重要,要明确权利义务,规范相关活动。另外要改善当前的条块划分的管理特点,建立一个以公安系统为主的全国统一的犯罪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网络实现自动串并案,以减少单个案件无法立案的难处,增强各地警方合作的积极性。

三、技术加强,增强应对能力

加强技术防范,增进协作交流,强化技术侦破力度,提高网络诈骗的犯罪成本。鉴于包括网络诈骗犯罪在内的网络犯罪具有较强专业性和技术性,且跨区域作案等特点,给侦破案件带来很大困难。要从重从快地打击这类犯罪。一是组建专业网络侦查队伍,加强业务培训,精通网络技术和业务。二是加强技术建设,强化网络监管。数字信息传播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应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角度,强化网络监管,提升管理水平,真正在公众中建立诚信。从技术角度,加强技术建设,提升安全水准,如过滤有害信息,在网络活动中实施身份认证、安全加密、数字签名、数字凭证等保障技术与手段,从源头上杜绝网络诈骗行为的发生。在提高自身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增强防范意识,完善互联网技术漏洞,不断健全交易体系,通过增加犯罪分子犯罪的投入成本来遏制此类犯罪的高发态势。

四、全民防治,规范行业自律

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全民防范意识。网络诈骗犯罪泛滥与网民防范意识差密切相关。网民应加强重视程度,提高警惕,增强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防骗识骗能力。网民是最直接最及时掌握犯罪敌情的信息源泉,也是打击犯罪的一个重要主体,应发动网民举报犯罪,提供信息打击网络诈骗犯罪。广泛推行网络实名制,推进社会诚信建设,能切实提高防范和打击网络诈骗案件的效率。

规范银行、支付宝等的帐户管理制度,加强相关行业自律。从现有网络诈骗案件来看,几乎每一起网络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都是将诈骗得来的款项通过银行转帐或者支付宝等转账的方式转移赃款,必须加强对这些帐户的监控与管理。

上述措施仅是网络诈骗防治体系中的一小部分,建立完善网络诈骗防治体系是一项艰难而漫长的任务。当前,在全面防治网络诈骗的体系建设上仍有不足之处,短时间内无法难以根治此类犯罪。总之,必须加强公众对网络诈骗的认识,高度警惕,严格防范此类犯罪的发生。一旦发生,公安机关与各方配合,及时侦破,露头就打,切底遏制网络诈骗等犯罪的高发态势,在一套可行的网络诈骗防治体系作用下,努力降低我国网络诈骗的发案率,保护网民的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任锦锦.网络诈骗共同犯罪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3.

[2]刘友华,汪晟.论网络诈骗及其预防对策[J].信息网络安全,2008,01:70-73.

[3]李玉德,纵鑫.关于网络诈骗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36:115.

[4]宋程.网络诈骗原因与对策浅析[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9,01:54-57.

中图分类号:D92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5-0210-01

作者简介:樊颖奇(1993-),女,汉族,河南三门峡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治安学。

猜你喜欢

网络诈骗体系构建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