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方著名商标保护制度现状

2016-02-03武淑菁

法制博览 2016年15期
关键词:著名商标商标权

武淑菁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 201306



浅析地方著名商标保护制度现状

武淑菁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1306

摘要:著名商标制度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但我国大部分省市都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自己的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亦提出,尊重市场规律,切实解决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认定等问题。目前,我国著名商标保护制度主要存在保护目的异化、效力范围扩张、理论制度有缺陷、各省制度规范不统一、保护水平的高低不一、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问题。面对著名商标制度合理性与问题并存的现状,本文从比较各省著名商标的认定与管理办法之间的差异入手,总结地方著名商标制度异化现象,分析原因。进而提出完善现行商标权保护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商标权;著名商标;异化现象

一、各省著名商标的认定与管理办法差异

对各地而言著名商标是增强地方品牌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升本地企业竞争力,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地方著名商标制度的实质在于保护地方著名商标及防止不正当竞争实现相对公平。我国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的办法和条例亦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目的方面,东部和中部地区追求产品质量和经济增长,如广东、江苏等省市的规定;而西部地区是以指导地方企业发展和维护当地市场秩序为主要任务,如西藏自治区的相关规定。

其次,在申请条件方面,绝大部分省市都规定著名商标必须是注册商标,部分省市规定,著名商标也包括未注册商标,如湖北省,有的省附加了其他条件,如吉林省。在申请人条件方面,绝大部分省份要求著名商标所有人须为本省(市)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也有个别地方对申报人没有地域限制,如天津市。

最后,在认定标准和程序方面,比较东部地区和内陆地区的相关规定中评审程序的繁简,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条文的数量,且东部的评审程序更加严格细致,而中西部地区的要求明显比东部较发达的省市要低一些。

二、地方著名商标制度异化现象及其原因

综上诉述,我们可以看出,各地的著名商标制度在认定和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这必然会导致实践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在跨地区认定和管理的实际操作中,更是冲突不断。

从上位法角度而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商标根据保护范围的不同被分为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和驰名商标,并不存在著名商标这一类别,国务院也没有就相关问题出台行政法规,因此著名商标制度是没有上位法依据的。

从法理角度而言,行政部门对公权力的行使应遵循“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的原则,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地方法规来认定和管理地方著名商标明显违背了该原则,综上所述,地方著名商标一无上位法依据,二无法理依据。[1]

对地方著名商标给予特别保护,实质是为了促进公平竞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政府急功近利的指导思想以及直接介入,地方著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过多的受到了行政力量的干预,甚至成为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刻意干预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这与著名商标制度设定的初衷背道而驰。

目前,地方著名商标普遍采取自愿申请、批量认定的认定方式,加之认定成功后又多视为荣誉称号作宣传之用,但商标的本质毕竟应还原于用于对商品做出区分的标识,对地方著名商标本质及性质认识的偏差,使得商标所有人及商家盲目的跟风申请地方著名商标,这不仅加重了政府部门的工作量,降低了其工作效率,也从另一个方面降低了地方著名商标的含金量。近几年,不乏省份一次性认定上百的本地著名商标,对这一现象就可见一斑,因此这一错误的认识亟待纠正。

产生一系列异化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其一,理论方面缺失,我国《商标法》对商标权的保护,并未完全采取商标混淆理论,采反淡化理论更是没有根据,部分省市在不同程度上采淡化理论,对地方著名商标作跨类保护,这与理论逻辑不符;其二,法制体系不规范,许多省份的相关地方法律法规都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超越《商标法》规定的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遵循法的统一性,依据上位法制定地方法规,地方法规与上位法产生冲突的,地方法规无效,而我国的法制现状却往往很难切实做到这一点;其三,目前著名商标更多的被认为是地方政府的政绩,对这种数字的追求,使得各省各地各自为政,围绕政绩对竞争进行干预;其四,是企业的盲目跟风与消费者的认知驱使。[2]

三、完善现行商标权保护制度的建议

根据上述的分析,笔者认为,无论是从法的统一性角度还是维护公平市场竞争的角度出发,当下的地方著名商标制度弊大于利,在依法撤销保护著名商标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或者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同时,可以在《商标法》中规定著名商标保护制度的原则性规定,而具体认定和保护办法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一认定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1]邓舟.论著名商标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12.

[2]黄晖.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D9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5-0195-01

作者简介:武淑菁(1992-),女,汉族,山东潍坊人,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著名商标商标权
澄海玩具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广东省著名商标
澄海玩具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广东省著名商标
澄海玩具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广东省著名商标
澄海玩具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广东省著名商标
海峡两岸商标权的刑事保护:立法评述、相互借鉴与共同展望
商标权滥用的司法规制
商标权的刑法保护完善
以司法保护为主导的商标权保护制度之构建
论商标权的边界
雁栖经济开发区拥有“北京市著名商标”增至1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