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浅析

2016-02-03李雨桐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黄河之声 2016年10期
关键词:阿炳二泉映月引子

李雨桐(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浅析

李雨桐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之一。1993年被评为20世纪华人艺术精品。《二泉映月》是阿炳生活的真实写照,记录着他曾经生活的点点滴滴。乐曲旋律婉转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远,技巧独特,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多年来,《二泉映月》不仅在民乐领域中被人们乐于演奏,而且还被改编成多种演奏形式。使人们对《二泉映月》的内涵把握也有着不同的见解。

二泉映月;生活;文化内涵;变奏;演奏

《二泉映月》是首中国家喻户晓的二胡作品,被看作是作者一生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的历史感和个性突出的曲型性。在深沉的旋律中,饱含了这位双目失明的作者对人生坎坷的无限感慨,“于凄凉中见悲愤,于优美中见风骨”。

以此为例,探讨一下这首曲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作者在创作时的灵感源泉。

一、作品的文化内涵

作者阿炳,原名华彦钧,1893-1950,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是无锡雷尊殿观主华清和与某寡妇的私生子。九岁时被召回道观,成了一个小道士。华清和不仅通晓道家音乐并且还精通各种乐器的演奏,尤其以琵琶技艺最为精湛。阿炳自幼便从他学艺。17岁时,阿炳就已参加道教的音乐吹奏。在他35岁那年,双目相继失明,成为流浪艺人,解放前夕穷困潦倒,饱尝人间苦辛。

1950年夏,我国著名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还有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此时的他正处在贫病交加而多年未动乐器的时刻,当时只进行了一次实地录音的机会,仅勉强录制了《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其作品是我国音乐宝库中一份珍贵遗产,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受,情真意切,充满艺术的生命力。

二、布局与变奏

全曲分为六段,经历了五次变奏。是单一形象的变奏曲式,结构为:引子、A、A1、A2、A3、A4、A5。乐曲结构是自由变奏曲,由引子、主题及其五次变奏组成。

引子短小紧凑,节奏由紧到松,音调由高到低。主题由三个乐句组成。乐曲的开始一句具有统领全局的意思,向人们预示着一个不幸的悲剧将来到我们的眼前,这一句时下一行音阶的旋律,在较低的音区进行。第二句冲破了前句的沉闷,以前句尾音的高八度音开始,在略高音区迂回进行,音乐逐渐激昂,第三句则在第二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在高音区进行,加上节奏的变化,切分音的运用等,使已逐渐激昂到情绪更为激动,如诉说内心的愤恨与不平,这一乐句得到充分的发展变化

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每逢演奏长于四分音符的乐音时,用弓轻重有变,忽强忽弱,音乐时起时伏,扣人心弦。这也表现了作者一生坎坷、凄切的生活,在以景托情的意境中,流露出对黑暗社会的愤恨不平,表达了作者对无情的现实生活的沉思和感慨,这是一曲命运之歌

三、作品的技巧特点与演奏

(一)作品的技巧特点

(1)滑指的使用。阿炳的二胡曲有个独特的演奏手法,就是刚健的直线滑音,他的滑音大多是呈直线型。就是果断的上下滑动,中间停留时间少,不拐弯,要求两手密切配合,同时动作,以奏出刚健的音头。

(2)定把演奏。阿炳常用绳子将二胡挂在身上站立演奏,因此换把不太方便,这就形成了一整段音乐都在同一个把位中演奏,遇到这个把位以外的音时就用伸展手指奏出,而且在换把时音乐大多略有停顿。这种停顿,既是演奏手法的需要,也是音乐特点之所在。用定把演奏,也就是一指向上伸展所演奏出的音通常会略高,如果用换把将这些音奏准,反而觉得软弱不顺,有失阿炳音乐风骨。

(3)左右手的技巧。在《二泉映月》中用到了一种右手的运弓叫浪弓,就是在演奏长音时,用弓子瞬间的力度变化奏出其内在的律动感。此曲节奏缓慢,长弓时有用到。左手的指法技巧也是很有难度,比如说透音和带起。透音就是在演奏内弦上把位“商”音时,食指迅速地一放即按,隐隐约约透出一个空弦音,别具风味,这是阿炳吸收江南丝竹奏法的结果。带起,就是左手的拨弦,但此曲中的带起并不是手指向里面拨琴弦,而是用三指尖肉多处接触琴弦,向外一弹,发出很轻盈的拨弦声。

(二)作品的情感演奏

在曲子开端是一段引子,它仿佛是一声深沉痛苦的叹息。他在讲述着他辛酸悲苦而又充满坎坷的一生,毫不掩饰地表达出作者心中的真挚感情。乐曲的第四段到达了全曲的高潮,我们仿佛可以听到阿炳从心灵底层迸发出来的愤怒至极的呼喊声,那是阿炳的灵魂在疾声呼喊,是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昂扬的乐曲在饱含不平之鸣的音调中进入了结束句,而结束句又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仿佛阿炳还在向我们诉说着更多的情感。

四、结语

《二泉映月》不是一首一般的写景曲,而是一首表现处在旧社会底层的民间艺人生活的沉重呻吟、感慨和倔强不屈性格的乐曲,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时至今日,这首乐曲仍以那真挚的乐声感动着千百万人。无论在创作还是演奏上,它所具有的艺术水准和价值,都证明它是我国名族器乐作品的不朽佳作。作品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出于阶级、民族压迫之下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和反抗精神。同时也揭示了这样一个哲理“人生道路是坎坷不平的,未来是美好的”。可以说《二泉映月》是旧社会千百万劳苦人民生活的浓缩和他们内心的呐喊。

[1]冯军.阿炳和《二泉映月》新论[J].成都:文史杂志,2015,05.

[2]袁静芳.民族器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3]赵寒阳.二胡技法与名曲演奏提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项祖英.对《二泉映月》的理解和演奏处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李雨桐(1983-),女,四川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讲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与表演。

猜你喜欢

阿炳二泉映月引子
张帮主
巧借“引子” 活用“换元”——一道解析几何题复习案例研究
张帮主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瞎子阿炳
瞎子阿炳
管弦乐队构建与训练(三)——以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的主题表现为例
浅谈高职高专音乐赏析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以二胡曲《二泉映月》赏析为例
旋律叮咚响,泉流映月明
——二胡曲“二泉映月”演释[1]的多元化与一元化辨析